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4年8月,中国政府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旨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质量和可及性,同时推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下是一些关键政策的汇总:
01《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
02《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机构: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发布内容:《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中长期鼠疫防控工作,指导各地强化鼠疫防控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我国鼠疫防控工作水平。共包含十一个部分。在医信方面要求优化信息化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运用全国“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登记报告,提升监测预警能力;鼓励各省级疾控机构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整合,实现医防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鼠疫病例监测工作;加强疫情监测资料分析与利用,及时掌握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不断优化防控策略和措施;研究探索鼠疫疫情监测新技术,与常规监测手段形成互补。
发布机构: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内容:《指导意见》明确了强化常住地参保、健全激励约束、完善筹资政策、健全精准扩面、强化宣传动员、强化部门联动、保障资金支持等机制。要求国家医保局建立全民参保数据库,实现“一人一档”管理,定期将未参保人员信息推送至省级医保部门。省级医保部门要及时掌握本地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参保人员、未参保人员等信息,定期更新全民参保数据库。同时要求推进信息共享。医保部门要及时掌握参保人员变动信息,为扩大参保覆盖面和治理重复参保提供数据支撑。各有关部门与医保部门在符合国家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依托各地大数据平台等渠道,及时共享公民出生、死亡和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信息,以及医疗救助对象、在校学生、就业人员、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有关信息。
发布机构:国务院
发布内容:《意见》包含6方面20项重点任务,围绕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出多项要求。要求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开发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障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支持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发展,提升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服务水平。强化零售药店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
发布机构: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
发布机构:财政部、国家卫健委
发布机构: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
发布机构:国家卫健委
发布内容:国家卫健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卫生资源总量持续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70785个,比上年增加37867个;医疗服务提供量和效率同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59.2%开展预约诊疗,90.6%开展临床路径管理,67.6%开展远程医疗服务,88.1%参与同级检查结果互认,91.6%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次均医疗费用控制略有成效,2023年,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0315.8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下降5.0%,次均门诊费用361.6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5.5%。
发布机构: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内容:8月2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
11《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发布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布内容:《意见》围绕5大领域、3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出2030年、2035年两个阶段性总体目标和针对不同领域的量化工作目标。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各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既有设施节能降碳改造,逐步淘汰“老旧小散”设施。引导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上下游企业提高减碳能力。
12《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卫生健康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
发布机构: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5部门
发布内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5部门印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卫生健康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措施指出,要打造临床研究平台。完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体系,支持老年疾病、口腔疾病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强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创建新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强化数据支撑。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省公共卫生大数据中心和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新型算力底座建设等。
13《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发布机构: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内容: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要推进医疗卫生数智化。夯实数智基层基础,实施数智医疗服务行动,加强数智疾控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数智能力,数智赋能“一老一小”健康服务。
14《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87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
15《关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
发布机构: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内容:意见中指出,要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医保支付方式和结算机制,科学制定基金总额预算办法,健全预算和结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内部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分类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支付挂钩。推行住院按病组、按病种分值、按床日等付费方式,逐步统一病组(病种)、权重(分值)等核心要素,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加快建设“标准全省统一、数据省级集中、网络全面覆盖”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强医保数据治理和有序共享,提升一体化经办、便捷化服务、智能化监管和科学化决策能力。强化医保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医保信息平台省级集中部署。
16《关于推动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机构:上海市人民政府
发布内容:《意见》要求,到2030年,完善多部门、跨区域、军地互通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体系完备、机制顺畅、权责明晰、运行高效的现代化疾控体系,建成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并提出系统完善疾控体系、全面提升疾控专业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支撑保障力度等五方面要求。加快“数智疾控”建设,完善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机制,推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传染病监测系统数据交换,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场景应用,提高数据集成、风险识别、智能分析和及时预警能力。
17《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
发布机构:上海市卫健委
18《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发布机构:浙江省卫健委等六部门
发布内容:《重点工作任务》从进一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进一步巩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五个方面共提出二十二条工作任务。进一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建立健全医疗、医保、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整合医疗医药数据要素资源,围绕创新药等重点领域建设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巩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推广智慧医疗辅助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AI人工智能临床辅助诊断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推进数字健康建设。推动健康医疗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浙里健康e生”应用,汇聚全人群、全要素、全周期个人健康数据,为居民提供健康画像、档案查询及自主健康管理全过程服务。完善和推广浙江“数字健康人·安诊儿(Angel)”,打造集健康咨询、智能导诊、就医陪诊、院内导航等功能于一体的居民专属数字家庭医生。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拓展至病理检查结果共享互认。
19《云南省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发布机构:云南省卫健委
发布内容:《措施》分五个章节共十七条,包括:坚持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组建医共体;健全运行机制,提高医共体管理质效;加强县域统筹,提高服务同质化水平;深化改革协同,完善医共体支持政策;强化监测评价,保障医共体健康运行。《措施》提出到2027年年底全省基本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并明确了云南省医共体建设主要监测评估指标。加快信息化建设:参照《云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统筹现有数字化医疗项目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加快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数据信息的共享互融。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新配置数字化医疗设备,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医共体内的应用。
20《河南省“数据要素×”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