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案例|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有权拒赔案例评析

2020年,投保人张某向A保险公司投保重疾险一份,基本保险金额为100万元,保险期间为终身,按年缴纳保费。根据保险条款约定,被保险人初次患本合同所定义的轻症疾病并在保险公司认可的医疗机构被专科医生初次确认,则按照基本保险金额的40%给付轻症金额保险金。

在投保时,投保人还签署了投保单、投保提示书等文件,在其它告知事项中有询问投保人是否患有脂肪肝、甲状腺疾病等内容,投保人均选择否。

2021年,投保人以确诊保险合同定义的轻症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为由,向A保险公司提交理赔申请书。

后A保险公司出具理赔决定通知书,告知由于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隐瞒其曾在2018年和2019年体检中查出患有重度脂肪肝及甲状腺结节的情况,保险公司决定不予赔付保险金、不予豁免保险费并解除保险合同。

投保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A保险公司解除合同的行为无效,并要求A保险公司赔付保险金。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投保人在投保时是否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以及A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责任。

首先,A保险公司在投保单中明确询问是否患有脂肪肝、甲状腺疾病等内容,该问题表述清晰,不存在概括性含义不清的情况,投保人在历年体检报告中均查出患有重度脂肪肝及甲状腺结节的情况下,仍对上述问题选择否,明显存在未如实告知的情形。

因此,A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承担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责任。本案中A保险公司系在投保人提出理赔申请后三十日内解除合同,亦符合法律规定。

法院裁判:

判决驳回投保人的全部诉讼请求。

律师评析:

一、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知,投保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可以拒保并解除保险合同,是否返还保费取决于投保人系故意隐瞒还是因重大过失导致。

上述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为30日,即保险公司应当在知道解除事由后30日内行使解除权,否则解除权消灭,保险公司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同时,上述解除权的成立还存在两个例外情形,一是合同成立已经超过两年,二是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于投保人隐瞒情况是知晓的,在此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仍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二、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认定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六条规定:“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

但是,上述情形亦存在例外情况,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五条的规定,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明知的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属于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内容。

三、未告知事项“足以影响”的认定标准

根据前述法律规定,投保人未如实告知并不必然导致保险公司有权拒赔,只有在该未告知事项“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方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承担保险责任。

但是,对于如何认定“足以影响…”,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争议,不同法院有不同的裁判思路。以本案类似的“故意隐瞒疾病史”的情形为例,法院裁判存在如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保险公司应证明投保人隐瞒的疾病与投保人后期确诊的疾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证明投保人隐瞒疾病史的行为“足以影响…”,亦无权主张解除合同或不承担保险责任。

观点二:保险公司无需证明投保人未告知或不实告知事项与事故发生之间有因果关系,投保人的故意隐瞒行为“足以影响…”,保险人可主张解除合同并不承担保险责任。

本案审理法院即采取了与观点二类似的看法,认为保险险种的设计及核保标准存在复杂性和专业性,投标人故意隐瞒疾病史“足以影响…”,保险公司无需证明隐瞒疾病与后续确诊疾病之间存在医学上的因果关系。

结语: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合同中的基本行为规范,也是投保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也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维护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

THE END
1.典型案例诉讼保全责任险作为财产保全担保方式时保险人对保全...诉责险(全称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借贷欠款、房产纠纷、婚姻家庭继承、公司纠纷、建筑工程纠纷、商业合同等。 案例1:未申请财产保全的案例 赵先生欠甲先生80万元;甲先生起诉至法院;赵先生收到起诉状后转移了财产;法院判决赵先生归还甲先生80万本金及利息; ...https://www.baohantong.net/news/class/290
2.诉讼财产保全的责任保险背景介绍产品销售渠道业务操作指引.ppt...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 目录◆一、背景介绍※法律依据※传统担保方式※市场情况◆二、产品介绍◆三、销售渠道四、业务操作指引 背景介绍——法律依据什么是诉运保全? 口是指法院审理案件时,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当事人(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得到顺利执行。口财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03/7054062006002165.shtm
1.保险诉讼案例(精选6篇)第一部分人身保险诉讼案例 1.保险公司刊登广告的法律效力 3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锡民二终字第167号民事判决书(2008年10月6日)2.保险业务员自制宣传资料性质认定 10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7)二中民终字第13591号民事判决书(2007年9月19日)3.保险计划书的法律效力 18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08...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u3v2oka.html
2.诉讼保全保险赔偿案例规范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日前,安徽省高院与省保监局联合推出《关于规范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担保的若干意见》,规范了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的发展,目前,全省法院已全面接受此项业务。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财产保全担保规则,但并没有限制担保物的形式。诉讼保全责任险则既具有财产保全担保规则的作用,又能打破担保规则的局限...https://www.shenlanbao.com/he/321792
3.责任险知识汇总共用公众责任保险费用(200万,年利率千分之3)物业管理责任保险(1528) 费率:千分之3 不能附加电梯和停车 免赔500,5% 每次最多50万,每人最多20万 财产2万 建筑施工企业雇主责任保险(1528) 费率:千分之0.8 食品安全责任(1574) (1)流通 (2)生产 费率:千分之1.2,最低0.8-1 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1581) ...https://blog.csdn.net/tianyao9hen/article/details/51972803
4.中国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研究诉讼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责任保险 诚泰保险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40-1017080992.htm
5.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基本问题分析2016年6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认可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等11家财产保险股份公司试行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担保的通知》,发文中对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担保中需提供的保单保函格式内容、需提交的材料、法院不接受保函担保的情形等也做了相关规定。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7/id/2044331.shtml
6.原告败诉后,是否承担保全被告财产而造成的损失?黄荣高民事诉讼中,为防止被告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原告往往在法院受理案件后申请诉中财产保全。在担保的方式上,选择向保险公司投保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由保险公司向法院出具保函已经成为主流。如果原告的诉讼请求得不到支持或者说败诉后,被告有时会另案以诉中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起诉原告。原告的诉讼请求得不到法院支持,是否就...https://lawyers.66law.cn/s230474d50092d_i1427952.aspx
7.广州市律师协会2015年度会员奖励决定27.《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的意义及完整建议》论文 ——广东卓信律师事务所 文桃丽 28.《浅谈代驾法律风险及防范——以一起醉驾案为例》论文 ——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 黄小文 (四)鼓励奖 1.《毒品犯罪无罪辩护中的“主观明知”证据认定标准及如何有效辩护——从两起“不捕”案例谈毒品犯罪案件主观明知的认定》论...https://www.gzlawyer.org/info/1cde33f51d8f41288cd1aa7b723c3b91
8.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费应由谁承担?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鲁法案例【2023】*** ■临沂市河东区法院: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费应由谁承担? 2021年11月8日至12月17日,原告林某向被告孙某转账219172元。2022年8月4日,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条一份,借条中载明被告于当日向原告借款218400元,于2022年11月3日前还清本息,双方在借条中还约定因诉讼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等由债务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12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