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Teachingaims:1.Read,learnandunderstandthepassage.

2.Discussandrepeatthepassage.

3.Discussandwriteaboutthegivenpictures

Importantpoint:Repeatthepassage.

Difficultpoint:Writeaboutthegivenpictures

1.Revision

Task1.Greetingfromeachother

Task2.Dutyreportandasksomequestionsaccordingtothereport.

Dutyreport,thenaskafewquestions.

Task3.Twostudentshaveaconversationaboutwhattheydid.Thenasksomequestions

2.Presentation

Task1Asksomequestions

Task2.Listentothetapeandanswersomequestionsaboutthepassage.

Task3.Readthepassagetogether.Thenteacherexplainssomewordsandsentences

Task4.Discussinsmallgroups(Howtorepeatthepassage).Thenaskeachgrouptorepeat.Teachermustcorrectthemistakes,whentheyhavemademistakes.

Task5.Repeatthetexttogether.

3.Practice

Task1.Showthepicturesandaskstudentstotalkaboutthem,thenwritedownontheexercise-book.

Task2.Askafewstudentstoshowwhattheyhavewritten.Payattentiontocorrectthemistakes

Task3.Dosomeexercisesifthereissometime

四.Homework

Writeapassage“Ihadfunyesterday”.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创设的几个任务都得到较好落实,取得了较佳的效果。教学中以个体、小组、同桌为单位逐步推进实施。比如听录音回答问题就是以个体进行的;讨论和复述课文内容一节则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而在“Talkaboutsomepictures”一环是在同桌之间展开。

本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听、说、读、写、练,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了动耳、动嘴、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各环节之间既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活动内容既密切联系,又能加以延伸、贴近生活。

学生在听材料回答问题一节中,能培养学生的听力,程度好的学生能较好完成。但应做好充分的估计,只听一遍,个别问题学生未能较好完成任务,可加听一遍。在讨论复述课文内容一节,体现了小组合作意识,使之讨论热烈,体现个体参与的积极性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在同桌完成“Talkaboutsomepictures”一环中注重小组速度的快慢,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本课采用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增进友谊、增强竞争意识。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与科技进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将成为全球化竞争的焦点。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创新的需求比以前更迫切,因此切实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更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置于突出的地位。因此,加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本文以某高校软件工程方向近五年的研究生为分析对象,首先论述了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PTAMM”培养体系,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说明。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研究生在整体素质上仍存在一些弱点,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评价学生能力的手段片面、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弊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不断加强知识创新培养逐步取代过去单一以传授旧有知识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创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片面。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其中的教学与考核有单一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它使考试分数依旧是衡量教学的标杆,这样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特别是使理工科学生成了“重理论、轻实验;重研究、轻实践”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惰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学生的创造理念和创制思维能力的发展。

2.多学科交叉不足。

研究生教育学科性体系突出,存在具体的理工科学科方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并不同的情况,造成理工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人文学科等)缺少通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正不断进行改革,比如文理科互相开设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一定范围的选修课等,但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科学先进的学科专业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系,无法满足人才、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骨干教师的国际交流不足。

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者,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大教师对过程教育、项目教学、产学研结合等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推广力度,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师生比例不协调,扩招影响。

出现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必然导致教师精力不够,无法设计满足所有学生的教学、科研计划,导致所指导的学生无法掌握实际设计、开发的能力,使学生容易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惰性”思想。而且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导致整体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本文结合理工科研究生的特点,建立“项目引导(ProjectGuide)―梯队建设(ResearchTeamConstruction)―学术氛围营造(AcademicAtmosphereConstruction)―学术不端控制(AcademicMisconduct)―创新管理(InnovationManagement)”的“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以项目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单一的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要以科研项目作为引导,一方面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软件工程各阶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建立多层次学术梯队。

学术梯队是按照学科、专业或特定领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科研队伍,由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等组成。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学科发展动态,跟踪学科前沿,围绕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的四级传帮带的“金字塔形”学术梯队,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智力基础。

3.骨干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术氛围的营造。

研究生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习思考,由被动吸收转向主动创新。学术梯队中的骨干教师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骨干教师除了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等素质外,更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组织进行各种学术讨论、学术报告、国际(国内)会议等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4.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为提高研究生创造力提供保障。

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随着科研诚信工作的不断开展,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科研诚信是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5.健全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和制度。

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需要分析目前研究生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调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给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引导。

五、实施案例

在“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得到不断的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结语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目前的高校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方式、手段和力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在论述了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提出了“PTAMM”培养体系,并以某高校软件工程方向近5年的研究生为分析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未来我们还要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改革创新,并结合学科专业的实际和特色,形成自己的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和风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2]邹杰梅.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咨询,2011,10.

