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著章丨上市二十年:国寿寿险如何让领跑成为自身的特质财经要闻

弹指间,我国寿险市场的“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寿寿险”)上市已二十周年。

彼时,国寿寿险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寿险公司,当年全球最大IPO项目纪录的创造者,在跻身国际资本市场之时,冥冥之中就注定了领跑者的命运。

时至今日,回顾拥有多个“第一家”标签的国寿寿险,既可望见中国保险行业二十年乘风中国国力的强大,走出了一条单边向上的成长曲线,绘制出一幅快速崛起的震撼蓝图,亲历了一种“海阔必见鲸”的开放伟力;亦可洞见中国保险企业二十载激流破浪、勇往直前的坚韧,在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与颠覆中追逐时代之光。

而从国寿寿险自身看,如何保持高远的视野,博大的价值追求,主动扛起保险业领头羊的社会责任担当,成为真正的“领跑者”?又如何瞄准正确航向,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有进地“行于海阔处,志在鲸跃时”?特别是在复杂变幻的市场环境与经营压力之下,如何在成长中不断自我变革,寻求创新突破,使对行业长期以来的引领成为自身鲜明的特质?

也许,透过这家极具传统保险经营底蕴的行业巨鲸在上市二十年变“大”、行稳、做“强”的历程,人们能看到这家企业跨越时代,保持活力的同时,是怎样一步一步将“领跑”行业注入到自身的基因底色之中的。

01

如何变“大”:乘时代的东风,成就保险业巨轮

回眸20年前,对于入世后的中国而言,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就是“国之大者”。大力发展作为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的保险业,成为时代必然的选择。

当历史的进程拉回到2003年,可以看到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一年,为适应入世新形势、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家计委更名、国资委成立;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和上市步伐,鼓励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上市。

这一年,保监会正式由副部级升格为正部级,与银监会、证监会平行设置,进一步确立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年是我国自1997年以来经济增速最快的一个年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成为经济起飞的一个崭新起点。

好风凭借力!经济的起飞、保险业的起势、上市后的启航,在外部环境的东风下,国寿寿险也迎来了发展的新起点。

这一年的12月17日和18日,国寿寿险分别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这一年,作为中国人寿品牌核心成员,其对中国人寿凭借上一年度1287亿元的营收业绩首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290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上市二十年,国寿寿险的成长可谓沧海到桑田。

保费收入由最初不足1500亿锐增到超6000亿元,内含价值由900亿跃升到1.23万亿,总资产和投资规模双双突破5万亿,服务客户数量从2.5亿人次翻番至超5亿人次,年理赔金额从28亿元增长至515亿元。

二十年之后的2022年,中国人寿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从最初的中下游位次跃升为前五十强,排名第40位。

作为中国寿险业的领跑者、推动者,国寿寿险不只是保费、总资产、网点、人力、品牌价值等数字所呈现出的“大”,更有其作为大型金融保险央企,心怀国家大局,在借力国力强劲增长而壮大自身的同时,承担责任,反哺社会,持续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财富管理、社会管理功能,有力支持和护航人民美好生活——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39亿元,投入消费帮扶资金1.38亿元,有力支持了帮扶地区的发展;投资实体经济累计超3.6万亿元,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投资规模超2.3万亿元;

承办大病保险项目共计200余个,覆盖近3.5亿城乡居民;2022年,大病保险赔付1800多万人次,赔款超25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近60个,覆盖2700多万人;累计落地100多个城市定制医疗险项目,其中50个项目为2022年新增项目,累计承保人数超过2200万;

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2022年,公司向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捐赠340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300余个,拥有注册青年志愿者达7000余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150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人次达30000余人次。

二十年砥砺奋进的征程中,国寿寿险已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保险企业的引领者,寿险行业的“头雁”。

02

何以行稳:牢记行业的初心使命,真正将保险责任化作对社会经济的有力支撑

保险业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这也意味着行业主体本身就要安全、稳健地运行,才能真正长期为客户负责。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作为寿险业头部企业,国寿寿险不仅担负起领航中国寿险业发展壮大的历史使命,更成为寿险业行稳致远的信心之锚。

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其稳中有进的增长韧性,为行业保持经营底盘的稳定性、为稳住国家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0年,国寿寿险原保费收入登上3000亿平台,2017年突破5000亿,成为国内首家总保费过5000亿元的寿险公司。在随后2018、2019年寿险业面临规模增速放缓的局面时,国寿寿险也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2020年更是扛住了疫情影响,一举登上6000亿保费平台。

2022年,国寿寿险总保费、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等核心指标分别为6151.9亿元、12305.19亿元和360.04亿元,保持业内领先水平,不仅牢牢稳住了自身的经营大盘,也为行业平稳发展筑牢了根基,成为行稳致远的信心之光。

业绩的光环背后,是良好的治理结构、强有力的风控能力、不断强化的风险意识、专业化的经营路线,更是管理层的长期主义心态。

这是对企业经营基本功的挑战,更是对企业价值观的考验。

2016年偿二代实施后,国寿寿险持续从完善制度、健全组织、优化工具、强化机制、明确问责等方面推进风险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将风控要求嵌入公司经营的各流程、各环节。

