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疫情之下,“防疫健康码”助力“一码通行”、直播电商成用户喜欢的购物方式,互联网正在像水和空气一样,融入我们的衣食住行。
1998年,中国诞生了“网民”一词,如今中国网民规模已接近10亿。从城市到乡村,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互联网给人们衣食住行带来哪些改变?大家上网都喜欢做些什么?互联网对农村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互联网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信息服务方面,远程医疗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全覆盖,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2%,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近10亿。“新增网民中,20岁以下网民占比较该群体在网民整体中的占比高17.1个百分点;60岁以上网民占比较该群体在网民整体中的占比高11.0个百分点。
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非网民规模为4.16亿,其中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6%。数据显示,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为主,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7%,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例23.3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月3日在北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未来,数字货币将进一步优化功能,覆盖更多消费场景,为网民提供更多数字化生活便利。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国内消费循环方面,网络零售激活城乡消费循环;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方面,跨境电商发挥稳外贸作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月3日在北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行业在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常态化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网络扶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加快贫困地区信息化、数字化改造进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
2020年,我国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服务支撑。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基建加快推进,为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应用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