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也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创立于1923年,是湖北地区首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在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15名。2020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全国医院第20名。
医院有首义、光谷、洪山等多个院区,设置涵盖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临床医技科室127个,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开放病床5200余张,位居全国第9。主院区(首义院区)位于武昌张之洞路,开放病床3500张。东院区(光谷院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开放病床1700张。洪山院区是湖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着眼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疗中心,规划床位1000张,于2022年底建成。
主院区(首义院区)
东院区(光谷院区)
洪山院区(效果图)
医院有在职职工7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近千名,包括中央“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等知名专家和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诺贝尔奖得主levitt教授和两院院士40余人受聘为医院客座、兼职教授。
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200多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医院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亮相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多篇原创科技论文发表在《JAMA》、《Lancet》、《Nature》、《Science》、《Circulation》等世界顶级杂志上。心血管内科学科活跃度位居全球医院第4,统计源论文数位居全国医院第3,科技产出位居全国医院第3,心血管病学、消化病学、精神病学、变态反应学4大学科位居全国前10。
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验医学科、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
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口腔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被评为全国“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专业600余名本科生、12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1400余名住培和专培医师、近千名进修人员的培养任务。
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病毒室)、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心血管病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消化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剂学、心电生理、消化道病理生理国家中医药Ⅲ级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基地。医院设有包括心血管病、眼部疾病、消化疾病微创诊疗、生殖医学、精神疾病、肾结石等7个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抑郁症、临、腹膜透析、复杂食管疾病等3个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肾病、消化内镜、超声、精神病、神经外科、眼科、变态反应、健康体检等多个湖北省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医院。设有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心脏自主神经研究中心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生殖医学等研究室。湖北省免疫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湖北省发改委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医院,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
二、住培基地简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为湖北省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基地、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湖北省首个顺利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查评估的培训基地,荣获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优秀专业基地主任”、“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和“优秀住院医师”等国家级住培荣誉称号,并在2018年住培巡礼中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一家培训基地向全国介绍住培的武汉经验。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现有国家级西医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7个:内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放射肿瘤科、口腔全科、口腔正畸科、重症医学科。
三、招录对象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包括港澳台);
2.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符合国家临床、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考资格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已取得国家临床、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3.身体条件能够保障正常完成临床培训工作。
(二)申报专业要求
1.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申报专业限定为口腔医学类专业。
2.本科专业已限定专业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如全科、儿科、麻醉、医学影像、耳鼻咽喉等),申报专业限定为原本科专业或全科医学科。
3.下列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申报专业限定为全科医学科(单位在职人员委托培训除外):
(1)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非应届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2021年毕业的本科生按应届对待);
(2)具备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条件,但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非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毕业生(含专升本、成人本科等);
(3)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临床医学专科学历毕业生。
(三)特定类型人员补充要求
1.委培单位人(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如其从事专业属于培训专业范围,尚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且尚未晋升中级技术职称者)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单位派遣制,须由所在工作单位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前签订医院间的《定向委托培训协议书》(见附件1),并统一联系派遣和出具《委托培训证明》(附件2),不接收有工作单位的个人报考。
(四)限制申报要求
以下三类人员不可以报考!
