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险解析: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的含义

一、再保险解析: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的含义再保险解析: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的含义再保险是保险业中常用的风险转移工具,用于分担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在再保险领域,有两种常见的再保险形式: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再保险的含义,并介绍它们在保险市场中的作用。

成数再保险是指再保险公司按照原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或者保险责任的一定比例来承担风险。通常情况下,再保险合同中会规定一个成数,例如50%、70%等。当原保险公司发生保险赔付时,再保险公司将按照成数来支付一定比例的赔款。成数再保险主要用于分担较小规模的风险,可以帮助原保险公司平衡资产负债表,减轻风险承受能力压力。

溢额再保险是指再保险公司在超过一定金额的情况下承担风险。与成数再保险不同,溢额再保险的保险责任并不是按照原保险合同的一定比例来确定,而是在超过一定金额后才开始承担风险。溢额再保险主要用于分担较大规模的风险,能够提供更大程度的保险保障,有助于原保险公司在面对重大损失时减少财务风险。

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在承担风险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成数再保险是按照原保险合同的一定比例承担风险,而溢额再保险是在保险金额超过一定金额后才开始承担风险。此外,成数再保险主要用于分担较小规模的风险,而溢额再保险适用于较大规模的风险。

再保险在保险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原保险公司分散风险,减少财务风险,提高安全储备,增强资本实力。再保险还能帮助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推动保险市场的发展。通过再保险合作,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提供更广泛的保险保障,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对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的解析,您对这两种再保险形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再保险作为保险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在保险承保活动中,依据保险人是否承担全部的保险责任,保险活动可分为原保险与再保险。其中,原保险业务中,保险人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称之为共同保险;再保险业务则因分保方式不同可分为临时分保、合同分保、预约分保;因分保业务深度不同,可分为普通分保与转分保。

原保险与再保险

原保险,也称直接保险,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费,对约定的保险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直接承担原始赔偿责任的保险。

再保险,又称分保,是指保险人在接受投保人保险请求后,通过与其他保险人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转移的行为。

1

从风险分散、转移角度来看,原保险是风险责任的第一次转移,再保险则是风险责任的第二次转移。

2

从法律关系来看,原保险中“投保人”与“保险人”有着直接的法律关系;再保险中“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有着直接的法律关系;原保险中的投保人与再保险人并无直接法律关系。

原保险中的共同保险

共同保险,又称“共保”,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保险人联合直接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提供保险保障的方式。

再保险中的临时分保与转分保

临时分保,又称临分,与合同分保、预约分保共同组成了再保险业务的三大主要方式。

临时分保,即是指当原保险人有分保需求时,临时与其他保险人签订分保合同,转移自身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

3

转分保,则是指再保险人在接受再保险业务后,为了减少自身风险和责任,继续通过分保方式,与其他保险人签订分保合同,分散转移部分自身风险责任。转分保实际上是在原分保合同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安排的再保险合同,是对再保险业务的又一次分保。

1、共保与再保的风险转移机制

共同保险与再保险,都是保险机构为有效转移、分散自身风险而采取的主要风险管理方式。二者虽然在功能机制上有所不同,但却能够通过“横向”与“纵向”的风险转移,最大限度为保险机构提供有效风险保障。

横线风险转移——共同保险

通过概念定义可知,共同保险的保险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即针对同一笔保险业务同时存在多位保险人主体。一旦保险标的发生损失,那么各保险人将按照各自承保的比例分摊损失。

在共同保险机制下,原本由一位保险人独立承担的风险责任,因多位保险人共同参与承保,风险责任随即发生横向的分散与转移,有效减少着单位保险人独立承担的风险责任与理赔风险。

共同保险下的风险转移关系,其风险责任由“投保人”向“参与共同承保的各保险人”分散转移。

纵向风险转移——再保险

再保险,则是原保险人与相应投保人签订原保险合同后,为转移、分散自身风险责任,重新与其他保险人签订分保合同的保险行为。

新签订的分保合同,已经脱离原保险合同关系范畴,原保险人在新签订的分保合同关系中,角色也由保险人变为投保人,原本的风险转移机制与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即在原保险合同关系下,风险责任由“投保人”向“保险人(一位或数位)”转移;在再保险合同关系下,风险责任则由原保险人(一位或数位)向再保险人转移。