[3]郭雪娇,王冠杰.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3(74).

[4]云忠,汤晓燕.高等学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69-72.

[5]杨跃.挑战与回应:理工科院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刍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0-75.

[6]陈芳艳,唐玉斌.论创新型理工科人才的培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8-10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体育教学的弊端,导致体育课程有名无实,流于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评价方式也不断变化与改进,但同时也遗留一系列教学方面的痼疾。因此,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创新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解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提倡“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体育文化,发扬体育精神的品格。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取得了一部分实质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一些流弊。首先,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中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同,高中体育教学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身体情况与心理状况的全面考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局限于特定的运动项目与训练,缺少体育游戏的渗透,造成体育教学的枯燥乏味。最后,高中体育教学观念落后。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沿用落后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难以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创新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四、结束语

[1]孙丽琴.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关键词瑜伽教学特色创建个性化教学评估检验

一、抓住教学要领是实现瑜伽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针对学生特点创建特色教学

(二)无障碍化教学。当学生走入瑜伽课堂,影响他们、吸引他们的是良好的环境氛围和瑜伽的魅力,教师透出的亲和力将会消除学生的压力,感染和带动他们更好地参与瑜伽的学习交流,学生每天的学习既轻松愉快又有所收获。

(三)学生能控制自我、促进健康。在讲解动作时,结合每一个动作实际效果,将塑造形体的具体部位传授学生。学生通过对意念、呼吸与动作的相配合实现对身体有效控制,进而来锻炼肌肉和骨骼,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的能量实现促进身体的健康。

(四)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初步形成课上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课下以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和柔韧性为补充,以瑜伽协同锻炼为技能提高的格局。学生均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制定运动处方。

三、将个性化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

(一)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加体育教学的含量,使体育教学具有多重性。实现体育教学——传授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树立增强体质与终身体育意识;心理教育——讲求精神卫生;体育文化教育——培养文化、卫生、休闲品位。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一个“活”字,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在参与中实现瑜伽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运动兴趣,正确引导和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考虑到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异,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每个瑜伽派别各有千秋,这就要求瑜伽教师要通过各种先进手段广开信息源,读百部书,学百家艺,做到融会贯通,高度提炼精华,形成新思路、新内容、新观点等个性化的成果,把经典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在高平台上接受国内外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成果。

四、以全新的理念评价教学成效

(一)更新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健康意识、行为和生活方式理念的形成,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爱体育、爱生活、爱社会意识进一步提高,基本掌握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锻炼的好方法。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实用性的课程创新要求,制订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学内容新颖,方法得当,成效显著。

(二)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制定实施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是教学实践和科研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断更新、加深,更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通过教法创新,激发学生瑜伽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运用“双学双练”教学方法和“双向互动”教学手段,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措施取得成效。一是学生的参与率提高。经过瑜伽教学创新,极具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课堂出勤率显著提高,课下自主经常性练习的比率也相应提高,成立瑜伽协会,校院的一些重大活动都有瑜伽表演。二是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比如,女生参加的800m跑都能达到合格标准。三是学生满意度提高。提高瑜伽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责任心、进取心。在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中,教师评教结果名列前茅。

五、对瑜伽教学的多角度检验

(一)是否体现了教学体系的全面性,是否抓住了授课的重点、难点,是否充分地体现了瑜伽的教学规律。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改革

1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课程改革原则

3课程改革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望秀,谭敏生,汪凤麟.地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3(4):89-91.

[2]龚沛曾,李湘梅.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52-255.

[3]陈婕.《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59-160.

[4]金翠云,汪晓男,李大字.多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106-107.

