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及应用技术(精选5篇)

物联网是指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等技术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技术,物联网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与通信,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2]。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其中物联网中的每个物体都是有标识、属性的个体,利用智能接口,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连接到互联网中。

1.1.2物联网主要特征

2)信息处理。物联网获取的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大数据计算与分析,从而获取极具价值的信息,以供决策与控制。

3)信息交流。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一样,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及时将系统信息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系统中心。

1.1.3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一般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三大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应有关键技术。感知层关键技术包含RFID技术、二维码、传感器技术等,利用上述技术能够实现对物体的标识与感知[4]。网络层关键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是信息处理、数据管理的核心。应用层关键技术包含智能芯片等,是信息处理的应用执行层面。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或多种技术融合的综合性技术,如PML开发技术、嵌入式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物联网的性能。

1.2智能电网介绍

1.2.1智能电网概念

所谓智能电网,其本质是电网的智能化发展,以物理电网为基本框架,充分结合测量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化处理技术、决策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智能化技术而形成的综合性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应用,将资源开发、电能应用、电网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智能化集成,不仅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而且提升了电网的工作效率及可靠性,因此,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1.2.2智能电网主要特征

1)自愈性。智能电网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当电网中出现故障,可以容错重组,实现系统自愈。

2)激励性。智能电网可以激发用户参与到电网的运作过程中,从而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

3)安全性。智能电网相比普通电网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利用智能化技术下,电网的抵御能力更强,电网安全性更高。

4)兼容性。智能电网可以兼容各种形式的发电、供电、蓄电,因此电网的兼容性更好。

5)优化性。智能电网能够优化各种电网设备的运行,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优化性能优越。

1.2.3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是集合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系统工程。智能电网所包含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可处理大量数据的信息处理技术;高效、实时的通信技术;电网能源分布式接入技术;系统容错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智能规划技术等。

2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融合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的融合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能够在资源整合、通信提升、电力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对提高智能电网的管理,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的融合,笔者分别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方面进行介绍。

2.1感知层

感知层包含了各种传感器、智能芯片等信息识别与采集设备,从而实现对物体属性、行为的监测,并能够获取物体的基本信息数据,通过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在智能电网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输电线路、电气设备等电网目标进行识别与监控,并通过光纤通信技术或无线通信技术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2.2网络层

网络层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传输与共享的关键环节。在智能电网中,主要以光纤网络为主要的网络层,并以无线通信网络、无线宽带网络为辅助,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在智能电网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对数据的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的信息传输主要通过电网系统的内部网络,只有在特殊环境下,才可以部分依靠公共网络。此外,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的应用,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应该以骨干光纤网络为主,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而且能够提高数据的容量。以光纤网络为主,辅助以无线宽带网络、电力线载波网络、无线数字通信网络等通信技术,实现双向宽带通信的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融合。

2.3应用层

3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应用展望

物联网技术在物体识别与感知、信息处理、控制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推动作用。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将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尤其是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将成为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融合的重要方向。

2)电力生产智能化。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尤其是将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到电力现场作业,能够对误操作、非法进入等安全事件进行远程监管,可以对电力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减少电力生产的安全隐患,结合用电信息情况,智能规划生产计划。

4结语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监控;应用;案例

1.物联网的概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自动识别中心在1999年最早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因目前仍然处在探索的阶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相对公认的解释是: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对实物进行扫描,并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进行信息的交换,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互联网把所有身边东西联系起来,便于我们进行控制管理,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技术。

2.物联网的构成及技术简析

2.1物联网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构成,下面对各个结构进行简单介绍;

(1)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信息传感技术如射频识别(RFID)等,进行物品的识别和信息的收集。这些采集给下面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网络层和应用层进行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感知层的活动至关重要。

(2)网络层:主要包括有互联网、2G无线网络.3G无线网络以及网络层物联网的管理中心和物联网的信息中心等。感知层的信息传到网络层,由网络层进行整合与处理,并将信息储存下来,等待应用,它对感知层和应用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的中间环节。

(3)应用层:将网络层储存的各种信息应用到各种行业、企业或个人,如:公共管理、食品监管、药品安全、环境监测、智能物流及家庭和企业的管理中。根据不同要求,满足客户需要,最后实现物联网的应用。这是物联网的最后一步,至此,一次完整的物联网活动完成。

2.2物联网技术包含很广,多种多样,只能对主要技术RFID传感技术等进行介绍,如下;

(1)RFID传感技术:用来获取物品的各种特征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采集。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写器组成了RFID,其中电子标签用来储存各种等待识别的物品信息,具有数据储存的作用,天线则是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而读写器则主要用于信息的识别。RFID传感技术的应用,简化了信息采集的过程,使信息采集变得简单易操作,大大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

