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保障要坚持把保基本理念贯穿始终,逐步提高水平,做到可持续。
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在这期间,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累计分类救治贫困患者1900多万人,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
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定制化特性明显,此外对售后维护服务的及时性要求高,因此医疗信息化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这也是众多区域性小企业存在的根基。在这种背景下,具有丰富的全国性渠道的厂商将具备更广阔的业务辐射范围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具备更强劲的竞争力。
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我国医疗信息化产业的市场需求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增速预计在20%以上,预计到2022,我国医疗信息化产业的潜在市场需求将超过千亿元。
图表:2020-2025年中国医保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医疗信息化是传统软件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甚至前沿技术手段,对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提取、处理和加工,为医疗业务提供各种质量和效率支撑的信息系统。
区域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是未来建设重点模式。当前智慧医院有三种模式:一是基于单体医院的智慧医院;二是以智慧医院和医联体为基础的智慧医院集团;三是覆盖一定区域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正在打基础的阶段,是未来主要方向,目标是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智慧化的覆盖。智慧医院建设将综合多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智慧医院建设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大数据、AI等多领域技术,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过程,因此是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长期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