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投资陷阱,法官为您支招信托法院金融交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理财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投资渠道。市场上金融产品琳琅满目,在丰富投资者选择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少陷阱。福建厦门法院最近梳理了金融理财纠纷案件方面的典型案例,提醒投资者一些常见的投资陷阱。

漫画:穆依

客户经理私下承诺高收益,老奶奶被忽悠购买定增基金

62岁的投资人张奶奶系某银行的老客户,多年来一直在该银行购买被告代销的各种理财产品,且均系通过该银行理财经理赵某推荐购买。

2022年10月,赵某推荐张奶奶购买一款风险等级为4级(成长型)的某定增宝基金。按规定张奶奶进行了风险承受能力测试,评估结果未达到购买门槛。后张奶奶在赵某的指导下重新做了测试,结果属于激进型,张奶奶在风险测试评估问卷上签名确认,并购买该基金5万元。

此后,短短几个月,张奶奶的本金亏损高达30%。张奶奶找银行说理,因协商不成,张奶奶诉至法院,要求某银行赔偿投资损失1.5万元。

法院认为,卖方机构向投资者销售案涉理财产品,聊天记录显示,投资者属于保守型投资者,主观上倾向购买低风险产品,产品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在案的风险测评结论不是原告风险承受能力的真实反映,卖方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赵某明知或应知原告的风险承受能力有限,仍向其推荐高风险产品,未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甚至违规作出盈亏承诺,使原告选择购买理财产品时受误导而购买与其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产品并导致损失,存在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理财经理的不当言论属于职务行为,法院据此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官提示:投资者要准确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众所周知,投资是与风险相伴而生的,一般来说预期收益越高,风险就越高。投资者要避免掉到投资领域的“坑”里,需要注意许多方面,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资产情况,准确评估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这些在法律上集中体现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银行等卖方机构需要做到“了解产品,了解客户”,并在此基础上提示风险,推荐产品,不得做保底承诺。投资者应当配合正规金融机构的要求提供真实的投资信息,准确完成风险承受能力测试,不能轻信保本保收益的违规承诺。

普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投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如果提供虚假信息或者填写不实的风险偏好信息,将自己承担投资损失。换句话说,在“卖者尽责”的基础上,风险依法由“买者自负”。当然,如果卖者并未尽责,甚至像本案中那样违规误导、欺骗投资者,那“买者自负”自然就无从谈起。拒绝提供或者未按照要求提供信息的,卖方机构按照规定应当拒绝向其销售金融产品或提供服务。

投资不受法律保护的金融产品,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2019年3月,邹女士经人介绍,在某商品交易中心开户从事原油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活动。某商品交易中心为大宗商品提供现货交易平台,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铁矿石、白银、稀土、成品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现货交易。

邹女士签署了客户协议书、风险揭示书和开户申请与承诺书。在此后的交易中,除交易的品种、价格、数量、方向外,其他合约条款均为固定的标准化条款,采取T﹢0及对冲平仓的方式了结交易,未有实际的货物交割。因投资40万元,亏损31.7万元,邹女士诉至法院,请求某商品交易中心赔偿其全部投资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商品交易中心没有期货经营资质,不具备原油仓储、批发、销售经营资质。从某商品交易中心的交易规则及所开展业务的实际交易情况来看,属于标准化合约持续挂牌交易,符合期货交易而不符合现货交易的要件特征,超出了审批的经营范围,属于违法金融交易,合同应属无效。

法院认为,鉴于双方对案涉交易的无效均存在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综合本案的具体情形,法院酌情认定某商品交易中心对邹女士的案涉交易中的损失承担30%的责任,邹女士自行承担70%的责任,超出部分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前几年,各地出现了不少专门非法金融产品交易场所,一些交易场所经营名为现货实为期货的大宗商品,采用类似股票发行上市的发售模式,开展集中竞价、“T﹢0”等标准化合约交易,存在欺诈、坐庄交易、操纵价格,引诱投资者高位接盘等不法行为,社会危害巨大。国家也开展了集中清理整顿,国务院专门发布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规定。老百姓理财投资应该到正规金融机构,认准国务院和证监会批准成立的正规交易所,千万不要轻信并参与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各种幌子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

投资高风险等级的金融产品,损失惨重

2020年11月,某外资银行客户经理余某向客户龚某推荐一款该行代销的某信托公司理财产品,余某承诺投资半年收益5%,且根据投资金额可赠送京东购物卡作为奖励,龚某遂决定购买。由于该产品系高风险等级,需提供近三年收入不少于40万元或者家庭300万元的资产证明。龚某因收入不足,在余某的指导下伪造了符合要求的收入证明,从而顺利购买了80万元信托理财产品,但产品到期后仅兑付了投资本金的20%,即16万元。龚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

法院认为,鉴于该外资银行的客户经理在本案中存在理财产品混淆销售、承诺本金或收益保障、示意客户提供虚假收入证明等违规行为,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经法院主持调解,该外资银行与龚某自行达成和解,全额赔偿了龚某的本金损失并获得了相应的信托份额转让。

法官提示:非专业投资者要远离高风险交易。投资者区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一般指的是金融机构或者具有一定的投资知识、经验、资产、财务规模的投资者。其他投资者都属于一般投资者。一般老百姓都不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属于一般投资者,要远离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差异比较大的高风险等级金融产品,特别是那些高杠杆、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比如私募基金、期货等,透明度差,风险高,而且产品结构复杂、不易估值,不仅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反而容易损失本金,建议普通群众敬而远之。

