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护对策行业动态新闻资讯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电力生产控制效率,但却增加了网络安全风险,面临新的攻击威胁。对电力监控系统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进行介绍,分析并指出当前网络安全防护的疏漏,提出新的威胁形势下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提升的途径,所提方法有助于增强新技术背景条件下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内容目录:

1新形势下电力监控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1.1人员风险

1.2勒索病毒、蠕虫和木马

1.3系统性风险

1.4安全威胁与建设实践的脱节风险

2新形势下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对策

2.1安全管理制度及人员意识培养

2.2电力监控系统中非核心控制类信息资产的安全加固

2.3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提升

2.3.1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安全防护技术

2.3.2对勒索病毒的防范

2.3.3适应性更高的访问控制

2.3.4威胁驱动的安全防护能力

3结语

本文主要对电力监控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威胁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影响电力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结合目前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对策和方案进行综述。

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面临人员风险,勒索病毒、蠕虫和木马,系统性风险,安全威胁与建设实践的脱节风险等新的网络安全风险。

目前很多电力监控系统运维人员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组织员工定期接受网络安全培训的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很多重要的电力监控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多员工对密码管理缺少必要的认识,例如采用默认密码、长期不修改使用密码、密码存放在互联网或云平台等公开环境中,极易导致核心电力控制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泄露,被恶意攻击者掌握。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移动终端和App等平台为电网调度指挥提供了更为方便、高效的管理方式,但同时也面临勒索病毒及其他网络攻击的风险。勒索病毒等网络攻击手段具有隐蔽性、破坏性、传染性等特性,一旦进入调度数据网络,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数据资料安全性,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网络瘫痪,造成巨大损失。近2年频繁发生的勒索病毒袭击国内外关键基础设施事件充分暴露了这种风险的严重性。

图1电力监控系统的组成

基于新形势下电力监控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结果,为应对电力监控系统中新出现的网络安全威胁,需要从安全管理制度及人员意识培养、非核心控制类信息资产安全加固、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等方面考虑提升和改进措施。

两化融合背景下的电力监控系统中存在大量非核心控制类信息设备,如门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现场作业机器人、无人机、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等,这些设备极大地扩展了与公共互联网的连接途径,也给网络攻击入侵者提供了更多的通道。因此,需要从互联网连接层面和设备本体层面对非核心控制类信息资产进行安全加固。

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针对电力监控系统存在的安全威胁的防护能力,需在原有安全防护机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提升。为充分满足新形势、新技术的要求,可从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安全防护技术、对勒索病毒的防范、适应性更高的访问控制、威胁驱动的安全防护能力4个维度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提高。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是保护电力生产控制数据不被泄露,因此,在电力监控生产体系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部署电力纵向加密认证系统。同时,新的网络攻击威胁形势对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安全防护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与电力纵向加密认证有关的设备需要尽可能实现全国产化;二是密钥管理机制需要设计适应更高的容量和更大的规模;三是纵向加密认证系统的硬件形态向轻量级、低能耗方向发展。

对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移动互联网类应用,要从物理接入、数据流动管控、第三方实体管控等角度建立覆盖终端、网络和业务层面的访问控制能力。在电力监控系统厂站管理层面,建议分别在电力监控系统各部门建立虚拟子网络,增加访问控制机制实现安全隔离,减少四大安全分区之间的耦合程度。此外,在重点发电厂和变电站实行双通信模式,即正常使用调度数据通信方式,当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发出高级别警告时,切换为点对点专线模拟通道传输重要信息,此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网容错率,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功能装置及设备呈现数量多且分布广的特点,面对大规模高级持续性攻击时,传统围墙栅栏式的防护思路难以有效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安全,而威胁驱动的网络安全模型能够较好处理这种问题。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2019年提出了威胁驱动的网络安全防护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将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安全威胁发现与安全防护协同起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威胁驱动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一般包含5个模块,分别为外网威胁态势感知系统、内网威胁监测系统、纵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横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及数据共享与融合平台。其中,外网威胁态势感知系统和内网威胁监测系统分别从互联网层面和现场设备/装置漏洞层面建立动态、立体的安全威胁发现能力。纵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和横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从访问控制和数据安全角度构建防护能力,数据共享与融合平台则能够在横向隔离基础上,实现基于攻击威胁适应的横向和纵向安全综合防护资源间的协同交换。目前,该模型已经在多个公司落地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威胁驱动的网络安全防护模型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系统处理和防护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大量应用于电力监控系统,其安全防护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各供电厂和变电站必须遵守电力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要求,做好安全制度建设,培养工作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威胁风险分析,重点强化边界防护,同时注重内部物理、网络、主机、应用和数据安全,提高电力监控系统整体抗风险能力,保障数据不被盗取,打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

本文研究了电力监控系统在新的安全形势下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分析了针对新威胁形势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提升途径。希望能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网络的建设提供帮助。

引用本文:蒋涛,董贵山,杨乐怡,等.新形势下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护对策[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22(4):79-84.

