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市场化的进程。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试办以来,一度得到较快发展。1992年达到历史最高点8.17亿元。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业务则迅速萎缩。2005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7.29亿元,初步扭转了农业保险逐步萎缩的局面。至2006年底,全国39家财险公司中仅中国人保等六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2007年国家财政首次大规模补贴农业保险,虽然所涉及的地域和农作物范围有限,但却在我国农业保险史上完成了一个历史性跨越,我国农业保险跨出了实质性一步。但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依然滞后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进程相对缓慢、体系建立也不完善,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当前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农业保险萎缩不前困局的成因

四、加快农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各地农村差别较大,厘定保费的自可以考虑放到县级联社,省级总社可以提供指导性意见。损失的评估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县级联社可以为基层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基层合作社自留的保险费收入也可以委托联社进行投资。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1菏泽市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菏泽市是农业保险开办较早的地市。从1982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山东试办农业保险业务到现在的29年间,前十年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后19年业务规模逐渐萎缩。1985年~1989年,全市小麦承保面达到了60%以上,1994年,山东省出台了《农村保险互助会管理办法》,采用互助会的形式,即政府推动、农民互助、保险服务的模式在23个试点县经营农险业务。在其后的两年内,菏泽的农业保险业务有了较快发展。1995年,中央发文禁止政府参与商业保险运作,结束了计划经济下保险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农业保险改由保险公司按商业化模式经营。此后,菏泽市农险规模不断萎缩,业务急剧下滑。开办险种由最多时的近30个,萎缩至目前只办理小麦火灾雹灾保险、养殖业险——能繁母猪险等不足5种。

2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和制度缺失

2.2农户参保意识不强,市场需求不足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菏泽市的农业保险开展程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保险意识不强,而农民对农业保险普遍缺乏认识和了解,对其保障、救助功能认识相对模糊,投保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认为自己的种植和养殖收入“全凭运气,如果投保了没有发生意外,那保费就白交了”,不大愿意拿钱投保。另外,还有一些农民将农业保险视为乱收费。这种认识既挫伤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使农业保险业务很难做下去,也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另外,大部分农民注重眼前利益,缺少长远打算,只希望立竿见影短期见效,而不愿从长计议持续发展。

2.3保险公司对开展农业保险态度不够积极

据调查,农业保险赔付率高、风险大、理赔难、营销难,致使保险公司缺乏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2.4农业保险费率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需求

当前农业保险费率中设施农业保险费率为4%,能繁母猪为6%,这样单一的费率其灵活性较差,不利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保险期限制定也不尽合理,如养殖业保险,应根据保险标的的风险大小和存活寿命合理制定保险期限。设施农业保险,保险标的难以确定,给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农业险种少,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对策建议

在农业保险立法中,对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倾斜政策和专项经费问题、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建设问题、国外农业保险机构入境经营问题等等都预先明确规定;要明确“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原则”,将各种优惠政策与“适度的强制性”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农业保险的方方面面。

3.2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增强保险意识

各级保险机构要和政府宣传部门联手,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宣传工作。利用科教片、宣传专栏等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形式,重点宣传农业保险在保障经济、稳定社会和造福百姓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和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了解农村保险需求,手把手地教给农民选择险种、缴纳保费和受灾理赔方面的知识,纠正投保人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不正确认识,打消他们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疑虑,从而促进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3.3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解决农民参保难的问题

因农业保险具有“高成本、高风险、高赔付”的特点,对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保险公司而言,很难自愿承保这样的业务。所以,在管理模式上可考虑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专营农业保险业务;建议把农业保险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各级财政分别给予资金支持、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调整保险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灾害救助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规模,尽快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3.4丰富保险险种,满足不同人群的保险需求

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创新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需求。一是以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设施农业为重点,确定试点的险种和地区,如林下养殖保险、农村龙头企业一揽子保险等。二是积极推广“信贷+保险”业务,促进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三是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等,强化外出跟踪服务,丰富保险险种。

参考文献

[1]李霄震.农村保险存在的弊端及建议[J].浙江金融,2007(12).

[2]曹凤鸣.对加快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7(9).

