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地方的教师招聘考试容易出现这一类题型,我把它归结为班级管理类的案例分析题。这类题目通常会从以下几个角度提问:
(1)请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启示
(2)你认为,该如何管理这样的班级
(3)面对这样的班级,你该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试题:
为让班会开得成功,我选了—篇课文改写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谈自己的想法。他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呢”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的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本,做道具其间还找我做参谋。班会如期召开,课程剧表演非常成功。
请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启示。
接下来,就来分析这道题目。
先看分析思路:
既然是班级管理,那么首先明白,是谁在管理——主体有两个——教师和学生。
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靠老师,当然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找到了班级管理的两个主体,那么接下来就要分析他们分别可以做些什么什么事,树立什么样的理念,从而达到管理好班级。
作答参考点:
一、从老师方面,该怎么做
(1)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满足学生要求,确立学生在班级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两独一发)。学生独特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对于班级管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做老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多尊重、多倾听、多交流。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促进研究开社区)。在与学生关系方面,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生活方面,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在研究方面,也应该去研究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等。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给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5)要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6)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民主、自觉、整体)
二、从学生方面,该怎么做——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
三、两者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
这位老师对班级的管理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去效仿学习。
第一,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材料中,班主任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反而耐心听学生讲解,说明意识到了学生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二,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将任务交给了小雯,并不是就不管此事,期间,老师经常给学生提出一些意见、做参谋。这就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第三,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材料中,班主任老师把这次活动充分交给小雯同学,让他去选课文、编剧本、准备道具,这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为人师表,在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方面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第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管理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班级管理的规律,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原则。
(3)自觉性原则。班主任要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中成长。
(4)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要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教育资源合理地配置,实现整体优化效应。
通过以上的管理措施,我相信在今后班级管理中,会把班级管理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课外、校外活动是()
A.正规的教育活动B.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C.正规或非正规的都有D.不是教育活动
2.以下属于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有()
①班级教学管理
②班级民主管理
③班级平行管理
④班级目标管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3.李老师每次组织活动时,先和班干部商量,并且采用干部轮换制,这种师生关系倾向于()
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友好型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观念性隐形课程的是()
A.校风B.学风
C.班级管理方式D.教师的教育理念
5.某老师根据班级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教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方式改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
A.科学研究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教学权D.民主管理权
二、简答题
1简述班集体建立的阶段
2简述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三、案例分析
初二2班班主任黄老师走进教室,有几十位同学还没有到,随后,在陆续的“报告”和开门声中,终于到齐,但是学生们的仪容仪表不符合的有二十几个。一堂课下来强调纪律有七八次,第一次眼保健操有的同学在吃东西,有的在看小说,一周下来,学生会送来了五张扣分通知单,几个班干部自身规范还有问题。同时我暗暗观察任课教师,每次上下课教师脸上看不到幸福感。
结合材料分析黄老师的班级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班级管理的模式(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的管理方式。(2)平行管理:通过集体影响个人,通过个体影响集体,从而将个体和集体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3)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负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管理的方式。(4)目标管理:将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3.答案:B
解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开放平等互助为核心的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热爱关心尊重信任学生,教学相长。
4.答案:C
解析:班级管理方式属于制度性隐性课程。
5.答案:B
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1参考答案:
(1)组建阶段。班级中的学生还是独立的个体,班级的目的任务都来自于教师。
(2)核心形成阶段。老师开始利用积极分子,形成领导班子,班风和舆论并未形成。
(3)发展阶段。班集体已经形成,有了良好的班风和舆论。
(4)成熟阶段。全班形成制度组织健全的有机整体,整合班级洋溢着平等和谐向上合作的心理氛围。
2参考答案: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参考答案:
(2)没有圈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学生总是迟到,没有学习热情,和老师的交流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确立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由教师教育转化成自我教育。
(3)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班风。学生有二十几个都有一些行为问题,说明班级中的班风和舆论不正确,针对这问题,激励约束同学,以身作则,建立榜样,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级体形成的标志。
(4)没有良好的班集体核心。班干部自身还有一些问题,无法完成榜样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选拔出热心为集体服务,并且要将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