(2)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主要是对物联网中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而云计算技术具有的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托管服务和配置巨大的计算资源的能力,则很好的处理了物联网用户物品数量庞大的问题。简化了各种服务,方便了信息的互通,促进了物联网的应用。

3.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广泛应用在各个地方,不仅是经济建设、文明建设,更是大大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囊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赋予了每件物品以生命,让它们能开口说话,或主动提醒你该注意的各项问题。可以把物联网运用到各个领域,如交通﹑通讯﹑建筑及国防等,利用物联网的特性,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物品联系在一起,从而进行有效便捷的管理。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物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交通方面: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监控系统一般是由摄像头和交通情况监测传感器组成,这些得来的信息反馈到交通管理中心,从而达到监测城市交通的目的。而一旦物联网运用到交通方面,可以将所有车辆及交通公共设备形成一个系统,利用物联网结合起来,通过对车子的监控,对红绿灯及各种设备进行适当调整,更有利于交通的管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也能错开高峰期,有效的缓解现在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

(3)工农业发展:制造业最早也最广泛的应用了自动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制造业,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对生产的全过程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在农业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对土壤、农作物的生长进行监管,改变了人工检测的不准确性,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更好的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物联网在工农业方面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产品的安全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物联网技术的监控应用案例及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参加了几个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物联网项目实施,介绍如下:

(图1:成品油储备库监管系统架构图)

(图2:3G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架构图)

5.结束语

物联网将整个社会的发展向上提高了一个大的阶层,给世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物联网的使用简化了现代的社会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给大家带来了福音。物联网技术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技术不断优化,逐步实践应用到各个领域行业中,它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方式,给大家以更多的便利和高效。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国家信息产业实力的最大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2—3.

【关键词】物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共享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联网技术如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广泛应用,将使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大提升。

一、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二)物联网的本质和特征

物联网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各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部分在屠宰或储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等环节又出现“断链”现象,全程冷链的比率过低。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我国设施整体规模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国有冷库中近一半已使用30年以上。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三、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一)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依照生产厂商的规定进行操作,操作过程透明度不高。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能准确地确定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更不能确定相应的当事人。物联网的运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就对其进行电子标记编码,建立数据库,通过电子标签,能够对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连续的监控,包括当前的温度、湿度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全部录入数据库的数据,很容易清楚知道是哪些因素造成的问题,能立刻进行改善,确定出事故的责任归属。

(二)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三)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农产品运输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运输工具之间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首先,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可视化,做到农产品运输车辆的及时、准确调度,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尽量避免无效运输。其次,把农产品运输车辆纳入物联网,利用rfid温度标签可以提供温度的监控,实现车载农产品的动态感知,动态监控在途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再次,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冷库库存情况、在途运输量情况的动态掌握,以便科学做出运输决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运输的合理性,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有效流通。

(四)物联网技术能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共享程度

信息共享是冷链物流管理的目标。一旦信息在整个冷链中同步,冷链上的参与者都能跟上顾客需求的变动,进而形成同步运作。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冷链中流动的物品跟踪,同时向所有参与者实时传送数据,减少了信息失真的现象。快速的信息传输速度,使参与企业能更及时、准确预测需求变化,亦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水平。

总之,物联网作为一项新的应用技术,将会为众多的传统行业带来变革。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应尽快策划这一新技术在本领域中的应用,以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水平,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巨晓敏.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潜力及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2).

【关键词】物联网;楼宇;智能化;应用

1前言

从本质上来讲,所谓的物联网其实就是利用感应器技术、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技术、扫描技术等技术按照事先的设定将楼宇中的物品链接起来,使这些设备和设备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通信,从而形成一个自动的、智能的、高识别的、跟踪监控管理网络,由于物联网能够极大的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这种技术也成为了当前智能化建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

2.1物联网

从物联网的字面意思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网络,则我们可以得出物联网首先它是一种网络,必将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再者它是物体之间的网络,这个物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形成网络的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通信,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物联网就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网络,利用各种传感器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递,从而方便人员感知周围的事物,方便人员的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2楼宇智能化系统

楼宇智能化系统也是近年来建筑行业所提倡的一种先进的系统集成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将当前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建筑的设计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的融于到建筑设计中,实现信息资源高效整理和利用,最终使楼宇在后续的使用中管理更加高效的和方便。楼宇智能系统主要包含了办公、楼宇和通信三个内容,这三个内容相互协调、作用和影响,其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系统,办公和通信系统都需要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才能够执行,它能够实现对整个楼宇的基础设施进行监视外,还能够极大的提高这些设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因此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极为复杂的系统,保护的内容极多,极为复杂,但是目前我国针对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和连接技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同的楼宇,其自动化系统设计区别较大,性能也有较大差异。

