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缴社保费受劳动监察两年的处理时效限制吗?最高院人社部实务案例有什么观点?人社部保险费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社保费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张栋律师的分析,第二部分为汪正楼律师摘录的一个实务案例

一、不受时效限制的主要理由

补缴社保有两年时效限制吗?特别是“社保税征”以来,越来越倾向于认定补缴社保争议不受追溯时效限制。下面就来看看不受追溯时效限制的理由。

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该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还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2011年7月1日以后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理,按照社会保险法和此规定执行,对2011年7月1日前发生的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为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时效规定,该条规定分为两款,在执法中不能仅依照第一款的两年时效规定,还需综合第二款规定判断违法行为是否存在连续或者继续状态以此确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时效。

实践中对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纳社会保险费投诉的处理,是否必须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程序(适用两年查处期限)进行处理,存在不同理解或做法。

有观点认为人社(劳动)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查处具有法定的两年期限,但责令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或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稽核),没有期限规定,不属于上述规定的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查处。

(三)社会保险具有基本保障属性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等社会风险,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足以说明社会保险的社会基本保障属性,该属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总则条文中得以充分体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职工认为用人单位有未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害其社会保险权益行为的,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应当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观点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法官专业会议纪要(七)(工伤保险领域)

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2年查处时效的适用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以企业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为由不再查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请求履行上述查处职责,且能够提供相应材料初步证明企业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有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履行相应职责。

三、人社部的观点

一、关于追缴时限问题。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为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时效规定,系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制定。同时,该条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分为两款,在执法实践中不能仅依照第一款的两年时效规定,还需综合第二款规定,即“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判断违法行为是否存在连续或者继续状态以确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时效。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16号)均未对清缴企业欠费问题设置追诉期。

因此,地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实践中,对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违法行为,一般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进行追缴和处罚,而地方经办机构追缴历史欠费并未限定追诉期。

为维护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权益,强化征缴清欠工作,经办机构接到超过《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第一款2年的追诉期投诉后,一般也按程序进行受理。对能够提供佐证材料的,尽量满足参保者诉求,予以解决,以减少企业职工临近退休时要求企业足额补缴欠费的问题发生。

四、全国人大法工委观点

人社部关于落实老有所养,请妥善解决社会保险费历史遗留追缴问题建议的答复(人社建字〔2017〕183号)

经商全国人大法工委,现答复如下

社会保险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性制度。企业是否给在职职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关系到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关系到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

按照目前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了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时效问题,系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制定。同时,该条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分为两款,在执法实践中不能仅依照第一款的两年时效规定,还需综合第二款规定,即“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判断违法行为是否存在连续或者继续状态以确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时效。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16号)均未对清缴企业欠费问题设置追诉期。

为维护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权益,强化征缴清欠工作,经办机构接到超过《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两年的追诉期投诉后,一般也按程序进行受理。对能够提供佐证材料的,尽量满足参保者诉求,予以解决,以减少企业职工临近退休时要求企业足额补缴欠费的问题发生。

以下内容为汪正楼律师摘录案例

下面再摘录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个行政诉讼案例,案例中一审法院认为受两年时效限制,二审法院认为不受两年时效限制。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苏01行终798号行政判决书

【案情简介】

2019年10月14日,朱某向六合区人社局投诉南京某公司未为其办理1993至1994年度的社会保险、未签订1993年至1994年度劳动合同,要求六合区人社局责令其补缴,责令双方补签合同。

2019年10月17日,六合区人社局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认为朱某投诉的违法行为已超过2年,依法不予受理,告之复议及起诉期限。并向朱某送达该决定书。

朱某不服,提起本案诉讼,请求撤销六合区人社局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责令南京某公司为其补缴社会保险费。

【一审法院认为】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本案中,朱某于2019年10月14日向六合区人社局投诉南京某公司未为其办理1993至1994年度的社会保险等的违法行为已经超过了2年,六合区人社局于投诉5日内作出不予受理认定,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程序合法,并无不当。

另,朱某诉请责令南京虹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为朱某补缴社会保险费不属于行政诉讼审理范围,对该起诉应予驳回。

判决,驳回朱某的诉讼请求。

朱某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以下处理:(一)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三)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结合上述两条规定分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的处理方式包括: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改正、撤销立案等。故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查处”,不仅仅指处罚,而是包括通过调查后采取的各种处理方式。

因此,对于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一般应受到查处时效的限制。但是,追缴社会保险费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权益和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16号)均未对清缴企业欠费问题设置追诉期。

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界定,社会保险费缴纳属于行政征收范畴,其与行政处罚的性质并不相同,追缴社会保险费与违法行为超过追诉时效是否构成处罚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当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发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违法行为,一方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进行追缴和处罚,另一方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地方经办机构仍然可以继续追缴社会保险费的历史欠费,法律法规对此并未限定追缴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缴社会保险的前提是职工与企业确实存在劳动关系及企业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相对人请求履行上述查处职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就上述征缴的基础事实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

