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经代渠道“报行合一”将至未至,半年标保锐减超50%,头部机构摩拳擦掌开启新一轮转型

混乱的市场,糟心的业绩——2024年上半年的保险中介市场,或许可以这么总结。

一方面,是“报行合一”靴子尚未落地的担忧,以及保险公司降本增效下被抛弃的压力,随之而来的还有“飞单”、炒停售透支客户需求等等困难;另一方面,则是持续的业绩下滑,据交流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介市场标保规模同比下降53%,6月单月甚至同比降幅达到82%。

虽报行合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但形势如此,商业模式简单的“中间商”在被砍了一刀又一刀后,必须自谋出路。可以看到,目前已经头部机构在积极探索转型,但是否能应对当前的迷茫和焦虑,是否能走出新发展之路,还有待市场验证。

01

上半年中介市场业绩同比腰斩,6月单月降幅超80%、4家机构逆势上涨超200%

据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寿险经代市场标保同比下降53%,6月单月甚至同比降幅达到82%。而分保险公司来看,有的更是降幅夸张,尤其是6月单月,无论规模大小,较去年直接缩水一半的比比皆是。这一趋势其实一季度已经有所显现,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季度经代渠道全行业同比下降14%。

仔细来看,在纳入统计的且有同比变化数据的机构中,经代渠道6月单月降幅在50%以上的占到七成,而上半年,则约有半数降幅超过50%。而无论是6月单月还是上半年,正增长的只占到一成左右。

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合作的经代公司也各不相同,而这种不同的情况正对应出当下经代市场混乱的状态,而混乱的市场也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业绩,即使主旋律是业绩大跌,但也有些公司实现了逆势上涨。

就以下跌情况最为严重的6月来说,长城人寿、海港人寿、中华人寿、昆仑健康等公司,都实现了同比超过200%的增长。

同时,也有虽然6月下滑幅度超过预期,但上半年整体情况却远远好于去年同期的机构。例如,中意人寿虽然6月单月下滑幅度较大,但上半年仍较去年实现了翻两番的上涨,其今年累计标保规模已经占据经代渠道市场份额近三成。或许这得益于今年年初分红险产品潮流袭来时,其“一生中意终身寿险(分红型)”成为了火爆一时的代表性产品。

但整体来说,中介市场颓势明显、下滑幅度惊人,以某保费重镇为例,今年的业绩水平也下滑过于严重,一夜回到疫情爆发的2020年。

该地寿险经代渠道2024年6月单月保费收入仅1.37亿元,尚比不上2020年的同期水平,而在2023年6月,这一数字更是接近8亿元。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代公司保费排名变化加大,但马太效应恒存。从该地寿险经代渠道来看,2024年上半年,即使市场环境恶化,业绩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头部机构却反而扩大了市场份额,据交流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明亚经纪和大童代理分别较今年1月份市场份额扩大了约2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

02

报行合一靴子迟迟未能落地,保险专业中介渠道信心却已经被击穿

对于报行合一的意义业内其实已形成共识,其是在当下各种利差损、费差损风险必须进行的调整改变,并且从实际上来看,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可以看到,银保渠道虽然在报行合一后经历过痛苦的调整期,但目前银保渠道的价值逐渐释放,今年一季度包括头部险企、外资险企等也纷纷发力银保渠道。

但必须承认,在目前宏观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支持的时候,继续广泛推进报行合一需考虑多重因素。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除开银保渠道,此前预计其他渠道的报行合一,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节奏均有所放缓,不少市场人士甚至乐观预言,个险渠道或不会推行报行合一。

中介渠道的情况相较个险渠道更为复杂。此前业内一度默认3月底是保险专业中介渠道全面实行报行合一的时点,彼时佣金已有30%—40%的下降,甚至最高下降一半。但时至今日,除开2月1日监管下发通报,其中对部分保险公司经代渠道报送产品不符合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进行点名,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停售和费用调整的市场动态外,保险专业中介渠道实行报行合一的另外一只靴子迟迟未能落地。

进退维谷间,困惑、迷茫、担忧成为中介市场主流情绪,报行合一成为一把日夜悬在保险中介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之上流环节保险公司的降本增效,中介渠道的费用被压缩,“难”已无需多说。

业绩的下滑就是这种难最生动的诠释。以某地市场为例,2024年上半年的6个月,月度同比和累计同比无一不在下滑,明亚保险经纪、大童保险代理等头部也不例外。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行业信心,对于业务的推动也难成助力。可以看到,重重压力下,“飞单”势头大涨,中介销售人员也开始回流至保险公司专属代理人渠道。

业内人士向“慧保天下”透露,今年一季度的“飞单”业务保费规模,环比至少增加了5倍,同比增加了至少15倍。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中介市场的主流产品为终身寿险和年金险,而这两类产品在预定利率不断下调后,炒停售必然随之而来,而在这一轮轮的炒停售热潮中,客户需求同样被明显消耗甚至透支。

03

坚持绩优还是转向第三方专业服务,保险专业中介正迎来最好时代,抑或最坏时代

无论如何,经代市场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必须承认。近年来,随着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的上涨,也带动了保费规模的上涨,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保险中介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828亿元攀升至2022年的8563.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9%。

当前的形势对保险中介机构的成本结构和运营能力提出要求,甚至是商业模式也需要创新、转型。而不同机构也代表了不同的路径选择。明亚保险经纪则是选择坚持一如既往的绩优路线,以多年发展形成的势能持续吸引优秀人才加盟,进而创造优秀业绩。

