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是北京人寿10年规划第三阶段的首年。
近日,北京人寿并列第一大股东北京供销社第三次挂牌,拟出清其所持北京人寿全部股权。在此之前半个多月,去年底的挂牌申请刚刚终结。观潮财经梳理,至此,该股东已是第三次挂牌转让北京人寿股权,但均未成功。
按照此前北京人寿披露的战略发展规划,今年为北京人寿第三阶段的首年。接下来三年,该险企将力争经营第十年规模保费突破200亿元,总资产超600亿元,初步实现全国主要省市的机构布局,进入市场第二梯队前列,主要建设五大体系。
回看刚刚结束的第二阶段,该险企部分目标已然实现,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保费规模方面目前难以达成。
北京人寿是为数不多以城市名冠名的保险公司,当然主要原因必定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及国有股东、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东进入有关。尽管股权转让本身并不会对北京人寿的经营活动造成直接影响,但多位股东相继求退,无疑对这位行业“新秀”带来了新的挑战。
01
大股东再求退出,回归主业回笼资金
前两次挂牌均未成功,6月28日,北京人寿第一大股东——北京供销社第三次挂牌转让其所持北京人寿全部股份。不仅如此,该险企另外两家股东北京韩建集团、恒有源投资管理持有的合计近两成股份当前处于异常状态,且以上两家股东均曾寻求退出均未成行。
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北京人寿4亿股股权标的拟转让,占总股本的13.9860%,转让底价约8.1776亿元,转让方为该险企并列第一大股东北京供销社。该笔股权转让信息披露起始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于次年7月25日披露结束。截至截稿,该笔股权挂牌信息点击量536次。
北京供销总社:是北京市国资委监管的市属企业,接受北京市政府委托,长年承担着代北京市政府储备农业生产资料、防汛应急物资、国家及本市重大活动果品供应任务及烟花储运任务。
若北京供销社此次能够顺利退出,北京人寿董事会构成或将随之发生调整。从该险企官网披露来看,目前北京人寿董事会共包含16名成员。除去6名独立董事外,其余10名董事中包括3名执行董事,其余7名非执行董事分别由该公司7位股东委派。其中,现任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张守海目前同时担任北京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
此次并非北京供销社首次产生退出想法。在此之前,北京供销社分别于2021年5月、2023年11月先后两次挂牌该险企股权,且转让股权比例增加,貌似退出决心愈发坚定,但均未成功转出。
半个多月前的6月12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关于终结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3.9860%)项目的公告》显示,2023年12月27日发布的该笔股权转让信息终结。
第一次挂牌转让
转让股权比例:4.99%
转让底价:3.6158亿元
保证金:2000万元
该公司首次挂牌转让北京人寿股权可追溯至3年前,彼时北京供销社还未计划全部出清。2021年5月,北京供销社挂牌转让北京人寿4.99%股权,共计1.4271亿股,转让底价3.6158亿元。转让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需缴纳2000万元保证金。
(北京供销社2022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该工作会结束的次月,2023年11月27日,北京供销社、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申请终结挂牌,原2021年8月3日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作废。
第二次挂牌转让
转让股权比例:13.986%
申请终结挂牌的第二天,北京供销社再次上架北京人寿,但此次却是拟退出该险企股东行列,转让股权比例由4.99%增至13.986%。
据公开报道,此次转让公告并未披露交易条件,受让方资格条件与本次股权转让一致,均为“无”。
(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据该险企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北京人寿当前共有9位股东,且无单一控股股东,股权分布较均衡。股东性质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13.99%、45.56%、40.45%。
其中,此次股权转让方北京供销社由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全资持股,与北京顺鑫控股、北京韩建集团两家公司均持股北京人寿13.9860%的股权,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2020年11月,中国地热能(现更名为“中国恒有源集团”)公告显示,其全资附属公司恒有源投资管理与北京润古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恒有源投资管理意向出售全部所持有的北京人寿4.99%股权,股份总数约1.43亿股,价格2.37亿元。出售事项完成后,该集团不再持有北京人寿任何权益。但从结果来看,该笔股权交易未能最终落地。
不仅如此,该公司三位并列大股东之一的北京韩建集团,曾因股权争议而与意向受让方闹上法庭。2022年9月,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主要内容涉及北京韩建集团与厦门港谊集团、厦门君创投资有关北京人寿的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借款合同、股份质押合同等。
公开信息显示,为达到转让股权以及借款的目的,2021年1月,韩建集团与以上两公司分别签署了《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意向协议》《厦门君创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之借款合同》。
但同年9月,北京人寿发布公告称,拟在初始出资份额基础上,等比例增加注册资本金28.6亿元,该公司注册资本金拟增至57.2亿元。
对此,港谊集团认为,北京人寿的增资会致使其收购北京人寿股权的目的无法实现,君创投资则以韩建集团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为由要求提前归还借款。
韩建集团也因该案件被法院查封、冻结财产,限额约6.658亿元,其中就包括北京人寿4亿股股权。截至今年一季度,该笔股权依旧处于异常状态,其中3.6亿股被质押,429万股被冻结。
最终北京人寿该项增资计划也被搁浅。
02
成立6年,总资产目标已达成
从战略规划来看,刚刚过去的2021-2023年为第二阶段,即发展阶段。该阶段主要目标为经营第五年末力争总资产超200亿元,经营第六年保费突破80亿元,进入市场第二梯队中位,主要打造价值成长的五大平台。
从经营结果来看,总资产目标已达成,但随着近年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保费收入目标相对难达成:2023年北京人寿资产总额达230.72亿元,同比增长25.89%;保险业务收入57.44亿元,同比增长23.2%。
