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团体保险行业:消费需求增长迅速市场马太效应明显

团体险主要包括团体人寿保险、团体健康保险和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三大类。

1、团体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的主要险种包括团体定期人寿保险、团体信用人寿保险、团体养老保险、团体终身保险、缴清退休后终身保险、团体遗属收入给付保险和团体万能寿险。

2、团体健康保险:团体健康保险主要有团体基本医疗费用保险、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和团体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四种。

3、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是指因意外事故导致团体人员死亡或残疾,保险公司将按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市场规模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63.72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525.3亿元,预计2022年其市场规模为1681.91亿元。

2、需求情况

团体保险的需求主体主要是各类企事业单位,随着我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需求主体也随之增加,不过考虑到每年也有大量的企业注销,因此需求数量总体增长空间有限。

从购买能力而言,由于团体险总体保费并不算昂贵,相比于个人险而言普遍性价比更高,并且相对于企业的开支而言,团体险的支出基本上属于九牛一毛,企业的购买能力普遍还不错。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渐提高,企业对于员工的保护和关怀也越来越重视,使得企业对于团体险的购买意愿也在随之增加,尤其是对于团体健康险和意外险,更是有着迫切的需求,许多企业的员工长期暴露在户外或者加班熬夜出差等亚健康状态,使得团体险的购买意愿只会越来越强。

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越来越完善,加之我国长期以来保险代理人队伍处于较为庞大的水平,渗透率也比较高,使得我国各类保险的购买一只都不是很难,团体险的购买可及性一直处于良好。

1999年-2022年,我国人身险行业实现年平均增长率18%的保费收入。2022年,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到34245亿元。

在2006年-2010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人身险保单数量增长较慢。随后自2010到2022年,在健康险与意外伤害险的带动下,人身险保单数量增长迅猛。

目前我国团体保险市场存在供给主体少、垄断程度高、保险商品少等情况。全国人寿保险公司与财产保险公司总共不足100家,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龙头企业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70%—80%,其余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20%左右,这说明中国团体保险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由于垄断程度高、有效竞争不足,导致险种少、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低劣。一方面有些保险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有些保险产品过剩,供需关系是不均衡的。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人寿保险

团体人寿保险是由团体投保,以团体全体成员为被保险人的特种人寿保险。团体寿险以一张总的保单为保障的团体成员提供死亡保障,因此就性质而言,属于死亡保险。团体寿险,可以按期限分为定期团体寿险和终身团体寿险。2018年我国团体人寿保险市场规模为75.54亿元,预计2022年增长至140.99亿元。

2、意外伤害险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简称意外伤害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造成死亡或残疾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团体意外保险单即由保险公司签发的、为特定团体提供意外伤害保险保障的保险单。2021年我国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场规模为226.51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场规模增长为231.55亿元。

3、健康险

健康保险为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伤害或伤残而导致的财务损失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即为被保险人提供生病或伤残后的医疗费用,以及因生病或伤残而不能继续工作的收入补偿。团体健康保险单是由保险公司签发的、为特定团体提供健康保险保障的保险单。2021年我国团体健康保险市场规模为1159.0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团体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增长为1309.37亿元。

四、行业竞争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团体保险市场形成了较强的马太效应。大的保险公司在团体保险领域具有天然优势,首先,大保险公司早已建立品牌知名度,品牌溢价明显,经营经验通常也更丰富;此次,大型保险公司经验谨慎,特别是对团体保险业务来说,正常情况下,大型保险公司比中小型抗风险能力更强,资产端投资压力也会相应减小;大保险公司在保单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大数法则作为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石将得到更好的应用;最后,大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大,资产配置灵活性更大,资产收益率更容易保持稳定。

2022年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五家保险企业团体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61.11亿元、187.37亿元、152.69亿元、138.96亿元和28.06亿元。5家上市保险公司业务布局均遍及全国,从团体保险保费收入来看,人寿保险竞争力最强,其次是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保。

团体保险行业主要品牌

名称

品牌

品牌简介

人寿保险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国家大型金融保险企业。2022年,集团公司合并营业收入站稳万亿平台;合并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大关。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21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跃升为2023年的54位;连续16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23年品牌价值达人民币4855.67亿元;所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继2003年12月在境外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

目前,集团公司下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保险职业学院等多家公司和机构。2016年,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开启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新格局。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迅速推出并全面推广“关爱保”专属团体保险保障方案,对现有团体意外险产品扩展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身故和伤残责任,进一步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特定时期企业员工人身安全,积极帮助企业铸牢风险防控屏障,共同抗击疫情,渡过难关。针对中小微企业特殊时期困难,为方便小微企业在特殊时期为其员工购买其他商业性员工福利保险,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针对小微企业的“员福保”专属方案实现线上无纸化投保,推出免“面”受理服务。

中国人保

历经70多年发展,中国人保现已成为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旗下拥有10多家专业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资产管理、不动产投资和另类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2012年12月7日,中国人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完成H股上市;2018年11月16日,中国人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第五家“A+H”股上市的保险企业。2017年12月,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创新推出“一带一路”出境员工团体意外医疗健康保障计划,携手史带财险和爱思卡救援公司,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风险保障和优质高效的国际救援服务,减轻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12月,中国人保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成为“双奥保险”企业。

