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业周期的形成比较分析与穿越

作者|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

一、寿险业周期的成因剖析

(一)政策与周期

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保险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及政策皆不断助力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并惠及保险业的各细分领域。每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内容很好地体现了保险业阶段性的整体发展方向与重点工作。各次会议侧重的保险发展环节虽有所不同,但整体全力支持我国寿险的长足发展,并不断传递出完善保险监管的信号。

(二)宏观经济与周期

作为寿险发展的大局基础,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我国寿险的周期性也有着关键性作用。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居民购买力与保险需求,小范围内的经济周期波动也有助于激发消费者的保障需求和寻求稳定性属性的金融产品。

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轨迹影响保险业的周期性变化。图1描绘了GDP指数增长率的变化,它是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直观展现。数据显示,GDP指数增长率在1992年至1997年间均保持在8%以上,1998及1999年小幅下降,之后继续保持上升,从2000年的7.64%增长至2007年的13.64%。在这一高峰之后,GDP指数增速迅速下降,虽然2010年有10%的小高峰,但在2013年增速就已经下降至7%。下一阶段增速则趋向6%。GDP指数整体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其细分阶段也为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增加了周期波动可能。

(三)人口与周期

人身保险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与寿命为标的,因此人口规模及年龄结构特征也会对寿险发展的波动产生影响。人口规模越大,对寿险的总需求越大;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寿险需求也越大。

从人口规模来看,1995年我国总人口首次超过12亿人,在2020年以前一直维持10‰以上的出生率。不断扩展的人口规模为寿险提供了广大的潜在市场,也为其保费收入的增长奠定了人口基础。然而,自然增长率虽持续为正,但近年来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规模扩张呈现波动。

从人口结构出发,图2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占比持续上升,1982—2020年间期间整体涨幅达到240%,这表明我国面临严重的老龄化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人口规模在持续扩张的整体趋势中呈现出波动,人口老龄化也成为我国人口增长中关键特征,并不断影响我国寿险业的周期特征。

(四)科技教育与周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能深入改变寿险的全产业链,从底层出发,自下而上提升寿险生产率,进而促进寿险增长。因此我国科技发展也蕴含着影响寿险业周期性的可能。此外,教育也会通过影响我国寿险行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积累及群众金融意识,进而影响我国寿险业的发展。

总的来看,对于寿险来说,科技与教育发展推动着底层精算、风控等产品内核的完善、产业链载体的扩展等,因此科技与教育在增长中呈现的波动也将反映到我国寿险的发展周期中。

(五)保险市场特征与周期

(2)保险产品结构的变化。寿险保费收入是我国寿险业周期讨论中的核心因变量,而前者来自不同保险产品的销售。因此,不同时期市场存留产品特征会影响我国寿险业周期特征。新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动寿险保费增长,而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则会使寿险市场陷入低迷。

二、我国寿险业周期的形成与表现

图3展示了2000—2020年我国寿险保费与实际GDP增速,该图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寿险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征。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寿险发展阶段,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与周期变化的应对措施,我们有必要对寿险业周期各阶段背后的成因进行剖析。

图3是我国最近25年以来初步数据特征所展示的四次周期。实际上,在剔除寿险业发展本身的自然增长规律以后,实际上的周期与图3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复旦大学许闲团队的研究,根据周期的“谷—谷”划分,我们认为迄今为止的四次周期分别为1996—2000年、2000—2006年、2006—2013年、2013年至当前(见图4)。当前正处于周期下行谷底并且有望重新开启新一轮的寿险业周期。

(一)第一次寿险业周期(1996年至2000年)

1995年,我国保险法的颁布确立了产寿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寿险业开始进入正常意义的独立发展。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GDP增长率维持在7%以上,为寿险业快速发展提供扎实的经济基础。人口层面,1995年我国总人口首次超过12亿人,且在2020年之前出生率稳居10‰以上。人口规模的增长及人口结构年轻化也为这一周期的寿险增长提供了广泛的消费基础和财富积累。科教的发展也为寿险增长提供了创新发展动力。这一阶段,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不断提高科技研发支出及教育水平,2000年,科研费用支出增长率达到31.98%,每年每10万人中接受本科教育的人数增长率也大幅提升,于2000年底达到21.72%,促使寿险行业的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本都得到大幅提升。保险代理人队伍的逐渐壮大也为寿险营销提供了队伍基础。

这一周期的收缩阶段伴随着寿险监管从严的大背景。1998年,保监会成立标志着寿险监管进入专业化阶段。次年保监会连发五份精算规定要求各寿险公司规范人身保险精算工作,并发文要求将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由5.5%下调至2.25%。保险中介市场也得到全面整顿。不断专业的寿险监管为寿险业的规范发展提供制度约束,寿险市场进入了冷静期。

(二)第二次寿险业周期(2000年至2006年)

