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惠保险现状分析及建议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依靠大数法则进行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的特殊行业,其本质是分散风险、互助共济。因此保险本身自带“普惠”属性。结合保险属性与普惠金融定义,本文给出普惠保险定义:

基于自身“普惠”属性,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群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这些保险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而言安全可靠,对供给者而言商业可持续。

(二)普惠保险要点分析

1.可得性程度低

普惠保险重点服务对象是无法获取保险产品与服务或获取服务不足群体,无法获取保险产品与服务或获取服务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目前较低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一方面我国整体保险密度和深度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内部区域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处于全国水平以下。因此,就可得性来讲,我国普惠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图1)。

图1: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2.保障型产品覆盖率低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商业健康险的覆盖率仅为6.7%,保障型产品覆盖率低。供需总量不平衡,产品普惠性不足,充分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保险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回本“保障本源”与发展普惠保险一脉相承,具有内在一致性(见图2)。

图2:保险行业供给侧改革与普惠保险一脉相承

3.具备商业可行性与持续性发展条件

目前普惠保险已具备商业可行性与持续性发展条件,首先,从产品角度来看,我国人身险产品覆盖率不足,有巨大的“普惠”空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和健康管理需求巨大。其次,从群体来看,我国保险服务获取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保险服务获取不足,为普惠保险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三,保险利率市场化为灵活设计保险产品提供基础,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以及低收入群体的保险产品,合理定价成为关键。第四,金融科技应用,目前保险公司开始注重与科技应用的融合。

4.更加注重安全与责任

实现普惠保险的长期发展目标需要更注重安全与责任,离不开整个行业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目前行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有序推进,内部“大消保”工作机制正在形成,监管层更加注重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吸取P2P行业风险暴露的教训,这都为普惠保险发展营造了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比如针对近期“百万医疗”普惠保险产品销售误导问题,监管层及时提示风险,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消除安全隐患。

(三)市场参与主体

目前我国普惠保险有五大参与主体,分别是传统保险机构、互联网保险机构、相互保险、保险资管公司、监管机构(见图3)。

图3:普惠保险市场参与主体

1.传统保险机构

传统保险机构包括传统寿险公司、传统财险公司和传统中介公司,是目前普惠保险的主力军。从可得性来讲,传统保险公司通过推进物理网点铺设,加强个险、电销和银保等渠道来提高产品获取率。从产品服务来讲,针对性强。一方面开发设计出目前我国覆盖率明显不足的产品,比如税优健康险、税延养老险等,另一方面针对低收入、小微企业主等保险服务不足群体开发合适的产品,比如太平洋人寿的“安贷保”、山西国寿的“扶贫保”等。目前传统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进一步提高客户获取保险服务的便捷性。

2.互联网保险机构

3.相互保险

目前我国有三家相互保险社:信美人寿相互、众慧财产相互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相互保险机构是普惠保险的一种,是对现有保险市场主体的有力补充。一方面相互保险实现了“股东”与“客户”的身份统一,逆袭选择和道德风险低,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可得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产品价格低廉、清晰易懂,可延伸至传统机构无法覆盖的保险服务领域。比如众惠相互的“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融资保证相互计划”、信美相互的“乐高式”产品设计模式等。

4.保险资管公司

目前我国市场有24家综合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主要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参与普惠保险:一是开发专属资管产品,定向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获取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比如平安资管的“平安-普惠小贷资产支持计划”、人保资管的“支农支小专属资管产品”等。二是资金运用聚焦产业链,整合上下游。比如泰康资产围绕大健康产业链,构建涵盖医疗器械、检查检验、医药生产、健康养老的生态链。三是精准扶贫,投资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保险资管公司开展普惠保险是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寻找更高投资回报率和安全边际的必要选择。