作者简介蒋涛,男,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

董贵山,男,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密码应用;

杨乐怡,女,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与通信;

黄妮娜,女,学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信息安全。

选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22年第4期(为便于排版,已省去参考文献)

THE END
1.技术风险分析与对策.ppt技术风险分析与对策.ppt,DOCS 可编辑文档 DOCS 技术风险分析与对策 技术风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01 技术风险是指在技术项目或技术活动中,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不可预见性等因素导致的技术失败、损失或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技术风险不仅包括技术本身的风险,还包括技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13/5022322142011224.shtm
2.宏盛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55 三、年产 10 万台套冷却模块单元项目 357 四、换热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 364 五、固定资产变化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 367 六、募集资金运用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整体影响 370 七、募集资金运用对同业竞争和独立性的影响 371 第十四节 股利分配政策 ... 372 一、报告...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1500000329_2.shtml
1.风险等级最新评估与应对策略揭秘售后服务4、极高风险应对策略:采取非常措施进行应对,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紧急处理,并加强与政府、国际组织等的合作。 案例分析:网络安全风险的应对 以网络安全风险为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升级,针对这一高风险,需要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管理计划,包括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报告...https://m.jzscgw.com/post/1096.html
2.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报告(优秀6篇)1)风险评估的准备工作,即要确定信息系统资产,包含范围、价值、评估团队、评估依据和方法等方面。要明确好这些资产信息,做好识别。2)对资产的脆弱性及威胁的识别工作,这是由于信息系统存在脆弱性的特点,所以要周密分析信息系统的脆弱点,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发生威胁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3)安全风险分析,这是较...https://www.baihuawen.cn/fanwen/daquan/654037.html
3.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6篇(全文)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环保风险、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5jq183x.html
4.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论文根据国家《网络安全法》,构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政策及法规框架,结合韶关市各地互联网发展实际,制定互联网治理的地方性管理规定、细则和法规,完善网络风险管理规章和制度建设,推进依法管网、办网和上网,明确网络实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以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要求,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充分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加大网络行政监管和...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xinxianquan/734419.html
5.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主要措施及启示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均以科学的风险分析为基础。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信息交流。政府的首要目标是阻止潜在的不安全食品以及掺假食品进入消费领域,要求将这些食品扣留在企业或者召回。美国法律要求食品添加剂、兽药和农药在使用前要设定安全标准,当农产品中的有害物或污染物含量...https://iqstap.caas.cn/xwdt/zjjt/106670.htm
6.立项管理9769商会最早发布会必开期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扶你儿童及社会稳定性因素 7.风险因素及政策 项目的市场、技术、财务、组织、法律、经济、社会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价,规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介于机会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 中间的状态 ...https://blog.csdn.net/u010209842/article/details/89419699
7.构建坚实之城: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全面解析与策略、水利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指出,各地区需高度重视城市地质安全风险,加强城市地质基础调查工作,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严格落实城市工程建设地质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强化对城市地热、地下水等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地质安全风险管控,多措并举降低城市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地质安全风险...http://www.zcgis.com/article_show.aspx?id=946
8.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范文(通用14篇)评估活动做出了动员和安排,要求各科室先进行自查,查找风险点,研究整改措施,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自查情况;再次,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根据各科室的自查情况,选择关键科室和自查风险点少的科室进行重点检查,对其他科室也进行了快速检查;最后,根据各科室自查情况和现场检查的工作底稿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风险分析,组织编写风险评估...https://mip.wenshubang.com/baogao/2480686.html
9.第三方支付风险与对策形成技术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网路运行问题和安全技术等方面。若是以上的因素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系统的可靠性、客户的身份认证,以及有关计算机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由于第三方网上支付的风险控制和相应的业务均是通过软件系统和电脑程序完成,所以网上支...https://www.66law.cn/laws/397951.aspx
10.安全标准化的持续改进计划和措施(精选11篇)发生死亡事故后应立即重新进行评定,检查标准化体系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评估与分析,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并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https://www.oh100.com/a/201704/538219.html
11.经济分析与预测专辑第451期——帮助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鼓励和支持建立各类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网络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等渠道拓展市场。 盛松成:本轮逆周期政策时滞近尾声 经济周期的起落波动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政府一般会出台较为宽松的宏观政策予以逆周期调节。从逆周期调控政策出台到实体经济...https://yc.sxgov.cn/content/2019-05/21/content_9429557.htm
12.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报告(精选20篇)按照《工贸行业企业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估的通知》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本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本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强化责任落实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各车间,各工序事故隐患,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https://m.cnfla.com/baogao/2468653.html
13.给公司的建议书20篇从投资政策依据、行业依据及公司发展依据三个方面可以回答为什么要投资的问题;从投资发展规划、投资收益预测与分析、投资风险分析三个方面可以解决如何投资的问题。对于本项目而言,所涉足的房地产行业,既是充满暴利的行业,同时也是风险很大的行业。因此,前期投资决策就显得至关重要。https://mip.jy135.com/jianyishu/944849.html
14.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s://www.nbcc.cn/2020/1029/c1114a3438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