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研究
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出版日期】2014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报告目录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始于2004年。2004年8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
近年来,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开始提速。截至2013年末,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到17家,总资产规模由2005年的60亿元发展到2600亿元;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已营业的17家汽车金融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超过28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9亿元,增幅达8.4%。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总贷款余额超过2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7亿元,增幅达9.8%;其中,批发贷款余额超过668亿元,零售贷款余额超过194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2%和6.9%。
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整体不良贷款余额为11.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43%,较2013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优于金融机构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新车市场增速放缓,以及新车利润逐渐摊薄,经销商纷纷开始转向挖
掘汽车后价值链的利润增长点。汽车金融开始承担起相较以前更重要的角色,从单一消费工具逐渐转变成车企拉动销量、拓展利润的武器。2012年以来,以奔驰、宝马为首的车企以及一些大型经销商集团纷纷加快了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推陈出新,汽车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抬头趋势。
金融服务是汽车产品流通和消费的润滑剂,对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人民消费观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汽车金融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贷款购车的比例将逐年升高。而对车企来说,汽车金融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销量,本身的利润也很可观,再加上经营多元化等方面优势,将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看好。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汽车金融的定义、主体、业务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汽车金融行业的状况,然后具体剖析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汽车保险市场、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汽车金融市场做了国外主要公司经营状况分析和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分析,最后重点分析了汽车金融市场的投资潜力、存在风险和未来发展趋势。
1.2.3提高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资金运用效率1.2.4汽车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2012-2014年国际汽车金融分析2.1国际汽车金融发展状况2.1.1国际汽车金融的产生2.1.2世界各地汽车金融服务状况2.1.3国际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2.1.4国际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主体2.1.5国外汽车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2.2世界汽车金融模式分析2.2.1美国汽车金融模式2.2.2德国汽车金融模式2.2.3日本汽车金融模式2.2.4美德日三国汽车金融特点2.2.5国际汽车金融模式的启示2.3美国汽车金融发展状况
2.3.1美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主体2.3.2美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历史进程2.3.32012年美国汽车金融市场重现生机2.3.42013年美国汽车信贷市场发展现状2.3.5美国汽车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2012-2014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环境分析3.1中国经济环境状况
3.1.1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分析3.1.2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分析3.1.32014年1-5月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分析3.1.4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分析
3.2中国汽车金融社会环境3.2.1中国居民消费情况分析
3.2.2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剖析3.2.3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金融行为3.2.4中国信用服务体系的缺位分析3.2.5加快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3.3中国汽车金融政策及监管环境
3.3.1新《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五大变化3.3.2政策助推汽车金融业发展3.3.3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监管分析3.3.4银监会强化汽车金融公司监管3.3.5建立汽车金融有限监管格局3.3.6中国汽车金融委员会介绍及其规则
第四章2012-2014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分析4.1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概况4.1.1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历程4.1.2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4.1.3我国金融机构发力汽车金融服务市场4.1.4自主品牌车企积极开拓汽车金融市场4.1.5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基本模式4.1.6互联网金融对汽车金融发展的影响4.22012-2013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状况4.2.12012年汽车金融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4.2.22012年国内汽车金融市场竞争加剧4.2.32012年汽车金融政策成救市良药4.2.42012年汽车金融融资市场化取得新进展4.2.52013年汽车金融企业积极开拓租赁市场4.3中国二手车金融市场分析
4.3.1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
4.3.2二手车市场金融服务成迫切需求4.3.3金融助力二手车消费4.3.4二手车金融业务模式分析4.3.5二手车金融现状分析4.4中国汽车批发金融发展分析4.4.1我国汽车行业经销商发展状况4.4.2中国汽车批发金融服务发展状况4.4.3汽车批发金融的实践案例分析4.4.4汽车批发融资发展展望4.5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分析4.5.1中国汽车消费金融主流产品4.5.2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格局4.5.3中国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模式4.5.4信用卡购车业务竞争状况4.5.5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存在的问题4.5.6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建议4.5.7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趋势分析4.6汽车金融产业价值链分析4.6.1我国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4.6.2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在汽车产业价值链中的作用研析4.6.3在产业价值链中大力发展汽车金融服务的建议4.72012-2014年中国汽车金融机构发展状况4.7.1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三种模式
4.7.22013-2014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现状4.7.3专业汽车金融机构的优势4.7.4汽车金融机构着力开发特色产品4.7.5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存在问题分析4.8中国汽车金融公司SWOT分析
4.8.1优势(Strength)4.8.2劣势(Weakness)4.8.3机会(Opportunity)4.8.4威胁(Threat)4.9中国汽车金融业存在的问题4.9.1制约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瓶颈4.9.2我国汽车金融业的突出问题4.9.3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限制4.10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4.10.1加大汽车金融产品创新力度4.10.2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
4.10.3完善发展汽车金融服务的配套法律制度4.10.4我国发展汽车金融的对策4.10.5中国汽车金融自主创新策略
第五章2012-2014年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分析5.1汽车消费信贷简介
5.1.1贷款购车的条件和程序
5.1.2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汽车信贷比较5.1.3中外汽车信贷的差异分析5.1.4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必要性5.2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综述5.2.1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基本情况5.2.2我国汽车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竞争激烈5.2.3各大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政策比较5.2.4我国高端车型掀起信贷促销热潮5.2.5汽车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收获良好成效5.2.6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渗透率提升5.3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5.3.1消费者群体特征5.3.22012年市场调查状况5.3.32013年市场调查状况5.4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模式分析
