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乘客车祸后被甩出车外,应该算第三者吗

在实践中,我们现在经常遇到,发生单方交通事故,车人人员被抛出车外受伤的情况,那伤者到底算不算第三者,这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各地的法院判决不一,以下三个案子都是支持是第三者,本车的交强险及第三者均要赔偿,此问题存在争议,不是标准答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第1条、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的“第三者”的范围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1条的规定确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本车人员因机动车颠覆、倾斜等脱离了被保险机动车辆造成损害的,不宜将受害人认定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的“第三者”,受害人请求保险公司承担限额赔偿责任的,不予支持。

案例一

因发生交通事故,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刘某被抛出车外致死,事故发生后,车主李某遂向财产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却以受害人刘某是“车上人员”为由拒不理赔死亡赔偿金。那么,车上人员被抛出车外致死是否认定为“第三者”

【案件回放】

案件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就刘某是属于“车上人员”还是按“第三者”进行赔付展开激烈的争辩。保险公司认为事故发生时刘某是在车上,属于车上人员,不能适用第三者责任险予以赔付。而李某认为发生事故后,刘某是被车辆甩出,随后才被车辆碾压致死的,应属于“第三者”。

【法官说法】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虽然事发前刘某为“车上人员”,但这一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特定时空的变化,这一身份也会发生转化。当事故发生时,如果车上人员被抛出车外,未再与所乘车辆接触直接造成伤亡,应将其认定为“车上人员”;当车上人员脱离所乘车辆承载空间,又被所乘车辆拖带、撞击、辗压造成伤亡的,应将其认定为“第三者”。

案例二

在交通事故中被抛出车外受伤的受害人相对于其乘坐的车辆属于“本车人员”还是“第三者”

【问题提示】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车上乘客因两车碰撞被抛出车外受伤,相对于其所乘坐的车辆,该伤者属于“本车人员”还是“第三者”能否获得其所乘车辆的交强险赔偿

【要点提示】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根据上述规定,肇事机动车的“本车人员”不属于第三者,即承保该车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对“本车人员”不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本车人员”与“第三者”之间的转化问题,自交强险制度建立至今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对其进行明确,很多法院均遇到了类似的疑难案例。本案二审判决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将“本车人员”受到的损害排除于赔付范围外的立意出发,对本案事实进行分析,认为受害人贺某某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瞬间仍然处于车内,事故发生后被外力抛出车外,不能改变其作为“本车人员”的身份,故不符合其所乘坐车辆的交强险赔付范围。本案的一审、二审的观点分别代表了对于类似问题的两种典型观点,对于解决类似案件的疑难具有参考意义。

【案例索引】

一审: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2009)番法民一初字第3571号(2009年11月9日)。

二审: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穗中法民一终字第2016号(2010年11月8日)。

【案情】

原告(被上诉人):贺某某。

被告(上诉人):余某某、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支公司(以下或简称“中华联合保险”)。

2009年7月11日5时10分,宋某某驾驶粤ace**0号出租车与李某某驾驶粤xa0**0号货车发生相撞,贺某某被抛车外,造成两车损坏,贺某某受伤的交通事故。交警大队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宋某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李某某承担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贺某某不承担此次事故责任。上述《交通事故认定书》作出后,宋某某不服,提出复核,复核结果维持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认定

交通事故发生当天,贺某某被送往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抢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次出具《病重、病危通知书》,写明贺某某因重型颅脑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头皮撕裂伤而病危、病重。

事故车辆粤xa0**0号货车于平安保险投保了交强险。事故车辆粤ace**0轿车在中华联合保险投保了交强险。

事故后受害人贺某某将驾驶人、保险公司、车主、车辆支配人等诉至法院,请求上述被告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共计288410.11元。

