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织层次太多。B.总经理越级指挥。
A.来自于职位的权力减少了,而来自于个人的权力增多了。
B.来自于职位的权力没有变化,来自于个人的权力增多了。
C.来自于职位的权力和个人的权力都减少了。
D.来自于职位的权力减少了,来自于个人的权力的变化无法做出判断。
42.“党政联席会议”起到的正、负向作用是什么?
A.正向作用是加强了内部沟通,负向作用是降低了工作效率。
B.正向作用是提高了决策质量,负向作用是淡化了工厂内部的创新意识。
C.正向作用是使管理分工更合理,负向作用是弱化了部分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
D.正向作用是调动了工厂内部的参与意识,负向作用是造成了职责不清。
43.管理工作同样是有成本的。仅就库存鞋合同是否应予以执行这一项决策而言,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一决策的管理成本范畴?
B.严总的传真费用。
C.会议准备材料。
D.彭科长前往严总所在公司的差旅费。
A.不称职,因为他缺乏从工厂整体角度分析问题的全局意识。
B.不称职,因为他的发言太过攻击性,不利于沟通。
D.称职,因为他敢于直言,不计较私利。
45.致使马厂长决定推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兼并所带来的组织文化冲突。
B.党政分工不明确和配合不佳。
C.部门或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和不协调。
A.均为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
B.均为企业内部指挥链上的行政管理关系。
C.均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间的产权联结关系。
D.①、②类为分厂、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③类为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
47.根据案例材料,1992年时,国内市场空调器产销量的总规模达到:
A.2.2亿元。B.30万台。
C.约142.5万台。D.约300万台。
48.BT公司在1997年开始推行事业部制,这是一种何类性质的改革?
A.经营权力的下放。
B.部门划分方式的转变。
C.部门化方式和经营权力的同时调整。
D.无法从案例材料中谁知。
C.证券部、法律室。D.研究所、技术委员会。
50.BT公司先是设立进出口部,后又设国外营销公司,这说明其国际化经营进入了如下哪一阶段?
A.商品贸易。B.跨国投资。
A.按照高总的意见,立即调整公司的主业,收缩乃至放弃目前牙膏的生产经营。
B.保持牙膏产品的经营,但要加强对产品特色的宣传,同时寻找新的经营领域。
C.按前几年的策略继续发展下去。
D.保持牙膏产品的经营,同时做好打价格战的准备。
52.在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的策略分析中,苏星公司面临的决策问题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A.追踪决策和初始决策。B.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C.都是追踪决策。D.都是初始决策。
53.从案例资料看,若站在苏星公司的立场上,高总经理对城市白领阶层牙膏消费潜力的判断是:
A.中性的。B.乐观的。
C.悲观的。D.不定的。
54.如果苏星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取得成功,那么该企业的替代品威胁将有什么变化?
A.变大。
B.变小。
C.无法判断。
D.不会改变,因为替代品威胁的状况与新产品开发的成败无关。
55.关于苏星公司为进行市场渗透设计的三项策略,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三项策略均有一定的风险。
B.第二项策略风险最大。
C.第三项策略风险最小。
一、简述题
鼎立建筑公司由一家小企业发展壮大,出现了管理工作乏力、效率降低,总经理忙于应付事务处理,忽视对人员和组织的管理等问题。改进的建议有如下方面:加强公司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行政管理工作纳入正轨;强化公司组织建设,做好内部有关人员的分工;向各部门适当放权,同时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和纪律约束;明确公司的奖惩制度,使元老们摆正过去的功绩与当前工作之间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