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作为近年来新兴领域,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全球储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储能技术成为了解决能源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磁储能、电池储能等,其中,电化学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电化学储能技术,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下来,并适时反馈回电力网络。
储能行业产业链分析
储能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材料及设备、中游电池制造及系统集成安装、下游应用。储能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电芯原材料和电池生产设备,其中电芯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其他材料。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以及储能系统集成安装,其中储能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PACK。产业链下游主要为不同应用场景的运维服务等,如储能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实现调峰调频、减少弃光弃风、缓解电网阻塞、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等功能。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的备用电源,以及为机器人系统供电,保障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稳定运行等。整体来看,储能电池产业链覆盖范围广,参与方较多。
储能行业现状
2021年全球家储装机规模进一步增高至6.6GWh,同比增长约46%。假设全球各国平均能源价格不发生剧烈波动,通过户用光伏装机预测数据,并假设光伏配储比例,同时考虑部分现有户用光伏新增储能需求,北京研精毕智预计2022年全球储能装机量有望达9.4GWh,同比增长43%,至2025年全球户用储能装机有望达近20GWh。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同样首次低于80%,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8.3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0.2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同比增长44%。
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储能行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最后,跨界合作与创新是储能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储能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将产生更多创新应用。例如,储能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将推动智慧能源的发展;储能技术与交通、建筑等领域的结合将促进电动汽车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这些跨界合作与创新将为储能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