保险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寿险金融健康险保险产品原保险保费收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保险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连接各行各业、关系国计民生,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手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

服务新质生产力

从承保端看,保险业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健全涵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体系。

“生物药械科技保险能够减轻药械研发企业因研发不确定性带来的经济压力,也极大地保障了企业研发活动的稳定性。”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IHM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前不久,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联合IHM创新中心,试点落地广州市首单生物药械科技保险。

从投资端看,保险资金正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业投资等支持力度。“保险资金久期长,具有跨周期属性。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李云泽表示。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国寿资产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规模2034亿元。”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刘凡表示,保险资金可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而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保障民生补短板

《决定》强调,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为推动老有所养,保险业打造丰富多元的适老化产品体系,提升老年群体风险保障水平。

在南京江北新区安平护理院,护理员正在为93岁的余爷爷进行日常护理。余爷爷患有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病,属于重度失能人员。去年5月,经中国人寿寿险江苏分公司评估,老人顺利住进了护理院并得到专业护理,身体情况逐渐好转。余爷爷的儿子算了一笔账:原来在家请保姆24小时护理,每月费用6800元;而按照南京地区长护险待遇标准,入住机构自费部分为5000元,照护负担和经济负担都减轻了。更重要的是,专业的护理服务大大提升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

目前,49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结合本地经济情况,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累计超过235万人享受长护险待遇,累计基金支出超720亿元,提供服务的定点护理机构约8000家,护理人员接近30万人。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长期护理保险处处长雷雯表示,下一步,将研究与失能等级评估标准相适应的护理需求认定标准,依据失能等级和评估需求认定的结果,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计划清单,以确保服务和费用更加精准。

为助力病有所医,保险业在经办大病保险的同时,努力发展“惠民保”、商业健康险,助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多地“惠民保”持续在保障人群、保障范围、便捷理赔等方面迭代升级,着力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充分体现了普惠型商业健康险保障民生作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医惠保1号”已累计赔付18.41亿元,赔付人数超17万人,人均赔付1.04万元。

为加大新市民群体保障力度,保险业聚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店经营者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开展相应的新就业形态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例如人保财险开发司机专属收入损失保险,如网约车司机因意外事故、住院医疗等导致无法出车,可获得每日定额的收入损失保障,保障司机基本生活水平。

筑牢灾害防护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类灾害易发多发。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到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事故,保险业通过分散风险、及时理赔、推动预防,能够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全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从全球平均水平看,重大灾害事故的损失补偿中,40%左右由保险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李云泽表示,保险业在完善国家应急保障体系方面,完全有潜力、有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巨灾保障需求,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将巨灾保险保障责任由原有单一地震,扩展增加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同时翻番提升居民住宅基本保险金额。今年年初,河北省为全省城乡居民投保综合巨灾保险,标志着全国首单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落地河北。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巨灾保险渗透率有望进一步增加,这将有助于保险业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继续发挥‘经济压舱石’的作用以提升社会韧性。”慕尼黑再保险大中华区财产险业务核保总监刘春林认为,巨灾保险更好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人身伤亡和住宅修缮等费用,凸显了巨灾保险在灾后经济复苏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费率不足、难以避免逆选择、潜在损失巨大,数据孤岛现象及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不完善,保险业也面临挑战。但从长期来看,这也意味着行业在自然灾害保险保障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应对自然灾害之外,保险业还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损失补偿和事故预防功能,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如在住房安全方面,中国人寿前置化风险减量服务,在建筑设计和建设期间就介入风险减量服务,聘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中国人寿财险公司财产保险部总经理邹红表示,公司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3年间,开展覆盖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19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系列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编制风险查勘指引、组建阶梯型专业队伍、筛选优质外部专家资源,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经济日报记者杨然)

THE END
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状况与投资规划建议报告20241.4.4 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1.4.5 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策略 第2章: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1 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1.1 保险业保费收入状况分析 2.1.2 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分析 2.1.3 赔款及给付状况 2.1.4 区域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2.1.5 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析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7909429.asp
2.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介绍了寿险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寿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中国寿险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寿险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寿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寿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寿险行业,本报告是您...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3.讲讲历史:为何我强烈不推荐国寿,平安,太保等等大公司的寿险产品...寿险还将有黄金二十年,中国寿险保费规模长期空间超过8万亿元,未来二十年,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消费升级、医疗支出、政策利好等因素将持续释放保险需求,驱动寿险业持续高速高质量增长。 领先保险中介公司瞄准寿险发力,无疑是选对了赛道,资本的助力则是快马加鞭,一线作战代理人团队更是重中之重。从汪春林的介绍来看,“平...https://www.meipian.cn/2d2bk81h
1.拥抱变革:展望2024中国寿险行业–McKinseyGreaterChina拥抱变革:展望2024中国寿险行业 过去两年间,国内保险行业经历了巨大变革。昔日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已逐渐放缓,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和转型的阶段,一众领先保险公司都在努力寻找未来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内生增长”与“外生扩张”的双轮驱动模式,助力国内险企在新一轮变革中赢得先机。https://www.mckinsey.com.cn/?p=18310
2.独家专访友邦人寿张晓宇:中国寿险市场是未来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在众多外资金融机构中,友邦保险是深耕国内市场的典型外资机构,其在中国内地的全资子公司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人寿”),更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参与者、受益者与贡献者。 近日,财联社记者独家专访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来看这家国内外资保险机构掌舵人如何看待国内寿险市场发展,如何深度挖掘国内保险需求、...https://m.cls.cn/detail/1508474
3.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寿险转长护险的尝试或许只是一个起点,在转换机制之外,这项制度还隐含了人身险产品形态发展的新方向。寿险业也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已经卖出去的寿险产品,适用转换机制;但新开发的寿险产品不用转换,可以直接结合护理保障。在未来,寿险产品有望把护理支付责任作为附加险纳入产品保障,后续推出重疾险和养老年金的长期...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891.jsp
4.中国人寿保险业前景调研与未来发展目标分析报告20242030年2.4 中国台湾 2.4.1 中国台湾寿险市场已趋饱和 2.4.2 中国台湾寿险业投资不动产解禁 2.4.3 中国台湾寿险电销渠道发展情况分析 2.4.4 寿险业与多层次传销业的比较 2.5 其他国家/地区 2.5.1 韩国 2.5.2 泰国 2.5.3 新加坡 2.5.4 荷兰 2.5.5 英国 ...https://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58500538
5.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6.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增长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正式迎来成立75周年的纪念日。 这75年的发展,是从一颗星火到燎原之势的蓬勃,是从参与行业到引领行业的奔腾,更是从国内领先向世界一流的跃升。 如此成果,得益于中国人寿在每一个阶段因时而变、随势而动的公司战略,在贯穿始终的速度与...https://yc.sxgov.cn/content/2024-10/16/content_13319442.htm
7.“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规划年。在这一年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如何在总结上一个五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谋划好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需要有全球视野,集多方智慧,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把握趋势、洞悉未来。 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410902.html
8.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寿险运营服务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分论坛...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寿险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简单的线上化、智能化,更多的是思维模式、销售模式以及运营模式的变革。她从寿险运营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和探索以及推进数字化转型需做好融合和突破两大方面分享了中国人寿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成果和经验。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0-12-22/202671692.html
9.中国人寿行业分析6篇(全文)2010年公司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位列第90位,入选《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位列第41位,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7位,要点五:迈向金融集团 发展方向是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在战略实施上,已完成第一步—以寿险作为核心主业,资产管理作为非保险的核心主业,第二步为将核心业务扩大到养老金公司和财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j5ttl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