3当前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

3.1监控系统

3.2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也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这主要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更加提高,智能家居就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主要内容,其系统主要有家居网络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居安防系统、家居多媒体影院、家居环境控制系统、家居背景音乐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和家居布线系统。这些系统公用一个通信网络,各个子系统通过家居网络联系起来,然后在家居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对各个硬件进行控制,也可以对各个系统中的设备进行监控。传统的智能家居通常采用的是有线布线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灵活性不高,成本也较高,随着无线技术的普及,这一弊端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如当前较为流行的无线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无线调光开关。无线燃气泄漏传感器等,物联网就是利用无线网络将家居中的终端设备链接起来,然后将家居网络和外部的无线终端应用系统联系起来,通过远程终端,用户就可以实现远距离对家居中的系统进行控制和监视。

3.3安防系统

对于楼宇管理来说,安防系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系统,其直接的影响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安防系统就显得极为重要,传统的智能建筑中的安防系统通常是将观察到的信号传递给保卫控制室,保卫部门根据画面信息进行相应的联动处理,这种模式仅能够应付建筑内部的防范,但是应用了物联网技术,用户就可以实现进行实时的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全方位的主动监视,系统出现异常,系统会主动进行报警,如安防系统中的红外探测器节点检测到入侵信号,那么快速的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判断是否符合系统内部设定的非法入侵红外信号,同时系统再根据监控节点进行图像采集,并将图像信息和入侵信息及时的传递给用户,用户在远程一旦确定为入侵信息则直接向物业和当地的派出所报警。

[1]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38(11):2590-2599.

[2]赵亮,张吉礼,梁若冰等.面向建筑能源系统的物联网通用网关设计与实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1):85-90.

[3]穆丹.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价值评价[J].魅力中国,2014,(15):256-256.

[4]张红,王娜,尚伟林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J].现代建筑电气,2012,(7):10-14,18.

关键词:物联网;安防系统;监控;党校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10

0概述

党校是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基层党校也承担着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任务,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近年来,除了承担着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重要任务之外,还积极拓展培训业务,有的地方基层党校还被批准为中专体制,相继建成了远程教学网络,开通了在线学习、建立实习基地等等,但总体来说,党校与普通高校在教学对象、教育属性、教务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别,随着党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培训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党校安全应急工作基础薄弱,急需从资金、技术、人力等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党校安防工作。

物联网技术被喻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领域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被广泛应用到了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消防、食品溯源等等领域,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背景下,切实加强党校安全管理,引入物联网技术,把物联网应用技术与党校的安防系统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师生提供良好、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发挥积极意义。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好的协议实现物到物(thingtothing,T2T)、人到物(humantothing,H2T)、人到人(humantohuman,H2H)全面的互联网络,物联网最早是MIT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于1999年研究RFID时提出的,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信息传播设备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并结合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间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1]。

2党校安防技术现状及需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校园安全防护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党校的安防工作更多的投入在如何保证校园安全方面,没有很好的发挥出“防”的效果,安而不妨或安而弱防还较为普遍。虽然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但这也多是作为事后调看的工具使用,没有很好的发挥提前预警的功能。此外,传统的安防系统信息融合度不高,难以有效发挥综合防范水平,迫切需要解决党校内智能型安防体系建设。随着物联网的出现和现实的应用,很好地满足了数字化、智能化安防的要求。

党校安防的物联网化就是采用RFID、传感器、智能图像分析、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核心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链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建设一整套具有对人口车辆动态实时管理功能的校园周界防护系统、智能门禁、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等综合应用系统,并实现校园安防信息与公安信息平台的对接,提高安防的水平。

3党校安防系统总体框架

4党校安防系统的实现

4.1安装RFID门禁系统

4.2完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4.3强化防火报警系统

基于ZigBee技术的党校防火报警系统实现了整套设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检测报警,该系统充分运用了ZigBee技术的自组网络功能,无需人工干预,网络节点能够自动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链接关系,实现网络的结构化。此外,ZigBee技术具有自愈功能,在实际操作中增加或者删除一个节点或者发生节点位置的变动以及节点出现故障等情况时,网络都能实现自我修复,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5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安全监控的范围和视角,增加了安全监控的现实措施选择,减少了安防系统联网的复杂性,给党校安防系统的建设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校园门禁管理、考勤、图书借阅、安全视频监控以及防护报警的智能化。

[1]冯文勇.关于地理科学专业野外教学实习的几点思考――以沂州师范学院地理系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02]:56-58.