今年为该险企第三阶段规划的首年,按照规划接下来三年,2024-2027年北京人寿将力争经营第十年规模保费突破200亿元,总资产超600亿元,初步实现全国主要省市的机构布局,进入市场第二梯队前列,主要建设五大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2月,北京人寿作为北京本地的保险法人机构正式获批筹建。初始注册资本28.6亿元,注册地北京,拟任董事长马勇、拟任总经理汪军。历时一年多,2018年2月,该险企正式获批开业。
不仅如此,该公司人事方面也发生了调整,董事长人选由马勇变更为郭光磊。2018年4月,郭光磊、汪军担任北京人寿董事长、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分别获原银保监会核准,在此之前该险企其他董监高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相继获批,至此,该险企董监高团队初步搭建完成。而原拟任董事长马勇则转任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郭光磊是一名从体制内行政官员跨界至保险的高管,也是该险企成立至今唯一一任董事长。但观潮财经发现,其目前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公开履历显示,郭光磊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此前并未涉猎过保险领域。经营理念方面,郭光磊认为保险最重要的是销售。其曾表示保险的复杂性决定了保险产品很难成为一个主动购买的产品,客户的购买意愿,往往是通过营销员的推销产生的。
2021年6月,其总经理人选首次发生变更,北京人寿发布公告显示,该险企原总经理汪军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任期超4年。
同时,指定王修文作为临时负责人代行公司总经理职权。2021年9月,王修文担任该险企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获原银保监会核准,任职至今已近3年。
王修文自北京人寿成立之初便已加盟,2018年4月起,其担任该险企总精算师,次月任职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
对于该次人事调整,北京人寿表示,这属于正常经营管理行为,对该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不产生影响。
从高管班子来看,目前北京人寿共计13位高管。从各位高管履历来看,仅现任副总经理兼董秘刘睿文、副总经理雨浓两位此前无保险公司从业经验外,其余高管均曾就职于业内多家人身险公司。
03
业务方向大调整,分红险占比骤降
北京人寿成立6年,经营区域遍布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广东、安徽、福建等省市,主营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等。
资产总量来看,成立至今北京人寿资产总额持续上升,并于今年一季度达到244.95亿元,较2023年底环比增长6.17%。综合增速及基数来看,2021年该险企资产规模增长较迅速,累计总资产142.7亿元,同比增长64.44%。
整体来看,成立至今,该险企净资产规模呈下滑趋势。成立之初该险企净资产规模达27.52亿元,但截至今年Q1,净资产仅为16.72亿元,较2018年规模缩减了超10亿元。但环比有所增长,为2.87%。
从该险企净资产收益率来看,观潮财经发现,自去年三季度起,该指标便一路下滑。2023年Q3,北京人寿净资产收益率再次跌至负值,为-2.93%。截至今年一季度,该指标已降至-11.10%,与巅峰时期的3.94%相比,已下滑超15个百分点。
净利润水平来看,北京人寿尚未迈入稳定盈利期,今年一季度该险企实现净亏损1.83亿元。整体来看,去年该公司实现首次盈利,共录得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106.23%。但其余年限均亏损,成立至今该险企已累计亏损约8.92亿元。
该险企投资收益稳步提升。上图所示,2023年北京人寿实现投资收益9亿元,同比增长34.11%。除去年外,2021年该险企投资端表现不俗,实现投资收益6.45亿元,同比大增109.02%,较上一年同期增加收益3.36亿元。
承保端来看,2018-2023年该公司保费收入持续上升,并于去年达到历史最高点。2023年北京人寿累计保险业务收入57.44亿元,同比增长23.2%。今年一季度北京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5.28亿元,保费规模仅有2023年全年的26.6%。
具体至险种来看,不难发现,北京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主要源于普通寿险,且该险种保费规模逐年增长。近四年该险种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1.95亿元、29.19亿元、41.88亿元、52.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96%、144.32%、43.46%、25.17%。其次为健康险,2023年该险种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36%。
从业务方向来看,观潮财经发现北京人寿大转向,普通寿险三年内迅猛增长,成为绝对的“支柱产品”;同时,则由原来可与普通寿险平分秋色突降,去年该险种仅实现保费0.13亿元,较2021年巅峰时期的12.06亿元规模缩减了99%。
成本端来看,2023年该险企仅赔付支出大幅减少,退保金、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均有所增加。
退保金支出于2023年再一次刷新峰值,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60.39%。整体来看,2018-2021年北京人寿退保金额不断增长,从0.0023亿元增至1.02亿元,3年增长超1亿元。2022年同比下降19.03%至0.82亿元,去年却再次回升。
该险企赔付支出金额持续增加,2023年腰斩。2023年,北京人寿赔付支出合计0.97亿元,同比大降63.74%,较2022年减少赔付1.7亿元。上图所示,近几年该险企此项支出均呈现每年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幅度。
2021年前该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均未超过10亿元。近两年,北京人寿该项费用分别支出10.09亿元、10.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05%、6.93%。
上图所示,该公司业务及管理费同样逐年递增,但近两年该项费用增速有所放缓,均未超10%。2023年北京人寿业务及管理费共支出4.45亿元,同比增长5.30%。
每一家公司的成立都寄予了股东沉甸甸的期望,然而企业亦有命运,北京人寿排队申请牌照正值行业高光时刻,而牌照到手形势已大变,至今更是天翻地覆。透过北京人寿之前所作10年发展规划,我们看到一个行业在外部环境变化时的沧桑变迁。往日不可追,唯有奋进可改变现状,迎接明日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