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在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长为我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中国平安也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之一,目前集团总资产突破11万亿元,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在《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16位;在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中名列第33位,蝉联全球保险企业第一。中国平安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

平安养老险向广大中小企事业团体客户推出升级版“平安敬业福3.0”保险保障产品,在原有覆盖高额工伤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和猝死责任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可选附加住院责任,为小微企业员工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保障方案。

方案简洁实用、流程便捷快速是平安养老险小微团单产品一大特色,公司创新H5模式实现全流程线上投保、保全、理赔,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产品自2019年11月上市以来累计服务团体客户27万,被保险人730万,覆盖约1100个细分行业,赔付金额超19亿,平均每天处理165笔理赔案件。23年上半年累计服务团体客户3.5万,被保险人65万,覆盖约900个细分行业,赔付金额约2.7亿,平均每天处理140笔理赔案件。在稳企纾困、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华保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是年保费收入超1600亿元、总资产超1.3万亿元人民币的全国性A+H上市公司,《财富》和《福布斯》双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获惠誉财务实力评级“A”级。公司主要股东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

公司主营业务为个人寿险和团体寿险,以及财富管理业务。公司个人寿险产品包括传统型寿险、分红型寿险、万能寿险、投资连结型保险、健康险及意外险。其团体保险产品包括集体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公司还通过其子公司从事保险代理业务。公司主要通过保险营销员和银行销售其保险产品。

泰康保险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北京,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涵盖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的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拥有泰康人寿、泰康养老、泰康在线、泰康资产、泰康之家、泰康医疗、泰康拜博口腔等机构。业务范围全面涵盖人身保险、互联网财险、资产管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医疗养老、健康管理、商业不动产等多个领域。

2019年泰康保险集团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创办了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为驻外战地记者设立专门保险项目,体现了社会各界对驻外战地记者的关心爱护和权益保障。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上升,我国城市道路清扫面积、公共厕所数量持续增长。再加上利好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助力,我国城市环卫行业发展良好,市场规模稳步扩容。此外,城市道路清扫为我国城市环卫行业最大细分市场,近年来随着道路清扫面积上升,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递增。

数字人民币已在生活消费、交通出行、工资支付、理财投资、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等领域广泛推广应用,交易规模显著增长。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

2016-2021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持续上升,但是进入2022年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为7.67亿张,相较于2022年的7.98亿张,蒸发3100万张,降幅达3.89%,这是信用卡总量萎缩的第三个年头。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7-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从377.1亿元逐步增长到800.9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41.5亿元。

近年来,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由739.9亿元增长至823.4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达845.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

2017-2020年,我国废玻璃回收量持续下滑,但降幅不大,总体回收量基本维持在950万吨以上;其后,其回收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980万吨;同时其回收额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49亿元。回收率方面,由于生活源废玻璃相对分散、回收难度大,所以我国废玻璃整体回收率不高,近年来始终低于50%,整体提升空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废旧轮胎回收率达到76.8%,而我国回收率为52.73%,低于全球水平,回收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大趋势背景之下,随着我国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回收意识上升,预计其回收率和回收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THE END
1.2024年人寿保险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最新)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优惠价:8200元 人寿保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对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人寿保险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近年来,保险公司开始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包括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教育保险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数...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70/RenShouBaoXian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2.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分析.pdf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分析.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 料库下载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2009 年 2 季度) 出版日期:2009 年 08 月 WWW.CEI.GOV.CN 编写说明 今年上半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保险业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上半 年共实现保费收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025/8074070142002057.shtm
1.保险业未来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当前,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益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要求拥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话语权。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开展以及包括亚投行、再保险“国际板”等一系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由此也为中国保险业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活动提供了...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411/t20241118_2485941.shtml
2.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精读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保险行业概述 中国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变革。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行业在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https://m.vzkoo.com/read/2024050780c7d891129a22a715e7c39b.html
3.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4.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摘要: 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挖掘中国保险市场潜力的对策. 关键词: 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对策分析 作者: 王璐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刊名: 商情 Journal: SHAN...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q-zh200934090
5.报告发布《2023中国保险市场产品发展洞察报告》在由中国银保传媒主办的“守正与突围——2023保险产品创新大会”上,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许闲发布《2023中国保险市场产品发展洞察报告》,该报告通过研究监管政策、分析市场保险产品数据,梳理当前中国保险市场产品现状与行业发展趋势,并对保险产品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10406
6.2017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我国保险行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保费的快速积累、资产投资范围的扩大、行业监管的加剧同时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6前三季度上市保险公司净利润平均同比下降-32%,这主要是因为:1)受Q1股市震荡带...https://www.yjbys.com/edu/baoxiangongguren/251897.html
7.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精选6篇)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科技行业融资报告 国内保险科技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截止20,国内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成立200余家。其中获得私募股权融资金额仅占全球保险科技行业的4%,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科技创新才刚刚起步。未来在资本的助推下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科技深度赋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7b4r4bl.html
8....银保渠道助力人身险行业穿越周期(2023年第3期)(四) 国内外对比分析 欧洲是国际上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银行保险最发达的地区。混业经营和宽松监管是欧洲银保渠道主导的有利条件,混业经营使得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融合障碍变小,不仅催生了银行保险,同时也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而我国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模式比较简单,仅把银行当作一个简单的销售渠道...http://www.cisf.cn/fxgc/zdtj/3777.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