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合同中对重大疾病治疗方式进行限制的条款有效吗?

原告(被上诉人)李某某诉称:2019年12月起至2022年7月,李某某一直通过某网约车平台在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某保险公司)处投保“某疾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缴费方式按照李某某在某网约车平台上的日运营单数每日扣款一次,每日最低缴费人民币1元(以下币种同),保险金额按照每缴费1元增加1,000元累积计算。2022年5月15日,李某某突发胸主动脉夹层B型疾病,在上海某医院住院进行胸主动脉手术治疗。事故发生后,李某某向某保险公司申请保险金理赔,某保险公司于2022年7月7日作出《拒赔/拒付通知书》,告知李某某所患的疾病不在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拒绝赔偿保险金。李某某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某保险公司给付李某某保险理赔款41万元。

被告(上诉人)某保险公司辩称:双方保险合同第9.3.25条约定了投保重大疾病范围,并明确约定未开胸等情形不在保险范围内。确认李某某所患疾病属于主动脉疾病,但李某某接受的手术属于微创治疗介入手术,并非开胸开腹手术,故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请求法院驳回李某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9年12月12日至2022年7月30日期间,李某某在某保险公司处投保某重大疾病保障保险。重大疾病保险A款条款第2.1条约定,被保险人自获得被保资格之日起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并在保险期间内被专科医生(见释义)确诊为本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见释义)中的一种或多种,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项下该被保险人的重大疾病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1)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见释义),并在保险期间内因该意外伤害造成本保险合同约定的一种或多种重大疾病首次发病(见释义);(2)被保险人经过本保险合同约定的等待期(见释义)后,在保险期间内首次发病。保险条款第9.3条约定,重大疾病是指符合下列定义的疾病或被保险人首次接受符合下列定义的手术……第9.3.25条,主动脉手术,指为治疗主动脉疾病或主动脉创伤,已经实施了开胸(含胸腔镜下)或开腹(含腹腔镜下)进行的切除、置换、修补病损主动脉血管、主动脉创伤后修复的手术。主动脉指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含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不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分支血管。所有未实施开胸或开腹的动脉内介入治疗不在保障范围内。

2022年5月,李某某经上海某医院诊断患有胸主动脉夹层B型疾病。后李某某接受治疗。出院小结记载“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如上,手术指征具备,经充分术前调养后,于2022年05月3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胸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锁骨下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左侧锁骨下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降主动脉造影术,术中诊断为胸主动脉夹层,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肾功能不全……”

后李某某向某保险公司申请理赔。2022年7月7日,某保险公司向李某某发出拒赔/拒付通知,表示李某某于2022年5月5日确诊疾病不属于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故不同意赔付保险金。

裁判结果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1月9日作出(2023)沪0117民初12818号民事判决:被告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付原告李某某保险理赔款41万元。

某保险公司向上海金融法院提出上诉。上海金融法院于2023年5月22日作出(2023)沪74民终365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原、被告之间的人身保险合同关系成立、有效。本案中,双方对于李某某所患的主动脉夹层B型疾病属于主动脉疾病无异议。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在李某某没有采取开胸开腹手术,而是使用胸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锁骨下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左侧锁骨下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降主动脉造影术的情况下,某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责任。

案涉保险条款第9.3.25条约定“主动脉手术”为治疗主动脉疾病或主动脉创伤,已经实施了开胸或开腹进行的切除、置换、修补病损主动脉血管、主动脉创伤后修复的手术。结合案涉保险条款第2.1条和第9.3.25条约定,重大疾病的保险范围包含“主动脉手术”。第9.3.25条应当是对医疗术语“主动脉手术”的解释和描述。但其中关于“开胸”“开腹”等内容显然不属于对疾病症状的解释和描述,而是对于疾病治疗方式的限制,该限制排除了被保险人对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权。本案保险责任范围的限定方式,将重大疾病与其具体的治疗方式相联系,免除了特定治疗方式下保险人的保险责任,超出了以疾病症状的解释和描述来定义重大疾病的通常理解,应当属于格式化的免责条款。该约定既不符合一般人对该类重大疾病的通常理解,也与银保监会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保险公司拟定医疗保险产品条款,应当尊重被保险人接受合理医疗服务的权利,不得在条款中设置不合理的或者违背一般医学标准的要求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规定相悖。

