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业在金融业中的强社会属性是社会稳定器,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参与者。”商敬国认为,人寿保险业通过保险保障承诺可以稳定民生保障预期,同时,因经济增长产生的人寿保险需求积累了大规模的超长期资金,从量变到质变为超长期资本,成为金融业可持续、有韧性发展的稳定基石。
发展人寿保险业是金融强国的有效路径之一
“发展人寿保险业是金融强国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成为一个很有效的抓手。”在2024金融发展年会上,商敬国指出,人寿保险占据着保险80%左右的资产,主力军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但可以通过保险保障承诺稳定民生保障预期,而且具有耐心资本属性,可以通过超长周期资产配置提升未来经济发展预期,成为金融业稳定强大的基石。
在他看来,人寿保险业作为一个经营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行业,已经从传统的经济补偿功能慢慢转变到“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与社会结合会越来越紧密,责任也将越来越大,也应该以实际行动实现更多的担当,“不仅仅是简单地做做慈善公益那种担当,而是在经济波动的时候,通过保障承诺增强发展的预期。”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由谁来吸收?”在探讨人寿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功能时,商敬国强调,因经济增长产生的人寿保险需求积累了大规模的超长期资金,从量变到质变为超长期资本,成为金融业可持续、有韧性稳定发展的基石,在跨周期波动中实现责任担当,在自身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驱动经济前行。
另外,在社会稳定器功能发挥方面,人的生老病死是人寿保险业永远的保障对象,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刚需。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品质保障的需求更为强烈,人寿保险业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寿保险业在金融业中的强社会属性是社会稳定器,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参与者。”商敬国表示,人寿保险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同舟共济的理念,这种共同利益的共享与共治是一种正向激励机制,实现了社会的自律,不仅实现了共同利益,而且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达到了最大化,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基于此,他特别指出,养老金和健康保险是体现人寿保险业强社会属性的两大领域。
“养老金是未来人寿保险业长期储蓄业务的主导者。”商敬国表示,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人寿保险业发展初期以储蓄业务为主,涵盖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产品。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对养老金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持续,这是老龄化挑战下带来的新机遇,人寿保险传统储蓄业务向有着政策支持的养老金业务转型是必然趋势。
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看,也趋于超长期化,金融机构更加稳定,抵御外部风险波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稳定的金融机构不仅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而且稳定社会预期,进而稳定投资预期和消费预期,“养老金是国际金融市场公认的‘金主’,经济发展的‘硬通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
此外,在商敬国看来,人寿保险从“保死”到“保病”转型是一场质变的变革,作为人寿保险业保障类业务的高阶版,健康保障需求将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升产生更大更高的有效需求,成为未来提升民生保障品质的主力军。
“人寿保险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提升了民生水平。”商敬国最后强调,人寿保险业的内在机理是通过行业自身的发展来推动责任担当,“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业发展来实现更广泛的保障承诺,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