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保险+期货”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应用路径研究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碳保险+期货”课题组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本质是一种对碳排放行为的定价机制,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和重要政策工具。我国试点碳市场及全国碳市场存在交易不活跃、碳资产流动效率低的问题。促进碳市场要素有效流动是创新碳金融产品的核心诉求,基于我国碳市场现状,金融机构需要创新易于理解、操作的碳金融产品,提高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的广度与深度,调动其参与碳配额交易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碳资产的金融价值,支持控排企业进行绿色低碳改造、提升降碳减排能力。本文从我国碳市场基本情况、“碳保险+期货”理论构建、“碳保险+期货”应用路径和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论述了“碳保险+期货”可提高碳市场主体参与度、提升碳资产流通效率、促进碳市场发挥更大能效的作用。
[关键词]“保险+期货”;碳保险;碳期货;碳市场
“科技+数据”赋能农业保险精准化发展
郭凤茹、张恩情、任金政、李焕宝
[摘要]“科技+数据”是破解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不精准、不规范的现实困境和实现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县域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的视角出发,系统探究了“科技+数据”赋能农业保险精准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和赋能效果。结果表明,在数据收集、承保验标、保中监测、勘灾理赔等不同环节,通过“科技+数据”赋能,建立以地块数据库和遥感勘灾定损为核心的精准承保、精准理赔新模式,实现人—地—物的有效关联,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能够促进农业保险精准化发展。“科技+数据”的赋能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业保险作业效率、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方面。
[关键词]农业保险;精准化;科技;数据
保险业数字化客户经营建设探析
赵大玮
[摘要]传统的保险营销模式已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亟待升级。客户经营作为保险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随之转变,数字化转型应是转型方向。本文建议,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数字化客户经营系统建设,应按准备阶段、运行阶段、成交后继三个阶段,分阶段落地,最终通过客户经营的数字化转型,形成内容、客户、队伍三类数字资产,助力营销模式升级。
[关键词]数字资产;业务流程;精细化;过程指标体系
保险、银行、基金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的SWOT分析
刘方涛、费清、张蕊、修欣欣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对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保险、银行、基金是核心参与主体,本文依据个人养老金的制度特征,结合市场、产品、政策等因素,采用SWOT分析方法,围绕产品、渠道、机构性质等方面的特征,构建优势、劣势、机会、挑战(SWOT)矩阵图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保险、银行、基金参与个人养老金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个人养老金制度;保险;银行;基金;SWOT分析
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有效需求甄别与整合——基于多主体良性互动视角的分析
刘欢、胡天天
[摘要]有效需求甄别是提升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供给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在试点过程中,需求甄别存在理念缺位、技术制约、制度障碍及内容单一等问题,使长期护理服务有效供给出现不足,且存在基本长期护理服务供给滞后、与需求偏离、“一刀切”等现象,从而严重降低了制度保障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以多主体良性互动为视角,将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中的失能对象、政府部门与承担主体作为核心,探讨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有效需求识别,以及从个体性需求、组织性需求及参与式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当前需求表达的关键路径,从而剖析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需求调查与失能对象“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分割造成的有效需求甄别局限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分别从形式化需求、专业化需求及参与式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有效需求整合的机制,并提出多主体良性互动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长期护理社会保险;需求甄别;需求表达;需求整合;多主体互动
带病体保险——肺结节保险产品的医学解析
房峻
[摘要]随着中国人群疾病谱改变以及老龄化速度加快,中国健康险市场亟需创新产品类型和运营模式,满足广大带病群体的疾病预防和医疗费用补偿的刚性需求。近十余年来,随着健康体检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大量多排CT机的普及,肺结节检出人数快速增加,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几款具有代表性的肺结节保险产品,建立带病体健康险产品的评价结构,探讨依托肺癌早筛、全病程管理及肺癌预测模型进行肺结节带病体保险产品的研发、风控和运营,重点阐述核保在带病体保险经营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希望通过先进的核保技术服务,帮助商业保险机构拓展肺结节保险业务,为落实国家规划的多层次医疗保障规划提供落地示范案例,推动建立以公立医疗机构体系为基础的肺结节群体健康维护组织,形成“检—筛—管—保”的精准高效的闭环运营模式,帮助参保客户群体肺癌诊断提前4~12个月,为中国SPN群体10年预期生存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2%)贡献智慧和经验。
[关键词]肺结节;带病体保险;肺癌预测模型;全病程服务管理
被保险人安全维护义务的规则重塑——以《保险法》第五十一条为中心
陈明之
[摘要]保险标的安全维护义务属于被保险人的法定义务,履行范围以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为限;考虑到不同险种的差异化需求,应允许当事人通过合同补充约定,形成契约框架下的约定义务,并以保险人明确说明作为生效要件。本文还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对保险标的进行安全检查是否为保险人义务,应当通过合同条款转述;保险人对保险标的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产生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应由被保险人承担,且数额最高不超过保险金的数额;被保险人违反安全维护义务,但并未导致保险事故发生的,保险人应当催告履行作为前置程序;为保障被保险人利益,有必要将被保险人主观过错纳入考量因素;被保险人违反安全维护义务与保险事故发生因果关系不明的,应通过比例因果关系确定保险金赔付数额;被保险人违反安全维护义务并不导致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形成,二者遵循不同的构建逻辑。
[关键词]安全维护义务;风险管理;过错;因果关系;危险程度增加
“低利率”时代下海外寿险业资产与负债双端结构的演化——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例
吴锋、李骏、王欣
[关键词]低利率;保险;产品结构;资产结构
美国自闭症强制保险:待遇、效果与启示
胡务、彭媛
[摘要]本文介绍美国自闭症强制保险的立法进程、保障年龄段、保障项目、应用行为分析干预的年度限额、服务方资质、综合待遇排序,分析该保险的实施在保费、自费金额、服务利用、服务方供给、产品市场份额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效果。研究发现,各州待遇差异明显,但存在区域待遇效应,待遇高的州主要集中在五大湖流域和西部;自闭症强制保险实施后,接受治疗的人数占比不高,保费变化不大;症状较为严重的被保险人自付费用增加,对其他人影响不大;门诊尤其是行为治疗的利用上升,0~5岁自闭症儿童利用医疗资源在各年龄段的占比有所增加;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增多,但服务供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四大医疗保险计划市场份额排名并未发生改变,但选择高端产品的投保人明显增加,强制保险取得多方共赢的效果。建议借鉴美国经验,提出我国自闭症儿童健康保险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原则,构建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多层次保障网络体系。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康复;健康保险;待遇;效果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号四川大厦东塔楼14层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