【关键词】廊坊;科技创新;对策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技创新不但包含科学创新也包含技术创新,一是,科学创新中包含了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二是,技术创新包含了应用技术在研究、试验开发以及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创新。如果从线性的逻辑程序来看,科技创新就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的全过程。

我们认为科技创新,就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通过科学研究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并以技术创新促使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科技创新具有风险性、时效性、原创性、整合性和高端性等基本特征。

二、廊坊市科技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廊坊市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把“邻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集中精力引智力、引院所、引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廊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约有百余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6亿元。截至2013年7月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增至600余家,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1.2亿元,同比增长30.3%,增速全省领先,超过全省平均值(15%)1倍多。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3.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目前,廊坊市建成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49家,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40家。其中,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15家。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与2006相比增加了14家。

4.对接京津引向深入

全市9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重点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3家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产业技术联盟。清华(河北)科技园、中科院理化所、热物理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空间科技中心、生态中心、网络中心、大气中心等一批重大中试基地和成果转移中心,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国家热工流量仪器检测中心、教育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相继落户廊坊,并有多家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三、廊坊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益不明显

从R&D资源数据看出,自2006年以来,廊坊市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创新产出虽有增加,但效果仍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科技产出增幅远远低于其科技投入的增幅。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分工不够明确,缺乏统筹的协调配合能力,致使产、学、研未能充分结合,并且与财税和货币政策缺乏一致性,所产生的作用容易相互抵消部分。投资策略之间整合度不够,使资源投入不是过于重复,就是分散在过多的领域。

2.科技创新与生产对接存在结构性矛盾

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是廊坊市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一方面科研人员对企业缺乏了解,不知道哪些创新技术是企业所急需的,哪些技术适合那些企业,对企业接受技术的能力也缺乏切实的了解。另一方面许多科技创新人员在认识上没有真正把满足企业需要放在首位,仅仅是片面的追求科技创新的学术水平和获奖等级,而忽视了科技创新的使用价值。

3.科技创新的中介机构能力不足

一方面是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服务机构不全,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较好,但是诸如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创新融资服务等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多数都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在运行方式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思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缺乏创新,运作机制不够灵活;同时管理人员素质也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创新的需要,服务质量偏低。

4.科技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

不正当竞争的存在使得整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进程陷于一种恶性的循环之中。市场竞争规范性差、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得力、假冒伪劣和盗版现象严重、机构企业的创新收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使得创新主体缺少创新动力

四、提升廊坊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1.转变政府角色,建立服务型政府

2.建立完善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激励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潜能,促进科技人员创业创新。通过对人才资本的合理高回报、给予社会荣誉等方式建立起良好的机制,以便能吸引住人才,特别是留住高层次人才。让各类人才在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潜能,造福广大人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必须加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内在运作机制和外部环境。第一,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信息服务、咨询评估和中介功能,为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提高技术交易成功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化服务功能,解决行业、领域中具有共性的难点、重点技术的成熟配套问题,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成熟度,使其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领域。第三强化孵化功能,降低高新技术革新小企业和企业家的科技创新成本,向社会不断地提供成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

4.以“四个围绕”为抓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围绕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京津科技资源,加快打造承接京津资源外溢的更高载体。二是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积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平台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三是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示范作用大的科技专项。

五、结论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廊坊毗邻京津,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科技创新必然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廊坊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保障机制、创新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大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取得辉煌的成绩。

[1]李爱国.山东经济中科技创新的实践与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2]王林平.对黑龙江省科技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与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8(01).

[3]陶化冶,张鑫,张岩,隋金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03).

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汇率和利率市场化逐步实现,我国金融机构正面临不同于以往的金融环境。金融学专业教学如何变革以适应这一趋势正是本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组通过和其他高校进行比较、金融专业人士小型访谈以及对我校金融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三种方式,研究金融课程体系创新的方向,并提出加强实践环节、突出重要课程、增加新课程等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课程改革;实践能力

金融学在高校招生中备受青睐,录取分数较高,但就业率却排在后面。虽然有金融行业本身招聘过程较长等原因,但是和金融专业本身定位也有着很大关系。金融学专业培养对象仍然偏向于金融业高层次管理人员,而高层次管理人员需求人数较少,所以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我们怎么才能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以提高三峡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这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目前新一轮金融改革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随着余额宝出现,各项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推出,拓宽了融资渠道,不过也对现有的金融企业形成冲击。2013年央行彻底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也迎来关键性一步,2015年8月25日放开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我国汇率也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步伐,人民币汇率差价幅度也从1%扩大到2%。这些金融变革目前对金融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对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没有变化,金融业课程建设应该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正是本课题组要研究的内容。

