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
目录
TOC\o1-2\h\u11805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1
45331寿光农业保险发展分析1
318121.1以寿光蔬菜保险为例1
196531.2政府补贴农业保险1
312731.3农民参与农业保险2
263541.4实例分析2
32382寿光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3
1寿光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1.1以寿光蔬菜保险为例
寿光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之一,大量蔬菜从寿光生产后输向全国。同时寿光普及温室大棚,提高生产技术,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也趋完善。近几年寿光的洪水灾害严重,由于之前多年未有洪水发生,人们存在侥幸心理,未能做到未雨绸缪。在2018年台风“温比亚”来临后,只能临决堤而泄洪,致使洪水冲入河沿岸的村庄,农业受到严重的危害。据寿光市委不完全统计,全市有5000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10.6万个蔬菜大棚和2000多个养殖棚受损,农作物受损面积5万公顷,溺亡家禽4000吨。蔬菜和蔬菜大棚被损坏,导致当年蔬菜供给减少,很多没有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收入大幅度降低,同时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的补偿,降低了灾害的影响。
1.2政府补贴农业保险
2006年寿光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地区,在此次试点中,根据寿光主流产品进行保险分类,蔬菜作为第一保险品种进行试点。寿光的蔬菜大棚在当年的面积大约为10万亩,按照预计,可以参加保险的面积大约为1/2。具备符合条件的蔬菜大棚及其内部的蔬菜都可以被列为保险标的范围。但是寿光的蔬菜以改良型蔬菜为主,但是由于改良型蔬菜没有经过多年的统计实验,收入可能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因此在进行农业保险定位时,保险公司对此类产品的保费定价较高,保险费定为100元/亩,其中农户自行交纳60元,地方政府给与补贴40元,保险期限以蔬菜的生命周期为一个保险期。政府保费补贴资金由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按照30%、30%、40%的比例分级补贴。
2019年,寿光市推行了多种农业保险,涵盖了基本农作物,家养牲畜,经济农作物,比如玉米、棉花、大豆、生猪、奶牛大棚蔬菜等品种。基本农作物保险由农户自行缴纳20%,地方财政补贴80%;蔬菜大棚保险虽然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但由于其风险评价较低,收益较高,因此相较于基本农作物农户自行缴纳比例有所提高,农户与地方政府各自出资50%。由于2018年寿光市接连遭遇自然灾害,被列为受灾严重县市,政府为减少农民损失,逐年上调财政补贴力度,将补贴额由原来的50%逐渐调整至65%,降低了农民的保险负担。并且延长路保险的期限,规定2019年8月1日前投保且在保险期限内,也适用于新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止增加了承保种类,还提高了补贴额度。
1.3农民参与农业保险
2013年寿光市财政补贴的数量为10万亩,只入保了14000多亩,比例不足原计划的15%,仅有8664户参与了蔬菜大棚的补贴,所占农民的比重也较小。
人们存在侥幸心理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额度太低是农民入保积极性低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成本与赔付额度相比太高,从2006年到2013年,每亩的赔付额度只有6000元,而成本却高达10万元以上。保费筹集是按照政府出资50元,由省级、市级、县级分别出资10元、15元、25元,农民自筹50元的标准。但由于赔付率低,农民对入保的积极性不高。2017年后情况有所改善,虽然每亩保费提高到了400元,政府补贴50%,农户需要自己出资200元,但赔付上限由原先的6000元提高到了2万元,保险期限也提高到了8个月。
2019年,寿光市基本农作物投保率大幅提高,其中玉米投保面积48.95万亩,棉花4.34万亩,大豆2582亩,大棚5.86万亩,家养牲畜也相继投保,像育肥猪、能繁母猪、奶牛等。农业遭受自然灾害后,寿光市保险机构积极实施灾后勘察赔付,接到报案后,立即出动查勘车辆,积极进行赔付。
1.4实例分析
2018年台风对寿光农业造成巨大损失之后,农民开始意识到保险的必要性。本文采访了一位蔬菜种植大户马某,其为寿光市某地的蔬菜种植大户,拥有6个蔬菜大棚。2018年灾害来临后给马某带来巨大的损失,蔬菜大棚被破坏后进水淹坏了种苗,损失近七万元。在2019年,马某及时给蔬菜大棚购买了保险。温室蔬菜大棚的政策性保险期限为1年,在期间发生的符合责任范围的损失,保险公司会按合同赔偿。责任范围包括由于风雪洪涝灾害、冰雹、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原因造成温室大棚及棚内作物直接损失。2018年寿光温室大棚按照不同保费对应不同赔偿标准,其中以日光温室大棚为例,当保费为240元每亩时,对赔偿额度为1.7万元;当保费为340元每亩时,对应赔偿额度2.9万元;当保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