其次,某保险公司未就免责条款履行明确说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在订立保险合同之前,拥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保险人应当对涉及对方当事人重大利益的免责条款履行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向投保人提示、说明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真实含义,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治疗主动脉手术除传统开胸或开腹手术外,还可以采用微创手术,以减轻病人痛苦和降低手术风险,至于采用何种手术是医生依据病人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来决定的,选择微创手术对医疗机构或患者而言,属于合理医疗范围。对于发生的疾病,若能达成同样治疗目的,允许被保险人选择对自身损害较小的方式进行治疗当属应有之义,被告以限定治疗方式来限制原告获得理赔的权利,免除自己的保险责任,根据保险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该条款部分内容应认定无效。

李某某以微创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疾病属于案涉重疾险的承保范围,某保险公司应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

案例注解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人身保险合同中限制医疗方式条款的法律效力认定问题。以下,结合本案案情,从重疾险中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合理性判断、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效力认定以及格式条款的效力审查标准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重疾险中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合理性判断

(一)保险合同多以格式合同形式出现

保险是一种用以对冲风险可能带来伤害和损害的机制,是对人们遭遇风险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机制。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是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险行业的独特优势,也是保险业安身立命的基石。保险的功能,应当回归保险的保障性,应将保险合同归入偶然合同或不确定合同。保险合同多以格式合同的形式呈现,即保险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且在签约时不与相对方进行协商。投保人只能被动地整体性接受,或者不与之签订该合同。保险合同的条款在保险公司长年累月的业务发展、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逐步规范化乃至定型化。同时,从条款的衍变过程也可映射出保险业的发展动态及投保人对保险的需求方向。

(二)限制性条款的合理性分析

(三)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不合理性认定

二、不合理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效力认定

保险行业发展至今日,格式条款已然成为合同内容的典型形式,可由双方协商一致来拟定条款的情况很少。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保险公司作为营利法人,均以获取高额利益回报为价值追求。因此保险合同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格式条款,对被保险人利益产生严重侵害,有违公平。案涉保险合同中限制治疗方式的条款具有不合理性,对于该条款的效力问题,下文将予以判别。

(一)法律对格式条款效力的规定

1.民法典对格式条款无效情形的规定

2.保险法对格式条款无效情形的规定

保险法第十九条列出了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的;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作为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免责条款起着限制保险责任范围的作用。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告知被保险人,且免责事由和范围必须具有明确性。同时,免责条款必须与被保险人的风险特征和保险合同的内容相符,合理地分摊保险风险。再次,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应当按照被保险人合理的解释标准进行解释。这意味着在争议发生时,法院将根据被保险人的合理解释来判断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3.民法典与保险法关于格式条款的适用与选择

对于格式条款无效的认定问题上,民法典在原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基础上进行了统一和完善。在保险法第19条与民法典第497条均有规定的情况下,本案的一、二审法院均以保险法第十九条作为裁判的依据,即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选择适用的法律。案涉限制医疗方式条款内容符合该法律条文规定的情形,故对于该格式条款的性质依据保险法作出认定。

(二)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系无效条款

1.以格式条款无效的构成要件看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效力

(1)限制治疗方式条款免除了保险人应承担的义务

保险法第十九条系对格式条款效力审查判断的依据。从法律条文表述看,其旨在强调保险人所免除的义务及被保险人被排除的权利的法定性。限制治疗方式的条款实际是对保险人履行主要义务的条件限制,从文义上看,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存在实际限缩了保险人的承保范围,似乎并非完全免除了保险人的主要义务,如果被保险人按约接受治疗,完全有可能获得理赔款。然而,治疗方式是指消除疾病的医疗措施,与疾病定义本身系不同概念范畴。保险公司承保的重疾险,应建立在社会对于疾病的普遍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之上,与目前医学上认定的疾病范畴及概念保持一致。本案中被保险人在医院确诊患有主动脉疾病的情形下,不论采用开胸方式的手术治疗,还是微创介入方式进行治疗,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对于治疗方案的一致选择,其目的均为消除已经确诊的疾患。确定为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理赔责任,如果强调某种治疗方式能理赔,其他治疗方式不能理赔,这并非科学的保险条款制定方法,也有违医学伦理,与投保人初衷相悖。实际该限制治疗方式条款免除了保险人在被保险人患有特定重大疾病而未接受指定方式治疗时的给付义务。