从风险转移机制来看

共同保险下的风险责任转移是基于不同保险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建立的保险关系下的横向风险转移;再保险下的风险责任转移,则是基于原保险人(一位或数位)同时与原投保人、再保险人签订的不同保险合同关系下,纵向的风险转移。

从风险分散方式来看

共同保险下的横向风险转移与再保险下的纵向风险转移,二者互不冲突,反而能够相互补充,实现保险机构风险责任的两次转移。即共同保险下的各保险人,也可以与其他保险人签订再保险合同,进一步分散自身风险责任。

2、工程保险中的共保与再保机制

工程保险,是我国财险领域一类特殊的保险,其自身由于建设工程具有的建设周期长、投资资金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存在较高业务风险。加之目前国内工程保险制度发展尚不成熟,也为保险机构开展工程保险业务带来很大风险。

从分散自身业务风险角度来看,在业务承保中采取共同保险与再保险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分散转移保险机构自身风险。

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例,这座打破世界海上桥梁工程极限的大桥,造价1269亿,历时8年建成,建造过程中多项技术应用都是世界首例,客观上面临着很大的工程建设风险。

国内6家大型保险公司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共同保险,保险金额高达人民币278亿元,同时项目还确定了瑞士再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有限公司作为联合首席再保险公司,共同分担项目风险。

在整个港珠澳大桥施工过程中,项目累计保险赔付金额高达数亿元。这些赔偿损失,分别由6家国内保险公司与2家国外保险公司,通过共同保险与再保险机制共同分担,有效的实现了各保险人主体间的风险转移与分散。

此外,再以近年来我国工程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工程保证保险为例,各地在政策试点文件中普遍要求保险机构采用保险联合体(共同保险)的形式进行业务承保,其目的即为提高保险机构在开展工程保证保险业务时的风险管理能力,有效分散全新工程险种的市场业务承保风险。

近年来,建设工程领域各项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模式的快速发展应用,令国内保险机构在开展工程保险业务中,日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业务经营风险。而实践证明,保险机构通过运用共同保险与再保险机制,能够有效分散、转移相应责任风险,提高业务经营的安全性。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工程保险中的共同保险与再保险机制,应成为未来我国工程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再保险是指由一个保险公司将其承保的部分或全部风险向其他保险公司转移的保险形式。再保险可以理解为一种保险公司保险的保险,用以减轻承保风险的风险。再保险适用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领域,并对保险公司和客户的风险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再保险公司则是专门从事再保险业务的公司,通常受其他保险公司、重大风险管理公司、企业和政府机构等的委托,通过接受再保险业务来减轻保险市场的风险压力。再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适合其个性化的再保险产品。再保险公司一般有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和技术团队,在风险管控和理赔方面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首先,按责任限制分类,再保险可分为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

比例再保险是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即分出人与分入人之间订立再保险合同,按照保险金额,约定比例,分担责任。对于约定比例内的保险业务,分出人有义务及时分出,分入人则有义务接受,双方都无选择权。

在比例再保险中,又可分为成数再保险、溢额再保险以及成数和溢额混合再保险。

成数再保险是原保险人在双方约定的业务范围内,将每一笔保险业务按固定的再保险比例,分为自留额和再保险额,其保险金额、保险费、赔付保险金的分摊都按同一比例计算,自动生效,不必逐笔通知,办理手续。

溢额再保险是由原保险人先确定自己承保的保险限额,即自留额,当保险业务超出其自留额而产生溢额时,就将这个溢额根据再保险合同分给再保险人,再保险人根据双方约定的比例,计算每一笔分入业务的保险金额、保险费以及分摊的赔付保险金数额。

在非比例再保险中,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协商议定一个由原保险人赔付保险金的额度,在此额度以内的由原保险人自行赔付,超过该额度的,就须按协议的约定由再保险人承担其部分或全部赔付责任。非比例再保险主要有超额赔款再保险和超过赔付率再保险两种。

其次,按照安排方式分类,再保险可分为临时再保险(FacultativeReinsurance)、合约再保险(TreatyReinsurance)、预约再保险(FacultativeObligatory)。

