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的具体方法(精选5篇)

在日常生活中,人之生老病死、财产之毁损等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保险作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长足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论从生活知识结构建设,还是专业知识结构建设的诉求出发,保险基础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此要求,经济学专业将《保险学》作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较,该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保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这一点主要反映在该课程以众多学科为基础和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涉及经济学的知识,而且还涉及人口学、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

2.《保险学》是一门讲授保险理论和实务的课程。理论部分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的基本概念、保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保险合同、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保险监管等;实务部分则重点介绍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基础知识和主要险种。

3.《保险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法律性的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中很多是以保险合同为中心进行展开研究的,而保险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它的理论和实践均是以保险法为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采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提问要力求精炼、要有思考价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致使学生感到淡而无味或畏难而退;要讲究提问的技巧,同样的问题,其深浅、难易等要因人而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问,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指教师将保险学中有某些共同属性的知识归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做比较的方式,启发学生掌握其共性和个性,从而贯通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时效知识点时,就可以列举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转移,但未办理被保险人变更批改手续以及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失去保险利益的案例,通过二者在保险利益时效中的不同,让学生理解保险利益时效在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实际操作中的区别以及对保险合同效力的影响,并了解二者不同的原因,从而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采用对比教学法时,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将性质相近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法

一个成功的讨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首先,教师应选择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具有一定针对性或实际意义的,或具有多个角度、多个看点的问题。其次,学生应提前拿到讨论题目,以便于收集资料、思考整理。然后,在课堂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注意发挥控制和引导作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做认真的总结归纳。

4.案例教学法

《保险学》是一门讲授保险理论和实务、具有很强法律性的课程,需要引用各种案例来帮助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在讲课中适当穿插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更感性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最大诚信原则时,可以使告知义务的内容、履行的判断标准、违反的法律后果等保险合同条款变成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保险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同时,掌握保险实际业务中的种种经验教训。

案例教学法中要求教师选择、编排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要注意接近日常生活,使学生有兴趣并愿意思考;同时,要和学习的过程和阶段相结合,比如,在讲授保险的基本概念的知识点时可以选择一些单一性、只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个具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而在讲授保险合同部分时,就应该选择内容复杂些、涉及较多知识点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深和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吸收新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难免会走进一些误区,因而,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启发式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注意学生思维的运动,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来安排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中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2.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3.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素质教育自主性主体性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灌输式”或者所谓“填鸭式”教学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在讲台上表演,学生在下面只是被动地充当观众或者听众,是截然分离的教与学,没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转变教学观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此为背景,在探讨课堂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法逐渐走入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以其特有的方式和所达到的效果,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和欢迎。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来引导学生达到对知识掌握和提高的教学指导思想。变“填、灌”的方式为交互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思维、探究、发现、提高,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与学的教学方法论。

一、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1.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是一种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的激情,树立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培养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启发式“教学不是降低了对教师的素质的要求,而是提出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更高标准。“启发式”教学法的灵魂是灵活。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灵活、有效地运用多种授课手段、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引导、启发学生。无疑,对教师的知识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要求更贴切、有效。

3.“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从教材出发,科学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既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能超越学生的现实状况。既要有宏观的教学方向,也要有微观的细化的具体方法。

4.“启发式”教学是一个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的可持续的过程,而非意气用事的阶段性操作。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既不能超越过程,也不能半途而废。

二、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可供操作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可供操作的方法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出如下阐述,供大家参考。

1.营造氛围,调动情绪

兴趣往往对要学习研究的目标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怎样让学生产生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比如,可以借用诸如类似评书的悬念、喜剧等效果,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教师适时展开主题,与学生建立起互动的信息反馈渠道,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在激励学生情绪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始终情绪饱满,切忌表现出冷漠、倦怠、厌恶、愤怒等消极情绪,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思维情绪。由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心理不稳定且易受打击是难以避免的。要乐于鼓励、善于鼓励,保护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互动参与,启发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问题被教师或学生提出并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诸如提问、鼓励学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提示启发、导引学生思维方向不偏离正确轨道。

要意识到,在课堂上,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在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的问题上,要慎重选择。但不论是讲授法、问题法、发现法还是观察法、演示法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自主能力。启发是着眼点,是启发学生如何探究未知领域,如何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在课堂教学上,努力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把教师的提问努力变成来自学生疑问,将老师的答案努力变成学生的结论。也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参与发现、参与思考、参与讨论、参与解决,掌握如何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总结归纳,释疑答疑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思路,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耐心释疑、答疑。教师通过对典型的问题,针对典型的思路进行分析、点评,不但给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要通过分析,针对典型的正确或错误的思路或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帮着学生突破惯性的思维定式,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细节问题