一、调研方案及调研对象分析

二、金融改革对金融行业冲击

三、金融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

1.现有课程中须巩固的课程三峡大学从事金融学教学十多年,培养方案也多次修改,哪些课程让学生受益并值得我们进一步巩固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组调查毕业生让自己受益的课程。高居榜首的是会计学和宏观经济学,此外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务谈判和礼仪、公司金融、金融企业会计与报表分析也颇受青睐。而统计学、保险学、金融专业英语、商业银行业务管理、金融法规、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和财政学相对而言不太受青睐。

3.需要增加的课程金融学教学必须紧跟金融业变迁步伐,所以很多学校不断推出新课程。有些新课程值得展开,但有些新课程也许只是概念而很难展开,所以在考虑是否增加新课程时必须多参考其他高校的方案,听取金融从业人员的心声。中南财大最新的培养方案有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学、金融计量软件应用、信用管理、固定收益证券等新课程,西南财经增加了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农村金融等课程,而中南大学增加了金融史、金融信托与租赁、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行为金融学、农村金融等课程。问卷调查显示,2/3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金融风险管理,超过1/3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增加信托与租赁、金融监管学、信用管理、互联网金融等课程。此外,还有人建议增加会计实操和金融素养和口才等课程。很多人都强调金融专业应该认真学习计量经济学,但是这一课程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是否开设该课程都有犹豫。对其他学校调研显示,被调研高校金融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不过一些学校设为选修一些学校设为必修。问卷调查显示,仅有7.14%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计量经济学课程。对于这一课程,建议设为选修,在讲授过程中应更重视应用部分。

四、金融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1.加强实践环节要注意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认知实习仍需界定为集中实习,但不要用集中上课的模式,而是分批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假期实习应采取分散实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金融单位实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无法找到合适单位,任课老师可和我校校外实践基地联系,进行安排。不过不管是分散实习还是集中实习,一定要做好过程管理,在学生提交单位名单后,任课老师需要和所在单位及时做好沟通,严格考勤,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实习任务,经过任课老师和实习单位沟通后,可以不给学分。精简软件实验课程。SPSS和证券投资模拟应该继续保持,其他实验课可以删减,或者改变现有上课模式,可以考虑将实验室模拟和金融单位实战相结合,不能为做实验而做实验。

2.突出重要课程完善财务课程体系建设,要培养能读懂财务报表的金融人。会计科目可以改为64课时,加入16学时会计实操。公司金融课程仍坚持原有财务管理的内容,不过要更重视实践。金融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应改为必修课,主要从证券投资的角度去解读会计报表。有必要的话可以增加一门中级会计选修课。扩大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建设。证券投资学课程要保持,并在现有基础上加入现资理论。加入金融市场学课程,主要是从实战角度去研究现有各项金融市场存在的机会,重点讲授期货与期权市场。投资银行学对于我们毕业生能用到的较少,建议改为选修。另外增加固定收益证券这门选修课,毕竟固定收益证券已经成为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

3.与时俱进,加入新课程在开设新课程时,一定要精心选择合适的课程,否则年年上新课,年年没收获。根据我院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强烈建议增加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特别是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进一步推行,企业将面临更多市场风险,所以非常有必要开设金融风险管理,教授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也可加入固定收入证券、金融监管学、信托与租赁、计量经济学、互联网金融等选修课程。一旦确定后,要将该课稳定下来。教师有上新课的意愿,但在实际上课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新课程很多知识体系并不成熟,很难形成一个完美的体系,增加教师备课难度,很难形成对称的收益。所以需要在制度上鼓励教师去教授新课程,可以从分配方案上向新课倾斜。

参考文献:

[1]范亚莉.新一轮金融改革对金融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2).