再保险亦称“分保”。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再保险的基础是原保险,再保险的产生,正是基于原保险人经营中分散风险的需要。

在再保险交易中,分出业务的公司称为原保险人或分出公司,接受业务的公司称为再保险人或分保接受人或分入公司。再保险转嫁风险责任支付的保费称分保费或再保险费;原保险人在招揽业务过程中支出了一定的费用,由再保险人支付给原保险人的费用报酬称分保佣金或分保手续费。再保险可分为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比例再保险是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订立再保险合同,按照保险金额,约定比例,分担责任。对于约定比例内的保险业务,原保险人有义务及时分出,再保险人有义务接受,双方都无选择权。

再保险建立方式预约再保险

再保险是一种保险,用于转移原保险人在某些特定风险下的责任。它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用于分散原保险机构所承担的风险。

再保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建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再保险建立方式:

预约再保险是指事先与再保险人商定好再保险条款、条件和保费,并在需要时直接启动再保险机制。预约再保险的好处如下:

预约再保险需要以下步骤:

再保险是一种重要的保险机制,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管理风险并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通过预约再保险,原保险人可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性、更好的成本控制和更强的信心。选择合适的再保险人,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有助于保险业务的稳定发展。

再保险是保险行业中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作为一种合同形式,再保险允许保险公司将其承担的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以分散和减轻风险。再保险分为各种类型和形式,适用于不同的风险和保险需求。

再保险分为几种主要类型,包括:

再保险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以满足不同的保险需求和风险管理目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再保险形式:

再保险对于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都具有许多优势:

再保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和壮大。随着风险的不断增加和保险需求的增长,再保险市场变得更加重要。一些再保险公司提供全球覆盖的再保险服务,与各地的保险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再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包括:

综上所述,再保险是保险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多种类型和形式,可以满足不同的保险需求和风险管理目标。再保险的发展给保险行业带来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促进了保险产品的创新和质量提升。

再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是保险领域内常见的概念,尽管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在实践中,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这些概念的差异对于理解保险市场的运作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再保险是指保险公司与其他保险公司进行的保险合作。在一份保险合同中,再保险公司承担了一部分或全部的风险,以减轻原保险公司的风险负担。再保险的目的是将风险分散到多个保险公司之间,以防止一家公司承担过多的风险。

再保险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管理风险,保证其在遇到大额赔偿时能够继续运营。再保险合同通常是以一定费率的形式进行的,即再保险人向原保险人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费。

重复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再保险形式,它发生在原保险公司与多家再保险公司之间。在重复保险中,每个再保险公司独立承担风险,与其他再保险公司没有共同承担的义务。

重复保险通常出现在风险较高或保额较大的保险合同中。当原保险公司面临无法独自承担的风险时,它可以将风险分散到多个再保险公司之间,降低自身的风险负担。

共同保险是指多家保险公司共同签订的保险合同。在共同保险中,每家保险公司都承担了相同的风险份额,并按照自己承担的风险份额向被保险人收取保费。

共同保险常见于保险市场中的团体保险,如一家公司为其全部员工购买的人寿保险。在共同保险中,所有的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并按照约定的份额分摊赔偿责任。

总而言之,在保险领域中,再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们在不同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应用,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降低风险负担,确保能够持续运营并合理分摊风险。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再保险公司业务:一、比例再保险1、成数再保险成数再保险是指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在合同中约定保险金额的分割比率,将每一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按照约定的比率在分出公司于分入公司之间进行分割的再保险方式。2、溢额再保险溢额再保险是指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在合同中约定自留额和最高分入限额,将每一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超过自留额的部分分给分入公司。

比例再保险是“非比例再保险”的对称,以保险金额作为划分分保人和再保险人的责任基础的一种分保方式。即由分保人和再保人事先约定以各自占原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分担责任。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也按约定比例处理。因此分保人应从原保险费中按比例向再保险人支付再保险费,再保险人应按同一比例分摊赔款及有关费用。比例再保险一般分为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两种。

