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今年30岁,某股份制私营企业中层干部,其夫大学教师,有一个2岁的女儿,家庭收入100200元(年终奖约30000元),居住在重庆,目前有一套120平方米的按揭房贷款10.5万元(贷款年限10年),每月支付1130元,已付5年。另有学校分配住房一套,50平方米,现出租年租金1万元。
到目前只有存款4万元。平时家庭开支(含房屋按揭):4500元,个人开支1500元。先生单位有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无商业保险;李女士有养老保险,另购有重大疾病商业保险7万元(保额),年缴费2700元;女儿有重大疾病保险5万元(保额),年缴费1500元。
No.2
理财目标
保险规划:购买教育基金至大学毕业,住院费用5万的保险;
投资规划:2万元投资理财;
购房计划:3年后换单位集资房130平米,26万;
创业基金:女儿25岁时创业基金2万
No.3
理财分析
1、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李女士家庭的负债比率为17.5%,处于健康的水平。
2、净资产比率为=生息资产/净资产
李女士家庭的生息资产为分配的出租房,有很好的保值增值功能,但变现能力差,银行存款抽资报酬率太低需要进行调整和搭配。
3、综合指标: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总额/家庭每月支出总额
李女士家的流动性比率为6.67比较高,一般来讲,像李女士收入稳定的家庭流动性资产总额能够保证3个月开支即可,这样既可以保证资金的灵活性,又可以提高投资报酬率,假如生活中出现急需用钱的状况,会很从容地应对过去,流动性比率过高,说明把大量的资金放在了变现性好的资产上,而这部分资产的收益性是比较低的,这就给资产的增值带来了压力,所以这个比率不宜过高。
(1)李女士的家庭处于成长期。这个时期家庭的最大开支是生活基本支出,李女士家庭投资能力由于资料有限无法判断。
(2)李女士家庭负债比较小,没有什么压力。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运用以下自己的信用额度,来更好地实现生活目标。
(3)李女士家庭的资产变现能力不强,灵活性也不高,但增值和保值作用明显,现在双方工资又都十分稳定,且通货膨胀率也处于较高的情况下,暂时维持现有的资产状况。
家庭规划数据:
No.4
理财建议
1、建议李女士家庭调整现金及存款的数额。我们首先建议调整其现金和存款的数额,目前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数额为40000元,其实李女士没有必要留出如此多的灵活性资金,建议李女士的存款调整为20000元作紧急预备金。
2、调整出来20000元用于李女士进行尝试性的投资理财。由于李女士家庭对理财方面不熟悉,为此我们建议开始时投资货币式基金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成长型基金的理财操作,货币式基金的保证灵活性的同时,收益性也高于活期存款,资金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待李女士对投资产品都有所熟悉后再进行有较大风险的投资。
3、每年用5800元为女儿购买教育金投资和意外伤害及住院医疗保险。每年用4800元缴费15年,在女儿15岁时刻领到每年5000元(现时3500元)的高中教育金,18岁时刻领到每年15000元(现时9400元)的大学教育金,25岁时可领到40000元(现时20000元)的教育基金,则时用1000元为女儿购买意外伤害及住院医疗保险,保障金额为50000元,可完全得到了保障。
4、三年后换房的目标。现在每年节约35800元,为其女儿购买了保险后还节约30000元,按5%成长,3年后应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5000元。同时还有理财投资收入及存款共计45000元。3年后的总房价为26万,可贷款为18万元,贷款年限为20年,每月还款1230元,年还款14760元。自备款为8万元。由于自备款需要8万元,而李女士家庭届时应有13万元,扣除8万元后,家庭节约5万元,再扣除2万元紧急预备金,节约3万元,从家庭责任及需要出发,为此建议李女士及其先生应购买一定能够数量的保险,对家庭起到一个规避风险的保障作用,需求量根据家庭遗属需求法计算。
No.5
风险提示
投资总是有风险的,风险的大小一方面由所选择的投资品种其本身因素决定,即非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则可能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如政策变动,不可抗力等。
作为以保护客户利益为前提的理财计划,首先考虑的是客户投资本金的安全,还包括流动性风险等,其次要符合客户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并更具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收入状况来制定相应的理财计划。本计划在充分考虑李女士家庭的实际收入,所处的人生阶段等各个方面制定的理财方案。
本规划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
1、开放式基金投资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较大,收益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风险,但考虑打开方式基金是由专家进行理财,并有其业绩记录加以例证,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成长,这方面的风险将有所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