随着京西稻产业的不断发展,植保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农药使用问题以及防治技术问题,直接关系到农田生态环境和稻米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及时摸清京西稻产区植保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十分必要。为此,2015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海淀区植物保护站通过病虫害监测、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开展了调查和调研工作。

1植保现状

1.1种植情况

1.1.1种植区域和品种目前,京西稻主要种植于海淀的上庄镇、西北旺镇,种植面积约100~113.33hm2,其中,西马坊村、东马坊村、常乐村、上庄村、永丰屯村是主要种植区。种植的品种主要为越富、津稻305、津稻28等,另外,在部分地块还种植了紫叶黑米等品种。

1.1.2种植模式海淀区农业部门在产区重点推广应用了两种种植模式:(1)稻田油菜花种植(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即在春天种植油菜花,在水稻种植前充分利用土壤,打造大面积“醉美”油菜花海,油菜后期作为绿肥翻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用量,随后种植水稻。(2)立体种植模式:立体种稻养鸭、养蟹、养鱼。养鸭可清除杂草,杜绝除草剂使用;养鱼养蟹可监测水质,提高稻米品质。

1.2防治现状

1.2.1防治对象2014―2015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海淀区植物保护站利用杀虫灯、粘虫板、性诱捕器、TBS等监测方法开展了调查工作。结果表明,京西稻产区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赤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稻水象甲、稻毛眼水蝇、二化螟、稻蓟马等;杂草主要有要有莎草(聚穗莎草、异型莎草、头状穗莎草等)、稗草、鬼针草、鳢肠、四叶萍、野慈姑等。鼠种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等。其中,一病(纹枯病)一虫(稻水象甲)一草(莎草)对水稻为害严重,是种植户主要的防治对象。

1.2.2防治措施京西稻产区种植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1)种子处理阶段。在4月份育苗前,通常采用杀菌剂对种子处理1次,主要选用多菌灵、甲霜灵锰锌或甲霜灵锰锌+百菌清等。(2)育苗阶段。通常采用土壤封闭除草剂对育苗地除草1次,防止育苗土夹带的草籽出苗形成为害,采用的除草剂主要为丁草胺、丙草胺,部分育苗地也使用二氯喹啉酸开展茎叶除草。(3)插秧至收获阶段。此阶段防治的病害主要为纹枯病,虫害主要为稻水象甲虫,杂草主要为莎草,根据防治对象种类和发生程度不同,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次数也有差异,通常防治1~3次。目前,种植户选用的杀菌剂通常为井冈霉素;选用杀虫剂为吡虫啉、斑潜净;除草通常采用人工拔草或稻鸭种养方式。

1.2.3防治设备目前,由于种植面积小等原因,京西稻产区防治设备较为落后,背负式喷雾器是种植户施药的主要设备,喷杆喷雾机等施药设备严重缺乏,同时,种植区也没有形成可以开展大规模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的服务组织。

1.2.4绿防技术应用情况近年来,在市、区农业部门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下,部分种植面积较大的企业、种植户已经开始尝试应用多种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油菜水稻轮作、稻鸭稻蟹种养、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等,但是,小面积种植化采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依然较少。

1.3农药购买和选用情况据调查,种植户主要通过农药店购买农药,购买渠道较为规范。另外,由于产区位于北京市区,种植户对于低毒低残留农药有较好的认识,通常能够有针对性的选购。在农药效果不好时,受访种植户普遍选择“改换其他药剂”,没有种植户选择“加大使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等方式,说明产区的农药购买和选用情况较好。

2存在的问题

2.2常用农药药械老旧,急需开展新产品的选型推荐调研反映出,使用化学农药依然是京西稻产区的主要防治措施,生物农药、天敌、理化诱控技术也有一定的应用面积,但是没有大面积覆盖。在常用施药设备方面,产区仍然以手动或电动背负式喷雾器为主,与本市规模化种植的蔬菜、大田基地和国内水稻主产区相比严重落后。目前普遍的研究认为,背负式喷雾器与喷杆喷雾机等设备相比,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较低,药液跑冒滴漏的问题较为严重。考虑到京西稻地处北京市区,在农药和药械选用上,应该更加重视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尽快开展化学农药替代技术和高效施药设备的引进、筛选、推荐等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2.3主要防治方式落后,社会化服务方式亟待创新目前,京西稻产区还没有能够开展统防统治服务的组织,防治方式主要是“一家一户”使用背负式喷雾器防治,农药的选用和施药方法完全依靠种植户经验,容易出现农药错用乱用,施药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或发生药害。统防统治能够利用大中型设备为散户开展防治服务,并依靠专业的防治技术知识,解决防治效果和农药使用等问题,因此,通过创新形成有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既能够提升京西稻产区的管理和运行水平,同时也符合海淀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