THE END
1.再保险经纪服务协议书成功案例分析.docx双方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服务内容1.1乙方作为甲方的再保险经纪代理人,负责为甲方寻找合适的再保险人,并提供再保险经纪服务,包括但不限于:(1)再保险市场的调研和分析;(2)为甲方提供再保险人的推荐和建议;(3)协助甲方与再保险人进行洽谈和协商;(4)根据甲方的要求,制定再保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831760.html
2.保险案例保险投保案例保险理赔案例招商信诺保险案例栏目提供多样化保险投保、保险理赔案例分析,涵盖保险投保案例和人寿保险理赔案例分析等,看案例挑保险,根据案例更快捷、更便利找到适合您的保险.https://www.cignacmb.com/baoxiananli/
3.保险经纪人考试资料案例分析题(三)例:有—份超额赔付率再保险合同...保险经纪人考试资料案例分析题(三)例:有—份超额赔付率再保险合同规定,赔付率在75%以下的赔款由分出公司自己承担,赔付率超过75%以上的50%部分的赔款由分入公司承担,并且该合同规定分入公司的赔款限额为180万元.假设某年度该再合同的有关财务数据为:毛保费用为440万元;再保费支出为30万元;保费税为8万元;佣金支出...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a66fc6dbada2f5e9da806c2b9aa6c5bf.html
4.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案例分析(保险服务)管理信息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案例分析(保险服务) 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保险、养老金计划和标准化担保计划的辅助服务所涉及的保费、费用等。 区分寿险、养老金计划和社会保障关系:是否是政府组织的强制计划或雇主设立并自行管理的养老金计划。http://m.safe.gov.cn/hunan/2018/1221/862.html
5.香港保险公司假如破产了,我的保单咋办?香港保险而且从市场社会经济的稳定考虑,政府也不可能让保险公司破产,即使保险公司出现问题,政府也会出面解决。 理由三:精确的精算分析 保险公司有严格的汇率计算和风险分担系统。公司精算师团队精准把握自身的承保能力及风险。 理由四:妥善的再保险安排 根据监管的规定,香港保险公司必须备有足够的再保险安排,将部分风险转嫁给再...http://m.gangbaobaohk.com/h-nd-489.html
6.保险业洗钱的类型及指标分析专题:反洗钱犯罪分子主要利用人寿保险产品清洗犯罪所得,此类案例约占案例总数的65%,涉案金额高达5.2亿美元。利用普通险产品洗钱的案例约占30%,涉案金额100万美元;利用再保险业务洗钱的案例约占5%,涉案金额400万美元。 保险业洗钱类型分析 问卷反馈涉及10类保险业洗钱类型,其中,利用跨境交易洗钱占14%,通过犯罪收益购买普通险保单...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09-11/06-3255.html
1.通用再保险公司与AIG财务再保险案例分析保险学通用再保险公司与 AIG 财务再保险案例分析,应用经济学,保险学,再保险,案例用于讲解哪个知识点,使用说明,案例内容及案例分析。https://bbs.pinggu.org/anliku/bxx/7465.html
2.气候风险分析:物理风险量化分析案例保险和再保险行业:用于评估和管理与气候相关的保险风险,如飓风、洪水、干旱等。 投资决策:帮助投资者评估气候风险对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 政策制定:支持政府和监管机构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使用模型来评估其运营和供应链中的气候风险。 https://finance.sina.cn/esg/2024-09-27/detail-incqrezp0915650.d.html
3.新保险案例分析10篇(全文)新保险案例分析 第1篇 新保险法案例分析: 案例: 高女士为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了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予以承保,高在保险期限内患病,经三家医院诊断,一致认为其患有急性心肌梗塞。高女士心想自己刚好有保险,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随即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5l994xf.html
4.寿险案例及答案其他前言:135 元 花样年华终身寿险全面分析及案例演示 花样年华终身寿险是终身人寿产品,提供身故和全残保障,特有生命关爱提前给付。花样年华终身寿险保障项目 1、身故保险金,若于合同保险期间内身故,咱们将按其时有用的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停止。生命关爱提前给付保险金申请金额最高为基本保险金额的50%。为未成年子...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10-380685
5.中国精算师真题10.精算师在保险产品设计阶段,主要关注的是: A.如何提高产品知名度 B.如何降低营销成本 C.如何确保产品定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D.如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中国精算师真题2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某知名互联网企业高管在自媒体上声称:员工应当无条件服从企业的安排,主动加班,尽量把可用时间都用于工作;至于员工的家庭生...https://m.ruiwen.com/zigekaoshi/8320476.html