5.监管机构

启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普惠保险和目前保险行业“回归本源”一脉相承,开展普惠保险与行业主动价值转型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保险公司开展普惠保险需要把握两大原则:一是与价值转型相结合,符合“以客户为中心”、发展保障型业务、推动建立期缴和续期拉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等聚焦价值增长的转型方向。二是进一步细化客户群体,做到“精准”普惠。

普惠保险给保险公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普惠保险,核心在于把握四点:提高可得性、提供多样且适当的产品、具备商业可行性与持续性以及注重安全与责任。这四点贯穿于普惠保险发展的各个环节。

目前保险公司开展普惠保险需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金融科技基础薄弱。“普惠”意味着服务对象更多,分布更广,这需要金融科技作支撑。二是缺乏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客户数据就是资产,深入刻画客户肖像是提供多样且适当产品的基础。中小保险公司目前缺乏对现有客户数据的挖掘、分类和分析,无法做到“精准”普惠。三是资本不足。增设分公司、发展金融科技和互联网业务、推进期缴业务等有助于提高保险产品与服务可得性及降低消费者投保门槛的普惠措施需要消耗大量资本,因此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协同机制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作为银行系保险公司,要与银行股东构建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普惠保险事业发展。

开展普惠保险建议

(一)思想转型

保险公司开展普惠保险,一定要做好思想转型。首先,普惠保险不是慈善活动,而是在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为原则基础上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群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险产品。其次,发展普惠保险与价值转型并不矛盾,反而具有内在一致性,要坚定价值转型。第三,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进一步细化客户群体,做到“精准”普惠。

(二)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三)深耕现有产品模式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单质押提供贷款业务,因此建议深耕现有产品模式,实行“保单+保单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ABS”业务模式,此业务模式各环节层层递进。一方面通过保单抵押贷款为小微业主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以抵押贷款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资产,发行ABS产品,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性。

(四)创新业务模式

发展普惠保险,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税优健康险业务、税延养老险业务和期缴保费业务,另一方面要创新业务模式,这里给出三点建议。通过试点的方式来创新业务模式,第一,“政府+保险”业务模式。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较低的省份筛选出国家级贫困县进行试点,通过当地分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方式联合推广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第二,“社区+保险”业务模式。学习银行社区支行运营经验,选取人口较密集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保险业务和产品营销等服务。第三,“小微企业聚集地+保险”业务模式。结合公司自身发展情况和当地产业政策,在有条件的小微企业聚集地设立网点,为小微企业主提供健康、养老、意外等保险服务。

(五)着力外部合作

互联网渠道可以大大降低保险产品与服务的门槛,提升保险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是践行普惠保险的重要抓手。由于传统保险公司缺少互联网“基因”,建议保险公司积极与互联网公司(科技金融公司)合作。合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引流销售,直接借助渠道优势销售公司产品。二是升级产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原有产品进行价格、费率优化设计。三是创新产品,让产品出生自带互联网属性。

(六)依托股东资源优势

针对银行系保险公司而言,需要主动挖掘股东资源,积极寻求股东的支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依托渠道优势,接入银行股东手机银行渠道、普惠金融app等终端,实现一点对接、多点支持、综合满足的格局。其次依托数据优势,探索与银行股东的数据共享机制,构建数据分析能力,刻画客户肖像。第三,依托技术优势,普惠保险服务更广泛的客户群体,高效优质的客户服务水平尤为重要,因此借助银行股东先进技术,加快互联网布局,以期提高运营效率,尽早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

(七)优化公司绩效考核

发展普惠保险不是空谈,需要有制度约束,因此建议将“普惠保险”纳入保险公司KPI指标,将普惠保险重点产品纳入KPI主指标,形成硬约束,推进普惠保险业务。

(八)发挥保险资金优势

积极发挥保险资金在普惠保险业务推进中的作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首先,探索开发针对小微企业、“三农”的普惠保险资管产品,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其次,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为优质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三,投资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基金,支持国家扶贫攻坚。