3发展对策

一是财政管理人员力量不足,进而产生就账报账的应付局面。对一些报账资金没有实质性的管起来,报账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资金一拨了之,账一报了之。二是财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完全跟上,致使报账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受专业技能的限制,财政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方面缺乏经验,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项目操作规范等方面难以准确把握,因而使得报账制管理不深不透,结果就不能充分发挥县级报账制的意义和作用。三是报账监管不力,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往往使得工程项目钻了报账制的空子,假工程真报账问题未能彻底杜绝。

二、报账收支不真实

一是项目专项资金实施要求地方资金配套难兑现。目前多数省以上下达的专项资金项目,都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或数额配套。可是经济薄弱县本身就因财政困难而运转艰难,导致一些建设项目配套资金难以真正到位,致使项目中途夭折或偷工减料,无法保障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实行县级报账制,原始发票在县财政记账,项目承建单位失去了核算基础,会计基础资料失去了完整性。特别是报账中属于应列入固定资产的部分,核算既不全面,管理也形成脱节。

三、报账核算不规范

一是报账手续不齐全,报销单据不合规。项目报账只附有资金报账申请表,未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效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直接形成以申请表和拨款单作为报账依据,形成以拨代支;部分发票不真实,从不同单位购置的不同货物,却是连续编号的税务发票。

二是有的项目资金使用无预算,也有的主管部门与承建单位没有签定合同。项目实施实际需要多少钱,工程质量如何保证,没有一个合法合规的说法。

三是没有建立起与报账制相互配套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办法,五花八门,核算比较混乱。

四是对形成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和未形成资产的费用性支出未予分别核算、分别管理。

五是实行县级报账制的范围较窄,报账内容不完整,有的只反映国拨项目资金部分,对自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部分未能纳入报账制管理。

六是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未跟上,对资产的形成、管护、处置和费用性支出的核销,缺少必要的程序,项目完工对形成的资产也未办理移交手续。致使部分国拨专项资金没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影响了资金效果的正常发挥。

针对县级财政报账制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县级报账制的措施和建议:

第一,明确职责,确保报账制工作有序运行。实施县级财政报帐制,涉及到县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工程监理单位、实施单位。因此,应从制度上明确各部门在资金管理上应该管什么怎么管怎么配合的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资金管理工作。财政部门,作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部门,要对报帐工作负总责,项目建设部门要做好报帐制的基础工作,认真编制和审核单项工程决算,核算好单项工程成本,结报好各项收支。

第二,完善措施,提高报账制工作质量。一要规范县级财政报账制的会计核算办法。二要规范报账审核程序,明确拨款手续。三要明晰报帐资金的范围,确保报账收支内容的完整性。四要建立报账资金公示制,自觉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五要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力度,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和避免项目资金的滞留、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六要实施政府采购,对凡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事项,必须实行政府采购,以节约财政支出。

[3]江生忠.风险管理与保险[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2.

[4](美)特时斯曼,古斯塔逊,霍伊特著.风险管理与保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王凯全.风险管理与保险[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

[7]潘石.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的目标及对策建议[J].东北亚论坛,2008(4).

[8]慕福明,侯广庆,张万艳.制度视角下保险市场秩序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11(1).

[9]刘宁.我国商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科学发展的思考[J].财经之窗,2011(7).

[10]杨军.论保险经营的程序理念[J].保险职业学学报,2011(6).

[7]杨庆华.关于玉溪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创新[J].云南科技管理,2001(4):16-19.

