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环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到“新冠”疫情蔓延,环境气候等问题再一次成为热点话题。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环境和气候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每个社会主体、行业机构等都应对其承担责任和义务,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资金与渠道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债券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向投资者发行的,募集资金投向为符合国家规定绿色项目的,承诺按照一定利率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1]。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猛。根据《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6至2019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9536亿元,并且保持逐年持续增长,可见绿色债券逐渐被市场所认可。
但由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还在新兴发展期,故而在信用评级和绿色认证方面,各大评级机构出现了评级标准不同,计算方法不一致,绿色效益界定模糊等问题[2],这无疑给投资者评估债券的信用风险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目前,首批发行的绿色债券已进入偿还期,在此背景下,绿色债券市场也相继出现了信用风险事件。本文基于所构建的绿色债券信用风险评估框架,以出现信用风险事件的绿色债券“17丽鹏G1”为例,以其主体评级下调为突破口,深入分析其出现信用风险事件的原因,以此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建议,引导广大投资者规避风险,科学投资。
2.绿色债券信用风险评估框架
最终确定经营状况的权重为18.24%,管理水平的权重为11.54%,募集资金运用的权重为31.15%,增信措施的权重为13.92%,绿色管理的权重为25.15%。
3.案例分析
2017年10月30日,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鹏)发行了第一期绿色公司债券“17丽鹏G1”。案例公司是园林行业的龙头企业,且案例债券项目为西北地区首单绿色公司债券,也是首单致力于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的绿色债券。2019年6月,案例债券出现了主体评级下调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分析。下面将通过行业基本情况和债券基本情况两方面对案例债券进行具体介绍。
Table1.Greenbondcreditriskassessmentindicatorvariable
Figure1.Creditriskassessmentframeworkforgreenbonds
3.1.行业和债券基本情况
3.2.“17丽鹏G1”的信用风险评估与分析
丽鹏的经营状况近三年得分分别为55.16分、37.35分和47.47分,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的短期债务占比较高,与2017年相比,公司的流动比率由1.1678下降至0.9373,现金比率由0.2791下降至0.0740,短期偿债能力变弱,有较大信用风险。资产负债率不足60%,其资产负债结构基本保持稳定。2017~2019年的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7.2912、3.2023和1.2452,得分较低,说明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不足以支撑其利息支付,长期偿债压力较大。在盈利能力方面,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出现负增长,在2018年下降幅度较大,2019年出现小幅度回升,但仍未达到初始水平。在发展能力方面,收入增长率与总资产增长率均在2018年出现负值,趋势与盈利能力相近。在风险预警方面,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等指标在2017和2018年为负值,说明丽鹏的现金流情况较差,外部筹资压力大。Z值在2017、2018与2019年均在1.2以下,其中,2018年的Z值下降为0.1434,可见丽鹏也存在一定的破产风险。
Figure2.“17Lipeng”G1creditriskoverallassessmentdata(units:score)
Figure3.“17LipengG1”creditriskassessmentradarchart(units:score)
丽鹏的管理水平近三年得分分别为60.68分、40.68分和47.35分,同样呈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回升趋势。丽鹏虽为防伪瓶盖生产行业与园林绿化行业的龙头企业,有着先进的设备与软硬件条件,除此之外,PPP项目的政府扶持力度也较大。但是2017至2019年丽鹏的管理层发生较大变化,2018年6月26日,公司控制人与中锐控股和睿畅投资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控诉实际控制人发生改变,2019年9月16日,公司受到违规处罚,股东涉及违规,处罚金额为70万元。这些均将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同时,优惠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长远来看,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企业的环保要求会日趋严格,所以在未来有极大的可能出台更为严格的政策,对绿色债券发行企业提出更高要求,这必然会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增加环保支出,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带来政策风险。总体来看,虽然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但管理层变动较大,并且出现了信用风险事件。同时PPP项目较为依赖政策,政策改变容易带来政策风险。可见,丽鹏仍有较大的潜在信用风险。
丽鹏的绿色管理得分为94.67分。安顺市西秀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通过了审批,本身不存在环境风险以及超标排放问题。本次绿色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华宇园林,属于城市园林绿化一级企业,并拥有造林绿化施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等甲级资质,对项目能产生的环境效益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虽然丽鹏在报告期内按照规定披露了《绿色项目进展及环境效益2019年度报告》但是其内容只停留在表面,项目具体产生的环境效益未进行量化衡量,缺少数据支持,会增大其信用风险。
4.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9年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典型案例“17丽鹏G1”为研究对象,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框架模型,确定权重,对信用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数据,对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详尽系统地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案例债券的信用情况较好,但公司主体出现了极大的信用风险。导致案例公司主体评级下降的原因为2018年,受行业政策和PPP项目本身的影响,公司的经营情况较差,导致利润下降,偿债压力增大。为缓解2018年出现的严峻问题,案例公司管理层发生较大变动,出现了信用风险事件。同时,案例债券的第三方认证信息披露不完善,绿色项目的环境效益缺少数据支持。
针对绿色债券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适合于绿色债券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保证制定绿色债券评级指标体系过程的公开透明。如今各个评级机构的绿色债券评级方法各有不同,且缺乏专门针对绿色债券的信用评价指标,所以投资者不能完全了解其信息情况,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为此各个部门要不断加强信息互换,保证评级指标内容互通。
(2)予以绿色债券优先受偿权力。优先受偿可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不被侵害,相当于另一种对绿色债券进行的增信措施,有利于提高绿色债券的大众接受度,使绿色债券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成立在专业上更权威的独立绿色认证机构。第三方认证是投资者掌握项目本身绿色效益实现情况的最直接途径,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发现某些机构在第三方认证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存在第三方认证报告不规范,缺乏严谨性,后续跟进不深入等问题,不利于投资者对债券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此外,目前债券的增信方式过于单一,第三方绿色认证的机构比较少,其中会计师事务所与评级机构占比较多,存在第三方认证报告披露不完善的现象,投资者又很难通过信用评级报告等确认项目具体产生的环境效益以及绿色债券是否真正将募集资金用于绿色项目,不利于绿色债券的健康发展。建议成立更权威的独立绿色认证机构,完善第三方绿色认证制度,提高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公信力,规避企业“漂绿”的可能,以此来降低绿色债券的信用风险。
基金项目
2020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绿色债券信用风险识别及防范研究”和北方工业大学校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我国绿色债券信用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