[2]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关键词】金融农业科技调查

一、县域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特点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渭南为例,全市县域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65家,营业网点708个,实现了乡镇范围全覆盖,平均覆盖率1.3个/万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4家,实现县域全覆盖;保险机构31家,保险深度3%,年人均保费收入660元。

二是信贷支农比例逐渐加大。2014年末,渭南市涉农贷款余额为306.78亿元,占各项贷款的49%;较2009年末增加142.17亿元,占各项贷款增加额的56.47%,较2009年末提高5.22个百分点。

三是金融创新服务逐步扩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日益丰富,创办农副产品加工大额抵质押贷款,推行服务限时承诺制,金牛乳业、红星乳业等一批讲信用、重合同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机构支持下,年产值已上亿元。开创并推广“银行+担保公司+农户+公司”哪J剑形成“农民养殖有资金,企业发展上规模,银行放贷不担忧”的良好局面。大力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累放贷款1321户,金额12495万元。荔民农资连锁公司采取“面向社员、内部融资、农资借贷、滚动发展”资金互助方式,设立农民资金互助站10个,入社社员818户,入股资金达1450万元,及时为困难社员解决融资难题,“大荔模式”已被省科技厅立项在全省推广。天子果蔬、民兴果库、康立冷库等10家涉果上下游企业签订联保协议,组成互助型信用共同体,运行六年来,贷款由最初的90万元增加到2324万元,形成了银行放心、企业守信、共诚信、共互助的信用环境。

四是金融支持总量不断增加。渭南市目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信贷资金余额为15.46亿元,占信贷总量的2.64%。其中:支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的科技企业60余家,贷款余额7.86亿元,支持高科技的特种养殖场8家,贷款余额4.76亿元,支持农户应用科学技术发展种养殖业贷款2.84亿元。

五是高效生态农业是金融支持的主要对象。2014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向农业科技型企业及农户发放贷款12.24亿元,其中向利用人畜粪、秸秆等有机物的资源化、产业化综合利用型企业发放3.23亿元,向采用滴灌技术从事大棚果蔬种植户发放贷款6.55亿元,向其他应用科学技术的种养大户发放贷款2.46亿元。

六是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延升。实现乡镇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全覆盖,农村信用卡受理环境大幅改善,2014年末,渭南市已设立助农取款点3855个,行政村助农取款点覆盖率100%,办理助农取款业务51万笔,金额1.76亿元,农村支付环境显著改善,真正实现了农户零出村、低成本,惠农工程措施进一步完善。

二、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三、对策建议

一是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加快改革农业科技贷款管理办法,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拓宽贷款主体、延长贷款期限,建立适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满足农业科技企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信贷资金需求,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二是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农业科技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支持地方设立农业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向农业高科技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吸引风险投资基金投入处于种子期尤其是创建期的农业科技企业。鼓励科技型农业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海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

三是探索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应探索将科技育种、农业机械、农作物及畜牧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等涉及的农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畴,鼓励发展以产品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等保险品种。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Cr(VI);耐铬菌;环境教育;环保创新实验

一、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到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国际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剧增。国际化的大竞争大发展的环境下,一切竞争都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创新性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在全球性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对新时期的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提问,掌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中获得亲身体验,培养社会责任心及使命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应最大限度开发研究性学习的潜能,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二、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课题

化学危险品种类繁多,而中学的化学实验废水受条件限制大多没有处理,直接排放,铬(VI)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实验经常用到的一种。含铬废水是公认的环境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随着冶金、耐火材料、化工、电镀、制革等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工业废料的大量排放,人们生产生活中铬的含量不断上升。水体铬污染的结果可引起水生生态变化,严重的水污染可以使水生生物死亡,轻度的水污染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高浓度铬会影响植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而对于人体来说,铬具有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铬中毒事件已经开始从工业范围扩大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2006年江都某电镀有限公司发现7名铬中毒职员,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黏膜糜烂、鼻中隔穿孔、溃疡。研究还表明铬(VI)DNA损伤程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低剂量时会导致DNA轻微损伤。因此,严格控制铬(VI)的排放在环境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对铬离子的危害及转化处理方法并不了解和清楚,需要更加简便有效的方式来处理生活、工业中含有铬(VI)的污水。

当前关于对铬(VI)吸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磁性纳米粒子吸附、钢渣、超细粉煤灰等吸附法,还有化学还原法、电镀法、生物吸附法等。其中微生物法以其操作便利,经济实用,效果良好,同时又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佼佼者。

含铬废水的微生物转化实验研究需要掌握化学、微生物、污水处理、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生要走进大学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若能完成筛选出高效耐铬菌,研究其最大耐受量及降解特性,处理后的含铬废水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值后排放,并将获得的菌株整合到中学化学实验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中去这一目标,这将是对学生自我价值的极大肯定,也将成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高效耐铬菌分离及鉴定实验研究