(2)限制治疗方式条款加重了被保险人责任

对于格式条款的争议,主要源自对合同提供者凭借自身优势造成利己而不利人的境况的担忧。从保险人角度而言,理赔范围、理赔率同样对产品价格产生影响,故保险人出具的保险产品有其对应的保险责任范围。对限制治疗方式条款的效力进行法律评价时,同样会从条款的合理性角度进行判断。保险法第十九条中“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的情形的重点必然落在“加重”二字之上。所谓加重,意味着合同双方责任义务的不平衡、不对等,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意味着该条款给投保人、被保险人设定的责任或义务超出正常合理要求,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构成显失公平的负担。限制治疗方式条款作为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并无投保人磋商的余地,投保人、被保险人只能被动接受。而该条款要求被保险人必须采用特定治疗方式,否则将被排除在理赔范围之外。实际上为被保险人设定了隐性义务,如被保险人未履行该义务,则保险公司可以免责。该条款将保险人控制风险的责任转嫁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实际加重了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责任。

(3)限制治疗方式条款排除了被保险人的权利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保险合同作为双务合同,其中投保人负有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的义务,并享有在发生约定保险事故或事件时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而保险人则享有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的权利,并负有在发生约定保险事故或事件时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被保险人欲实现合同权利须有保险人履行合同义务为保障。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即为排除了被保险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THE END
1.理赔案例理赔69万后再加保,新华保险诚信理赔获客户信任案例详情 问起浙江H先生买保险的理由,他说自己是一位非常有规划的人。之前身边的朋友生病住院,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后,仍需要自费很大一部分,他了解之后很有感触,所以想趁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时多买点保险,以备不时之需。基于对保险的认识,2014年他在朋友的推荐下,主动找到新华保险(47.010,-3.00,-6.00%)乐清市营销...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2/doc-incwxnsk3927082.shtml
2.保险行业首部重疾纪录片《底气》发布:真实的保险故事保险的真实...“《底气》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了重疾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现实困难,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副秘书长伍国良评价称,通过这个纪录片,唤起公众对风险保障的认识和重视,为保险行业的宣传提供了新的实践案例。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7103127465167.html
3.关于友邦的真实故事港保保张国荣虽然以自杀结束生命,但如果投的是香港的保险,在投保一年后才自杀,就不会影响保险赔偿。 4、客户案例 可能你们觉得这些理赔案例都比较久远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带客户赴港投保的详细经过。 上个月陪一个北京客户去香港投保友邦的重疾险加裕倍安保,客户本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过各项指标平时体检都正常...http://gangbaobaohk.com/h-nd-211.html
4.有人问你重大疾病保险到底有啥用?你告诉他这三句话圆桌保险夜听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圆桌保险夜听关注 -- 每天六点喊你起床学保险!想提前获取节目信息,可关注:超级圆桌 16 深夜里 让我们用声音传播保险大爱, 用音乐治愈受伤心灵, 一起听我们用真实的案例去讲解保险的真谛! 更多保险故事可关注超级圆桌, 每晚9点,我们不见不散! -- 展业是不是很难?有什么...http://m.qtfm.cn/vchannels/239373/programs/9149586/
