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农险我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奋斗历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下的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这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这十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稳健实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金融开放稳步扩大,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更加便利。为巡礼式、全景式、全方位反映“非凡十年”的金融成就,本刊特别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栏,全面展示新时代党领导下金融业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充分展现我国金融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朱俊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保险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农业保险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保障和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保险的新要求而言,目前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尚存在一些挑战。展望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为农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保险市场运行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规模已经超越美国;保障金额和赔款不断提高,保障功能进一步彰显;承保利润大幅下降,农业保险经营压力凸显;市场主体不断增加,集中度较高;技术创新提升农险经营效率;农业保险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从2012年的240.6亿元快速增加至2021年的965.18亿元,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随着农业保险市场的快速成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也从2012年的4.40%逐步提高至2021年的7.06%,成为市场增量的重要贡献者。

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9006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4.78万亿元。随着保费收入的增加以及保障程度的提高,我国农业保险赔款迅速增加,从2012年的148.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20.19亿元,初步发挥了农业保险对于损失补偿和恢复生产的支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农业保险有较大额度的承保利润。近年来受费率下降、保险金额提高、市场竞争激烈造成费用率攀升以及局部地区农险巨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农业保险承保利润大幅下降。2019年农业保险出现承保亏损,2020年和2021年农业保险承保利润分别仅为1.01亿元和2.77亿元,承保利润率仅为0.17%和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2021年共有30多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其中,市场份额超过5%的有4家公司,人保股份占比43.70%;中华联合占比12.35%;太保财险占比10.62%;国寿财险占比8.1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险的承保验标、查勘定损等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也推动了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步伐。保险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遥感、远程视频等科技手段,优化或取消现场工作环节,持续满足承保需求,及时优先支付赔款,助力疫情防控。

党的十八大以来,银保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开展以奖代补试点,明确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市场招标规则,完善农业保险定价机制,进一步健全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启动渔业互助保险重大改革,促进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我国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体系尚待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助于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完善风险分散机制,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但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保险的新要求而言,目前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尚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对于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财政补贴政策有待优化,经营模式有待创新,大灾风险分散制度有待完善以及制度风险有待防范等。

首先,农业保险尚不能有效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质性需求。目前农业保险以面向传统小农户的低保障、广覆盖的成本保险为主,不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需求。

其次,农业保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障水平亟待提升。为了提高重要粮食作物保障水平,我国先后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开展和扩大大灾保险试点,在部分省份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大主粮作物的保障水平。但从全国范围看,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亩均保险金额仍然较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高成本、高投入的生产特点,难以满足规模化经营主体的保障需求。

再次,财政的保费补贴政策没有很好地体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持。目前财政对农业保险实行统一保费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与投保人的种植规模以及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都没有关系,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导向。

最后,农业保险合同的缺陷也不利于提升保障水平。一是分阶段赔付的方法影响了保障水平提升。二是保险条款中不允许设置绝对免赔,降低了农业保险对于较大灾害损失的赔付水平,难以满足规模经营主体对“低获赔概率、高保险赔付”的保障需求。

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尤其是种植业保险)的经营模式通常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基于个别农户的多风险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要按照农户的不同损失程度比例赔偿,且最大赔偿限额随着作物的生长期变化。这就意味着在理论上应该做到承保到户与理赔到户。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行政推动,包括从省到市、县、乡镇和村的层层组织与发动,在理赔过程中参与沟通与谈判等。目前这种经营模式产生了成本高昂与违规行为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户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国情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之间本质上不相容。

总体来看,我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制度尚不健全。随着农业巨灾风险发生、农业保险降费、提高保障程度以及经营成本的提高,近年来部分省市已经出现较大程度的超赔,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已经不足以应对大灾风险,需要研究再保险、大灾风险融资安排等制度选择与设计,以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制度。

首先,政府对公司微观经营渗透和不当干预的风险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其次,保费补贴拨付机制不合理,出现大量的应收保费。最后,农险市场主体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扭曲。一些供给主体较多市场竞争激烈的地方,寻租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一些经营不规范、侵害农户利益的市场主体虽然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但违规成本有限,不足以形成威慑。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

展望未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需要农业保险提供更大支持,农业和农村新业态发展需要农业保险提供保障,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农业保险拓展新功能,农业保险将从“小农险”发展到“大农险”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我国农业保险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生产者导向向消费者导向转型,从政府推动发展向市场拉动发展转型。评价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至少有三个维度:对于农户而言,农业保险比其他分散风险的工具更有效率;对于政府而言,农业保险比其他支农工具更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对于公司而言,农业保险业务能够合规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包括提高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障水平,优化财政补贴政策,促进经营模式创新,完善大灾风险分散制度以及防范与化解制度风险。

首先,尽快将完全成本保险拓展至全国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其次,探索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向产量保险的转型。再次,保障水平从产量保险提高到收入保险。将农业保险的主流产品引导至产量保险,并为向收入保险发展夯实基础,实现从纯粹的价格保险到收入保险的超越。最后,保费补贴要适时向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倾斜。将补贴比例与投保人的种植规模与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结合起来,重点补贴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重点补贴保障水平高的保险产品,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另外,优化农业保险合同设计。取消或提高分阶段赔付系数,允许设置绝对免赔,使得规模经营主体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赔偿。

一是要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支持各地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农产品保险的发展。二是基于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加保费补贴品种,尽可能扩大中央财政补贴的品种范围,满足地方的需求。三是以差异化的补贴政策实现农业保险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与地方财政的支持能力结合起来,通过更为灵活的补助方式解决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中央政府补贴的公平性问题。四是应尽量降低直至取消市级特别是所有县级财政的补贴比例,以减轻地方政府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实现农业保险公共服务的纵向公平。