1.材料和仪器

实验药品:重铬酸钾溶液,琼脂,酵母浸出粉,氯化钠,胰蛋白胨

主要仪器:摇床,移液枪,超净工作台,电子天平,生化培养箱,灭菌锅。

2.实验内容

(1)采样

在学校科技馆前开垦出一块0.5m2的实验田作为样土采集地。在实验土壤中加5ml的重铬酸钾溶液,暴露两天后采样。

(2)样液制备。称取土壤样品1.0g,于99ml无菌水中,然后于摇床振荡20min,使土样均匀分散成悬浊液(10-2)。静置3min的土壤稀释液中吸取100μl样品溶液,注入装有900μl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均匀(10-3)。

(3)LB培养基制作

琼脂2g,NaCl2g,酵母浸出粉2g,胰蛋白胨2g,蒸馏水200ml。

(4)菌株的筛选和纯化

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通过涂布棒均匀涂抹于制作好的LB培养基上,于37.5℃恒温培养24h。选择生长较好、清晰的菌落在平板上划线(三线法),制作两个平板对照,培养过夜。重复此步骤3次,最后选择出两株长势最好的菌落作为实验菌。

(5)耐受性实验

在LB培养基中加入重铬酸钾溶液,使之成为含铬离子浓度分别为20mg/L、40mg/L、60mg/L、80mg/L、100mg/L的LB培养基。将两种菌株分别接于平板,于37℃恒温箱中培养18h。

(6)菌株的16SrRNA序列鉴定

取LB平板长出的单菌落为模板,抽提基因组,通过PCR扩增其16SrRNA基因,得清晰条带。

反应体系:

无菌水:17ul;10×Buffer:2.5ul;dNTP:2ul;引物1(27F):1ul;引物2(1492R):1ul;Taq酶:0.5ul;模板:1ul

两条引物序列:

27F:5’-AGAGTTTGATCCTGGCTCA-3’

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

3.实验研究结果

(1)耐铬菌种筛选

寻找到两株对铬离子具有较强耐受性的菌株C1,C2。

(2)耐受性实验

国家规定污水中铬离子的最大含量为0.5mg/L,两株菌株在高于此浓度的样液中仍能正常存活。C1,C2在铬离子浓度为100mg/L条件下均能存活,其中C1在浓度为100mmg/l时几乎不长(见图1)。而C2则相反,浓度愈大反而长势更好,在浓度小于20mg/l时几乎不长,对铬离子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推测是否为噬铬菌,且100mg/l还没有达到它的最大耐受量(见图2)。

(3)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菌落形态:两者都为白色,不透明,周边圆滑,用肉眼观察区别不大,在显微镜下观察都为短杆形菌。用番红复染后呈红色,都为革兰氏阴性菌阴性,显微镜拍照(见图3、图4)。

(4)菌株鉴定结果

通过PCR反应扩增其16SrRNA基因序列,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清晰条带,结果见图5,产物送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比对结果C1与乳杆菌的一致性达92%,C2与梭菌的一致性达89%。

四、小结

2.在科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军师。在开题之初教师应给予学生前瞻性的指导;在学生遇到方向性问题时能及时拨乱反正;在面对众多庞杂的资料资源感到毫无头绪时,教师要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单元能效,物尽其用;并督促建立阶段性考查制度,自查各阶段任务完成的实效,以保证总体计划顺利完成。

3.参与六价铬离子的微生物转化实验研究的同学们素质优秀,该研究在全国中学生水科技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作为中学生能自己动手,利用微生物学技术方法对我们身边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一想法和做法不仅是中学实验中的一大创新,更是创新科学教育的一种探索。让中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给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他们一样能创造出优秀的成果。同时,在自信心的建立、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素养养成、思维及能力训练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媛媛.江都铬中毒事件致7人中毒[N].扬州时报,2006-12-27.

[3]PritchardDE,CeryakS,HaL,etal.Mechanismofapoptosisanddeterminationofcellularfateinchromium-(VI)-exposedpopulationsoftelomerase-immortalizedhumanfibrolasts[J].CellGrowthDiffer,2001(12).

[4]LiuKJ,JohnH,YeJP,etal.OnthemechanismofCr(VI)-inducedcareinogenersis:dosedependenceofuptakeandcellularresponses[M].MolCellBiochem,2001.

