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金融业正加速融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互联网券商、金融IT、征信、P2P等投资热点不断涌现。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利率、费率改革提升保费收入,以及技术变革加速模式创新等推动,互联网保险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开启十倍空间的成长之路。
保险新“国十条”的颁布,确定保险业“重要支柱”地位。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新“国十条”将保险业从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升级为“重要支柱”,释放明确信号重视保险业发展。
一、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公司数量
经过中保协网站披露,可以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共有657家,其中财险公司79家,寿险公司85家,中介机构493家。
截至2019年末,共有财险公司88家,意思就是还有9家没有网销资质。寿险公司91家,还有6家没有网销资质。全国性保险中介机构736家(经纪496家,代理240家),还有243家没有网销资质。
图表:2019年中国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公司数量情况
二、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规模分析
2012年-2015年,我国互联网保费规模迅速从111亿元扩张到2234亿元,CAGR高达172%,近年来有所波动,纠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险业政策影响,给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带来了短期阵痛,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政策调整后的互联网保险行业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
2019年又恢复增长至2696亿元,预计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提升和使用互联网购买保险产品习惯的增强,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2012年我国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仅有0.7%,2015年增长至9.2%的高点,2020年上半年达到6.5%,随着消费者教育的加强,保险行业向互联网渠道转型可期。
图表:2012-2019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规模
三、互联网保险渠道收入占比分析
从渠道角度分析,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的渠道经营模式仍然呈现以第三方平台(渠道)合作为主,公司自营平台(官网)为辅的发展格局。据统计,61家公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互联网业务经营,51家公司通过公司自营平台展开经营,50家公司采用自营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双管齐下”的模式,整体与2018年保持一致。2019年通过第三方平台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619.8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63.3%,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87.2%;通过自营平台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37.9亿元,同比增长18.2%,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12.8%。
图表:2014-2019年各渠道互联网保险保费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2014-2019年各渠道互联网保险保费占比情况来看,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占比逐年上升,第三方渠道占比逐年下降,大多数公司采用自建官网和第三方渠道“双管齐下”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