农村金融服务是目前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农户贷款难便是农村金融服务中尚未得到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1-2]。在此情况下,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和扩大农村小额贷款投放,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中所要着力解决的当务之急[3-4]。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依然格外明显。现将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及县以下网点撤并力度较大,金融网点的大量撤并,在使银行业机构减少成本和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带来农村金融服务的弱化,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弱化影响日益显现。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没有金融机构,当地农户无法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办理业务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乡镇或县城,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融资困难。

1.2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目前,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大量农村资金流入其他领域,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的趋势[5]。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主要有: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由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缩小,难以发放贷款,大量存款因闲置上存。二是邮政储蓄“抽水”。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三是支农资金“农转非”。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当地中小企业贷款压力全部转嫁到农村信用社身上,形成事实上的支农资金外流,导致“三农”信贷资金的萎缩。

1.3贷款利率定价固化,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由县联社统一确定,基层信用社只能严格执行县联社制定的利率,没有利率定价的权限。这种简单的浮动利率式定价方法虽方便操作,但忽视了农村信贷市场对利率定价的需求,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高利率虽然可以给信用社带来更大利润,但同时却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加重了贷款农户负担,不利于支持“三农”发展。农村贷款需求多为生产性需求,具有收益低、不稳定的特点,高额利率往往会让农户对贷款望而却步,转而缩减经济投入或适当缩小生产规模,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4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

目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手段单一,经营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普遍存在期限短、金额小的特点,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6]。

2对策

2.1加大“扶小”力度,加快金融体制创新

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流程、核算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大项目为对象进行设计的,不适应农村信贷“短、小、频、急”的要求,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在县乡建立“扶小”的专营服务机构,单独考核、独立核算,减少审批手续。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形成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维护和巩固县联社的法人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二是加快做实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把农业银行县域支行真正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三农金融事业部”经营单元。三是深化农业发展银行内部改革。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中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土地规模化整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四是鼓励国家控股的大型银行和各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开办农村金融业务,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此外还要不断壮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创办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并落实相应的政策扶持与风险监控措施。

2.2提高“扶小”效率,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2.3完善“扶小”机制,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创新外部环境

2.4规避“扶小”的风险,让小农户“不差钱”落到实处

3参考文献

[1]李爱兵.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4):54-55.

[2]周泽炯.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纵横,2010(4):90-93.

[3]林秀琴,刘福波.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7-29.

[7]冯雷.打造一支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N].农民日报,2015-12-17(02).

[8]丁璨.今年承德市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727人[N].河北日报,2015-11-17.

[3]唐山市政府.2016年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A/OL].[2016-02-27]..

[5]俞史正.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J].青海农林科技,2001(4):37-38.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3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1)切实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对于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一方面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使其成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和执行者

。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下大力气宣传,使农村广大劳动者改变过去对于参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其自身的保障作用。相信一旦有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则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而言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1)切实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对于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一方面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使其成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和执行者。