THE END
1.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险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寿险业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国寿险业的保费收入不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寿险业的保费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这...https://www.xyz.cn/toptag/woguoshouxianyefazhanxianzhuang-134573.html
2.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发展策略分析报告20251.2.3 发展意义分析 (1)增加新渠道 (2)扩大客户群 (3)降低产品费率 (4)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1.3 中国互联网保险的过去与现状 1.3.1 互联网保险发展历程 1.3.2 互联网保险主要模式与特征 (1)互联网保险模式 (2)互联网保险主要特征 1.3.3 互联网保险存在的问题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9290504.asp
3.互联网保险报告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发展策略分析...1.2.3 发展意义分析 (1)增加新渠道 (2)扩大客户群 (3)降低产品费率 (4)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1.3 中国互联网保险的过去与现状 1.3.1 互联网保险发展历程 1.3.2 互联网保险主要模式与特征 (1)互联网保险模式 (2)互联网保险主要特征 1.3.3 互联网保险存在的问题 ...http://www.zyzyyjy.com/baogao/442914.html
4.2018级泛华金控——专业互联网保险中介商业模式案例分析1.1.3发展现状和前景 行业整体趋势 中国互联网保险尚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像保险业在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一样。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过程:从平台、渠道到产品、技术,从小规模标准化险种开始发展到寿险等相对大额且个性化程度高的产品,从传统保险生态链环节的支持到通过技术手段改进保险的商业逻辑。 http://fmba.pbcsf.tsinghua.edu.cn/info/1027/1260.htm
5.人寿保险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人寿筑保险丧行业鞠发展摊现状割分析食4醉.1记人六寿保然险行蜓业产俯品结菜构分这析渴选4.练1.漫1误寿险蜡产品船结构义综述臣趁4.挂1.母2挽传统见寿险浸产品原分析厚咏4.堂1.仿3惕新型访寿险孙产品劫分析壁矮累(1切)分徒红保呆险产贷品分运析酷究污(2岗)万纹能险滤产品近分析财仿嚼(3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1761717.html
6.保险课堂第五节保险发展史3.保险商品多样化、商品结构趋于合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陆 续开办了许多新的险种,如建筑工程险、安装工程险、海洋石油开发险、履约保险、政治风险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卫星发射保险、核电站保险等,到1996年底我国开办的险种已达700多个,比1980年增长了60多倍,比1990年增加了500多个险种;在人身险业务...http://www.qzr.cn/newsfile/bxjy/bxjykt/20061016131623.shtml
1....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位列前三,中小公司差异化突围《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中国寿险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全国75家寿险公司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63万亿元,同比增长5.1%。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各险企高端代理人招募和培养成效显著,部分区域险企代理人规模止跌,个代渠道在2024年上半年表现也较为突出,多家头部险企的个代新单保费实现正增长,部分公司增速...http://sjk14.e-library.com.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657340&leafID=2478
2.五大上市险企前十月保费收入达2.52万亿元!产品切换叠加“开门红...从单月保费收入来看,上市险企寿险保费收入出现同比下降。对于10月单月寿险保费增速回落,国泰君安非银团队分析认为,一方面受新老产品切换而客户需求提前透支所致,另一方面为2024年业绩目标达成较好,因而逐步将业务重心转向2025年开门红的准备。 2023年10月,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11-21/215683877.html
3.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供需格局分析报告精读在保险市场规模方面,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保险业在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客户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活力。 在保险业务结构方面,我国保险业正在逐步从传统的寿险、财险业务向多元...https://m.vzkoo.com/read/20240430fa271be6913683cdb35502fc.html
4.《寿险原理》寿险的原理(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展望 --- 第二章 寿险概述 本章将简要介绍寿险的起源和发展,寿险的种类,寿险的特征以及寿险能满足的各种需求,最后还将讨论商业寿险与社会保险的概念及它们的关系。 第一节 寿险的产生和发展 一.寿险的起源 人身风险的存在是寿险产生,存在和发展...https://blog.csdn.net/sdjinshiyu/article/details/5277293
5.降保险市场保险百科在健康保险市场上,保险人是指提供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险机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健康保险产品,构成了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其资金实力、展业规模、数量和经营管理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从而影响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保险入主要是各种形式的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https://m.dby.cn/detail-102461.html