1.关于课堂问题的设置。合理的课堂问题设置,是触发思考的引擎,是深入思考的阶梯,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和契机。

2.教材是主轴。课堂提问的问题,必须紧扣教材主题和重点。

3.问题焦点必须集中在教材难点上。

4.问题设置必须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

5.设置问题必需巧妙,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发矛盾和争议。要视角独特、语言巧妙、方式恰当。或正问、或反问,或明问、或暗问,或追问、或联问……

6.要充分各种教学设备设施,比如多媒体教学、图书馆等。

7.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如各种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启发式教学中容易走入的误区

1.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用来指导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用来指导教师如何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达到能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度。

2.将启发式教学误解为课堂的满堂问。将课堂简单化为师生之间的猜谜。或者,由教师设置一个个圈套、陷阱,让学生掉入陷阱、圈套,然后教师通过劝诱甚至胁迫让学生逃生。表面上看是互动,其实这样的局限性很大,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开创性。

3.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了教材这个主轴,超越学生的发展阶段,没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欲速则不达。

4.忽视课堂讲课艺术和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艺术,方法过于简单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表演艺术,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从而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共同参与。过于平淡的教学和沟通方式反而使学生昏昏欲睡、思维迟钝、重点弱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是更多的素质型人才,需要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需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且不断自我提高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培养社会需要的素质型人才的。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客观的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构建

一、问题提出

二、启发式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说启发式课堂教学方法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这表明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各种各样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实质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说启发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还明确告诉我们,在讨论教学方法之时,绝不能只讨论这样那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方法,而忘却了至关重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如果离开了启发式这个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或者基本的指导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离开了实质,单纯地运用这样的形式,那样的方法,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即使看起来花样翻新,课堂热闹,但是对提高数学课堂效果全然无用,那同“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三、初中数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构建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启发式教学。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那些途径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

1.因人循序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候应该注意初中生的整体特点。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理解、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才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单独的启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善用时机

实践证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实际,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心灵的乐曲,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讲课节奏、留有学生思考余地,善于运用时机。原则上说,当学生积极要求解决自己所带有的问题,但又难以解决,表现出迫切地期望解决问题时,才是启发最佳的时机,才是需要点拨的时候。如讲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时。我先通过复习等腰三角形性质,使学生明白: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设问,反过来,能否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呢?这时学生会好奇,便会积极思考,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后发现结论。

3.内外结合

5.养成气质

前苏联研究中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研究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启发式教学较为核心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经验的人,可立即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几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可见,有时将问题合理地转化,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数学概念的学与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凌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启发学生提问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叶小英.初中数学启发性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4]杨超.浅谈初中数学的启发式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1

[5]谢应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英语教学;心理活动

1暗示教学法的基本涵义

暗示(suggestion)的心理学概念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暗示一般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4种。

洛扎洛夫将暗示教学法定义为: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能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的因素组织起来。

暗示教学法是用间接的暗示手段影响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原理就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暗示,通过综合运用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来影响学生,充分挖掘其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平和愉悦的环境下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必要性

2.1暗示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精神

暗示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下,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暗示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设置自然情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真实情景中的交际活动,让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获得知识。暗示教学法通过运用良好的教学手段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暗示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意识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显意识协调起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2.2暗示教学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暗示教学法要求从人脑活动的整体来设计教学过程,不仅考虑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气质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不仅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还要调动各种无意识功能,使之相互协调,促成人脑潜能的开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不仅考虑了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也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开发了人脑潜能。

2.3暗示教学法适应时代新要求

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几个具体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就越好”。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学会正确运用暗示教学法,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悟出如何提高英语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好的学习方法。下面介绍几个暗示教学法的具体方法:

3.1播放悠扬的音乐

3.2构建真实的对话情境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建真实的对话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DeepConcern时,这篇课文基本是由对话组成,揭示了一个青少年与其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故事主要的冲突和矛盾都是通过对话展现的,所以我要求3个学生分别扮演故事的主人公Cindy和她的父母,要求学生尽量模仿父母和孩子的语气,父母的关心,孩子的不耐烦,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家庭冲突的现场,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中获取了一定的成就感。

3.3注重营造暗示的环境

3.4利用游戏进行暗示

游戏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表演、故事接龙等活动形式,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whereprinciplescomefirst的教学中我布置了一个talkshow的剧情表演,要求几个学生分别扮演海德中学创始人、主持人和观众,来模拟一场关于海德中学办学理念的采访。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超乎寻常,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能说出一些非常棒的语句来。

4结语

暗示教学法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明显增强。暗示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陆芳.论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Z].