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下大力气宣传,使农村广大劳动者改变过去对于参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其自身的保障作用。相信一旦有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则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而言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THE END
1.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情况的报告严以新:发挥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辅助作用 车光铁: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朱静芝:要提高农民、农业、农村组织化程度 蒋巨峰:明确界定农村金融的特殊职能 艾斯海提?克里木:加快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郎胜: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改革创新 梁胜利:要关注、及时帮助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发展...http://www.npc.gov.cn/zgrdw/npc/zxbg/ncjrgg/node_21336.htm
2....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0242024-2030年中国农业保险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农业保险在保障农民利益、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推动了农业保险的普及。同时,科技的应用,如遥感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提高了农业保险的https://www.cir.cn/R_JinRongTouZi/26/NongYeBaoXian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3.2024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市场调查标签大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市场信息和资料,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市场情况,了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投资决策或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https://www.chinabgao.com/tag/survey/ncshylbx.html
4.2019年中国降体检市场分析报告第一节全球健康体检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健康体检行业发展现状 二、全球健康体检行业进展分析 三、全球健康体检行业发展特点 四、全球健康体检行业经验借鉴 第二节全球健康体检行业模式及经验借鉴 一、美英健康体检模式 二、日本健康体检模式 三、KYN健康体检模式 第三节全球健康体检行业主要机构分析 一、美国Kaiser...https://baogao.chinabaogao.com/yiliaoqixie/403836403836.html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问卷模板设计调研表格式范文欢迎语:你好,欢迎参加本次问卷答题。本次问卷答题旨在切实了解大家对于农村养老情况的认知程度和农村养老保险意识。参加本次调查是不记名的,希望您在调查中不会有任何顾虑,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 大学生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问卷查看 类型:问卷调查 ...https://www.wenjuan.com/topic_detail/55d2e3c7f7405b6d5d800cbe
1.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8篇(全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日趋覆盖到全国农村,该制度的实行对农村居民到底带来哪些实惠?在这个学期的毛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将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和吉林省昌邑区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来进行对比分析。问卷分析得出:当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普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制度并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6g95oga.html
2.农村商业保险现状及发展建议【摘要】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但农村商业保险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状态不容乐观。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现状(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求上世纪9年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商业保险现状及发展建议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https://mip.66law.cn/laws/515126.aspx
3.关于我市新农保工作现状深入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新农保工作现状深入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简称“新农保”),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行的一项德政、民生工程,是继“种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看病不太贵”之后的又一惠农政策,新农保工作自实施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关注,老百姓真正看到了“全民老有所养”的曙光,但由于新农保是一项新生事物,很多工作目前...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91187.html
4.郭晓鸣等:农业保险应当如何突破困境三农论剑第三,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强化农业再保险制度设计,建立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发展现状的农业再保险制度体系,一方面,完善并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通过稳定可靠的再保险制度实现农村保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另一方面,构建多元化风险分散工具,建立“农业再保险基金”、“再保险+大灾基金+巨灾债券”、“再保险...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22391.html
5.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推荐6篇农业农村调研报告 篇1 调研目的:农业保险是农户分散农业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稳定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地处西南边远地区的云南省的农业保险发展亦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相关地市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困境以及进行可持续发展...http://www.yueduku.com/fanwen/diaoyanbaogao/875/875706.html
6.医疗保险调查问卷(精选6篇)公司员工的现状调查、当地民众对现有保险服务的满意度)工商银行、金融方向: 1、农村地区的工商银行发展潜力研究。(考察:了解、分析在当地 区域内工商银行的竞争力、产品现状、银行服务需求及工商银行在乡镇的战略发展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意见。) 2、大学生群体对工商银行服务满意度的研究。(考察:调查大学生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h3jonl2.html
7.针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营销分析在开发农村保险市场的过程中,不能照搬城市市场的营销策略,应开展以下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创新。 一、我国农村保险市场营销现状 (一)营销观念滞后 调查表明,不少保险公司在开拓县域保险市场的过程中,并不是按照现代营销思想去做的,而是按照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的营销思想去开发市场,即根据企业计划的保费和利润目标,扩张大经营...https://doc.mbalib.com/view/827d2e041097ea97ba492ec35a3c713c.html
8.农村文化现状调查报告(优质18篇)在写调查报告时,要注意结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决策者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写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以后的工作降本增效,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篇1一、当前农村消防安全状况xx市地处xx省西南部,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辖八县... 新农村文化楼建设...https://www.77cxw.com/fl/1027217.html
9.农村问题调研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目前__市城镇居民消费基本饱和、消费市场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是当前消费领域必需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__市农村消费市场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一、__市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现状 ...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7098711.html
10.农村信用社以及保险公司金融产品推广情况调查理财产品在农村推广存在哪些问题 b 篇 农村保险现状调查 1 在农村所推广的险别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 2 参与保险的人占全村总人数的百分比a 10%以下 b 10%-20%c 20%-30% d 30%以上 3 保险推广员的学历a 初中及以下 b 高中(包含中专)c 本科(含各种高职类院校) d 本科以上 4 保险推广所采取的方式 ...https://m.renrendoc.com/paper/133839865.html
11.农业调研报告(通用10篇)(三)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 农业调研报告 3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xx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更好地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加快我市农业信息化进程,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农业局、市移动公司组织联合调查组,于20xx...https://www.oh100.com/a/202304/6634686.html
12.市场调查报告(通用21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市场调查报告 篇1 (一)供给主体情况 截至 20xx年12月https://mip.jy135.com/diaochabaogao/861234.html
13.乡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4篇2、实施土地改革盘活农村资源,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土地是农村最大的集体资产,也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根基。xx村成立土地权属调查领导小组,对土地重新进行勘界、确权,为土地运营和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地确权后,或流转、或征收、或开展集体经营,使土地资源变为了资产、资本。 https://www.longcan-chem.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5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