[5]褚效中,赵宜江,徐继明等.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对Cr(Ⅵ)吸附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02).

[6]王乐屏,赵永纲,沈昊宇等.负载Cr(VI)纳米Fe3O4磁性高分子材料的催化性能[J].中国科学(化学),2010(11).

[7]杨慧芬,傅平丰.钢渣颗粒对水中Cr(VI)的吸附与还原作用[J].过程工程学报,2008(03).

[8]吕晓军,何婵.超细粉煤灰对含铬废水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8(03).

[9]王天贵,余锡孟,蒋世伟等.碱性溶液中N2H4还原Cr(VI)的反应动力学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8(01).

[10]刘铮,韩国成,王永燎.钛-铁双阳极电絮凝法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铬(Ⅵ)[J].工业水处理,2007(10).

[11]李会东,彭智辉,康健等.根霉吸附水体中重金属铬与吸附机理的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10(03).

关键词:网络平台;青少年;中小学生科创;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集中和发散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1]。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因此,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同时它的顺利开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以创新教育为主,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外主要以学生直接参与到动手中来,通过政策导向与学生兴趣来实现创新教育。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推行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计划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不低于1小时接触科创、文艺、体育等项目,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与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在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因此,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教育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但是,科创老师课外指导不到位、学生缺乏指导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3]。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体系[4],通过搭建网上科创平台,使学生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使科技创新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网络创新平台的作用分析

网络创新平台是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一座桥梁,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创新平台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中小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感官细胞,产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创新的热情,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想要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自己也动起手来,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即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的行为技巧,包括多信息加工融合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熟练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现能力及物化创造能力等。网络平台配有名师视频教程、机器人程序源代码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创新平台中可以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不但可以将传统的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色并茂的动态教材,而且能够实现教材各元素的非线性链接和灵活跳转。网络使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从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拓展中小学生的创新实施思路

网络是一座为学习者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的宝库。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选择自己需要的任何资源,还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补充、改造。发现问题,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浏览和查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动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二、构建网络创新平台

(一)赛事动态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适合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竞赛不下几十种,包括国家、省部、地市等举办的各级青少年科创、机器人比赛,乐高、慧鱼等公司主办的科创大赛等,其中以下两项国内最为权威:一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基于网络平台,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大赛的基本情况与参赛注意事项。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便捷地指导学生参加哪个竞赛、怎样参加竞赛、怎样开展竞赛项目的研究。

联合机器人专家、科创指导老师,将其在教学中的录像汇总后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学习到科技创新教程。

(三)文件下载

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下载到一线教师在教学及科研中积累下来的科研报告、教学视频、文档和图片等,学生能及时了解到我校老师的科研情况,使自己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得到参考和受到启发。

(四)成果展示

汇总大赛作品图片、作品视频,将学生在参加各类比赛的视频和图片以及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也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平台,进行作品展示,以便学生借鉴。

三、网络创新平台的实现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搭建网络平台并丰富网络平台资源,研究框架的实施见图2所示。

(一)采用ASP语言设计创新网络平台

采用ASP语言开发打造创新网络平台,不仅仅局限于与HTML结合制作WEB网站,更重要的是能与XHTML和WML语言结合制作WAP手机网站,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浏览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

(二)制作指导视频

针对不同的赛事制作教师的指导视频,学生创新活动都存在机构制作、想法实现等具体问题,组织教师对其进行定期指导,网络平台汇总往届教师对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录像。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三)收集文档和图片

每次学生参加比赛,会把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新思维、新创意记录保存,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总,并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文档或者图片,方便后来者参考和学习,实现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1]曹艳青.以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2011,(30):174.

[2]刘春元.网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2005,(04):47-48.

[3]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

主管: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级别: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4