大童则开始发力风险管理服务,试图从第三方专业的角度打造“风险管理师”,帮助客户解决保险配置、保单存续期间的各种问题,提供八大服务类目,尤其是一些代理人脱落导致的“孤儿单”,更是需要保单管理及服务的重点对象。这一逻辑的核心其实在于存量时代的竞争变化,新客户、新单无论是难度还是成本都在变大,但存量客户、存量保单却有着明显改善需求。

但除开经代公司本身,作为整个保险市场中的一环,也有观点认为,当下或许也是主体公司发力优质中介渠道的大好时机,尤其是对于那些品牌知名度、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中小型险企来说,构建自由的代理人渠道成本过高,反而可以考虑直接通过控股保险经纪公司,来掌握一支较为绩优的队伍。

尤其是对于没有能力自建代理人渠道,且中介渠道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惯性的中小寿险公司来说,更是需要思考渠道变化对自己经营的巨大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为保险中介提供服务的科技服务商和MGA平台,正在加大自己赋能业务可能,包括为中介公司提供系统升级、培训、运营到整个生态架设的服务等等。

而上述保险业的参与者,无论是谁、无论是规模大小,一定都是希望这个市场慢慢好转,但今年经代渠道是否有好转可能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仅仅在于渠道甚至保险业本身。

THE END
1.北京保险中介行业资产规模居全国首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中国网财经9月29日讯(记者 郭伟莹) 今日上午,北京银保监局指导北京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召开线上专题发布会,主题为北京保险中介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北京银保监局持续推进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取得良好成效。据介绍,当前北京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数量、业务收入、资产规模等均居全国首位,促进市场...https://m.10jqka.com.cn/20220929/c642094106.shtml
2.2024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报告3.1.2 中国保险中介发展推动了保险市场的变革 3.1.3 中国保险中介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3.1.4 中国保险中介监管探索“联动”机制 3.2 “十一五”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分析 3.2.1 保险中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3.2.2 保险中介市场体系日趋健全 3.2.3 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3.2.4 保险中介行业地位明显提升 3.3 202...https://m.20087.com/15AA177.html
1.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研究和预测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不同规格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2028893.html
2.保险中介业务流程服务市场前景预测及行业规模调研报告2024年版...保险中介业务流程服务行业报告:重点分析在全球及中国有重要角色的企业,分析这些企业保险中介业务流程服务产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市场定位、产品类型以及发展规划等。 【总目录】 第1章:保险中介业务流程服务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及全球总体规模及增长率等数据 ...https://www.gelonghui.com/p/775761
3.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元(198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42%和3.16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为4591.07亿元,较1992年增长了8倍;保险中介机构...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8221732_27609.html
4.保险中介行业分析保险中介市场调研保险中介行业报告当前保险中介经历震荡期也在加快专业化、多元化、去同质化的转型发展,由高速度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国家支持鼓励居民、企业购买商业保险政策,未来保险专业中介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发展前景广阔,预计2023年底市场规模达到4.31万亿元,2027年将达到5.27万亿元。https://www.leadleo.com/wiki/brief?id=647d861de63e5b9df4fa4509
5.承德市公安局保险我国车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计未来由汽车厂商、销售商等保险产业上游企业或同业组建的大型中介将成为中介市场的主流,这将在改善市场竞争秩序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中介的议价能力。部分规模较大的中介机构凭借自身巨大的资源优势,迫使保险业支付高额手续费,直接加大车险费用成本。 (四)商业车险改革正式启动,未来走向尚未明确...https://ga.chengde.gov.cn/art/2022/4/8/art_3029_846232.html
6.保险专业代理公司5类股东禁入,可从事代售保险等四类业务在市场准入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名称中应当包含“保险代理”字样,字号不得与现有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相同,与其他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具有同一实际控制人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除外。 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兼业代理法人机构在中国境内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应当符合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取得相关经营保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63361
7.保险的调研报告15篇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6690245.html
8.2024年版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前景研究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第三节 保险中介市场规模预测一、保险中介市场保费收入规模预测二、保险中介细分市场保费收入规模预测(一)保险专业中介市场保费收入规模预测(二)保险兼业代理市场保费收入规模预测(三)保险营销员渠道保费收入规模预测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营业收入规模预测(一)保险专业代理机构营业收入规模预测(二)保险经纪机构营业收入规模...https://www.leadingir.com/report/view/6884.html
9.2021全球保险中介20强榜单揭晓,这些百亿美元营收经纪商是怎样炼成...此外,榜单今年的另一大看点还在于,两家中介独角兽新晋上榜,分别为Go Health和Integrity,这显示保险科技已成为保险中介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01 威达信、怡安、韦莱韬悦三雄争霸,持续并购扩大规模,业务多元化稳固地位 Insuramore以经纪业务收入为主要指标对全球保险中介进行年度排名。 https://news.hexun.com/2022-06-09/206120158.html
10.监管之声: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扎实推进保险中介监管(2022年第2期...过去一年,保险中介市场基本承受住了疫情反复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冲击。一是机构与人员发展基本稳定,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610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两万余家,保险公司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计执业登记从业人员960多万人。二是销售主渠道作用稳定发挥,全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20万亿元,同比增长...http://www.cisf.cn/fxgc/zdtj/3402.jsp
11.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但是,目前我国的专业中介机构大多是依靠股东和关系客户的业务生存,规模小、网点少、诚信缺失、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甚至屡屡出现虚开发票、协助制作假赔案、骗赔、非法挪用保险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离“专业化”还相距甚远。种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将动摇专业中介市场的“立业之本...https://econ.pku.edu.cn/ccissr/bdbxpl/309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