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合规经营的风险文化、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使得国寿寿险始终保持警醒,努力平衡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在寿险市场初级发展阶段,无论是积极引进激进产品,还是以资产驱动负债模式极速扩张,国寿寿险都始终没有跟风冒进,而是始终以“风险即生命,合规创价值”为价值观,保持稳健的发展节奏。

近年来,国寿寿险个险板块依然稳字当头——

2022年,个险版块总保费4924.39亿元,其中,续期保费3928.49亿元。首年期交保费815.08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在行业个险普遍新单难以为继的市场环境下,这种稳健弥足珍贵。

同时,银保、团险、互联网版块也齐头并进——银保版块总保费634.15亿元,同比增长28.6%。首年期交保费148.79亿元。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团险版块总保费273.33亿元,其中短期险保费240.59亿元;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增长,监管口径下总保费达628.96亿元,同比增长88.3%。

这让国寿寿险成为行业的稳健之锚。在近年来,国寿寿险依靠稳健的增长,坚定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信心。

03

怎样变“强”:自我革新的强大内驱,“八大工程”再布局新征程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不止,变革不息,生命才能永续。如果说一家企业的崛起必定契合了时代的某种形势,那么如若这家企业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勇立潮头,则必定有其强大的驱动力。

就是勇于创新、自我变革的自胜自强。正是这种自我革新与迭代让其在原来增长动力衰减之前,创造自己的第二动力曲线。

早在上市之前的2000年,国寿寿险就率先推出分红险,在打造出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同时,丰富了我国寿险产品种类,推动寿险市场快速发展。上市之后,针对保费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隐忧,2004年,国寿寿险迅速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从当时的旗舰产品五年趸缴分红险开刀,取而代之的是推行30年期的长期分红险。

在重价值、强队伍、优结构、稳增长、防风险这一经营方针的指引下,国寿寿险锚定价值导向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压缩趸交和短期期交业务规模,积极发展长期期交业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早在2017年,十年交保费就达到660亿,三倍于2013年;2022年,国寿寿险新单保费完成1847.67亿元,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完成418.21亿元,同比上升0.3%,长险有效保单数量达3.25亿份,退保率为0.95%,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一年新业务价值360.04亿元,内含价值12305.19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2.3%,业务价值继续引领行业。

这些关键指标的良好发展,折射出国寿寿险不仅经营稳健,而且价值创造水平也保持高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利润释放能力、长期竞争力内功扎实,底蕴深厚。

透视这种硬核内功的内核,可以看到正是国寿寿险从未停下的创新与变革脚步——

推动产品创新,在以多元化产品矩阵提升供给能力的同时,构建起普惠保险和互联网人身险产品体系,更好地响应时代需求;

推进服务升级,以打造高质量运营服务体系为中心,以服务融合和一体化运营为着力点,加快数字集约、加强质量管控、提升客户体验,让“好服务”成为国寿品牌的亮眼标签;

推进队伍迭代,推广“众鑫计划”专项提优提质项目,加快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转型进程。2022年,个险板块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51.7%,队伍产能明显提升。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个险销售人力为66.8万人,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43.0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23.8万人;绩优人群占比保持稳定。

2012年公司提出全面打造“科技国寿”的总战略,基于云计算理念规划并实现了“大后台+小前端”IT布局,创新提出并建成EAC数字化平台,推动保险数字生态建设,走出了具有中国人寿特色的科技建设之路。在科技赋能下,国寿寿险的集约化共享模式加速落地,运营服务质效齐升,“寿险+”生态不断丰富——

截至2022年底,累计接入各类生态应用千余个,与各类合作机构开展服务与活动超40万项,服务广泛延伸至线上线下、企业内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数字化服务;核保平均审批时效提升超25%,个人保全业务人均产能提升28%;理赔自动化率超70%,同时持续深耕智能化领域,理赔全流程无人工作业模式实现新突破,全年提供7290万人次线上附加服务;2022年,客户服务总量突破35亿次,寿险APP注册用户数近1.3亿人。

2022年末,国寿寿险启动布局与“鼎新工程”一脉相承、引领未来发展的新经营策略“八大工程”,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推进,进一步升级发展动能、重造增长引擎,开启了又一个新征程。

后记

满怀信心,穿越“无人区”

今天,中国寿险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几十年未有之大变,而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国寿寿险,没有现成的标杆可以学习,没有现有的路径可以遵循,真正进入了“无人区”。

未来,在无人区内,前路茫茫,国寿寿险将面临着全新的探索。此时如何保持“大”“稳”“强”?这是是全新的命题。

站在上市二十周年的历史节点,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坚守和求变步入“无人区”的国寿寿险,在横越未知的征程中,还将征服哪些未有人迹的“险途”?还将为深度转型的中国保险业带来哪些新探索、新动能?

