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简称车险),是指对机动车辆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
二、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汽车制造业的迅速扩张,汽车保险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汽车保险逐渐成为各国财产保险中最重要的业务险种。据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汽车保险已占各国财产险市场份额的50%以上。
我国汽车保险业务则于1950年起步,由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汽车保险,后历经几度兴废。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逐渐提高,汽车保险业务才渐渐发展起来。到1988年,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超过了20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37.6%,第一次超过了企业财产险(35.99%)。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三、车险保费收入及其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
近几年来,车险综改叠加非车险的崛起,车险增速放缓,保费占比也呈现下滑迹象。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8210.0亿元,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55.22%;2023年1月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827亿元,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45.22%。
四、汽车保险行业竞争情况
1985年之前我国只有1家保险公司,车险市场处于垄断格局。1986年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成立,打破了独家垄断的局面。1988年平安保险成立,1991年太平洋保险成立,“老三家”由此而来。1995年保险法颁布后,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市场主体逐渐多元化。从2004年开始,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人保财险份额连续11年份额下滑,平安财险和中小型公司份额上升较快,竞争格局也从人保一家独大到部分市场份额下滑,由部分中小公司挤占。
我国汽车保险行业主要参与者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上升,我国城市道路清扫面积、公共厕所数量持续增长。再加上利好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助力,我国城市环卫行业发展良好,市场规模稳步扩容。此外,城市道路清扫为我国城市环卫行业最大细分市场,近年来随着道路清扫面积上升,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递增。
数字人民币已在生活消费、交通出行、工资支付、理财投资、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等领域广泛推广应用,交易规模显著增长。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
2016-2021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持续上升,但是进入2022年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为7.67亿张,相较于2022年的7.98亿张,蒸发3100万张,降幅达3.89%,这是信用卡总量萎缩的第三个年头。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7-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从377.1亿元逐步增长到800.9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41.5亿元。
近年来,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由739.9亿元增长至823.4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达845.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
2017-2020年,我国废玻璃回收量持续下滑,但降幅不大,总体回收量基本维持在950万吨以上;其后,其回收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980万吨;同时其回收额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49亿元。回收率方面,由于生活源废玻璃相对分散、回收难度大,所以我国废玻璃整体回收率不高,近年来始终低于50%,整体提升空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废旧轮胎回收率达到76.8%,而我国回收率为52.73%,低于全球水平,回收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大趋势背景之下,随着我国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回收意识上升,预计其回收率和回收量还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