6.2022年自考00086风险管理复习资料自考领会:(1)风险管理与保险和安全管理的区别;(2)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3)自保与自担风险 应用:(1)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2)能够选择合适的对付风险的方法 第二章 风险分析 一、考试内容 (一)风险分析概述 (二)风险和人的行为 (三)风险识别 ...https://www.educity.cn/zikao/331902.html
7.人身保险理赔案例(通用6篇)案情分析: 首先,就“意外伤害”的定义而言,是指外来的、突然的、非本意的使被保险人身体遭受剧烈伤害的客观事件。结合本案,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医院按照医疗规程为其注射的青霉素药物,可以认定为“外来的”物质,即具有“外来的”因素;因皮试反应正常,被保险人于接受治疗两天后突发过敏反应,不仅被保险人自己难以预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spcmpv5.html
8.2009年07月自学考试00258《保险法》真题及部分答案C.再保险D.单保险 20.王某给自己的帕萨特轿车投保了15万元责任险。在保险期间,王某让其16岁的儿子小王学习开车,某日小王独自开车不慎撞坏了刘某的轿车,刘某为此支付了修车费2万元。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因王某疏于管理保险财产,保险公司有权单方通知王某解除保险合同 ...http://www.hbzkjy.com/00258/lnzt/765.html
9.案例分析报告(通用17篇)案例分析报告(通用17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案例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分析报告 1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xx大学大一年级学生。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160709120455_341878.html
10.光伏电站损坏可获高额赔偿?光伏保险种类详细分析+保险赔偿实例光伏保险种类详细分析+保险赔偿实例 随着户用光伏系统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光伏系统在运行维护中的安全性,如何在突发情况下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光伏系统造成的损失,成了将光伏与金融产品相连接的重要枢纽,光伏保险也因此走进大众视野,下面介绍一下光伏保险,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180224/881859.shtml
11.经济师考试《中级保险》真题六、案例分析(本大题2个小题,40题7分,41题8分,共15分) 40.1997年8月,王某为丈夫投保了5万元人寿保险,受益人是王某的儿子。1999年3月,王某与丈夫因感情破裂离婚,经法院判决,儿子由王某抚养。离婚后,王某与前夫各自都建立了新的家庭。2000年12月,王某的前夫因意外事故去世,王某得知后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给付保险...https://www.oh100.com/kaoshi/jingjishi/550929.html
12.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292221保险学Ⅰ作业(高起专)1.比例再保险 2.保险深度 3.保险利益 4.履约终止 5.再保险 6.弃权与禁止反言 7.保险代理人 8.近因 9.保险密度 10.定值保险 11.人寿保险 二、填空题 1.保险赔偿方式主要有 、、 三种。 2.风险因素可分为 、和。 3.保险费率由 和 组成。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420149
13.(金融保险)保险学案例分析(最全)(金融保险)保险学案例分析(最全).doc 卓越管理 | 29页| 238KB | 0次下载 | 0.0 (0人评价) 我要评价: 投诉 举报 用手机看文档 下载 开通VIP (金融保险)保险学案例 分析(最全) 可保风险条件对保险运行的意义:对于那些潜在损失程度较高的风险事件,如火灾、盗窃 等,一旦发生,就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经济...https://doc.mbalib.com/view/cd0be6c63fbf3180a7e2785d99576aca.html
14.美国OFAC对金融机构典型案例分析!国复咨询03.保险业处罚情况分析及案例分析 1.总体情况 自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有7家保险公司,先后被OFAC处罚,被罚金额为1413002美元。 表3 2012年至2022年1月1日保险机构经济制裁处罚情况(部分) (1)不论是与同期OFAC总计46.27亿美元的罚款相比,还是与银行业动辄上亿美元的罚款相比,保险业的处罚金额并不算多...https://www.goalfore.cn/a/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