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险主责主业牢记初心和使命,努力以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江南时报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在稳定经济发展、助力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保障、防范系统风险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充分发挥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太平人寿江苏分公司始终坚持拥护党的领导,发挥保险机制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在优化保险服务供给、创新产品开发设计、提升客户服务体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太寿江分开业二十周年。站在历史新征程的起点,保险行业要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牢记保险的初心和使命,让保险回归保障,加速高质量发展转型,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一、深刻认识行业发展变局,正确判断并把握发展机遇和方向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赢”。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的新起点,保险行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正在进行的深度转型,险企的业务发展和公司经营存在一定瓶颈。只有深入思考并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点,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更好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进程中贡献力量。

一是保险的国家战略地位持续提升,行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自2014年保险“新国十条”发布后,行业的战略地位和在改善民生保障机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及贡献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健康中国”规划等的发布实施,养老产业和医疗问题均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江苏老龄化率达到22.15%,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政府提出聚焦“一老一小”保障,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以来,商业保险将再次迎来发展黄金机遇。另一方面,江苏是经济大省和保险大省,2022年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51%、5076元,而全国均值分别为3.88%、3326元,保险深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是保险的使命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保险行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与保险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而新时代下中国保险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所需要的保障服务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之间的矛盾,

市场细分下的传统经营模式和市场需求侧出现不匹配。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经济状况和保险意识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对保险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变成“好不好”,销售模式也已经从“要我买”转变成“我要选”,保险的功用也发生重大转变,从“防风险”转变为“创造美好生活”。

三是行业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保险公司发展每10年基本为一个阶段,当前行业正处于存量竞争和跨界融合的交叉口,这是行业发展规律的趋势,也是宏观环境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当前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保险消费者更趋理性和专业,如何提升公司客户及销售队伍的增量和流量、构筑发展的护城河成为各家险企日益激烈争夺的新赛场,行业进入“内卷式”发展,如何率先成功实现跨界融合,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领先优势是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聚焦主责主业,突出保险保障功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

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行业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科技赋能五项基本原则,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这也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定下了方向。

1、坚定党的领导和政治立场,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

新形势下的险企要从政治上和组织上强化并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大局,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支持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稳住经济发展大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出切实和应有的贡献。

中国太平作为中管金融单位,坚定政治立场、把稳政治方向,始终秉持“央企情怀、客户至上、创新引领、价值导向”的总体要求,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勇担企业社会责任。太寿江分在集团和总公司的战略领导下,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要求,始终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分公司政治建设,强化党委领导和各级干部责任担当,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分公司多次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传承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2023年两会结束后迅速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认真学习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在党建方面,坚持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太寿系统内创新探索营销员党建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融入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经济增长方面,太寿江分立足主责主业经营,积极为地方稳定和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业务发展方面,2022年稳住发展定力,在新单业务转为负增长的行业背景下,太寿江分实现原保费收入、新单保费、续期保费全面正增长,原保费和新单保费增长率均高于江苏市场增长率。稳定就业方面,太寿江分队伍近几年保持稳定,每年提供新增就业岗位超3000个。投资拉动方面,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一直是集团投资配置的重点区域,我司正积极争取集团落地南京投资项目。脱贫攻坚方面,中国太平结对帮扶甘肃两当、安徽裕安脱贫工作,在集团统一部署下,太寿江分通过购买农副产品、捐款捐物等方式积极助力结对帮扶。同时,分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参与慈善募捐、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员工积极服务社会。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保障功能、服务实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要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保险业要利用保险专业知识和经验,助力建立长期储蓄体系、风险保障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养老保险体系。险企要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专长,以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优化保险产品供给,聚焦应对人口老年化的个人养老保险、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健康保险以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保险等产品的创新。

