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寿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行业动态

2014年,全球总保费达到4.778万亿美元,其中非寿险总保费为2.124万亿美元,寿险总保费为2.655万亿美元。从寿险保费情况来看,排名前十二的公司分别为美国、日本、英国、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其中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或者地区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领先。

世界前12大寿险市场保费及份额(2014)

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和密度远高于我国(2014)

一、美国寿险业:全球份额第一,发展成熟

美国寿险业最早起源于1759年,经过探索,于19世纪下半叶得到快速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寿险业开始趋于成熟。2014年美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达5,282.21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为19.9%,排名第一;寿险保险密度为1,657美元,寿险保险深度为3.0%。

从美国寿险公司的数量来看,从1950年至1988年有个持续增长的过程,至1988年达到峰值,为2343家,其后数量持续减少。截至2014年,共有830家寿险公司,其中股份制有636家,相互制106家,互助型81家。

美国寿险公司数量在1988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美国寿险行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虽然近年来保费增速波动幅度比较大,但是总体上增速尚可;而美国寿险行业的总资产除2008年负增长以外,近年来基本保持4-7%的稳定增速。从险种结构来看,美国寿险公司的年金险和健康险合计占比接近80%,其中,年金险占比50%左右,健康险占比接近30%。

近年来美国寿险行业年金险和健康险合计占比接近80%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相对于830家寿险公司的总量,按照总资产规模排序的前十大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占比高达48.6%,显示美国寿险公司的行业集中度也非常高。

按总资产规模排序的前十大寿险公司总资产规模占比达48.6%

二、日本寿险业:发展成熟,死差在利源中的占比高

日本寿险行业始于1881年明治生命保险公司成立,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通过不断创新主动顺应时代变化,虽也经历过危机和困难,但历久弥坚,目前行业的监管体系、公司的经营管理、产品体系在时代变迁的打磨下已经演进的非常成熟。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日本寿险公司的数量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变化,1971-1995年日本寿险公司数量稳步增长;1996年《保险业法》大修订,允许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以子公司的形式交互发展业务,因此1996年新增11家非寿险公司的寿险子公司;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1997-2001年有7家寿险公司破产,2000-2005年出现大规模并购重组,导致这一时期日本寿险公司数量下降明显;此后数量逐渐增加,至2015年共有41家。

日本寿险公司数量变化

日本寿险行业历经时代变迁,目前发展已经非常成熟。2014年(注:日本的统计口径为财年口径,为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日本寿险行业保费收入3715.8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全球市场份额14%;寿险保险密度为2,926美元,寿险保险深度为8.4%,世界领先。截至2014年,日本共有42家寿险公司,其中,股份制有37家,相互制有5家;日本本土寿险公司有21家,外资寿险公司有17家,非寿险公司的寿险子公司4家。前五大寿险公司分别为邮政保险(JapanPost)、日本生命保险(Nippon)、第一生命保险(Dai-ichi)、明治安田生命保险(MeijiYasuda)、住友生命保险(Sumitomo),前五家寿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合计为60.2%(2013年)。

市场集中度高:前五大寿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达60.2%

日本寿险行业的净利润从1949年的7亿日元稳步增长,至1990年达到峰值3.56万亿日元,随后开始减小,且出现较大波动,2012年为1.13万亿日元,较1990年下降幅度超过2/3。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净利润增速下降快于保费增速,其中20世纪50-60年代净利润增速为20-80%,1970-1990年为5-20%,1990年以后波动幅度加剧,总体增速很低甚至为负。

日本的寿险保费中保障型险种占到相当的比例,截至2014年,按新保保单数量统计的分险种占比情况为:医疗保险占比33.6%,终身保险占比24.5%,定期保险占比13.8%,年金保险占比9.4%,两全保险占比8.4%,其他险种占比10.2%。

按新保保单数量统计的分险种占比历史变化情况

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利源分析

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利源分析

日本寿险行业投资收益率不高

三、英国寿险业:发展成熟,保费增速低

英国寿险业的发展始于1583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从早期的艰难探索和自由发展,到19世纪的初步发展,再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快速发展,再到20世纪中期以后平稳发展,至今英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从查找到的1998-2015年保费增速情况,英国保费收入增速波动幅度较大,1999-2000年增速高达20-35%;2001-2003年增速为负,但逐渐向好;2004-2007年逐渐进入高增速,2006-2007年增速高达30%以上;2008-2010年增速为负;2011-2015年增速在-2.2%到4%之间。

英国寿险保费收入及增长情况

截至2015年,英国有379家寿险公司,其中200家为英国寿险公司,179家为总部在其他欧洲国家但取得英国寿险业经营资格的寿险公司。

英国前五大寿险公司

四、中国台湾地区寿险业:近年保费增速放缓,发展已趋成熟

二战后,台湾寿险业总体上经历了管制、有条件开放到自由竞争的变迁。1949-1960年市场禁入,只有2家寿险公司;1960-1962年短暂开放本土民营企业,7家寿险公司登记营业;1963-1981年,因担心恶性竞争,进入第二次市场禁入阶段,此时恰逢台湾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振兴,伴随台湾经济起飞,寿险业获得快速发展。1982-1991年逐步开放美资公司,1992-1994年台湾寿险市场全面放开,1995年至今为完全开放、自由竞争时期。将台湾寿险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光复后的恢复阶段、60年代以来的高速增长阶段、80年代对外开放的高速增长阶段和2000年之后的渐趋成熟阶段。

台湾人寿保险公司数量近年来略有下降

台湾寿险行业总资产从1963年的3.64亿新台币增长到2015年202783.04亿新台币,除个别年份外,年增速基本都维持在10%以上,2001-2015年年平均增速为15.1%。

