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鲁克先生自认为,虽然他因为创建了现代管理学而广为人知,但他其实是一名社会
生态学者,他真正关心的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况,管理则是新出现的用来改善社会和人生的工具。他一生写了39本
书,只有15本书是讲管理的,其他都是有关社群(社区)、社会和政体的,而其中写工商企业管理的只有两本书(《为成果而
管理》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鲁克深知人性是不完美的,因此人所创造的一切事物,包括人设计的社会也不可能完美。他对社会的期待和理想并不高,
那只是一个较少痛苦,还可以容忍的社会。不过,它还是要有基本的功能,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条件。
这些功能或条件,就好像一个生命体必须具备正常的生命特征,没有它们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了。值得留意的是,社会并不等
同于“国家”,因为“国(政府)”和“家(家庭)”不可能提供一个社会全部必要的职能。在鲁克眼里,功能正常的社会至
少要由三大类机构组成: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它们各自发挥不同性质的作用,每一类、每一个机构中都要有能解决问题、
令机构创造出独特绩效的权力中心和决策机制,这个权力中心和决策机制同时也要让机构里的每个人各得其所,既有所担当、做
出贡献,又得到生计和身份、地位。这些在过去的国家中从来没有过的权力中心和决策机制,或者说新的“政体”,就是“管
理”。在这里鲁克把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体制与政府的统治体制统称为“政体”,是因为它们都掌握权力,但是,这是
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权力。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掌握的,是为了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而调配社会资源的权力,政府所拥有的,
则是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的裁夺和干预的权力。
在美国克莱蒙特大学附近,有一座小小的鲁克纪念馆,走进这座用他的故居改成的纪念馆,正对客厅入口的显眼处有一段
他的名言:
在一个由多元的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中,使我们的各种组织构负责任地、独立自治地、高绩效地运作,是自由和尊严的唯一保障。有绩效的、
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和替代极权专制的唯一选择。
当年纪念馆落成时,鲁克研究所的同事们问自己,如果要从鲁克的著作中找出一段精练的话,概括这位大师的毕生工作
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意义,会是什么?他们最终选用了这段话。
如果你了解鲁克的生平,了解他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你一定会同意他们的选择。从他的第一本书《经济人的
末日》到他独自完成的最后一本书《功能社会》之间,贯穿着一条抵制极权专制、捍卫个人自由和尊严的直线。这里极权的极是
极端的极,不是集中的集,两个词一字之差,其含义却有着重大区别,因为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中央集权统治直到20世纪才
有条件变种成极权主义。极权主义所谋求的,是从肉体到精神,全面、彻底地操纵和控制人类的每一个成员,把他们改造成实现
个别极权主义者梦想的人形机器。20世纪给人类带来最大灾难和伤害的战争和运动,都是极权主义的“杰作”,鲁克青年时
代经历的希特勒纳粹主义正是其中之一。要了解鲁克的经历怎样影响了他的信念和价值观,最好去读他的《旁观者》;要弄清
什么是极权主义和为什么大众会拥护它,可以去读汉娜·阿伦特1951年出版的《极权主义的起源》。
好在历史的演变并不总是令人沮丧。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从1800年开始,最近这200年生产力呈加速度提高,不但造就了
物质的极大丰富,还带来社会结构的深刻改变,这就是鲁克早在80年前就敏锐地洞察和指出的,多元的、组织型的新社会的
形成:新兴的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填补了由来已久的“国(政府)”和“家(家庭)”之间的断层和空白,为现代国家提供了真正
意义上的种种社会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教育的普及和知识工作者的崛起,正在造就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而信息科技成为这一
切变化的加速器。要特别说明,“知识工作者”是鲁克创造的一个称谓,泛指具备和应用专门知识从事生产工作,为社会创造
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人群,这包括企业家和在任何机构中的管理者、专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