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专业群里,有人问起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医院医疗损害鉴定答辩的示范模板啊,或者案例,书籍?
整个事情的争议点真的很简单。
患方认为:
患者缪XX(死亡),20XX年X月X日住XX市第一人民医院。5月9日转入ICU后,医方在未确诊患者是细菌性肺炎还是真菌性肺炎的情况下,撤掉抗真菌感染药物而改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存在过错,加重患者病情致其死亡。
医方认为
1、医方ICU对患者初始抗菌药物的选择符合规范,在经验性用药的同时,
也积极寻找病原微生物。
2、患者真菌感染的依据不足。初始抗菌药物未覆盖真菌,没有违反诊疗规
范。
3、患者入ICU时,病情已十分严重,预后不良。经治疗病情虽有波动,但
经调整治疗方案后,病情已有再次稳定趋势,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导致了最终不良结局。
之前的案例通常大多数科室都不怎么重视这个文书书写,所有的格式基本为写一段诊疗经过,再简要的写一段分析意见,这种分析意见一般就是那么几句话,说这是并发症,说自己没责任等等,通常所有的话加一起就是一张A4纸搞定了。
到10多年后,曾经遇到过一个医院的老医政院长,听他讲课后闲聊发现原来他经手的鉴定辩护意见书都要8张纸起步........
那么今天我把该案例的鉴定辩护意见放出来并不是说这是一个模板,因为每个案例都不一样,没有明确的模板可以使用,放出来多的目的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吧,提出一些共性的意见。
例如:
1、科室和医院都要对医学鉴定抱有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不仅仅表现在鉴定意见书上,还要在鉴定前的准备上,鉴定前的讨论要深入,充分的分析整个诊疗过程,这种类型的院内讨论就不要支支吾吾,遮遮掩掩了,毕竟在鉴定会上,专家可不会再给你什么面子了。
2、资料要充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那我们就要搜寻对我们有利的资料,包括各类指南、共识、教科书、说明书、论文(要有证据性的意义的)。
3、鉴定辩护意见写作要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齐全,要和自己的病历能够相互呼应。这点是建立在病历书写好的情况下,否则病历本身就是一坨屎一样的东西,你这种辩护意见写成花也没用的,毕竟最终还是以病历为基准的。
4、最好有模拟的鉴定过程,要请个不带任何偏见的人(医务处、医患办)从事长期纠纷工作的人审一下整个诊疗过程,让他们帮着把把关,问问尖锐的问题,无论从临床或者法律方面提提意见和建议。
好了,其他的暂时也想不到多少了,最后说一句,千万别以为作为同行人家会给你面子,医学会充斥了一群想要显摆自己业务能力的专家,大多数专家都恨不得从你的病历中能找到错,找到茬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一般你认为没问题的案例拿出去,给你个轻微责任算给面子,给你个次要责任你也别埋怨,当然如果人家给你定个主要甚至完全责任,那你真得好好反思下自己,那肯定是有比较严重的诊疗问题了。
附:
患者缪XX在我院住院情况分析
综上,我院认为,患者缪XX在我院住院期间所采取诊疗措施未违反诊疗规范,主要依据如下:
一.我院对患者治疗总体上符合诊疗规范
2.我院在抗菌药物经验性使用的同时,积极寻找病原微生物,以求尽早进行目标性治疗。包括使用抗菌药物前经下呼吸道的痰培养及血培养,下呼吸道标本的痰涂片找优势菌等。
3.在目标菌明确的情况下,抗菌药物选用既考虑了相应病原微生物对特定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感染部位、患者主要器官功能状态、本地区常见流行病原体以及患者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二.我院ICU对患者抗菌药物初始治疗未覆盖真菌,其依据充分,未违反诊疗规范
结合该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存在明显的宿主因素,临床特征也仅有一项次要特征,并不满足拟诊条件,无经验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依据。
4.患者入ICU后,多次寻找肺部真菌感染依据,包括5月10日痰涂片找真菌,5月10日痰真菌培养,以及后续多次下呼吸道标本均未有真菌阳性依据,即患者不存在肺部真菌感染微生物学直接依据。
5.患者在呼吸科经口痰检查发现的白色念珠菌,根据IDSA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09版内容,属于不推荐治疗行列(A级推荐)。在我国《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21-834)中,同样有“我国肺部真菌病的病原体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咳痰标本分离到真菌并不足以诊断,有些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过诊、过治现象相当普遍”的表述。
6.患者在入ICU后未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情况下,病情一度有好转表现,即便5月16日以后病情出现波动,经调整抗菌药物以后病情也有稳定趋势,由此也反证真菌感染依据不足。
三.患者的最终不良结局与我院ICU诊疗无因果关系
1.该患者入ICU时,已经处于病情十分严重状态,其SAPSⅡ评分高达70分,经计算其预期死亡率为83.84%,同期APACHEⅡ评分为34分,其计算预计死亡率为81%,该患者不良预后应能理解。
2.患者入住我院ICU后,经积极治疗,病情曾有一度好转,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波动后,经调整治疗方案,在病情已有再次稳定的形势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院方已对患方放弃治疗的不良后果尽到了告知义务,患方仍坚持自动出院,最终导致了不良结局。
总之,患者缪XX在我院诊疗期间,我院ICU的诊疗行为符合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