1.中医、中西医结合或检验医学技术等不符合国家临床、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考资格的专业均不在本次招录范围。
2.已纳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的学员,不得重复申报。
3.2022年应届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不参加本次招录程序,原则上依照就业协议所属地,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就近安排国家基地参加培训。
(五)身份类型说明
1.单位人学员:培训基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人事处统一招聘的医师。
2.委培单位人学员:其他医疗机构(含协同单位)人事招聘或在职,委派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
3.社会人学员:尚未签订单位或已经离职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以个人身份报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四证合一学员:也称“专硕并轨”,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2年拟招录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接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重身份。
四、2022年招录专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2年招生计划
备注:
1.标“*”为紧缺专业,在不超专业基地容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超计划招录。
2.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检验医学科、核医学科等部分特殊专业适当进行指标调配和超计划招收。
“四证合一”和农村订单定向学员不需注册和填报志愿。
六、招录选拔程序
(一)招录选拔程序
1.资格审核:培训基地统一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线上审核。
2.考核通知:培训基地根据报考情况,组织安排招录考核(含院级考核和专业基地考核),并在报名系统上向考生发布考核通知。
3.招录考核:培训基地统一组织院级考试;各专业基地单独组织专业内的面试和专业考试,最终考核成绩由院级成绩和专业基地成绩两部分共同组成。
4.院内调剂:培训基地根据各专业基地招录情况,组织第一志愿未录取的社会人学员进行院内专业调剂。
5.名单公示:培训基地将录取名单进行网络公示。
6.录取确认:培训基地在报名系统中进行录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将按2022年湖北省住培招录工作统一安排,于4月25日~6月13日内组织完成资格审核、面试、专业考试和录取等工作,并给予第一志愿未录取的社会人考生一次院内调剂机会。6月13日前,培训基地完成录取名单网络公示和系统录取操作。
(温馨提示:我院只进行第一批次招录。)
(三)报名材料要求
考生必须在报名系统上如实提交以下个人资料(如未提供,则视为未取得):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扫描件;
2.本人学位证和学历证扫描件,如尚未毕业,可下载学信网的学历或学籍证明(非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类别的其他专业学历不作为住培认定的有效学历);
3.执业医师资格证扫描件(如尚未取得可不提供);
4.委培单位人需提供在岗证明材料(盖有医院公章的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和《委托培训证明》。
(四)招录考核要求(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计划在5月中旬)
本次招录考核包含培训基地(医院)考核与专业基地考核两部分组成。
1.院级考核(占总成绩40%)
(1)理论考核(20%):考核形式为现场网络考核(使用手机),考核内容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和题型。
(2)临床技能考核(20%):考核形式为多站点考核。考核内容为问诊、体检、技能操作等基本临床技能。
2.专业基地考核(占总成绩60%)
(1)面试(40%):采用现场面试,进行综合评价。
(2)专业理论考核(20%):考核形式可为口试、笔试或网络考试等任何形式(具体由相应专业基地制定),考核内容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和难度,体现本专业特点。
最终根据总成绩,按专业内不同身份类型分类排名和择优录取。
(五)院内调剂方法
社会人身份类型的考生如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可有一次院内专业调剂的机会。
院内调剂采用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具体流程为:(1)培训基地提供可选择的调剂专业à(2)考生选择是否接受调剂及意向调剂专业à(3)专业基地确定是否接收调剂。调剂时优先保障全科医学科、儿科、急诊科、精神科、妇产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重症医学科等紧缺专业,以及检验医学科、核医学科等指定专业。
(六)录取名单公示和录取确认(6月13前完成)
(七)报到与签订培训协议或劳动合同
培训基地计划于7月下旬安排招录的全部2022级住培学员(不含四证合一)到基地报到和组织入院教育,并签订培训协议(非社会人学员)或劳动合同(社会人学员)。
无故逾期不报到者,将视为主动放弃,予以取消培训资格。
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参加住培可根据考评情况适当缩减培训时长,最多可缩减一年。
2.培训内容
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中统一的轮转计划和培训内容要求执行。
八、培训待遇(以下待遇均不含四证合一学员)
1.基本补助与绩效
住培学员基本补助与绩效标准(含社会保险个人扣缴部分)
其中委培单位人学员的基本工资由派出单位承担;绩效奖由培训基地按月度考核统一发放。
2.社会保险
按医院统一标准,由人事处为单位人和社会人学员代扣代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其中个人扣缴1/4,医院资助3/4)。
委培单位人学员的社会保险由派出单位承担。
3.紧缺专业补助
对面向社会招收的紧缺专业学员(委培单位人和社会人学员)按以下标准给予紧缺专业补助:全科医学科8000元/人/年;儿科、急诊科、精神科、妇产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和重症医学科等紧缺专业6000元/人/年,均按年度进行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
4.加班补助
对在培训科室参与值夜班的学员,按医院统一标准发放夜班费(与绩效奖一同发放)。
5.住宿补助
6.就餐补助
为学员统一办理职工就餐卡,享受医院职工同等就餐补助。
7.其他补助
除上述由培训基地统一提供的培训补助外,鼓励各培训科室可根据本科室特点和学员工作表现,对优秀学员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
九、学位申请
十、退培说明
如有确定要继续攻读全日制研究生或需中途退培者,请勿报名!请勿报名!请勿报名!以免浪费名额和影响自己的诚信与发展。
报名咨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金松老师
办公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学楼109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