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外刑事案件当道?内外勾结成典型五大漏洞需警惕

原标题:保险业外刑事案件当道?内外勾结成典型五大漏洞需警惕

作为对冲风险的保障性工具,保险业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也在一次次接受着考验。近日,“A智慧保”获悉,就某地区保险业2020年案件情况来看,“业外案件”成保险案件主要类型,骗保、诈骗当道。

据悉,2020年该地区报送的保险业案件有25件,涉及金额4118.47万元。

其中,从案件类型看,业务案件有4件,涉及金额53.5万元,主要为销售人员以推荐理财产品的名义骗取客户资金、诱导客户购买不符合消费能力的产品并退保以骗取佣金,以及职务侵占类案件;业外案件则有21件,涉及金额4064.97万元,均为诈骗类案件。

另外,2020年该地区保险业报送案件风险信息为7件,涉及金额66.67万元。其中,2件为业内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5件为业外车险诈骗案。

所谓“业内案件”、“业外案件”,其实是按照2020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来进行规定。根据《办法》中的定义:

○业内案件是指银行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独立实施或参与实施,侵犯银行保险机构或客户合法权益,已由公安、司法、监察等机关立案查处的刑事犯罪案件。

○业外案件是指银行保险机构以外的单位、人员,直接利用银行保险机构产品、服务渠道等,以诈骗、盗窃、抢劫等方式严重侵犯银行保险机构或客户合法权益,或在银行保险机构场所内,以暴力等方式危害银行保险机构场所安全及其从业人员、客户人身安全,已由公安、司法等机关立案查处的刑事犯罪案件。

也就是说,2020年,来自保险机构外在的因素,是侵害机构本身或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大隐患。例如,2020年的骗保事件接连不断,更有宣称“专业经营退保”的非法机构,令保险业的案件风险大大提升。

车险成“重灾区”

诈骗,2020年保险业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已构成了多个风险性事件。尤其是在财险领域,这一现象或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2020年该地区,财产险公司报送的案件有21件,涉及金额3199.47万元,且主要集中在市场规模位于前列的保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则有4件,涉及金额为919万元。

从涉案金额看,1000万元以上案件1件,为信用履约保险诈骗案,涉及金额2550.33万元;其他保险业案件案均涉及金额为65.34万元。

相较人身险而言,财险或许因其保险期限短、保险条款相对简单,但理赔过程涉及人员众多而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例如,部分保险公司的车险理赔、定损等关键岗位的人员,与4S店、修理厂或其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伪造事故、夸大损失,以达到骗取保险赔偿的目的。还有部分员工盗取关键岗位人员系统审核账号,直接截留保险赔偿金等。

诸如此类的欺诈、骗保行为,在2020年的财险市场上时有发生,尤其是车险领域。就骗保一事,监管也曾重点进行风险提示。虽然在打击骗保的路上,保险业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打击恶意退保、骗保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尤其是面对“内外勾结”式的案件,保险机构更是防不胜防。

为此,银保监会发布《办法》,以便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银行保险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工作,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依法、及时、稳妥处置案件。

但从2020年该地区取得的成果以及后续的反馈看,个别机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涉案管理存漏洞

依照《办法》规定,银行保险机构需承担案件管理的主体责任,且应当建立与本机构资产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和内控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案件管理体系,制定本机构的案件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

而且,银行保险机构需要按照要求对案件准确分类,区分不同类型案件开展查处工作。但从信息报送方面看,部分机构还存在三大问题:

不能准确把握业内、业外案件及风险事件的分类

如,被纪检监察机关留置的案件,仍有机构按照案件风险事件进行报送。而新《办法》已明确,此类情况应直接确认为业内案件。有些案件,公安机关已并案处理,但机构仍迟迟不予报送,造成风险处置工作被动。

未及时报送案件信息

部分公司未能在3个工作日内报送案件信息,或在5个工作日内报送案件风险信息;在初次报送后也未能主动开展调查,与公安、司法、监察机关密切跟踪案情变化,未能及时报告案件续报或调查、审结报告。