【审判】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原告贺某某在交通事故发生前确系本车人员,但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原告被抛出车外,结合原告重型颅脑损伤的情况,有理由相信,其受伤主要产生在坠地时,在原告因交通事故抛出车外重型颅脑损伤时,已不属于本车本车人员,从出于保护交通事故受害者的角度出发,被告中华联合保险应对原告的受伤,在交强险限额内予以赔偿。一审判决两保险公司各自在交强险保险限额范围内赔偿原告贺某某的损失,两保险公司之间承担连带责任;不足部分由其他被告按照交通事故责任比例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华联合保险不服一审判决,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认为受害人贺某某是受到撞击后才飞出车外,此种情况应当认定其仍是本车人员,不能认定为第三者。

【评析】

一、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分析

本案争议焦点是被抛出车外受伤的受害人贺某某相对于其乘坐的车辆是“本车人员”还是“第三者”解决上述焦点问题应循以下步骤:

首先,须理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将“本车人员”排除于交强险赔偿范围的本意。作为由国家法律强制实施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除具有一般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之外,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其主旨在于对受害人在事故中受到的损害进行救济。由于交强险的强制性,其对受害人或称第三者的范围,应由法律法规作出限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受害人中不包括本车人员及被保险人。上述规定将本车人员排除在第三者范围之外,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乘车人与驾驶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及乘车人对于车辆驾驶的一定协助和控制能力,乘车人对于行驶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具有一定的预见和防止能力;二是受到赔偿限额、投保人的实际承受能力的限制,须将交强险有限的赔付限额集中在最需要保障的“第三者”的范围;三是对于乘客的交通安全保障,已经通过其他的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2004年5月颁布的《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客运车辆从事客运服务必须购买承运人责任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此类不特定的乘客的权益提供了保障,无须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重复规定。

第二,基于上述理解,针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受害人贺某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前一直乘坐涉案车辆,其与驾驶者一直保持同乘的关系,直至发生交通事故的瞬间这种关系都没有改变,贺某某对于车辆行驶情况的预测和防控能力也没有改变。当两车碰撞后,即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贺某某基于外力被甩到车外,此时受害人贺某某与驾驶者之间的同乘关系才被改变,但这种外力导致的空间位置的改变不能否定受害人贺某某在事故前与驾驶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及其对车辆行驶情况的预测和防控能力,故受害人贺某某相对于其乘坐的车辆,不属于交强险制度中“第三者”的范围。

二、本案一审、二审判决的分歧所体现的审理思维路径差异

三、相似案例的处理情况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本车人员”与“第三者”之间的转化问题,自交强险制度建立至今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对其进行明确,很多法院均遇到了类似的疑难案例,主要分为受害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被抛出车外受伤及受害人被抛出车外后再次受到车辆的碰撞或碾压而受伤两种。对于第一种情况,各种案例呈现出来的处理办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与本案一审观点和二审观点一致,其中与本案二审一致的观点较为普遍。然而在另一种情况,即受害人抛出车外后再次受到碰撞或碾压的情况,大部分案例均认定本来属于“本车人员”的乘客再次受到车辆碰撞或碾压之前,其已经脱离了其原先乘坐的车辆,转化为“第三者”,故其所受损害应当属于该车辆的交强险赔偿范围,最高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库公布的相应案例亦确认了这种处理方法。

案例三

被抛出车外,乘客瞬间成“第三者”所以保险公司还是得赔钱。

青年小刘乘坐沈某借来的轿车到盱眙,半路上沈某超车失控,轿车冲下路沟翻车,刹那间小刘被抛出车外,又遭该车碰撞不幸死亡。事发后,保险公司以“小刘是沈某车上乘客、不属交强险规定的第三者”为由,拒绝赔偿。为此,小刘父母将沈某及该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小刘“身份”究竟如何认定保险公司要不要赔偿

经交巡警部门认定,这起事故中,沈某是借了别人的轿车,他自身有准驾车型驾照,但他驾车过程中,在限速70公里的路段超速行驶,并且在开到中心黄实线的路段超车,遇紧急情况时操作失误,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应当负事故全部责任。