主管: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THE END
1.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对于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模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弄清案例中的问题、背景和条件,明确案例的目的和测试点。 2. 分析解答:根据所问的问题,调动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案例中需要选择最佳方案,则要比较、分析各方案,阐明理由。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92861_1119149849.html
2.PCR核酸检测技术原理和案例分析萌Cece 分析解答:模板可能包含杂蛋白。建议配制稳定有效的消化处理液。同时,模板的溶解液固定不变 (比如:Tris-HCl 缓冲液)。 ■问题 2:引物问题 萌Cece 分析解答:引物可能质量不太好,或者浓度设计不合适,及引物设计不合理,如长度不够,引物本身或两条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等。建议更换引物。引物应高浓度小量分装保...https://www.bio-equip.com/showarticle.asp?ID=453118299
3.辅导员技能大赛案例分析题库模板.doc辅导员技能大赛案例分析题库1、班干部反映,学生陈某经常到网吧上网,通宵达旦,以至于白天上课没精神,甚至于不去上课在寝室睡觉。期末考试成绩很差,一学期累计有三门不及格的课程。如果你是他的辅导员,会如何处理?2、王某,女,大三学生,学生会主要干部,工作能力很强,是你的得力助手。但平时和同学关系一般,几次班级推...https://www.taodocs.com/p-337185540.html
1.案例题及答案范文4篇(全文)案例题及答案 第1篇 15、光明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一幢初装修楼宇,售房合同规定:“为保证楼宇安全和业主住用环境,购房入住后的室内装修,必须由光明房地产开发公司所属企业信达装饰装修公司统一承揽。装修标准和要求由业主提出方案,经光明房地产开发公司审查后,由信达装饰装修公司负责装修”。实施中,因为前期入住的业主强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ykc6el6.html
2.刑法学案例分析题的答题逻辑觉晓法硕主观题答题模板掌握了答题逻辑,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来巩固和提升。建议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特别是案例分析题,通过不断的练习,你会逐渐发现自己在解题逻辑、法条引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进步。 结语 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案例分析题的解答,不仅是对知识点的考察,更是对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检验。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你提供有...https://www.jianshu.com/p/40d60c743a3a
3.怎样撰写网贷欠款恶意逾期案例分析题?逾期资讯各种网贷逾期案例分析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遍兴起,网贷平台逐渐成为了人们投资借贷的人和首选平台。由于网贷行业的属于监管较为薄弱,引起部分网贷平台出现了严重的利用逾期疑问。以下将就各种网贷逾期案例实施分析。 有些网贷平台存在运营风险。比如,平台管理团队不专业、经验不足、操作不规,引起平台在资金流转、风控...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633682.html
4.申论题型详解与答题模板指南树育苗栽培案例分析 申论作为各类公职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事物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掌握申论的基本题型和答题模板,对于备考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申论的主要题型及相应的答题模板,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申论主要题型 1、概括题 https://www.10086yx.com/post/5620.html
5.社会工作实务:方案设计题答题思路与案例分析(汇总)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方式及其作答 类型一:面临困境与介入策略分析 参阅大纲中的示例。答题时,应注意困境的分析应与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对应。 答题模板: 第一、生理方面的困境,如: 1、遭遇意外伤害,如遭遇暴力、或导致身体残疾等。 介入策略:(1)首先可以考虑采用危机介入模式 (2)帮助其进行医疗康复、进行康复辅导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f1287744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a.html
6.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答题模板(高中语文)二、案例分析题(40分) 16.课堂实录(20) 这道题有两个小问,题型不一定,答题的时候在前面先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再加上相关的理论之类或是分析即可,这两句可以贯穿整个教资考试的所有题。 17.错别字、病句(8) https://m.zige.eol.cn/jiaoshizigezheng/kswtdy/2020112510314222054.html
7.2022年二建《建筑实务》案例题真题答案解析真题答案二级建造师2022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科目考试案例题一共4道,本文为各位考生及时更新2022年二建《建筑实务》案例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请各位考生持续关注本页面,或收藏此页面获取二建真题答案相关资讯。 2022年两天三科版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实务》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整理如下: ...https://www.educity.cn/jianzaoshi2/2344188.html
8.2015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某承包人在一多层厂房工程施工中,拟定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专家组为此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分见表2.1,并一致认为各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程度为:F1相对于F2重要,F1相对于F3较重要,F2和F4同等重要,F3和F5同等重要。 问题: 1:采用0-4评分法计算各技术经济指标的权重,将计算结果填入答题卡表...https://www.oh100.com/kaoshi/zaojia/tiku/544340.html
9.软考软件设计师下午案例分析做题技巧与考点整理整个试卷总分75分,共有5个大题,每个题15分。说难也不难,也还是有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模板的,除去一些基础的技巧,比如E-R如何找出实体和存储名,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一些答题的信息和知识点。 第一题 数据流图 1、采用结构化语言对xxx的加工逻辑进行描述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34104/article/details/12539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