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涉及到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和宠物服务等行业。宠物行业是指一切围绕着“宠物”而形成的产业链,涵盖宠物的繁殖与宠物交易,以及围绕宠物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包括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和宠物服务等,其中宠物服务包括宠物美容、宠物寄养、宠物训练、宠物摄影、宠物殡葬等多种服务。目前,我国宠物行业逐渐发展出覆盖宠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产业链。
宠物食品在产业链上占据着最大市场份额。宠物食品作为宠物的刚需用品,在宠物产业链上占据着主要的消费市场。根据欧睿国际2018年数据显示,在全球宠物市场上,宠物食品占比达到50%,宠物医疗和宠物用品占比为28%和19%。
根据《2023年-2024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在我国宠物市场上,2023年宠物(犬猫)消费品类中,宠物食品占比达到52.3%,宠物医疗和宠物用品占比分别为28.5%和12.5%。
全球宠物行业
发达国家宠物行业起步早,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发达国家宠物行业起步早,目前产业链较为完整和成熟,已形成了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训练、宠物保险等产业链条。近几年来,全球宠物市场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7-2022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由1204亿美元增长至1713亿美元,CAGR约为7.3%。
中国宠物行业
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宠物行业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大致经历了启蒙期、成长期和高速发展期。1992年,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向整个社会宣导了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象征社会文明的理念。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内宠物行业的形成。
1993年,玛氏、皇家等国外宠物行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进入21世纪,中国宠物数量快速增长,同时,宠物角色发生转变,由“功能性”角色逐渐转型为“情感性”角色;伴随互联网大潮,第一批线上宠物服务平台出现;国内开始出现宠物用品制造厂商,但规模较小。
近几年我国宠物和宠主数量总体上保持增长。宠物犬和猫仍是我国宠物的主要类型,2018-2023年我国城镇犬猫数量由9149万只增长至12155万只,CAGR约为5.8%;其中宠物犬数量由5085万只增长至5175万只,CAGR约为0.4%;宠物猫数量由4064万只增长至6980万只,CAGR约为11.4%。宠主数量总体保持上升。
2018-2022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主由5648万人增长至7043万人,CAGR约为5.7%;其中城镇宠物(犬)主由3390万人增长至3412万人,CAGR约为0.2%;城镇宠物(猫)主由2258万人增长至3631万人,CAGR约为12.6%。
我国宠物主主要聚集于一二线城市。从宠物主所在城市的分布情况看,2023年一二线城市宠物主占比达到70%,是主要的养宠人群;其中一线城市宠主占比28.9%,二线城市宠主占比41.1%;三线及以下城市宠主占比约为30%。
我国宠物市场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根据2022年和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18-2023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由1708亿元增长至2793亿元,CAGR约为10.3%;其中城镇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由1056亿元增长至1488亿元,CAGR约为7.1%;城镇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由652亿元增长至1305亿元,CAGR约为14.9%。预计到2026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13亿元,其中城镇宠物犬和猫消费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1847亿元和17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