太寿江分积极响应“保险姓保”的要求,率先推进业务转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确立长期保障型产品为业务重点。险种方面,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业务,兼顾保障功能和业务价值,险种结构持续优化,寿险、健康险、意外险占比更加均衡。缴费期限方面,我司银邮渠道主动转型,摒弃趸交业务,注重产品价值率提升;提供保险保障方面,太寿江分期末有效保险金额稳步提升。

3、持续发力普惠保险业务,切实推进全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人民性”决定了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行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家战略,用专业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使保险惠及更广大群众,减少因病返贫、因灾致贫,全面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共同富裕将会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快速扩容。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具备需求高且有支付能力的特征,对产品和服务体验有更高的要求,也更为敏感;针对中等收入群体在财富管理和风险保障方面的需求,保险可以发挥长期储蓄投资的配置优势,根据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求,通过量身开发定制型产品实现客户财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针对中低收入群体,保险首先要解决的是其风险脆弱性且支付能力不高的痛点,需要积极推动普惠型保险的开发与推广,提升保险产品与服务的普惠化水平。要重视新市民、新业态、特殊群体的保障需求,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保险服务。

三、构建险企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转型

1、保持战略定力,兼顾价值与规模型业务均衡发展

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发展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统筹好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一手抓速度、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规模、一手抓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真正做到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公司业务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太寿江分紧紧围绕地方政府提出的服务“一老一小”战略,依托集团“医康养生态圈建设”构建核心竞争力,实施以“高端客户经营、高产能队伍培养、高客服务平台”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新三高”发展战略,围绕“保险+医疗+康养”构建生态闭环,为客户提供集财富管理、健康管理、养老社区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打造“支付有保险、看病有医院、照护有社区”医康养生态圈,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以客户为中心,加速构建“保险+”特色服务体系

新时代竞争的核心,不光是保险产品的竞争,更是服务内容和质量的竞争。用服务主导发展,需要险企的智慧与创新,只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健全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建立高效完善的服务运营体系,创新打造“保险+”服务内容体系,才能全面融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差异、优质的保险一揽子服务。

产品方面,贯彻“保险姓保”发展要求,持续加大保障型产品开发和销售力度,重点立足“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打造人身险产品全链条。

“保险+”服务方面,构建“保险+”增值服务已成为保险公司竞争力分化的重要因素。“医康养”做为增值服务的重要一环,已经逐渐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的标配,各家公司均积极投身医养产业建设布局。太平人寿整合多方资源,目前已形成“乐享健康”和“乐享养老”两个服务品牌,运营模式日益成熟。乐享健康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覆盖、优质体验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就医援助等。乐享养老打造“轻重并举”的高品质、多层次养老居住模式,已形成”自有+第三方合作的养老社区布局,由“乐享家”、“乐享居”、“乐享游”三个系列组成,目前有3家自建养老社区和30余家第三方合作社区项目协同搭建服务网络体系。

3、以队伍为核心,新增优质、存量优化,改善队伍质态

队伍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代理人队伍向精英化转型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如何招募、培育并留住高素质人才,打造高质量代理人队伍,成为保险企业尤其是寿险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太寿江分坚持高质量队伍建设,存量队伍优化、增量新人提质,追求销售队伍有质量的数量提升,打造一支匹配高端客户的高产能队伍。存量队伍优化,通过晋升推动、产品培训、销售模式转变等提高存量人力产能;增量新人优质,先质后量、量质并举,通过优增优育提升新人产能,新增数量虽逐年减少,但新人产能及收入均大幅提升;完善培训体系,通过专业化培训改变队伍观念和技能,结合公司战略创新培训模式,打造特色的FAP绩优及新人成长培训体系,结合“保险创造美好生活”和公司战略、文化等,开发设计符合新形势下队伍培养的系列课程。

4、坚持管理提效,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赋能发展

险企管理的核心目的是提升经营效率和效能,关键是统筹做好人才队伍和机构的管理,明确各层分工,注重创新和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及应用,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才是发展之本的观念,培养出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能征善战的优秀销售型人才,做好干部培养和选拔,强化干部队伍担当;机构强化管理,做大、做强机构,建立以三级机构为核心的三级联动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分、中、支的纵向管理架构,各自横向管理的工作模式。