THE END
1.农业保险从“小农险”向“大农险”转型新浪财经东方资讯消息,近年来,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持续提升。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险保费收入1400亿元,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将达1600亿元。在近日举办的“三农”保险创新发展论坛上,专家提出,农业保险正从专注农牧业生产保险保障的“小农险”,向涵盖农林牧渔和涉农产业风险保障的“大农险”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8-22/doc-inckpefp9068944.shtml
2.农村金融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持续提升。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险保费收入达到1400亿元,今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会达到1600亿元。日前,由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主办的“三农” 2024-8-22 13:21/浏览量:511 中小银行加速兼并重组 改革化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 ...http://www.zgxczx.cn/jujiaosannong/nongcunjinrong/
3.2024名称:2024-2030年中国农村财产保险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编号:1986852 ←电话咨询时,请说明该编号。 市场价:电子版9000元 纸质+电子版9200元 优惠价:电子版8000元 纸质+电子版8300元 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电话: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邮箱:KF@Cir.cn 《订购协议》下载 ...https://www.cir.cn/2/85/NongCunCaiChanBaoXianShiChangXia.html
4.20242024-2030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2024-2030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第一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市场概述 2 一、 市场定义与特点 2 二、 发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6/5304233032012000.shtm
1.撑起农险“保护伞”——2024“三农”保险发展论坛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农业保险调查报告显示,从农户收入和生产特征来讲,大国小农的特征比较明显。与此同时,现代农业经营要素正在替代传统农业经营要素,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业态和主体不断涌现,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不断强化。为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保...https://news.cau.edu.cn/mtndnew/bc5d33b2c4ce416baf989c66fc39cfa0.htm
2.郭晓鸣等:农业保险应当如何突破困境三农论剑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以其独特的风险阻隔和经济补偿功能,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迎来了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截至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已突破976亿元,同比增长近19.8%,为1.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4.7...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22391.html
3.农村医疗研究报告2023一、农村医疗保障建立的必要性 二、构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所受的制约 三、农村医疗保险发展现状 四、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构建 五、中国农村医保的国情选择 第三节 农村医疗保险的最新动态分析 第四节 保险公司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一、引导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医疗保险的必要性 二、保险公司对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态度及成因 ...https://m.chinairn.com/report/20230112/143554221.html
4.国内农业保险市场的政府定位:守夜人还是主导者?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首先试办农村牲畜保险,后来保险范围扩展到粮、棉、油菜、烟等100多个险种。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1982年的23万元增长至1993年的8.29亿元,年平均增速为110.6%。但这段时间农业保险市场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1982-1993年平均年净赔付率108%,①总赔付率达到年均128%,12年中仅1984年总赔付率低于...http://www.sass.cn/109001/37511.aspx
5.中国农村金融杂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 货币政策 农村金融 利率市场化改革 价格体系 经济运行模式 经济增长 经济金融环境 人民币国际化 投资膨胀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将有望进一步拓展,抗压能力有望提升,资产结构调整的灵活性更强回顾2014年,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关键词之一是"新常态"。https://www.youfabiao.com/zgncjr/201501/
6.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保险百科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 文章简介:内容简介 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 农业经营的风险较大。 农业保险则是在推进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 这也是https://m.dby.cn/detail-103458.html
7.从乡村振兴视角,看中国再保险(1508.HK)的农业保险创新为了满足各类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需求,中国再保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 2023 年,中国再保落地全国首个乡村振兴专项再保合约并担任首席,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率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开拓 " 三农 " 市场新业务,为农业农村领域提供多元化、定制化、一体...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6bd75b3b15ec02eba27ae88
8.深耕县域市场助力乡村振兴中国人寿主动向农村居民宣传保险惠民政策,主动推荐并做好惠农保险项目的投保服务,让更多村民运用保险手段完善自身保障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及因意外致贫返贫等现象,切实帮助农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捍卫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 为更好地服务县域市场,中国人寿联合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信息”...https://m.yunnan.cn/system/2020/06/23/030740019.shtml
9.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研究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养老保险制度将直接或间接地反作用于经济发展:适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养老保险模式将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否则必然会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桎梏与羁绊。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制度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共济性差;制度上存在不稳定性;管理水平...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3093513.html
10....信息网山西省政府近日发布通知,宣布自2024年起实施中央政策性稻谷种植保险。此举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民的影响。与此同时,相关政策还包括调整小麦和玉米种植保险的费率,分别下调38%和21.43%,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鼓励他们参与保险计划。具体而言,7个地市的小麦种植保险费率被调整为3.1%...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3/t20240307_8613776.htm
11.保险公司工作总结(精选12篇)四、农业保险承保工作方面 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扶植社会主义新农村子的号召,我司加强了成长农村子市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随着公司业务成长的必要,中支将市区的农险划给营业部经营,此中包括市区的六个片区和整个博望区的农险业务。 作为一个专业的政策性农险公司,我司在以往的工作中对市区的农险业务品种拓展较单...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00924104108_496651.html
12.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内涵分析(精选11篇)在开发农村保险市场的过程中,不能照搬城市市场的营销策略,应开展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创新。农村保险产品应适合农民的需求,产品设计应考虑农民的购买能力;应健全营销网络,强化营销网点管理;增强人员促销的针对性,灵活运用营业推广促销方式;牢固树立“以保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措施,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 https://www.yjbys.com/bylw/MBA/7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