2001年,我国成功入世,GDP增长率持续从2000年的7.64%增长至2007年的13.64%,为寿险腾飞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外资等积极进入寿险市场,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经验,进一步激发了寿险市场活力,寿险业迎来新一波上涨。本阶段人口与科技仍然保持正向辐射。人口结构年轻化趋势延续,老年抚养比总体仍呈下降趋势,且人口受教育水平持续优化,每年每10万人中接受本科教育的人数增长率仍保持在6%以上。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基本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保险市场内部不断发力,创新型保险产品层出不穷,兼具人身保障及投资理财属性的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受到市场追捧,一度拉动寿险保费激增;保险代理的各个板块也均实现了飞速发展。产品创新与渠道发展为这一阶段寿险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第三次寿险业周期(2006年至2013年)

(四)第四次寿险业周期(2013年至今)

第四次寿险业周期的背景是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GDP增速逐渐收敛至6%。经济新常态也映射到我国寿险业发展中,整体经济对寿险的助力虽稍许减少,但供给侧改革深化的同时寿险业不断推进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积蓄了深层发展潜力。人口层面,本阶段内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2020年已经达到19.7%。人口老龄化也持续强化着寿险的经济意义与社会价值。2014年后科技研发经费支出有所下降,但始终围绕着10%上下波动,并逐渐达到均衡增长,且保险科技成为新的发展机遇,为寿险扩张提供了新的内生驱动力。万能险等创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寿险扩张,2015年万能险成为市场主力。

这一时期,寿险保费增长受到一定因素的抑制。一是保险监管趋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期内的寿险保费增速。2017年,原保监会强调“保险姓保”,要求寿险业调整产品结构。保费规模增长迅速的万能险因安全性被监管叫停,使得寿险保费短期增长动力下降。二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速了代理人纯靠人数挣保费策略的失效。另外,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短期内冲击了目前仍对代理人线下展业依赖性较强的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目前,第四周期尚未完结,我国寿险业处于第四周期的底部。

(五)寿险业周期的国际比较

同时,各国的寿险业周期也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寿险业周期的波动最小,而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的波动则相对较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寿险业周期的波动呈现出收窄的态势,而澳大利亚寿险业周期波动幅度呈现出明显的放宽态势,其他国家则不明显。发达国家寿险市场的经验证据同样表明,寿险波动趋缓是必然趋势。

三、当下的周期特征与未来穿越

上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寿险业正处于第四周期。若我国寿险第四周期延续收缩阶段波动范围逐步扩大的态势,则当前可能并不是第四周期的谷底。挑战虽多,但寿险业迎难而上,全方位探索转型升级,为未来发展蓄积力量,厚积薄发,推动下一个发展黄金期的出现。当下的周期阶段仍然存在与以往显著不同的特征与推动要素。

(一)健康寿险生态圈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回应: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4亿人,占18.70%。人口老龄化态势对于寿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红利会持续下降直至消失;另一方面,寿险业自身独特的行业属性使得人口老龄化为寿险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意味着另一个发展腾飞的机遇。紧抓这一时代机遇,我国寿险业运用系统的眼光探索改革方向,追求寿险生态的优化升级,为客户打造全场景的服务体验。基于此,打造健康保险生态圈成为目前寿险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用技术变革传统养老产业,抓住时代发展痛点,下好寿险增长的先手棋。目前打造健康寿险生态圈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寿险机构不断发力,共同推动健康寿险生态圈的建设。

(二)产品创新

寿险可持续发展既要求寿险产品回归保障本源,也要求增强产品创新,精准化提供保障。一方面,社会变化催生了新的风险,人们需求的扩张使既有的风险范围持续扩展,保险产品的创新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保险与科技相结合,技术的进步使得寿险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保险产品创新也具备了行动的基础。创新使得保险产品解构重组扩张,既产生更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精准识别可保风险,外拓保险保障边缘。例如:从发展事实来看,慢性病一直因为技术不到位无法纳入可保风险范围,但近年来,慢性病向年轻化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因,慢病人群保障需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随着保险科技的深度融合,寿险机构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开发慢病保险,破解带病入保的风控难题,解决更多人群的需求痛点。

(三)精准营销

保险代理人面临发展挑战,传统营销模式活力降低,开发新模式成为寿险机构营销重点。科技时代的到来,信息交互及透明度不断提升,寿险机构品牌形象重要度提升。同时伴随第三方平台发展,公域流量虽逐渐成熟,但对于寿险机构,仍存在用户流量转化较为被动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两方面作用下,私域流量的转化成为寿险机构新营销模式的长远之计。私域流量沉淀在品牌或企业内部,能更好地实现一对一精准营销。因此私域流量的成熟双向赋能用户与寿险机构,沉淀用户形成营销闭环,促进用户流量变现。更重要的是私域流量借助科技的力量运用多项技术将解决人工营销盲点,真正促进精准营销的转型升级。目前,越来越多的寿险机构通过企微管理、裂变引流等手段有效触达客户,精细化运营塑造品牌形象,进而实现流量转化变现。

(四)增值服务

(五)保险科技

多元化的发展要素造就了我国寿险存在的周期,不同的周期又具备不同的寿险发展特征。以对寿险业周期发展规律的深度认识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本阶段呈现的寿险业内部发展实践进行总结,这一研究方法将有利于学界和业界正确认识目前寿险业所处发展阶段,进而建立长远且科学的发展规划,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寿险业转型升级,完善逆周期管理,推动我国寿险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指数)是根据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得到的。图中用于计算增长率的GDP指数数据以1978年为基础(即1978=100)。