[2]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THE END
1.大家人寿安邦大家喜产品背景基本形态及案例演示(23页).ppt产品案例演示 产品基本形态 产品风险提示 产品开发背景——监管要求 一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设立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研究讨论评估利率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形成相关建议供监管部门决策参考。 二是优化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在充分考虑负债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对市场利率未来走势、...http://www.qzrbx.com/vip/176677.shtml
2.嘉峪关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嘉峪关市数据直达基层系统公开招标公告4.1除银行、保险、电力、电信等特殊行业外,本项目不接受非独立法人单位分 公司的投标。 4.2分公司作为投标人参与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的,应提供具有法人资格的...2.勘察现场的费用由供应商自己承担,勘察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由 供应商自己负责。 3.采购人不对供应商据此而做出的推论、理解和结论负责。一旦中...https://m.bidcenter.com.cn/newsrili-1-263776410.html
3.合规风险提示近年来,产品说明会已成为人身保险产品销售的重要形式,对于宣传保险知识、扩大行业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部分保险公司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容易滋生误导行为,影响了人身保险业健康发展。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则案例来了解如何规范开展产品说明会。 https://a.meipian.cn/4b1uym6c
4.建议收藏转发司法实践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63个参考案例【案例文号】:(2020)最高法民终409号 03、参考案例:何某等诉某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对投保人而言,应当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即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如实向保险人告知保险标的的情况,以使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情况及所处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6/17/70808058_1130617072.shtml
1.百万死亡赔偿仅靠交强险,丧子之痛追赔缺口谁来填视频 在时光刻度里读懂习近平巴西之行 中国已分别成功将猪肾和肝移植进人体 霍建华林心如看女儿演出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成果丰硕 市监部门回应“旺仔牛奶喝出异物” 7家医院被国家医保局通报 微信或史诗级“瘦身” 内存有救了 沪苏湖高铁开始试运行 “同心圆”里的“大团圆” 男生解锁“滑步下泰山”...https://m.163.com/v/video/VKGOH6A5I.html
2.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实施12篇(全文)1.保险法学课程共有学生52人, 根据自愿结合及班干部带队的原则, 共划分为9个小组。 2.教师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代位追偿, 给出一个具体的、真实的案例:福建省光通糖业有限公司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钦州分公司水路运输货物保险合同纠纷案。 3.确立学习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明白案例中的相关问题, 从而指导学生建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yjtdl4z.html
3.《人民法院报》2023年17月民商事案例裁判要旨汇总案例编写人: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刚 23.按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赔偿约定的效力 裁判要旨 格式条款发生争议无法按通常理解解释时,适用不利解释原则。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约定按《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所列伤残标准的相应比例赔付保险金的,约定明确具体、合法有效,不适用不利解释原则,也并非排除被保险人主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91172
4.以案说法合规经营风险案例卡折业务未尽到提示说明义务风险案例理赔金权益转让风险案例目录代签名、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风险案例pad投保代签名、未明确告知免责条款风险案例01案情陈述监管规定风险提示启示分析代签名、未明确告知免责条款风险案例01案情陈述监管规定风险提根据其提供的理赔资料,被保险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存在醉酒驾驶、超速、逆行...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9921710.html
5.2022年四门精品课程建设开发技术服务采购项目附件a2单位负责人授权书 1、企业(银行、保险、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行业除外)、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单位负责人”指法定代表人,即与实际提交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载明的一致。2、银行、保险、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行业:以法人身份参加投标的,“单位负责人”指法定代表人,即与实际提交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http://zfcg.czj.zhangzhou.gov.cn/upload/document/20220829/446533ef778c44efb749b8e54b767f8b.html
6.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法院系统2022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自2016年开展以来,至今年已成功举办7届,成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广大法官钻研业务、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各级人民法院精心组织,广大法官踊跃参加,参选稿件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2022年共收到参评稿...https://www.faxin.cn/lib/zyfl/ZylfSimple.aspx?gid=A324729
7.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4年第32期总第106期)2024年8月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共十六条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定义、经营条件、经营原则、经营区域、风控管理、经营行为规范、保险中介机构管控、落地服务、内部管理等。重点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范畴。二是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0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