加快科技创新和赋能,提升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是科技决胜阶段。太寿江分将依托科技工具推广应用,推动公司治理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改革,加快形成科技引领、数据赋能、数字经营的发展新格局,以信息化数字化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5、坚持风险防控,持续提升内控治理和合规经营水平

守牢合规生命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支柱之一,保险市场的稳定与健康直接关系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险企要深入贯彻落实监管关于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内控方面,要持续加强合规内控风险管理建设,推动风险管理与高质量发展“两加强两促进”,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和制度流程,强化闭环和前置风险管理,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的发生。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进程中,保险行业要充分把握机遇,坚守为民保障的初心,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驰而不息,砥砺奋进,以客户为基、以队伍为本、以机构为重、以科技为要,加快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践行社会责任,融入地方社会发展,输出保险价值、提升服务价值,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开创保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新篇章。

THE END
1.保险业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行业核心竞争力总之,在新的竞争格局面前,保险业只有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着力巩固传统业务领域,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强化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底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慧择提示:2014年,我国保险业交出最佳成绩单,行业保费规模大增。在互联网新格局下,我国保险业将不断固本强身,...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156179.html
2.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独特优势的能力。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首先,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保险公司需要不断研发https://www.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213869.html
3.2014年度中国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榜单揭晓课题组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给出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定义:保险公司竞争力是保险公司根据行业和自身特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综合运用其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更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公司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竞争力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http://cias.cufe.edu.cn/info/1045/1117.htm
1.保险行业竞争力分析20240515.docx保险行业竞争力分析保险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保险行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旨在为保险企业提供战略决策参考。市场准入与监管环境保险行业的市场准入受到严格监管,这不仅包括对保险公司的资本要求、业务范围限制,还包括对保险产品的设计、销售和理赔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8356467.html
2.提高中国再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三是全力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打造与“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相匹配的再保险市场,实现中国再保险市场从“单向开放”到“双向开放”的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再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常委,太平人寿上海自贸区分公司副总经理)https://www.shszx.gov.cn/shzx/wyxl/content/9a1ad91f-8ec1-4557-a234-b5da94e7a015.html
3.保险行业泛华的竞争力概述.doc资源【保险行业泛华竞争力概述】 保险行业泛华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领先地位**:在当前的保险中介市场中,泛华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这种领先地位并非永恒,需要持续强化以保持长期的市场优势。 2. **多元化发展策略**:为了维持高速增长,泛华提出加强产品、服务和渠道线的建设,...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huayuya123/23528715
4....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丨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2020年11月23日~27日,由《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与中经未来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将在北京举行。作为年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1月24日举行的“2020卓越竞争力保险峰会”,邀请多位保险公司高管,共议后疫情时代保险业的深耕与创新。 主办方致辞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0-11-25/202492767.html
5.亚洲保险竞争力排名发布:解构业绩增长点拨行业趋势南方plus一年一度,由21世纪经济报道委托、美国加州大学富乐顿分校保险研究中心(CSUF)受托研发的《亚洲保险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在此重磅发布! “亚洲保险竞争力排名”研究项目启动与2008年,至今已届十载,是中国财经媒体中最早专注于保险专业研究的学术项目。报告内容专业、趋势清晰、详尽,但因版面所限,21世纪经济报道节选其中部...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12/13/c1752303.html
6.竞争环境(精选十篇)因此, 提高保险行业竞争力必须在竞争的环境下来研究, 正确处理竞争主体与行业的关系, 通过营造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 促进公司培育和提升竞争力, 并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一是从微观的公司层面来讲, 各公司要根据在市场竞争中所处位置, 结合外部环境, 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培育自身优势, 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9q84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