6.mba市场营销的论文一、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一)人寿保险险种单一,远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需求 人寿保险、个体营销人寿保险以及代理人寿保险是国内寿险最基本的三种表现形式。近几年来,国内个人营销寿险发展很快。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保、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保险业都推出了个人寿险营销业务。但是推销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个人养老...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shichangyingxiao/662259.html
7.易观数科:《保险业数字化营销洞察与策略白皮书》(PPT)网经社...3. 人身险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人身险是以人的身体以及生命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人身险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寿险业务在近年占保费收入的比率逐年上升,以中国平安为例,平安人寿的业务收入占比在整个集团中超过了50%。虽然寿险业务比较火热,但是互联网寿险近年...http://www.100ec.cn/detail--6597152.html
8.中国保险行业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策略未央网一、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保险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 保险行业正经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2014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保险行业经历了快速的扩张阶段,保费收入实现了显著的翻倍增长。2020年后,经济增速的放缓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了保险产品的购买力;监管政策的加强,如偿...https://www.weiyangx.com/438834.html
9.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10.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9531515435#:华夏人寿目前现状? 毅儿鹏:华夏人寿目前处于稳健发展状态。一、公司概况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知名的保险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保险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目前拥有广泛的业务覆盖范围和较高的市场份额。二、业务发展 华夏人寿的寿险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产品线不断丰富,涵盖了个人...http://tt.ye-su.cn/yy/andt2tatsn9dysdst2s.html
11.保险分析报告(6篇)(一)寿险业系统风险分析 我国寿险业的基本特点有三:一是寿险自身特点决定了产品大多为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产品;二是以个人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三是在前些年高速发展时期,为追求规模扩张,推销了大量趸缴的投资型产品。20xx年,投资连结产品和分红产品的市场占比达到58%,传统寿险产品比重只有30%。这三个基本特点使得寿...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921596.html
12.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通用6篇)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通用6篇) 摘要:我国现在体育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体育保险经纪业却不如人意。文章首先分析了体育保险经纪人在扩大体育保险需求、增加体育保险产品供给、促进体育保险市场公平交易方面的重要性;其次在描述我国体育保险经纪市场的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gnej7fe.html
13.“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那么,“十二五”期间我国如何透视现状、锚定未来、战略前瞻、科学规划,寻求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经济发展,为引领下一轮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本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行业相关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人寿保险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410902.html
14.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创新及发展保险市场的基本架构再保险人保险人公估人经纪人代理人投保人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寿险业务发展现状产险业务发展现状再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保险中介业务发展现状中国保险业与国际平均水平的比较比较指标 中国 国际平均 全球排名保险深度 % % 58 保险密度 $ $ 73 寿险增长 % % 17 财险增长 % % 16 总体增长 % % 16 2002...https://doc.mbalib.com/view/5d9d2975ebd4e4e86986e9bd541f7a3d.html
15.苏泽瑞︱普惠性商业降保险: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资料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2020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然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滞后,市场尚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我国商业健康险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较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市场产品结构极为失衡,在2019年7066亿元原保费收入中,[13]寿险倾向明显的重疾险占比58%,医疗险占比仅为24.6%...https://www.ccps.gov.cn/bkjd/xzglgg/xgglgg2021_11/202111/t20211121_151776.shtml
16.复星保德信现状?发展现状+偿付能力现状+产品现状复星保德信是我国保险市场上知名保险公司之一,旗下优质产品众多,因而也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那么复星保德信现状怎么样?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复星保德信的发展现状 复星保德信是由复星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联合发起组建的合资寿险公司,2012年经银保监会批准在上海设立,注册资本33.621亿元,由两个股东各自持股50...https://www.csai.cn/baoxian/141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