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编程人工智能语音控制—小小火箭试验场》
青岛崇德小学刘洪鹏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学信息技术在高年级阶段应该向学生展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带给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理解、建构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能力。另外,在信息时代,学生有必要掌握编程知识,将脑海中的创意通过编程语言快速、轻松地实现。图形化编程直观、简单、易读,具有容易学习上手的特点,虽然其程序语言简洁但是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解决科学计算、创意作品、机器学习等复杂问题。
本课以火箭发射、回收为主线,利用语音交互模块与广播命令的结合,实现角色的语音控制。同时,本节课还用到了“运动”、“随机数”等知识,对学生来讲,这是节综合性比较强的一课,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整合能力。
教学设计如下: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节课的小主人公——气宇轩昂的“小战士”。
(播放视频)
这个短片中有几个角色?角色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小军人发出“发射”指令,火箭收到指令升空。
现实生活中,火箭依靠无线电通讯接受命令,那么在编程中火箭是怎样收到小军人的指令的呢?
生:广播
看来大家课下做过功课,在我们编程中,有“广播——消息”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种功能。(板书)大家找一下“广播”在哪里。
看看和广播有关的积木命令有哪些?
两个广播指令,一个接受指令。
询问学生:如果广播“发射”新消息,应该如何实现?
学生尝试点击“新消息”自己输入。
思路分析:在刚才展示的程序中,谁广播指令,谁接收指令呢?
带着你的思考,完成任务一:
学生操作。
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且说说你的设计思路。
学生展示,分析脚本。
过渡:火箭经过大家的努力飞上了
本节课是图形化编程教学课,同时添加了人工智能服务扩展中的语音交互模块,实现了火箭的语音控制,让学生体会到了人工智能编程带来的兴趣与魔力。本课按照“火箭升空”、“火箭降落”、“语音控制”、“降落至安全范围”组织教学。这是为了让编程更贴近于生活实际。这不仅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将学习任务具化到学生的头脑中。
这是一堂综合性比较强的编程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的“动作”、“语音交互”等模块中的命令,同时还要学习“广播”、“随机数”等新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编程基础。
本课通过实现火箭的语音控制,培养学生的编程和创新思维。编程思维并不是单纯的编程技巧与方法,而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理解问题——找出路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