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完整版)笔记参考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它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3、竞争失灵:指的是市场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4、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6、经济公平: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7、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8、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9、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10、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11、俱乐部物品: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2、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13、庇古税:是指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14、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15、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16、直接民主: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17、投票悖论:投票悖论是指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

18、票决循环: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

19、政府支出相对量:即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0、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22、公共定价法:对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方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

23、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4、公共投资: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25、财政投融资: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

26、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指各主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

27、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28、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29、社会保险: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

30、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31、政府外债:是指狭义的外债,即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32、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

33、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34、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35、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取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

36、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37、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从而导致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38、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39、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40、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41:税收“三性”: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他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

THE END
1.保险投资的未来趋势及机遇保险类理财财经核心提示: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保险投资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投资不仅关乎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和资产增值,也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保险投资的未来趋势及机遇,以期为保险行业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保险投资的发展历程与...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620.html
2.如何在保障与投资之间找到平衡投保指南随着汽车的普及,车辆保险成为了车主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车险不仅能够为车主提供事故后的经济保障,还能通过合理的理财规划,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于许多车主而言,如何在确保保险保障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理财,是一个既实际又复杂的问题,本文将从车险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如何在保障和投资之间找到平衡点,帮助车主实现财务自由和...https://www.bosch01.com/post/20176.html
3.保险业未来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科教兴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都将给中国保险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保险业凭借其独特的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有着其他金融机构难以比拟的天然优势,服务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空间巨大。 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411/t20241118_2485941.shtml
4.最新保险行业动态,多维度审视与行业观点碰撞自然保护区保险市场出现一些乱象,如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等,反方观点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当前保险监管的缺失,应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 (1)加强监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监管环境,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有效遏制市场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 http://qlgeopark.com/post/32901.html
5.财产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多年的探索运行,庄浪县人饮工程水毁家庭财产保险工作已步入正规,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2014年由水利管理总站负责,在征求保险公司、用水户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多次讨论修改,制定出台了《庄浪县农村人饮工程水毁家庭财产保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作...https://www.gwyoo.com/haowen/261017.html
6.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保险是“减震器”和“稳定器”应聚焦国家...于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保障功能显著增强,服务民生成效明显,服务社会治理全面推进,保险融资功能日益显现,保险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质效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2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从3.66万亿元增加到4.70万亿元,增长28.4%;与此同时,为实体经济提供保险保障从4154万亿元增加到13679万亿元,增长229%。20...https://m.cls.cn/detail/1355655
7.多方热议保险业转型发展: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前,保险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日前在2023年度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随着非融资金融服务需求的上升,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要聚焦主业主责,探索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多维度提升综合实力,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为经济社会...https://m.chinaxiaokang.com/wap/caijingpindao/touzilicai/20240122/1485455.html
8.保险功能②经济补偿功能:保险用分摊损失的方法来实现其经济补偿的目的,按照保险合同对遭受灾害事故而受损的单位、个人进行经济补偿,保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补偿灾害损失的需要。 (2)派生功能保险的派生功能是投融资功能和防灾防损功能 ①投融资功能:一方面它是对保险人而言,因为保险费的收取与保险金的给付或赔偿之间存在着...https://baike.sogou.com/v70775723.htm
9.财富管理峰会周延礼:从“点”到“面”推进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同时,上海保险业还做好“经济助推器”,充分发挥保险业风险保障的社会管理功能。 如着力提升保险业在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中的地位作用。扩大上海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实现重点领域融资应保尽保。建立“一带一路”境外投资预警监测服务平台。截至到2017年末,上海保险业共为80余家“一带一路”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1812-4310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