不承认死者是“第三者”,保险拒赔,案发当年,沈某经盱眙县法院一审,以交通肇事罪被判刑1年缓刑1年。而小刘不幸死亡产生的赔偿问题,并未了结。由于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小刘父母将沈某及保险公司告上法庭,索赔48万余元。

沈某对此没有辩解。保险公司则辩称,对发生交通事故事实没有异议,但对这起事故的责任认定不予认可。因为死者小刘当时是乘客,应当为车上人而不是交强险赔付的“第三者”。因此不应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在这起事故中,小刘被抛出沈某驾驶的轿车后又被该车碰砸致死,相对于他原来乘坐的轿车而言,属于交强险应当赔付的“第三者”。据此,一审法院裁定,保险公司赔偿小刘父母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11万;沈某赔偿5万元。

保险公司不服判决,于今年上半年提起了上诉。

法官点评:

乘客飞出汽车时,身份就已转,淮安市中院承办法官告诉记者,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一度有意见认为,根据这一规定,交强险赔付对象已将本车人员排除在“第三者”范围之外。但是在该案中,交通事故发生前,小刘虽然属于车上人员,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导致涉案车辆失控,将小刘抛出车外,随后被涉案车辆碰砸,造成当场死亡。因此,小刘在被涉案车辆碰砸时,并不是在该车辆之上,而是在该车辆之下,也就是说,因为特定时空条件发生了变化,小刘已由车上人员转化为车外“第三者”。依照上述规定,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对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予以赔偿。所以,从交强险设立本意以及保护受害人权益出发,小刘应当属于“第三者”范畴,这一扩展性解释并不违背立法本意。

日前,淮安市中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保险公司上诉,维持原判。

这辆车撞上了飞出车的这名乘客,承保这辆车交强险的保险公司,该不该对飞出去的这名乘客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

