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海淀区委组织部、海淀区委金融办和海淀区委党校联合举办2024年海淀区科创金融专题培训班。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应邀授课,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以“互联网3.0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金融科技的未来蓝图。此次授课内容包括互联网3.0的起源、发展与演进、国内外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互联网3.0时代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发言内容(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互联网3.0时代正悄然来临,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一、互联网3.0的起源、发展与演进
近年来,互联网3.0技术的迅猛发展正逐步塑造出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未来。在文化传媒、工业、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持续深化应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据彭博社研究推测,全球元宇宙市场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据预测2030年达到1.5万亿美元。如此快速的产业增长,源自于互联网3.0本质上的创新与变革——它构建了一个高度沉浸、虚实交织的三维空间,其核心在于高度智能化与虚实融合的发展。互联网3.0集元宇宙与Web3理念于一体,映射出人类社会与经济形态由实向虚、以虚赋实、最终实现虚实融合的进化方向。与互联网1.0的信息传递和互联网2.0的平台经济不同,互联网3.0更加重视去信任、去中介化特性,以及数字资产的广泛应用,其中区块链、人工智能、通信网络等技术成为了关键支柱。
互联网3.0的发展愿景,旨在创建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价值互联网。通过算法与资产的交互,资产流转成本趋近于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分配。在这一过程中,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将数字空间的资源转化为可识别、可交易的数字资产,赋予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数字产权,如个人数据控制权及平台治理参与权。
当前,尽管互联网3.0的应用尚处于起步探索期,但其前景已展现出三大核心价值。首先,互联网3.0构建了一种互联网经济的新范式,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数据确权难题,推动了数据交易与流转,从而催化“数字原生经济”体系的形成。其次,互联网3.0塑造了互联网技术的新体系,通过将数据所有权归还给个人,实现了数据自主可控与算法开放共治,打破了数据垄断壁垒,促进了跨应用的数据共享。最后,互联网3.0优化了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产业格局,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了中心化平台的垄断问题,搭建了一个开放、可互操作的商业生态系统,为技术和应用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
互联网3.0的发展路径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沉浸式体验初步展现为特点;过渡阶段中,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到了成熟阶段,则实现了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成熟的互联网3.0形态将具备虚实高度融合、开放创作、经济闭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属性,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
二、国内外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金融科技也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的影响。创新范围较广,既可以是前端产品,也可以是后台技术,其外延也囊括了支付、投资、融资、金融服务等金融领域。
在中国,金融科技最初是以互联网金融的形态出现,这主要涉及到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利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如资金的融通、支付和投资等,然而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我国的金融科技也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的新阶段,推动了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以数字金融创新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目前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根据报告显示,中国的金融科技数量有14524家,产业的规模达到5423亿元,地区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在全国占据前列。融资方面,金融科技的融资额依然很高,银行和保险领域成为投融资的热点。监管方面,金融科技的监管顶层设计也在进一步健全,金融科技的监管领域在不断地深化。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在全国多个城市多点开花,北京市凭借金融科技和数据的叠加优势,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深圳等城市以独特的优势和策略共同在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
三、互联网3.0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与趋势
当进入互联网3.0的数字金融时代,各类金融活动的业务形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在支付领域,数字法币和数字稳定币的出现,以及跨境清/结算的发展,其次在投融资领域,抵押贷款、数字资产发行、数字资产交易所以及数字资产衍生品的出现。最后在金融服务领域,保理、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数字保险、反洗钱、合约审计、资产审计以及分布式的自治组织的出现。例如,数字保险以智能合约的形式提供保险服务,体现了金融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分布式自治组织突破了传统的组织架构的所有制的关系,采用了社区共治和共享的激励模式,这也显示了金融服务的去中心化和社区化。
互联网3.0时代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数字金融,即在互联网3.0中发展支付和投融资等金融服务,支持互联网3.0经济运行与原有的经济相适应的金融工具得到发展,包括“加密货币”、“DeFi”、“NFT”、“DAO”等。第二条路径是金融元宇宙,即金融机构基于虚实融合优化服务和展业流程,利用互联网3.0的技术全面提升金融用户体验。互联网3.0时代,我国监管态势保持鼓励金融元宇宙的发展,同时严格监管元宇宙金融可能诱发的泡沫。
在政策布局上,目前国内以北京、上海为主导,在市级和区级层面发布了互联网3.0、元宇宙以及数字人的各类规划,积极布局探索数字人、虚拟银行、人/场/物的应用创新。
四、互联网3.0时代金融科技的未来展望
随着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数字金融发展会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区块链及衍生的可信技术将成为数字资产交易的关键支撑技术。互联网3.0、元宇宙的本质在于数字资产交换和分配,数据要素资产化是其核心需求。区块链技术及其衍生的隐私计算、数据要素目录共享等可信技术将成为未来数据要素确权、流通、交易的技术底座,可以保证各类数据要素的安全、唯一、不可篡改,确认数据的归属、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要素的跨平台流动。
第二,技术深度融合服务场景,多元智慧服务价值凸显。在互联网3.0的背景下,银行形态和服务模式可能迎来重大的变革,随着银行、机器人服务,以线上为核心、以融合为发展,打造无边界沉浸式体验的全渠道金融服务能力将是未来数字金融发展的主趋势。
第三,拥抱虚拟数字人,迎接互联网3.0时代。互联网3.0时代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虚拟分身进入元宇宙成为可能,人与“人”的交互,理论上是比人与手机的交互更为自然。伴随AIGC的赋能,数字员工将成为创新型企业的标配,无论是信息载体如何变化,数字员工可无处不在,以更友好、更智能、更实时、更温暖的方式与用户建立沟通和联系,成为众多金融机构的“数字劳动力”和个人智能投顾。
第四,金融科技落地也将成为标准建设的新阶段,并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在数字金融时代,随着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创新力度的不断深化,一些新兴技术在金融业务边界模糊化、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也会随之暴露出来,这些需要通过标准建设进行规范,并进行行业试点,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来验证新兴技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后,对标准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面向行业推广,未来的数字技术的创新生态也基于此逻辑迭代发展。
活动预告
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主办的“第八届数字金融与金融安全大会”将于2024年7月10日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