代表点评

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厦门市人大代表,中国太保产险厦门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确

2019年,厦门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首个金融司法协同平台——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五年来,中心办理各类金融案件104121件,标的额1207.55亿元,厦门地区的金融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厦门还以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为契机,推进设立专业、中立的第三方金融调解组织,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纠纷解决渠道,厦门市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自2021年6月成立三年来,成功调解各类金融案件3507件,标的额10.04亿元,化解各类金融消保投诉案件752件。

对金融类专业性纠纷,厦门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渠道,特别是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有效整合金融司法、金融监管、金融行业等多方资源,形成金融多元化解工作模式,为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作出了积极贡献。

THE END
1.保险诈骗案例分析.ppt保险诈骗案例分析.ppt 13页内容提供方:beoes 大小:799.5 K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1-03-08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保险诈骗案例分析.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她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307/8070077011003056.shtm
2.保险诈骗案例分析(专业版).ppt文档名称: 保险诈骗案例分析(专业版).ppt格式:ppt 大小:566KB 页数:13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https://m.taodocs.com/p-131868619.html
3.汽车保险诈骗案例分析懂车帝提供汽车保险诈骗案例分析的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pgc/9607719
4.从伪造证据角度分析一保险诈骗案例1个月后,宋某带着各种证明和资料来这家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其中有出事经过、事故责任认定书、损失赔偿调解书、道路天津费,通过微机查得轿车司机的医疗费为10500余元,而不是宋某所提供的收据上所记载的19543.8元,另一名乘坐人的医疗费则没有查到,宋某所提供的收据票面总金额为36276.9元。最后,该院出具了没有开...https://m.findlaw.cn/zhishi/a86888.html
5.人寿保险案例分析上述两个案例就是交通事故受害者诈骗行为的典型体现。在实践中,事故受害者往往容易得到社会的同情,其欺诈行为具有隐蔽性,容易得手,从而使被保险人受到损害,而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及条款的约定,保险人对此不负赔偿责任,这就进一步加重了被保险人的负担,也使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容易产生争执,影响保险人业务的稳定发展。https://xuexi.huize.com/study/studytag/word-2223.html
1.保险诈骗案例分析报告总结20240515.docx保险诈骗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保险诈骗是指故意虚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夸大保险事故损失,以非法获取保险金的行为。保险诈骗行为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也侵害了其他合法投保人的权益,同时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保险诈骗行为的分析与总结对于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案例分析案例一:虚假事故理赔在某...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8336109.html
2.保险诈骗罪之案例分析《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https://www.66law.cn/laws/289660.aspx
3.诈骗保险案例分析诈骗保险案例分析(共6篇) 篇1:诈骗保险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qw88rvt.html
4.从伪造证据角度分析一保险诈骗案例终版.pdf资源本文分析了一个涉及伪造证据的保险诈骗案例,案例发生在1996年,车主宋某为货车购买了多项保险。在1997年5月30日,宋某声称货车与一辆富康轿车发生碰撞,并提供了包括事故经过、责任认定书、赔偿调解书等在内的诸多索赔材料。然而,在保险公司进行审核时,发现了宋某提供的部分证据存在异常,如公章印模字体和颜色不一致。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xc15005035395/82023551
5.车险诈骗案例分析后果会让你得不偿失!其他前言:车险诈骗案例分析骗保案例一:如严某购买了一台货柜车跑运输,并买了保险,又让其妻弟买了一台报废的货柜车,套自己的车牌经营货运业务。套牌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严某故意隐瞒真相,向交警部门提供了真实的车险保单和行驶证,谎称是该承保标的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被判决为该起事故承担10万元的经济赔偿责任。处罚...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0-415263
6.信用雄安(一)划清保险诈骗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关键在于骗取保险金的数额是否达到了较大,未达较大数额,可按一般的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处理,达到较大数额构成保险诈骗罪。 (二)认定保险诈骗罪中涉及有关犯罪的问题。 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https://www.creditxiongan.com.cn/pqbx/20210810/3208.html
7.保险实务案例分析保险实务案例分析 (一)保险诈骗王彦晓副教授 ? 案例一 伪造、涂改有关证明骗取保险金案? 案例二 律师帮助伪造文件骗保险赔款? 案例三 糊涂父为儿筹学费自导“被杀惨剧 ”? 案例四 兄患绝症 弟骗保险 ? 案例五 一起“骗赔胜诉案”发生之后 ? 案例六 故意纵火烧死生母骗取保险金案 ? 案例...https://doc.mbalib.com/view/a729b4dee35d8f4c5a46c4145fdfd7f3.html
8.保险法案例分析保险诈骗罪之案例分析 李某租借某修建公司场所开KTV,并为KTV产业投了100余万元稳妥。之后,由于李某经营不善,拖欠修建公司租金近10万元无力付出。修建公司在几回索要未果的情况下,将该场所封闭,并宣称李某必须在一个月内付清悉数租金才会解封。为此李某决议放火焚毁KTV,以便向稳妥公司要求补偿。某日,李某在KTV经营完...https://www.tingsonglaw.com/label/17132
9.中国法院网保险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应加强对车险消费者的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保险知识和保险法普法活动,引导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树立诚信投保、理赔、依法维权的法治观念。同时大力宣传反保险欺诈政策措施,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强反车险欺诈宣传,发布、传播典型机动车保险诈骗案例,形成全民共同关注、共同预防的...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3/11/id/531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