5.4.1我国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模式分析5.4.2我国汽车金融信贷模式的优势分析5.4.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模式风险分析5.4.4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运营模式趋势5.5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存在问题5.5.1国外汽车信贷对我国的影响5.5.2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突出问题5.5.3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5.5.4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障碍5.6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策略5.6.1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对策5.6.2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产业链完善路径5.6.3打通我国汽车信贷渠道的对策5.6.4我国汽车信贷市场发展建议5.6.5推动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政策建议5.6.6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与规避措施5.7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前景展望5.7.1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容量预测5.7.2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趋势5.7.3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六章2012-2014年汽车保险市场分析6.1世界汽车保险发展状况
6.1.1汽车保险的特征与基本原则6.1.2国外汽车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6.1.3美国在线汽车保险市场发展现状6.1.4加拿大汽车保险业发展动态6.1.5国际汽车保险业对中国的启示6.1.6欧美PAYD汽车保险对我国的启迪6.2中国汽车保险市场状况
6.2.1汽车保险业在我国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6.2.2政策鼓励车企开展汽车保险业务6.2.3外资在华汽车保险市场发展状况6.2.4车险费率改革对汽车保险业的影响6.2.5大数据对汽车保险行业的影响6.2.6汽车保险销售渠道分析
6.52012-2014年中国部分地区汽车保险的发展6.5.1北京市6.5.2广东省6.5.3深圳市6.5.4浙江省6.5.5江苏省
6.6保险公司与汽车金融公司比较分析
6.6.1保险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概况6.6.2保险公司在汽车保险业务上的优势6.6.3汽车金融公司在汽车保险上的优势
6.6.4汽车金融公司将是汽车保险公司主要竞争对手6.6.5汽车保险公司应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对策6.7汽车保险市场问题与对策分析6.7.1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6.7.2我国汽车保险市场面临的症结6.7.3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的骗保问题6.7.4加强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建设的建议6.7.5汽车保险业产业链发展战略
第七章2012-2014年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分析7.1汽车融资租赁简介7.1.1汽车融资租赁的定义7.1.2汽车融资租赁业务流程7.1.3汽车融资租赁的特征7.1.4汽车融资租赁的优势
7.1.5汽车融资租赁和汽车消费信贷比较分析7.22012-2014年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分析7.2.1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综述7.2.2中国汽车融资租赁业政策环境向好7.2.3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市场迅速扩容7.2.42012年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竞争加剧7.2.5我国汽车融资租赁迎来发展良机7.2.62013年汽车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动态7.2.7中外汽车融资租赁比较分析7.3“营改增”后中国汽车融资租赁发展分析7.3.1汽车融资租赁的主要模式
7.3.2“营改增”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税务处理7.3.3“营改增”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案例分析7.3.4“营改增”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建议7.4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分析7.4.1汽车融资租赁风险类型分析
7.4.2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7.4.3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策略7.5我国汽车融资租赁的问题与对策
7.5.1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存在的不足与原因解析7.5.2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瓶颈7.5.3发展我国汽车融资租赁的对策7.5.4汽车融资租赁公司规避风险的措施
第八章2012-2014年国际主要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状况
8.1福特汽车信贷公司(FordMotorCreditCompanyLLC)8.1.1公司简介
8.1.22012年福特信贷公司经营状况分析8.1.32013年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经营状况分析8.1.42014年1-9月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8.2大众汽车金融服务股份公司(VolkswagenFinancialServicesAG)8.2.1公司简介
8.2.2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发展动态
8.2.32012年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经营状况分析8.2.42013年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经营状况分析8.3联合汽车金融公司(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8.3.1公司简介
8.3.22012年联合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状况8.3.32013年联合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状况
8.3.42014年1-9月联合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第九章2012-2014年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主体状况9.1银行汽车金融服务9.1.1中国银行9.1.2华夏银行9.1.3交通银行9.1.4广发银行9.1.5中信银行9.1.6光大银行9.1.7平安银行
9.2外资及合资汽车金融公司
9.2.1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9.2.2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9.2.3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9.2.4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9.2.5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9.2.6东风日产汽车金融有限公司9.2.7菲亚特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9.2.8宝马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9.2.9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9.2.10瑞福德汽车金融有限公司9.3本土汽车金融公司
9.3.1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9.3.2北京今日新概念工贸有限责任公司9.3.3三一汽车金融有限公司9.3.4重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第十章中国汽车金融投资及前景分析10.1汽车金融投资分析
10.1.1保险投资是汽车金融公司投资新渠道
10.1.2投资汽车金融公司的政策分析10.1.3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风险10.2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
10.2.1中外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介绍10.2.2中外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比较分析10.2.3我国开启汽车金融债券渠道
10.2.4中国汽车金融融资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10.2.5拓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的建议10.2.6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新趋势解析10.3经销商的物流金融融资业务模式及风险分析10.3.1仓单质押模式及其风险分析10.3.2买方信贷模式及其风险分析10.3.3授信融资模式及其风险分析10.3.4三种业务模式的比较分析10.4汽车金融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10.4.1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盈利模式10.4.2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盈利模式10.4.3我国汽车金融盈利模式存在的掣肘10.4.4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的借鉴10.5汽车金融发展趋势分析10.5.1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方向10.5.2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趋势
10.5.3二三线市场成汽车金融发展新契机10.5.42015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预测10.5.52015-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业预测分析附录
附录一: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附录二:汽车贷款管理办法
附录三: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
附录四:关于支持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附录五:关于规范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自律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