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领域面临的障碍与应对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03

本文选自《新华文摘》2024年第11期经济栏目

作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引擎”,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制约我国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有效增长的因素仍然不少。破除消费领域面临的障碍,能够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于筑牢当前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的基础,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消费领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消费对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3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恢复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领域呈现出传统消费持续回暖、服务消费加快恢复、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绿色低碳消费潜能不断释放以及居民消费环境日益改善等特征。

(一)传统消费持续回暖

(二)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2023年,以接触型、聚集型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增长动能强劲,成为促进我国消费恢复的主要动力。其中,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5.2个百分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升至45.2%,较2022年提高2个百分点。文旅消费市场火爆,国内出游人次达48.91亿,同比增长93.3%,旅游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的81.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旅游收入已恢复至2019年的85.7%。

(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为新型消费奠定良好基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极大丰富了消费场景,刺激新型消费蓬勃发展。二是线上线下商品消费加快融合发展。一方面,线下消费逐步向线上转移。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产品与服务导向,再到抖音、快手等直播间购买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线上消费愈发注重给消费者线下般的体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不断进步,极大拓展了消费空间。三是“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广。随着互联网工具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旅”等社会服务新模式加快发展。

(四)绿色低碳消费潜能不断释放

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渐入人心,绿色低碳消费需求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19年的4.7%快速升至2023年的31.6%。苏宁易购2023年11月发布的《“双11”电器消费观察》显示,“双11”期间门店绿色智能家电销售占比升至73%,一站式以旧换新订单量环比增长131%。

(五)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我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从而为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加快推进消费类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商、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为代表的消费类基础设施持续普及,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便利性,更好满足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二、制约我国消费有效增长和持续发展的障碍

(一)资产负债表恶化削弱居民消费能力

(二)基础设施供给短板仍然较多,影响居民消费便利性与可得性

(三)政策堵点犹存,影响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四)消费环境欠佳加大居民消费顾虑

三、破除消费领域的障碍、扩大消费的主要思路

(一)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健全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正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使需求获得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满足,实现更可持续的消费增长。当前商品和服务供给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地方保护问题,为了保护本地产品,个别地方政府会通过种种隐蔽手段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兴起,个别头部企业还会滥用市场优势,对入驻企业设置诸多不合理限定,甚至个别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杀熟”。这些不合理做法既妨碍了公平竞争、降低了市场效率,也给消费者造成了福利损失。

要把扩大消费作为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重点。要创新扩大消费的政策工具,完善扩大消费的制度安排,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

(二)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增强短板供给能力

制约扩大消费的诸多障碍不仅仅存在于消费领域,供给侧的短板和限制也会造成供需错配,导致无法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供给显著增强。消费能从需求侧为投资寻求合理方向,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居民消费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要直面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通过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良性互动,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质量难点,化解一批民生消费领域质量痛点,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三)坚持长短结合,统筹好短期政策刺激和长期制度变革政策的衔接

扩大消费既需要短期的政策举措,更需要中长期的制度变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扩大消费的障碍。短期促消费政策侧重于带动终端消费需求企稳回升,进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内循环,起到稳增长的政策效果;中长期要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挖掘和释放内需潜能。针对制约我国中长期扩大消费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特别是分配差距较大、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矛盾,明确改革目标和路线图。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还在于增加居民收入。近期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增收政策,如房贷利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调整优化和延续、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印花税减半征收降低交易成本等,这将进一步增加经营者和居民收入,促进消费。但从长远来看,还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为扩大消费注入源头活水。

四、破除消费领域的障碍、扩大消费的主要举措

(一)保持宏观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人民增收以及扩大消费的基础。中国经济2023年增速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但要看到,保持中国经济量的合理增长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压力。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首要的是提振信心,坚定不移发展经济,坚持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从具体操作来看,要把握好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好经济增长的短期周期问题和长期趋势问题,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要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努力保持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政策执行中,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特别是要加强各部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避免出现政策打架、合成谬误等问题。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强化正向预期,引导社会大众形成良好的发展预期和共识。

(二)加强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

(三)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减少居民即期与远期消费面临的不确定性,减轻居民生活负担,能够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在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过程中,将科学调整保障标准和受益标准作为主要抓手,尽快修复疫情后的民生经济。一是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完善民政部统筹下的多部门与多元主体的协作救助机制,从物质型、生存型救助向多元型、发展型救助转变,将精准扶贫标准认定和系统管理与长效扶贫机制的实践经验拓展至社会救助其他领域,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水平。二是扩大社会福利制度的覆盖面,结合当前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的社会现实,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体制,在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收益率,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绩效考核。四是加强社保体系建设,稳定居民预期,解决好住房、养老、育儿、医疗等支出对传统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

(五)加快补齐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短板

(六)着力打通部分领域和区域存在的政策堵点

破除消费领域的限制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尤其是对推动大宗消费加快恢复、丰富消费场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高度重视居民购车的合理诉求。将“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共识进一步落实。重视公共交通合理发展,推动智慧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二是妥善处理好城市治理与地摊经济的关系。原则上需建立公平透明的管理机制,支持合法商贩的组织和发展,使外部环境和谐,进一步建立人与城市空间的共生关系。三是优化免税店的牌照管理制度。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加快推进放宽免税商品限量、限额及限品种的政策研究和改革,深挖市场潜力,扩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创新消费场景,优化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三种布局业态,尤其是加快市内免税店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消费体验。