1.重疾险故事营销经典保险案例分析100例通过分析100个经典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重疾险故事营销的成功之道,在于它能够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触动客户的情感,传递“保护”和“关怀”的核心信息。无论是通过网络广告、社交平台,还是通过销售员的口述,保险的故事营销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这份“保障”背后所承载的意义。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21709.html
2.重疾险案例小故事瑞华小佩奇少儿重疾险多少钱案例解析更清楚消费者购买瑞华小佩奇少儿重疾险,最关心的就是产品价格。根据条款规定,我司向被保险人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15万元,保险合同终止。重大疾病保险金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或在等待期后因非意外 寿险案例小故事 华贵小爱终身寿险理赔案例朱先生今年40岁,自己经营一家饭馆,生意营利不错,...https://m.shenlanbao.com/he/314627
3.人人有用的零基础理财入门课(水湄物语)人人都有用的理财入门课保监会有规定未成年人的赔偿保险金上限,保费与保额比较,并不划算。 给孩子买储蓄保险(保险公司的储蓄是不算复利的),不如拿这些钱去投资理财,会转更多。消费型保险才是最划算的。 定期给孩子买重疾险,保到18岁就可以了,而不是终身重疾险,因为医疗技术在进步,现在的一些重大疾病以后说不定就会攻克。而且保险产品...https://blog.csdn.net/u013039395/article/details/88102276
4.绵阳保险业2021年度十大典型理赔案例案例启示: 保险事故发生后,为及时核实保险责任、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承保单位务必在第一时间达到故事现场,对事故发生情况、损失情况、周边环境、过往群众进行详细勘察询问,力争还原事故真实性,对群众利益负责。对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应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案件情况,积极沟通案件后续处置办法。 http://www.myrb.net/html/2022/news/3/312140.html
5.重疾险拒赔案例:保险业务员买了自家保险糟拒赔!保险公司:未如实...真实案例 何女士是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生完孩子的她一边要带孩子,一边又想给家庭多增加点收入,于是做起了保险业务员。在这期间,她给自己投保了一份重疾险,保额是30万元,另外还附加了一份1万元的住院医疗险,每年需要交纳5000元的保费,交纳30年。 何女士买完保险一年后,某天因为感觉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罹...https://m.dby.cn/detail-114188.html
6.全市执业律师享受重大疾病保险(2013年8月1日零时至2014年7月31日二十四时止,其中包括30天等待期) ⊙ 保障方案 确诊初患35种重大疾病之任一种,即可获全额给付,无需医疗发票,不与其他医疗保障相冲突,10万/人/年 ⊙ 申请理赔流程 ⊙ 告知: 当被保险人不幸身患重疾时,应当立即拨打 保险公司报案电话25942403,并告知深圳 市律师协会保险联系...http://www.szlawyers.com/service/rest/tk.File/ed59e73fd077483cb4a8373343a9b75f
7.抖音7大真实拒赔案例告诉你:保险理赔的水到底有多深?案例二:这位患者同样被医院诊断为I型糖尿病,原本以为符合【重疾】理赔标准,结果被拒保了。 这位“患者”购买的是某平洋保险公司的乐享百万医疗险,但是客户的诉求为理赔重疾保险金。 和上一位患者一样,C肽测定值正常。 并且,根据乐享百万医疗的重疾理赔规定,仅仅是医生的一个诊断名字是无法达到理赔要求的,就好比得了...https://www.yoojia.com/ask/17-11845007620412100237.html
8.保险公司抠字眼?妻子同时确诊出三种重大疾病,却依然遭到拒赔可以说百万医疗险才是应对住院治疗花费的险种,而重大疾病保险只不过是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两者结合才是最根本的保障。 比如案例中的王先生,为妻子投保是在2016年,而百万医疗险最开始是从2015年才陆续出现的,正因为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王先生没有为妻子配套购买百万医疗险,之后才导致重疾达不到重疾险理赔条件,自己家庭依...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11/13/34796478_939909468.shtml
9.从人保寿险一宗28次理赔案例,看保险的重要性和温度即时新闻从人保寿险一宗28次理赔案例,看保险的重要性和温度 人生世事无常,公众保险意识不断提升,R女士的理赔故事就是生动体现。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心支公司为客户R女士理赔28次,从2022年至2024年3月生命结束,保险公司给付金额1073753.71元,期间申请两次住院医药费垫付1.3万。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2408/t20240829_14726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