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是一种保障个人或企业财产安全的保险形式。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则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投保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财产保险的核心功能在于保障财产安全,弥补财产损失,以及在特定情况下提供责任保障。无论是家庭财产还是商业资产,都可能面临火灾、盗窃、自然灾害等风险,而财产保险能够在这些意外发生时提供及时赔付,帮助投保人减轻经济负担,恢复正常生活或经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59万亿元,赔付支出1.07万亿元。其中,车险、责任险、农险、健康险、意外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673亿元、1268亿元、1430亿元、1752亿元、509亿元。
据安联全球保险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保险业估计增长了7.5%,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的最快增长。全球保费收入达到6.2万亿欧元,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为26200亿欧元、财产险保费收入为21530亿欧元,和健康险保费收入为14270亿欧元。
与2022年全球保费增长主要由财产险业务推动的情况相比,2023年的增长显得更加平衡。人寿险、财产险和健康险三大业务的增长幅度较为接近,其中人寿险为8.4%,财产险为7.0%,健康险则增长6.6%。
2023年,中国保险市场表现优异,总保费收入增长9.1%,达到6540亿欧元,创下近几年的最快增长。近日,上市保险公司2023年“成绩单”陆续出炉,其中,财险业整体表现亮眼,公司盈利能力依然保持稳定,整体显现出较强发展韧性。年报显示,2023年,上市险企车险业务增长稳健,非车险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成为财险保费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年报显示,财险业“老三家”中的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2023年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约1万亿,市场份额占比约为63%,三家公司规模化优势形成的“马太效应”持续加剧。其中,这三家企业车险保费合计为6029.9亿元,同比增长5.7%,以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贡献了157.65亿元的承保利润,超出整个车险行业盈利水平。
非车险是财险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2301.81亿元,增长7.4%;太保产险非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848.28亿元,增长19.3%;阳光财险非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1.0亿元,同比增长14.9%;太平财险非车险保险服务收入增长16.7%,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社会风险总量的不断攀升,众多财险公司正逐步觉醒,它们认识到必须摒弃传统的等量风险管理模式,转而采取主动策略,全面介入社会风险的整个管理流程。为此,这些公司正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风险减量服务,通过从源头上预防风险、降低潜在损失,以及填补财产保障的不足,确保客户资产的全面保护。
中国人保在2024年度工作上明确,要聚焦主责主业,建设以财产险业务为核心主业、人身险和再保险业务协同发展,以投资管理业务为战略支撑的保险集团,做优做强财产险,做专做精人身险和再保险,提升投资板块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保险主业的“双服务”能力。
我国保险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并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展望2024年,“稳中有升”仍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基调。与此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也正成为财险市场努力的一大方向,将更有效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查看详情→
2024年中国口腔科用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如今,从国家战略层面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风向,为国产口腔医疗设备发展环境提供了更加充分...
618开门红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增长300%京东618开启后,Apple、美的、海尔、小米、中国黄金、华为、小天鹅、格力、海信、TCL等众多品牌成交5...
多方数据显示,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和饲养宠物家庭增多影响,在食品、手推车、医疗及其他产品和服务领域,韩国的宠物市场规模正迅速超过婴儿市...
2024年中国睡眠监测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睡眠经济”近年来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睡眠监测...
2024年中国家庭医生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家庭医生并非“私人医生”,截至目前,全国已组建超过4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
2024年中国数字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毋庸置疑,数字化是医疗的未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AI技术的不断发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