THE END
1.中国消费信贷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方向分析报告20252.4.2 日本的消费信贷市场监管体系 (1)日本征信体系 (2)日本法律保障体系 2.4.3 日本消费信贷市场主要产品及参与主体 (1)市场参与主体 (2)消费信贷产品 2.4.4 日本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分析 2.5 主要地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3章:我国消费信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03271604781367
2.2024年中国婚庆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2024年中国婚庆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婚庆行业作为文化消费和情感消费的重要领域,其发展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消费趋势。近年来,随着年轻人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观念的兴起,婚庆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定制化的趋势。新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婚礼形式,而是追求独一无二https://www.cir.cn/R_ShiYouHuaGong/75/HunQi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1.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4年3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2024年3月,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消费促进年”总体安排,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万亿元,同比增长4.7%;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https://www.gov.cn/lianbo/fabu/202404/content_6946422.htm
2.一图读懂六组数据看我国消费市场恢复向好中国青年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央视网 中国网 新华网 人民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503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京ICP备13028878号-6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406/21/WS667625f1a3107cd55d268069.html
3.国家统计局: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消费品旧换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看,今年以来,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随着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新业态加快...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CSFUIS0519QIKK.html
4.当前图书市场现状8篇(全文)国内一般图书消费市场现状 1.近十年来国内一般图书消费市场发展历程 纵观近十年来我国的图书消费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图书市场平稳发展,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 1994年是中国图书出版业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最重要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图书业发展的目标就是逐步培养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qa2hl26.html
5....全球黄金供需市场火热,我国是黄金生产和消费大国[图]关键词:金矿、矿产金、黄金、黄金消费 一、全球市场现状 金矿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其中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金矿储量相对较为丰富,储量占比均超过10%。2023年,澳大利亚金矿储量为12000吨,居于全球榜首,占全球金矿总储量的20.23%。相比之下,我国金矿储量优势不足,2023年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5.06%,排在全球第五位...https://www.chyxx.com/industry/1192100.html
6.汽车市场调查报告(通用11篇)由全国最大汽车交易市场——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主办8家互联网网站和7家媒体共同协办的“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网上调查”近日结束。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市场不是政府和商家说了算真正决定它“前途”的是消费者。 我为什么现在不买车。 1、高价格、低收入影响购车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208080403_6397141.html
7.消费群体年轻化加速国内茶市场演变从生产到消费低碳化为新趋势另外,目前袋泡茶也成为我国茶叶消费市场的一个高速赛道,并涌现出多个代表性的茶企,如CHALI茶里、喜茶、奈雪的茶……2020年11月,成立6年的茶包品牌CHALI茶里完成了亿元级融资,且具测算在2020年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增长已超过150%。 这些新茶饮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国内茶叶消费市场增长,也为茶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4/13/13672581_1131350063.shtml
8.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消费潜力的分析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2007年GDP年均增长9.8%,近十年(1998年-2007年,下同)更是保持11.8%的年均增长速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不断减弱态势。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719879_1.html
9.市场调查报告范文15篇中国北京国际广告新媒体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展示交易会(简称北京广告“四新”展),就是展现北京广告标识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窗口。它是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广告展,也是中国广告标识行业历史最悠久的展览会,代表了中国北方地区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告行业市场,面对约5亿人口的消费市场。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803260.html
10.家具市场调研报告(精选6篇)1.1市场现状 当前,国内家具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竞争格局。中低档家具品种繁多,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竞争激烈。然而,高档家具市场仍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国内生产高档家具的能力不足,无论是加工手段、工人技术水平还是原辅材料的供应都受到限制,导致市场上销售的高档家具多数为进口产品。 https://www.ruiwen.com/word/jiajushichangdiaoyanbaogao.html
11.2023年塑料水杯市场分析:我国塑料水杯产量约4.9亿个全球塑料水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稳定增长。据塑料水杯市场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塑料水杯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而且仍在不断扩大。 塑料水杯市场发展现状 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亚太地区是全球塑料水杯市场的主要消费区域。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亚太地区的主要消费市场,其中以中国的需...https://m.chinabgao.com/freereport/90303.html
12.全球及中国果脯蜜饯市场品牌战略管理与营销趋势研究报告2022版二、欧洲果脯蜜饯行业的市场特征 第五节 主要跨国果脯蜜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第三章 2016-2021年我国果脯蜜饯行业现状及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6-2021年我国果脯蜜饯行业发展现状 一、果脯蜜饯行业市场规模 二、果脯蜜饯行业产品发展现状 三、果脯蜜饯行业消费市场现状 ...https://blog.csdn.net/HSXH2015/article/details/123016677
13.20252031年全球低空消费市场商业机遇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2025-2031年全球低空消费市场商业机遇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中国低空消费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低空消费行业发展情况 第二节最近3-5年中国低空消...https://www.jianshu.com/p/884c61da08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