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网络消费有哪些陷阱?刚刚发布的《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显示,六类问题的投诉最为集中,主要包括:不明扣费、支付未到账、发货不及时、假冒伪劣、退款不及时、描述与商品不符。
去年一年,猎网平台、360手机卫士共收到3549例网络生活中的消费投诉问题。消费投诉中,男性占比70%,女性占比30%,男性成为互联网消费投诉的“主力”。在人均投诉金额方面,男性为9157元,女性为6170元,男性人均投诉金额约为女性的1.5倍。男性成为投诉量与人均投诉金额的“两高人群”。
不明扣费消费者投诉最多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在各年龄段分布中,不明扣费在00后中情况最严重,占比72.8%,其次为90后占比约4成。这可能与00后群体网龄较短,安全消费意识相对淡薄,警惕性低有一定关系。
下载软件最易落入“扣费坑”
扣款方式中最主要的扣费方式为手机话费81.3%,其次为第三方支付12.6%,而在扣款原因中因软件引起的扣费占主要原因,占比超过4成;其次为完全未知状态下扣费,占比24.3%。
在猎网接到的不明扣费消费纠纷投诉中,消费者通常是在未知晓软件收费的情况下,或者受了“免费下载”、“试用七天”的诱惑,下载了软件,之后被提示扣费。
虚拟商品交易成投诉“重灾区”
虚拟商品是人均损失第二高的被投诉商品,人均投诉金额4292元。游戏位列第三,人均投诉金额3874元。
90后“猫奴狗奴”为宠物维权
在游戏类投诉中,00后占比也最多,为43.7%。这与00后日常多使用手机玩游戏的行为习惯有关。根据00后投诉者的投诉,其投诉情形包括下载所谓的免费游戏被扣费,游戏中误点付费,游戏外购买点卡、代练服务却与描述不符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