案件风险事件认识不到位

部分机构在风险事件发生后,不愿意报送,有意掩盖风险,等必须确认为案件后,才不得不报送,错失了风险处置的最佳时机。部分机构未充分了解案情,案件风险事件报送之后,未能主动跟踪处置,待报送一年后便申请撤销,撤销后才知已被立案,又再次确认为案件。

而且在经营层面,有保险公司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

线上业务管理漏洞风险凸显

近年,辖内机构逐步探索与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数据公司等合作发展模式,线上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不法分子利用线上业务管理漏洞屡次作案。

重点人员管控不力

部分机构压力传导逐级递减,管理层等重点人员自身合规意识淡薄,导致案件风险难以防控。特别是基层机构管理人员,重效益、轻合规的现象突出,对于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隐藏的案件与合规风险,“一支笔”一签而过。

对涉刑案件的把握不准、对内部管理的缺位,同样造成了风险性事件的发生。

机构需做好“内外兼修”

面对不确定的风险性因素,保险公司自修“内功”,才是抵御侵害的第一道法门。为此,监管给银行保险机构提出了三大建议。

提高认识,全面加强案件管理能力

○各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案件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重视案件信息报送和风险防控工作。

○要加强与公安、司法、监察机关的沟通,及时跟踪案情变化和案件处理进展,确保案件后续管理工作高效有力。

抓好落实,严格执行案件监管要求

○做好案件信息报送工作。各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案件报送工作机制,加强与总公司、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准确报送各类案件信息,杜绝瞒报、迟报、漏报情况。

○严格开展案件调查、审结工作。涉案机构在案发后应深入调查案件情况,确定案件性质,总结发案原因,查找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全面梳理案件责任,及时开展内部问责,并做好警示整改工作。按期报送调查、审结报告,不能按期报送的,应当及时申请延期并说明具体原因。

切实整改,严密防范案件风险

针对已发生案件暴露出的问题:

