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漳州市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消保中心”)发布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维权典型案例,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核心,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和金融服务质效,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了解金融惠民利民政策,提高金融安全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营造健康和谐诚信的金融消费环境。
安全统筹单≠保险买前认准正规机构
保险业
维权典型案例
人保统筹、平安统筹、太保统筹……近年来,各类近似知名保险公司名称的统筹公司横空出世。不少车主误以为这些“高仿”公司销售的“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单”就是保险产品,购买后出现各种纠纷。
【典型案例】
车主李先生在人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份“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单”。在某次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大队开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判定李先生为肇事方需负全责,但人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至今都没有音讯,未理赔。
【案例分析】
案例中提到的公司并非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熟知的中国人保没有任何关系,不具备保险公司的稳定性,可能存在资金安全风险。这类公司存在资金安全风险,可能导致偿付能力不足,无法支撑事故带来的大量理赔业务,存在无法理赔的风险;偿付能力不足又可能导致公司因无法持续经营而“跑路”。
“以卡养卡”危害大合理使用须牢记
银行业
随着信用卡产业的飞速发展,信用卡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时下,人手一张信用卡已不再稀奇,而一人多卡、“以卡养卡”的行为也日益趋多。伴随着信用卡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犯罪手段越来越多,“以卡养卡”行为后患无穷。
消费者陈先生因经营不善,导致家庭经济条件降低,加上家里老人生病急需用钱,不得已向多家银行申请了信用卡,并以“以卡养卡”的形式套取资金用于各项花费。2023年12月、2024年1月,陈先生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两次降低了信用额度,遂向银行发起投诉。
在对陈先生该行用卡情况及人行征信报告等综合评估后,该银行判定其为潜在高风险客户,可能存在“以卡养卡”、透支过度等行为。为控制信用风险损失,该银行对陈先生实施了降额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了两次固定额度调整。
【案例启示】
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消费者日常、高频、小额的消费需求,方便消费者生活。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切忌“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不要存侥幸心理,切莫在违法的边缘试探。
对于持卡人来说,“以卡养卡”将带来巨大影响。一是容易爆发卡债危机,持卡人盲目消费或进行所谓的投资发财,可能导致信用卡过度透支。无论持卡人是采用信用卡取现的方式,还是以“套现”方式把钱取出,面临的都是高昂的手续费,且“套现”容易导致信用卡被降额或封卡,届时将给持卡人带来更大的还款压力。二是影响个人征信,持卡人向银行申请信用卡会体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上。若持卡人申请多家银行信用卡,一旦忘记按时还款,可能导致信用卡逾期,影响其个人征信。三是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由于“套现”利息高,很多持卡人“以卡养卡”时会采用一些非法经营的POS机刷卡,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存在风险隐患。
对于刷卡行为人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解释》第十二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追诉。刷卡行为人替持卡人还款等同于刷卡行为人将该笔款项交给持卡人,应当按照有关“套现”的规定直接认定刷卡行为人为非法经营罪。
市消保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信用卡。在使用信用卡前要先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规划资金,做好个人或家庭资金安排和管理,坚持“量入为出”,制定出合理的消费计划,避免掉入消费陷阱里;在使用时,为避免产生高额的利息和滞纳金,要养成按时还款的习惯,可以通过设置还款提醒、自动还款等方式,确保自己不会错过还款日期。同时消费者也可合理运用信用卡的优惠政策,利用积分兑换、消费返现、消费积分抽奖等活动换取生活中所需的实物,降低生活的消费成本。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机动车辆安全统筹的风险提示》,提到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不是保险,经营此类业务的机构未依法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由于这类公司与车主签订的安全统筹单不是保险合同,一旦产生纠纷,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解决纠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且无法享受连续投保及无赔款优惠。此外,这类公司通常没有为未来赔付留存足够的准备金,机动车辆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消费者可能面临无法获得或者无法足额获得赔偿的风险,损失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鉴于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单存在诸多弊端,市消保中心提醒,广大车主在购买时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能以车辆统筹替代正规的商业保险,否则可能造成后续理赔不成、维权困难的局面。同时建议广大车主向具有合法经营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购买车辆保险,切莫贪图便宜,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