从飞出汽车的一瞬间开始,这名“原乘客”的身份就从“车上人员”变成了机动车交强险中的“第三者”,因此要承担赔偿责任。

THE END
1.公报案例:刘向前诉安邦财产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案由:保险纠纷 裁判日期:2011年11月02日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原告:刘向前,男,汉族,40岁,住江苏省睢宁县高作乡金塘村。 被告: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 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作为专业理赔机构,基于专业经验及对保险合同的理解,其明知或应知保险事故属于...http://www.jtsg020.com/sys-nd/1739.html
2.《保险案件裁判精要》(王静著)简介书评在线阅读保险案件司法观点集成,收录了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格式条款的司法规制、投保人的义务、保险人的义务、保险代位求偿权、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年金保险、保证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作者:王静著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手机专享价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474413.html
3.最高院民二庭《民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全系列蒋艳超律师三、民商事案件涉及刑事犯罪嫌疑,民商事案件应否驳回起诉 四、刑事上未经追赃是否影响民商事案件的受理和审理 ——中介机构民事责任承担、保险法 一、中介机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二、保险法疑难问题 ——合同法 一、代位权问题 二、合同形式问题 三、一般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720.html
4.2004年司法考试刑法学试题评述和解析2、对该题疑难点的解析。案例分析第六题的难点是:甲侵犯女教师丙财产(手表)的行为是抢劫罪一罪(既遂)还是抢劫罪(中止)和盗窃罪(既遂)二罪?与此关联,在户外放哨的乙,是抢劫未遂还是既遂?对此的标准答案是:甲抢劫罪(中止)和盗窃罪(既遂)二罪;乙抢劫未遂。而不少考生回答是:甲抢劫罪一罪(既遂)、乙也是抢劫...http://iolaw.cssn.cn/skdh/200604/t20060424_4598035.shtml
5.机动车辆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组织自学、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理赔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继续加大对理赔人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考核,切实提高理赔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四是对重、特大和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可聘请相关机构专业人员协助定损,提高定损质量。五是对疑难赔案组织集体讨论,做到准确、合理、及时地赔付...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293/343/2007/2/sh528733583418270022597-0.htm
1.新保险法经典,疑难案例判解保险百科新保险法经典,疑难案例判解 文章简介:内容简介 《新保险法经典、疑难案例判解》内容简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民生改善,保险事业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向保险公司投保已经成为公众普遍选择的获得保障的途径。目前,中国保险https://m.dby.cn/detail-103142.html
2.河南法院2014年度案例分析报告四是编报案例,办案人员参照最高法指导性案例的意识不强或根本没有参照。最高法截止到2014年12月共发布刑事指导性案例8起,但从编报的案例看,有些案件与最高法指导性案例无论从主要犯罪事实、情节和争议焦点方面都属于类似案件,但发现办案人员在裁判规则、理念、方法等方面并未参照。说明办案人员在...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58301
3.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案件调查规定6篇(全文)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案件调查规定 第2篇 理赔省集中实施方案 为提升承保盈利能力,全面加强理赔成本和风险控制能力,构建省级分公司对理赔关键环节的管控体系,推进理赔管理模式创新,公司决定全面推进理赔省集中工作。为指导全系统顺利开展理赔省集中工作,制定本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e99afyy.html
4.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法院系统2021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产生更多优秀案例,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2021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已全部完成。自2021年5月印发《全国法院系统2021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征稿通知》以来,共收到由各高级人民法院初评并推选的优秀...https://www.faxin.cn/lib/zyfl/ZylfSimple.aspx?gid=A310822
5.人身保险理赔案例(通用6篇)以《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来看,“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结合本案例,由于被保险人投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合同(老条款)里没有将“遵照医嘱注射药物,导致被保险人的死亡、残废”作责任免除的内容,为此,如果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spcmpv5.html
6.汽车保险论文机动车保险是保险中最为重要的保险种类,机动车保险是综合性保险,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是运输工具保险的一种,它承保业务、商用和民用的各种机动车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车辆本身以及相关利益损失和采取措施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依法应负有的民事赔偿责任。https://www.yjbys.com/bylw/jinrongbaoxian/156045.html
7.保单的现金价值能否被执行?保单的生存保险金收益能否被执行?当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作为被执行人时,该财产权属于责任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执行。 2、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的解答意见》(2016年3月3日) 问题十一、被执行人的人身保险产品具有现金价值,法院能否强制执行?处理意见:首先,虽然人身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是被执行人的,但关系人的生命价值,...https://m.66law.cn/lawyers/s2f11279525a01_i1108600.aspx
8.如何处理保险理赔之案例【案情介绍】 1998 年 4 月,某乡政府为该乡农户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费为每 户 元,保额为每户 2500 元,并且保险双方特别约定:保费分两次交付,11 月份交清。 保险公司遂向乡政府签发了保单并加盖了公章。后来,保险公司曾多次向乡政府催讨保费未 果。当年 7 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冲垮了...https://doc.mbalib.com/view/c098482ffddea2b6dcdf704061b31769.html
9.保险公司理赔工作总结今年以来,理赔工作虽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小问题也不乏出现,部分理赔外勤思想松懈,不注重学习,对理赔规章制度理解的不够深入,表现在对法律法规、保险条款掌握的不够准确,遇到疑难问题不钻研,对车辆重大配件的损失确定把握不准确,对特殊案件的处理考虑不周到,凭经验理赔的现象仍然存在。理赔部门“比”“学”“赶”“...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30520134533_7135363.html
10.保险公司理赔工作总结今年以来,理赔工作虽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小问题也不乏出现,部分理赔外勤思想松懈,不注重学习,对理赔规章制度理解的不够深入,表现在对法律法规、保险条款掌握的不够准确,遇到疑难问题不钻研,对车辆重大配件的损失确定把握不准确,对特殊案件的处理考虑不周到,凭经验理赔的现象仍然存在。理赔部门“比”“学”“赶”“...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231083620_2175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