相信人们仍将会看到,国寿寿险依然会以领跑者的姿态与信心,踏出“无人区”的柳暗花明,一如这二十年来他们一直所做的那样。

THE END
1.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发展策略分析报告20258.2.3 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8.3 我国互联网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 8.3.1 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将迎黄金发展期 8.3.2 互联网保险O2O生态圈初步成形 8.3.3 “互联网+相互保险”模式落地 8.3.4 “长尾客户”成重要消费群体 8.3.5 专业人员作用凸显 http://qi370827.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58641185
2.互联网保险报告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发展策略分析...8.2.3 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8.3 我国互联网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 8.3.1 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将迎黄金发展期 8.3.2 互联网保险O2O生态圈初步成形 8.3.3 “互联网+相互保险”模式落地 8.3.4 “长尾客户”成重要消费群体 8.3.5 专业人员作用凸显 http://www.zyzyyjy.com/baogao/442914.html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7期(总期57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83.html
4.202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复旦发展研究院.pdf,前言 互联网保险代理人无疑是我国目前推动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这群重要力量的生存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是本报告研究的 重点,此报告也是我国首份聚焦与研究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的行业分析报告。 本报告由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09/6002155122003155.shtm
5.2024至2030年中国保险制服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行业整体发展展望及策略性建议汇总 62基于当前行业现状的长期发展趋势预测 63针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一般性和特定化建议 66鼓励创新、强化合规与提升服务质量的战略思考 69摘要在“2024至2030年中国保险制服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这一宏大框架下,将深入探讨中国保险制服行业的未来趋势、市场规模、数据驱动的洞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267050.html
6.2020中邮保险运营大赛清远选拔赛D、定期寿险适合于保障需求高的高收入人群 10. 保险监管有不同的方式,其中( )是指国家将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营运结果以及其他事项公布于众,不对保险公司施以直接监管,让被保险人及社会公众自己来评判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监管方式。 A、公示监管方式 B、规范监管方式 C、实体监管方式 D、审慎监管方式 11. 我国保险...https://www.wjx.cn/jq/90297623.aspx
7.一位寿险总精的互联网寿险观:这是中小险企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在2020年10月16日举办的“2020中国保险中介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富人寿总裁助理、总精算师郭潇以之对互联网保险的深刻洞察,以产品为脉络,回顾了互联网人寿保险产品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广阔前景。 以下为郭潇在“2020中国保险中介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https://insure123.cn/archive/detail/id/132.html
8.义乌市这种大市场体现在市场的规模上,体现在商品的品种上,体现在参与商家的数量上,体现在商品流动的覆盖面上,更体现在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上。总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过程是我国商品经济自下而上发展的典型。 商品市场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自发的过程,其中政府的保护、维持和裁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政...https://www.meipian.cn/4m3xiocg
9.2020年整合人寿保险考试问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名师精品资料73、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财产保险业务中最大的险种是:D A、个人抵押贷款房屋保险 B、企业财产保险 C、公众责任保险 D、机动车辆保险 74、在同样的保额下,保费最低的险种是:D A、万能保险 B、分红保险 C、终身寿险 D、定期寿险 75、()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并经权...https://m.360docs.net/doc/4516712735.html
1.拥抱变革:展望2024中国寿险行业–McKinseyGreaterChina如同欧洲市场曾经历的那样(欧洲于2016年起全面实施欧盟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即Solvency II),随着大型保险公司进一步探索业务多元化,拥有专业业务但偿付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转向寻求合并,注资潮和并购机会涌现,寿险行业整体出现重大调整。因此我们相信,未来3-5年间,我国保险行业将出现更加多元化的整合,我们也将迎来...https://www.mckinsey.com.cn/?p=18310
2.财联社保险早会(1月20日)界面新闻银保监会召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专题会议 中国将在4月1日前取消寿险、健康险等领域外资股权上限 并允许美国独资险企参与 央行:美国确认给予中国信用评级服务提供者非歧视性待遇 定调!沪银保监2020年工作会议作出如下部署 行业动态 我国农业保险已累计支付赔款超2400亿 ...https://m.jiemian.com/article/3893344_qq.html
3.摩托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精选8篇)一、2013-2018年我国电动摩托车电机市场竞争趋势 网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3-2018年电动摩托车电机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3-2018年电动摩托车电机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电动摩托车电机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v2tt23.html
4.2024保险行业工作报告,2020年成就梳理与未来展望全景解析1、过去十年,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保险行业形象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保险公司,过去曾发生多起保险公司诈骗事件,导致保险行业形象受损,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不愿购买保险产品。 2、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保险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的《2020年中国保险公司...http://library.benbenshu.com/6F78045f57DB.html
5.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寿险行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 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寿险业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寿险行 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为寿险 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 ...https://doc.mbalib.com/view/f449cf23ea3a41488128091d240d1d72.html
6.公司价值评估三种方法6篇(全文)②公司所在行业以及目前的竞争地位。发行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基本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未来发展的上升空间;公司目前在所处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决定了公司未来盈利可能性及市场份额。 2.重置成本法 当发行公司所处行业处于一个平无规律的波动期,公司的盈利水平剧烈起伏,就很难对该公司未来收益趋势进行合理预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7n1j0ip.html
7.保险领域专家聚焦202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沿近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上海商涌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圆桌论坛暨《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发布会在北大举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介绍,《报告》共分为两大部分,前五章是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分析...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1223174766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