判决,撤销一审法院判决;撤销人社局《不予受理投诉决定书》;责令人社局重新作出处理决定。

THE END
1.用人单位社会保险法律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4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责任那些事浅谈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法律责任和案例分析,根本涵义,一是指分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899295.html
2.社会养老保险案例分析问:关于企业对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案例分析 答:应该补交1998年到2004年的养老保险,按照破产法的规定,破产资产拍卖费用优先支付员工的社保金和工资,所以要补交。 问:求关于养老保险方面大师帮我分析一下我妈的这个案... 答:养老,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种互补的关系...https://www.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308772.html
3.社会保险法案例分析一个案例带问题免费文案+PPT模板下载社会保险法案例分析一个案例带问题PPT 案例背景某公司员工小张于2021年1月1日入职,试用期为3个月。在试用期间,小张一直表现优秀,但于2021年4月1日突发疾病住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 案例背景某公司员工小张于2021年1月1日入职,试用期为3个月。在试用期间,小张一直表现优秀,但于2021年4月1日突发疾病住...https://www.pptsupermarket.com/richbodyshow/aWQ9NDkzNTk4JmtleXdvcmQ9
4.栾居沪《社会保险疑难案例解析与要点剖析》书刊本书通过梳理、甄别各类社会保险争议案例,分类介绍了社会保险领域的常见纠纷,包括养老保险争议、医疗保险争议、工伤保险争议、失业保险争议、生育保险争议,力图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进行专业的法律分析,厘清、剖析不同纠纷类型的争议焦点。同时,作者从解决各类争议的从业经历出发,通过不同的专题对各类社会保险争议的解决路径进行...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2-09-08/content-1572184.html
5.社会保险法案例试题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社会保险法案例试题 篇一保险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保险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2022年3月,某厂45岁的机关干部龚某因患胃癌亲属因怕其心绪波动,未将真实病情报告本人住院治疗手术后出院,并正常加入工作.8月24日,龚某经吴某推举,与之一同到保险公司投保了简易人身险,办妥有关手...https://m.mayiwenku.com/p-34246980.html
6.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二方式案例分析V型图课程训练含备注13页...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人,在职人员支付92%,医保退休人员支付94%;2.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参保人,支付90%;3.市外转院降2%其中,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一次性材料费,由参保人个人先自费10%,剩余部分纳入住院核准医疗费用按70%的比例支付。那么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医保报销V型图,我们根据今天所讲的这么多不用情况的案例,可以将V...https://www.baoxianziliao.com/view/68630.html
7.养老保险案例分析20240301055128.pptx国际养老保险案例分析?养老保险案例的启示与借鉴目录 01养老保险基本概念 养老保险的定义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确保其生活质量。养老保险的运作方式通过个人和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当参保人达到退休年龄后,按照缴费情况和相关规定领取养老金。 养老保险...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01/5043130132011113.shtm
8.财政学案例分析目前,社会保险费用的征收模式主要有两种: 1、社会保险机构统一征收。由雇主将本身应交纳的保险费和代收的雇员的保险费统一交纳到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模式,如中国、新家坡、智利、法国。 2、税务机关统一征收。由雇主将本身应交纳的保险费和代收的雇员的保险费统一向税务机关交纳,构成...http://dec3.jlu.edu.cn/webcourse/t000050/alfx/alfx5.htm
9.社会保障案例分析范文.docx该【社会保障案例分析范文】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社会保障案例分析范文】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https://www.taodocs.com/p-938656310.html
1.保险案例2024保险理赔案例分析太平洋资讯频道投保案例栏目为您提供多样化保险理赔案例分析,涵盖保险投保案例和人寿保险理赔案例分析等。看案例挑保险,根据案例更快捷、更便利找到适合您的保险。https://www.cpic.com.cn/zixun2/tbal/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以案释法:案例二:社会保险案例分析以案释法:案例二:社会保险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2012年7月1日,我市A公司招用王某在其公司从事副经理的工作,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两年,试用期为二个月,工资8000元/月,双方约定公司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含在工资中,由职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王某每月向当地的人寿保险机构缴纳了1000元养老保险...https://rshj.yantai.gov.cn/art/2018/10/16/art_23399_1971019.html
3.船员保险的现状与典型案例分析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众所周知,航运业是保险充分覆盖的行业,船舶、货物、船员都可以成为承保的对象,对于船员权益保护和权利救济而言,保险制度在损害赔偿和损失弥补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本篇文章将通过有关案例分析,结合保险条款解读针对船员保险的有关问题。 一 船员保险的强制要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673050
4.社会保障学案例分析(精选6篇)本案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私企老板让张某自己解决缴纳社会保险费问题,这不仅对张某构成了侵权,同时也是一种违法的用工行为。 第二,本市也没有专门接受职工挂靠、帮助用人单位规避履行缴费义务的机构。 第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不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劳动者随时可以通过申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2dk4jjj.html
5.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案例《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按职工工资总额乘以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然而未按实际工资缴纳工伤保险的待遇差额是否该由用人单位补足?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案例吧! 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案例一 案情 2012年陈某某至徐州市某公司工作,该公司按照低于其实际工资的标准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https://www.yjbys.com/shebao/gongshang/671275.html
6.54岁养老保险有没有必要交基础知识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未来的养老形式。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新型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方式正在逐渐普及。如果你认为这些新型养老机构和养老方式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流行,那么54岁养老保险的缴纳可能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 四、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两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养老保险上的情况。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513920
7.新保险案例分析10篇(全文)新保险案例分析 第2篇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深,保险行业迅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好的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出台了保险业新“国十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新国十条出台的必要性及创新性,分析其对保险业的影响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5l994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