THE END
1.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介绍了寿险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寿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中国寿险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寿险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寿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寿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寿险行业,本报告是您...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2.20242024-2030年中国寿险行业营销模式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版目录一、中国寿险行业现状分析 31.行业规模及发展趋势 3近五年寿险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3人均保障水平及未来增长潜力 4不同产品类型市场占比及发展前景 52.主要保险公司的竞争格局 7头部公司优势及策略分析 7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态势 8代理商体系现状与改革方向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227320.html
3.20242024-2030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30页内容提供方:173***5287 大小:65.28 KB 字数:约2.64万字 发布时间:2024-04-24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3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4...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23/6033000140010121.shtm
4.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状况与投资规划建议报告20244.1.6 寿险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1)分区域寿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分企业类型寿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4.2 财险市场 4.2.1 中国财险发展现状 (1)财产保险行业发展概况 (2)财产保险行业发展特点 4.2.2 财产保险市场经营现状分析 (1)企业数量分析 (2)资产规模分析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7909429.asp
5.第三届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为深入研究行业变化,为监管部门和行业机构决策提供参考,《中国银行保险报》于11月9-10日在贵州遵义举办“第三届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主题为“以人民为中心 走好高质量转型之路”。 直播回顾 第三届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9日) 市场资讯 回放 第三届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10日) 回放 致辞 中国银保传媒...https://finance.sina.cn/zt_d/sxyzx2022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文件(十七)深化保险行业改革。继续深化保险公司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全面深化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开展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加快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支持设立区域性和专业性保险公司,发展信用保险专业机构。规范保险公司并购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在...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4-08/13/content_8977.htm
1.寿险业发展历程,从何时开始到现在,它经历了哪些变化?前言:本文将从寿险业的发展历程、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保险公司开始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了企业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保险公司也开始推出了健康险和重疾险等新型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将加强健康险的研发和推广,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587700
2.拥抱变革:展望2024中国寿险行业–McKinseyGreaterChina随着寿险行业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同时抓住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向好的重要机遇,成为每一家寿险公司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内生增长”与“外生扩张”两条发展路径,帮助国内领先寿险公司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稳固行业地位。 https://www.mckinsey.com.cn/?p=18310
3.中国寿险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发展趋势工资待遇人才需求...说明:中国寿险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2024年招聘职位67794个,占全国0.315%,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仅检索职位名称。 中国寿险行业热门需求岗位 中国寿险行业招聘哪些岗位?保险顾问,客户经理,综合金融客户经理,销售经理,保险经纪人,售后服务专员,...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all/ind-shouxian/
4.百年人寿保险百科评委会认为: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大连的中资寿险机构,2011年,在何勇生的带领下,百年人寿在运营模式、渠道发展及机构铺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大连市金融总部经济领军企业,更成为中国寿险行业逆势发展与新生力量的典范。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金融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寿险保费收入负增长的严峻形势下,百年...https://www.dby.cn/detail-102101.html
5.“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七、农村寿险发展外部政策相关问题研究 第五节 行业发展环境 一、中国人寿保险业具备快速发展条件 二、我国寿险市场总体平稳健康无系统性风险 四、中国寿险业又将面对低利率挑战 第六节 市场发展 一、2009年中国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2010年中国保险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410902.html
6.2017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2017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我国保险行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保费的快速积累、资产投资范围的扩大、行业监管的加剧同时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https://www.yjbys.com/edu/baoxiangongguren/251897.html
7.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8.2024年人寿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前景分析预测人寿保险行业现状是指当前人寿保险市场的总体情况。人寿保险行业是保险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人们提供寿险保障。当前,人寿保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现状如下: 一、人寿保险行业的规模日益扩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我国人寿保险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家保险...https://www.chinabgao.com/k/renshoubaoxian
9.中国人寿行业分析6篇(全文)2010年公司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位列第90位,入选《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位列第41位,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7位,要点五:迈向金融集团 发展方向是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在战略实施上,已完成第一步—以寿险作为核心主业,资产管理作为非保险的核心主业,第二步为将核心业务扩大到养老金公司和财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j5ttla8.html
10.保险业的发展(精选十篇)(1) 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增长迅速, 市场格局逐步完善。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 我国保险业实现保险保费收入约1.5万亿元, 较2011年全年增长了8.01%。其中, 2012年财产险保费收入较2011年增长约15%, 人身险保费收入较2011年增长约5%。同时, 截至2011年底, 中国大陆地区共有保险公司125家, 其中寿险公司61家 (中...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5xu19c.html
11.2024年保险业前景如何?5家险企表态保险频道此外,信心也源自金融管理部门营造的良好监管环境。张宝辉认为,加强产品监管,规范销售渠道与行为,防范行业风险,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意识,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中国人寿:坚定看好保险行业发展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则提到“展望2024年,有两个坚定看好。”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01-05/21159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