○要加强内部审计稽核工作,查缺补漏,及时整改内控薄弱环节,确保从根源上整改到位,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要认真研究各类案件发案特点和规律,总结历史案件教训和案防处置经验,将风险关口前移,积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要加强合规教育及警示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守法合规意识,同时加大消费者风险提示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THE END
1.保险业务员内外勾结,故意制造事故伪造材料多次骗保18万元法官解析,本案系一起典型的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利用职业便利参与骗保的案件。保险业务员深谙保险事故理赔的流程和标准,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业务员拉上自己的亲戚、朋友等干起骗保“生意”。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近年来,车险骗赔已成为保险类诈骗犯罪的“重灾区”,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保险市场秩序,11月28日,北京市顺义...http://m.bjnews.com.cn/detail/1701251317169539.html
2.关于诈骗类犯罪史上最权威最完整最重磅解读6.内外勾结共同骗取拆迁安置地构成贪污罪 【裁判要旨】被拆迁村民事先与拆迁工作人员相勾结,预谋通过共同搭建违章建筑骗取拆迁安置地平分,因主要利用的是拆迁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行为构成贪污罪,而非诈骗罪或行贿罪。 7.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时间点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203512635864400384
1.以案释法(70)保险理赔新案例——岳某诉保险公司损失赔偿案解析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用数额在保险标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 文字| 罗康玲 编辑 | 刘洁 原标题:《以案释法(70) | 保险理赔新案例——岳某诉保险公司损失赔偿案解析》...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96949
2.汽车保险论文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涉及汽车保险相关工作岗位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汽车4S店,保险公估机构,以及专门从事保险研发、销售、理赔一体化业务的专业保险公司[1]。通常4S店为了给自己的客户提供保险相关的代办服务,会特别设立汽车保险续保员和汽车保险理赔顾问这两个岗位,有些4S店客流量不大,有可能将上述两个岗位的职能合...https://www.yjbys.com/bylw/jinrongbaoxian/156045.html
3.汽车保险理赔案例分析6篇(全文)更是保险人履行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是验证保险公司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处理理赔纠纷可以发现保险公司在业务承保这个“进口”和后续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般说来,车险理赔工作的基本程序如下:接受出险通知——现场勘查(包括查看出险地点、时间,查明出险原因,了解保险标的受损情况)——责任审核(...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78yl9ju.html
4.中国法院网保险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应加强对车险消费者的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保险知识和保险法普法活动,引导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树立诚信投保、理赔、依法维权的法治观念。同时大力宣传反保险欺诈政策措施,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强反车险欺诈宣传,发布、传播典型机动车保险诈骗案例,形成全民共同关注、共同预防的...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3/11/id/53179.shtml
5.交通事故类保险诈骗案件若干问题研究大陆桥视野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这类行为包括在车流密集时段碰瓷他人车辆,车主间结伙共谋互撞,与保险公司业务员或汽修厂内外勾结,进行虚假定损或制造更大的损害来骗取保险金。这些行为者通常熟悉事故认定和保险理赔流程,手段隐秘,不易察觉。这不仅导致保险公司资金损失,还可能威胁道路交通和人身财产安全。 https://www.dlqsyzz.com/9218.html
6.江苏保险诈骗十大案例投保攻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公安厅、江苏保监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7年至2013年江苏十大典型保险诈骗犯罪案例。案例一:“金手指”案自残骗保未遂获刑案情简介:2008年3月至6月间,舒某为骗取保险金,先后在十余家保险公司,以本人作为被保险人,投保了保险金额达1000余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08年10月16日,舒某...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6-258188
7.澎湃新闻莆田3起!福建公布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2022.5.176.莆田张某峰等人系列保险诈骗案。2021年10月,莆田公安机关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张某峰等人涉嫌保险诈骗案,挽回经济损失160万余元人民币,实现对“故意制造事故、汽修厂虚高报价、保险公司员工内外勾结理赔”犯罪的全链条打击。经查,张某峰伙同亲属、同事,频频制造碰撞、刮蹭、涉水等交通事故,并伪造汽修公司印章和定损协议...https://www.dlsstax.com/index.php?c=Content&a=index&cid=463&aid=28055
8.保险公司内部舞弊(精选十篇)保险公司内部舞弊(精选十篇) 保险公司内部舞弊 篇1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只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授课方式:课程全部采用先进企业现用实际案例解析说明+启发式讲授+互动式教学+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系统介绍...且正在朝着“高职务、高科技、高案值;发案数量基层多、内外勾结作案多、作案手法多”的“三高三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h6z9yeh.html
9.普惠金融内控合规的两类风险:业务风险和案防风险内控新闻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解读与合规内控能力实务解析 2024年03月20日-23日杭州市 近日,为进一步完善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监管规则,提升银行保险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金融监管总局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修订,形成《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正式发布,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https://www.neikong.cn/2188.html
10.公司内部题目答案解析,公司内部题目答案解析3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52.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 ) A、 行为合规性目标。保证保险...内外勾结损害客户、公司利益,是指套取营业计件、勾结SP、垃圾短信发送商或公司内部人员等合谋套利的。 ...案例分析:公司内部审核中发现,某二级单位员工对安全文化理念知晓率偏低,理解不到位。请问结合实际工作您...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5%85%AC%E5%8F%B8%E5%86%85%E9%83%A8-l3.html
11.银保监会通报四大典型案例:违规抬升小微融资成本银行频道要加强公司治理,落实对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对第三方机构合作的管理,全面评估助贷、增信环节的综合融资成本,完善综合经营绩效考核办法,严格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防止内外勾结、联手损害小微企业利益。 有关典型问题通报如下: 一、工商银行部分分支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投融资顾问费等“两禁两...https://bank.hexun.com/2020-11-21/202474683.html
12.保险欺诈保险百科保险人一方的欺诈通常表现为保险公司从业人员以及代理人,在开展业务和理赔中为谋得私利,或为了获取更多的业务手续费或为了私分保险赔付金,而诱导欺骗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这与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品德是密切相联的。 显然保险欺诈是客观存在的,虽为少数(世界保险平均骗赔率为万分之一),但一旦得逞必然会损害众多善意投保人和...https://www.dby.cn/detail-10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