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超9000个
北京|促进残疾预防共享幸福明天——2022年度北京市残疾预防工作报告发布
河北省沧州|康复赋能协同发展2023年京津冀康复协作暨残疾儿童康复协同发展交流研讨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举行
上海|残疾预防,有了专家资源库
每年的8月25日是全国残疾预防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增强残疾预防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预防的良好氛围。8月25日下午,“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徐汇区第七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如约举行。
湖南邵阳|第七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倡议书
残疾人康复
天津|市残联组织开展第三期孤独症康复规范化培训
湖南|省第六届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圆满结束
8月7日,由湖南省残联主办,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全省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总决赛在长沙圆满落幕。来自全省各市州14个代表队的104名选手参加比赛。
海南|实现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市县覆盖率100%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市县覆盖率100%的工作目标,截至7月底,全省建立康复服务档4175人,实施康复服务50846人次。全省各市县用真心与温情为更多患者家庭带来希望。
贵州贵阳|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贵阳市打造残疾人自强康复健身示范点
贵阳市云岩区渔安街道兹美社区残疾人自强康复健身示范点创建于2019年,占地面积80平方米,室内训练室60平方米,修建了无障碍通道,配置了残疾人康复器材8台、健身器材10套,康复知识普及读物200余册。
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对《山西省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深圳|人工耳蜗纳入“深圳惠民保”,惠及耳损患者治疗
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残疾性听觉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目前共有2.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占全国人口的15.84%,中度以上听力障碍人数占到总人口的5.17%,即72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21世界听力报告》
残疾人就业
中国残联|中国残联、全国妇联领导调研“美丽工坊”项目
8月15日上午,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杜芮一行来到北京唐人坊发展有限公司调研"美丽工坊"项目。调研组参观了唐人坊人偶博物馆和北京绢人的制作车间,与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唐人坊创始人唐燕女士向大家介绍了唐人坊产业化运营模式,以及企业通过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残疾人、帮助妇女就业的情况。调研组对唐人坊产业化运营模式和开展"美丽工坊"项目进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安徽|已就业残疾人超50万人,就业类型多种多样——多方用“心”,让残疾人安心
在安徽省,残疾人就业类型主要分为农村种养加、辅助性就业、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灵活就业、个体就业(含创业)等。记者从省残联获悉,截至目前,已就业残疾人约50.85万人,其中从事农村种养加的残疾人27.58万人。
广东|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
广东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明确了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分为6个项目
重庆|新建“渝馨家园”70家新增残疾人就业1538人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对我们残疾人来说真是贴心又暖心。”8月9日,正在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馨家园”内进行康复训练的维维(化名)激动地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残联把“以学促干”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积极开展“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渝馨家园”70家,新增残疾人就业1538人,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6000余户。
四川|多措并举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据了解,《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四川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1万人以上,到“十四五”末,全省残疾人稳定就业规模达85万人以上。黄卫德表示,下一步,四川将通过建立健全残疾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引导用人单位积极开发适残岗位、畅通残疾人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加强残疾人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务实举措,实现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社会保障
中国残联召开定点帮扶工作调度推进会
8月15日,中国残联召开定点帮扶工作调度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现场会议部署要求,总结交流上半年定点帮扶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主持会议并讲话。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退役军人事务部、体育总局等十部门共同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并要求各地对照该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抓紧调整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标准。同时,要求各地加强调整论证评估,做好事后报备工作,确保服务有效落实,加强标准监测评估。
北京|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这场巡展不简单
辽宁|着力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就业送岗位生活更方便康复有补助
精准服务,拓宽渠道送岗位;瞄准需求,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提高补助,完善救助政策体系……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就业、生活、康复三方面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条件。
内蒙|自治区残联为40余万残疾人撑起意外伤害“保护伞”
据了解,残疾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也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构建残疾人社会关爱体系,202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残联为全区0到59周岁的40多万名持证残疾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期为2023年6月30日至2024年6月29日,由阳光财险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承保,加强了残疾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为残疾人撑起一把“保护伞”,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湖南|解决民生实事让残疾人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为幸福
家庭起居无障碍,是残疾人生存保障的基本和幸福生活的前提。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南坚持“一盘棋”部署、“一体化”督导,扎实有效推进重点民生实事。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这项事关残疾人的民生实事进度如何、改造对象是否“精准”、质量“优劣”与否,全省对14个市州进行专项调研督导,及时发现问题140余个,当场整改落实,确保高效率、高质量。
广东广州|广州荔湾启动源头治理机制,帮扶因病致贫残疾家庭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成功帮扶流浪广州的周某夫妇返回户籍地,并及时启动源头治理机制,协调户籍地民政、妇联、教育等部门联合对其家庭进行持续的关心关爱,积极开展源头治理与服务。
云南|云南:过去五年52.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据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26日消息,云南坚持政策托底、综合施策,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过去五年,全省41.38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52.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残疾人托养照护
河南驻马店|用关爱助力“无障碍”
近年来,围绕“严重残疾人养护”问题,张银良走访了驻马店市196个乡镇、办事处,2871个村、社区,到残疾人家中摸实情,助力探索建立县级困难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护理模式。
无障碍环境
中国残联|解读即将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8月22日举行集体采访,对这部法律进行解读。
中国青年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在即如何填补残疾人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
“现实生活中,一部手机可以走遍天下,普通人、年轻人可以玩得转,但很多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这些产品就很困难。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围绕‘数字鸿沟’等问题,通过制度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法律依据。”近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举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集体采访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表示。
体育文化
北京|喜迎亚残运,奋进新征程——第13届残疾人健身周体管中心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8月10日上午,由中国残联主办、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体管中心”)承办的第13届残疾人健身周体管中心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素京出席活动,来自北京和在体管中心集训的残疾人朋友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浙江余杭|第13届健身周“喜迎亚残运”主场活动暨全国残疾人电子竞技项目推广活动在余杭启动
8月13日至19日,第13届残疾人健身周“喜迎亚残运”主场活动暨全国残疾人电子竞技项目推广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近百名残疾人电竞爱好者热血集结,火热开赛,展现了残疾人时尚创新的无限活力。
福建福州|闽宁两地28名肢残歌手齐聚榕城唱响新生活
近日,闽宁两地28名肢残歌手齐聚福州,启动“讴歌新时代唱响新生活”闽宁首届肢残人歌手大赛。
组织建设
中国残联|中日青年间残疾人事务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2023年8月1日至5日,应日中友好会馆邀请,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张伟率团赴日本开展中日青年间残疾人事务交流。
天津|全市残疾人工作交流推动会召开
8月15日,全市残疾人工作交流推动会召开。副市长李文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建存主持。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王志勇,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