[2]GONZALEZGR,ORGANEROMM,KLOOSCD.Earlyinfrastructureofaninternetofthingsinspacesforlearning[C]Eighth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LearningTechnologies.Santander,Cantabria:IEEE,2008:381-383.

[3]刘兆元.物联网业务关键技术与模式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9,29[12]:2-7.

THE END
1.物联网几个应用案例.doc文档介绍:物联网应用案例用途范围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教育、工程机械监控、建筑行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与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展望未来,物联网会利用新...https://m.taodocs.com/p-408590106.html
2.探讨物联网感知技术——RFID技术AET6.2 物联网应用案例及经济效益 MEMS传感器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 在苹果公司的iPhone中,通过对旋转时运动的感知,iPhone可以自动地改变其显示格式,以便消费者能够以合适的水平和垂直视角看到完整的页面或者数字图片。 预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全球基于MEMS的半导体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销售额将达到19%的年均...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107287
3.工信部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公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科函〔2023〕210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组织开展了相关申报和评审工作。在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将拟发布的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进行公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34721946911289
1.物联网毕业设计项目分享50例(四) 这里是DD学长,单片机毕业设计及享100例系列的第一篇,目的是分享高质量的毕设作品给大家。 这两年开始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的单片机项目缺少创新和亮点,往往达不到毕业答辩的要求,为此学长准备了相对容易且工作量达标,并包含创新点的项目分享给大家。 https://blog.csdn.net/m0_71369066/article/details/136040451
2.物联网实验案例6篇(全文)物联网实验案例(精选6篇) 物联网实验案例 第1篇 应用案例 一、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 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jepyfds.html
3.8个物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许多安全机构使用生物识别系统来标记每日出勤,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先进的安全性、数据通信和最小化的人为干预是物联网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一些特点。生物识别技术利用指纹、声音、眼睛和面部识别。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系统的可靠性高于手动或自动化方法。生物识别安全系统中使用的设备相互连接,并具有每次使用...https://www.jianshu.com/p/ca5970ec7c27
4.物联网使能平台产品解决方案自建物联网实验室,前期做好相应测试,减少后期压力;技术架构各层均使用高可用方案 差异化 灵活的私有云部署模式,更适用于政企客户;针对特定场景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能力 感知全面 全面感知物联体系,多场景、多业务、多融合,打破壁垒,未来无限可能 相关案例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物联网应用项目案例 项目选取南水北调中线...https://gec.10010.com/hunan/solution/102
5.物联网公司经营范围八个物联网公司经营范围参考案例→MAIGOO...摘要:注册一个物联网公司与注册其它公司所需要的材料和流程是一样的,而且物联网公司属于科技公司,准入条件很宽松,但是物联网企业在登记注册企业经营范围时,可以在我国修订的《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中寻找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物联网公司经营范围吧!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0116.html
6.工信部公示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据悉,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按照《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融合应用发展行动的重点工作部署,面向行业应用、社会治理、民生消费三大领域,聚焦十二个产业融合应用方向开展本次典型案例征集。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75095
7.NBNB-IoT物联网技术解析与案例下载 投诉报错 书籍大小:159MB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书籍类型:国产软件 书籍授权:免费软件 书籍类别:网络相关 应用平台:PDF 更新时间:2024-01-11 购买链接:京东异步社区 网友评分: 360通过腾讯通过金山通过 159MB 详情介绍 以NB-IoT为典型应用的移动物联网技术正处于规模发展的关键期,各...https://www.jb51.net/books/696574.html
8.物联网综述(精选十篇)物联网综述 物联网综述(精选十篇) 物联网综述 篇1 物联网概念并不是新概念, 其最早出现在比尔·盖茨1995年的《未来之路》一书, 而后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 如泛在网络、M2M (Machine to Machine) 等技术名称其实都是物联网的前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j3h03p.html
9.物联网10个典型案例3、手机、电脑都代表人,另一端代表物,有通信模块。 物联网10个案例: 1、工业(智能制造):目的提升制造成品率,模具腔体气压采样曲线变化偏差预警 2、农业养殖:10万头猪,避免猪瘟,温度传感器检测体温变化-猪发烧-运维成本降低:1人管10万头猪之前100人管理,之前死100头现在死3头; ...https://www.douban.com/note/819466145/
10.不谈概念,物联网的10个典型应用案例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不谈概念,物联网的10个典型应用案例 导读:很多企业仍然在进行概念验证看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可以在哪些方面给他们的运营和战略带来价值,但是已经有很多物联网应用在跨多个行业领域扎下了根,并且正在给业务带来良好的影响。下面就是10个不错的例子。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4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