台湾寿险行业总资产保持较高增速

台湾寿险行业2000年以后渐趋成熟,保费增速总体上较2000年之前放缓,2001-2010年年均增速为14.2%,2011-2015年年均增速为5.0%。在险种类别上,近年来人寿保险占比75%左右,年金保险10%左右,健康保险占比11%左右。2001年以后,健康保险的占比基本比较稳定,但是年金险的占比各年度之间有较大的差异,2010年占比最高达到22.8%。

台湾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台湾寿险行业以人寿保险为主

台湾寿险行业投资型险种首年保费收入占比从2002年开始逐渐增加,至2007年达到峰值,为61.8%,此后开始下降,至2010年达到最低值,为13.4%,此后又逐步恢复,2015年为29.2%。2015年,人寿保险新保保费收入中传统型占比为80.3%,投资型占比为19.7%;年金保险新保保费收入中传统型占比为36.7%,投资型占比为63.3%;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全部为传统型。

台湾寿险行业投资型险种首年保费占比2007年达到峰值后下降

2015年台湾寿险市场共有25家公司,其中,台湾本土21家,海外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有4家。台湾寿险行业的集中度高,按照总保费收入计算的前五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66.70%,前十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87.12%。

THE END
1.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险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寿险业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国寿险业的保费收入不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寿险业的保费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这...https://www.xyz.cn/toptag/woguoshouxianyefazhanxianzhuang-134573.html
2.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介绍了寿险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寿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中国寿险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寿险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寿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寿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寿险行业,本报告是您...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3.人寿保险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投资机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市场规模分析市场供需状况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趋势行业宏观背景重点企业分析行业政策法规行业研究报告牌持一份笔专业膝的行触业研歇究报畜告,泪注重庙指导手企业梨或投疤资者吵了解乔该行煎业整苹体发打展态鼻势及沟经济促运行交状况犬,旨阁在为历企业钥或投精资者甜提供款...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1761717.html
1.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供需格局分析报告精读一、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保险行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也逐步增强。同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民风险意识的增强,保险需求持续增长,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保险市场规模方面,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https://m.vzkoo.com/read/20240430fa271be6913683cdb35502fc.html
2.寿险增长乏力,科技业务拉垮,中国平安转型告急同时,谢永林也坦言,中国平安也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从金融行业角度,中国寿险业面临着深度调整,代理人与产品模式亟待变革;二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给中国平安的业绩增长带来冲击;三是来自中国平安内部的经营管理压力。 据观察,如今两年多过去,中国平安的这三个挑战依然存在,而且仍然是其主要矛盾。在...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7339186&efid=vbgD2mVC2Fo0WYcZau3vTg
3.报告题目:中国寿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克服惰性—疫情挑战的转型升级报告摘要:主要介绍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中国保险业进入黄金二十年、中国寿险业的前景展望等。 报告人简介:缪雪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200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保险精算专业,同年进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分公司,历任信息技术部主管、综合管理部副经理、营销部经理、总...https://math.suda.edu.cn/a5/03/c10710a435459/page.htm
4.20242028年中国人寿保险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锐观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8年中国人寿保险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人寿保险的定义、分类等,接着分析了世界人寿保险业的概况和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环境,然后重点分析了国内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投资型寿险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寿险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需求影响因...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506319.html
5.人寿保险心得体会一、永川区寿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重庆市永川区区位突出,交通便捷。靠四川腹地,临三峡库区,扼成渝要冲,处于成渝永川区交通图、长江上游和永泸经济带构成的A型经济骨架上,再加上其本身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因此,为永川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永川区的经济快速腾飞,也带动了金融产业——寿险业的高速发展。截至20...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4389176.html
6.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寿险转长护险的尝试或许只是一个起点,在转换机制之外,这项制度还隐含了人身险产品形态发展的新方向。寿险业也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已经卖出去的寿险产品,适用转换机制;但新开发的寿险产品不用转换,可以直接结合护理保障。在未来,寿险产品有望把护理支付责任作为附加险纳入产品保障,后续推出重疾险和养老年金的长期...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891.jsp
7.中国人寿保险业前景调研与未来发展目标分析报告20242030年3.5.1 保险业营销渠道体系 3.5.2 保险业典型营销渠道 3.5.3 保险业营销创新情况分析 3.5.4 保险业营销模式趋势 3.5.5 关系营销在保险业的应用 第四章 2019-2024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分析 4.1 2019-2024年中国人寿保险业运行概况 4.1.1 中国寿险业基本现状 ...https://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58500538
8.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9531515435#:如何看待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毅儿鹏:提高效率和客户体验。其次,定制化保险产品将更加普及,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此外,保险行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确保稳健的发展。总的来说,保险行业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保险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以更好地服务...http://tt.ye-su.cn/yy/andt2tatsn9dysdst2s.html
9.分析市场营销策略在中国人寿保险业中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地迎接它,转变营销观念,确定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手段挟本土优势,避其长,攻其短,以逸待劳,相机而动,使我国保险业跟上世界保险市场的时代脉搏,准确地把握发展机遇,基于我国寿险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整体性地提高我国寿险业。 1、中国人寿保险业目标市场营销选择战略...https://www.yjbys.com/bylw/shuoshi/53619.html
10.保险分析报告(6篇)(一)寿险业系统风险分析 我国寿险业的基本特点有三:一是寿险自身特点决定了产品大多为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产品;二是以个人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三是在前些年高速发展时期,为追求规模扩张,推销了大量趸缴的投资型产品。20xx年,投资连结产品和分红产品的市场占比达到58%,传统寿险产品比重只有30%。这三个基本特点使得寿...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92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