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业务外部合规审计要点分析

2020年12月7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开展主体、业务规则和监督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首次要求在报送互联网保险经营情况时引入外部机构进行合规审计。2021年10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细化了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监管要求。本文将根据《监管办法》《通知》等规定对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要求,结合近期银保监会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处罚案例,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外部合规审计进行简要探讨。

一.什么是互联网保险业务下的“外部合规审计”?

就适用主体的范围,结合《监管办法》第二条规定,需要向监管报送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情况并进行外部合规审计的主体如下:

点击可查看大图

二.外部合规审计的内容

三.外部合规审计重点问题分析

(一)互联网保险之营销宣传

从监管角度看,2012年发布的《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保监发〔2012〕87号)采用“定义+列举”的方式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作出规定。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银行保险渠道产品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从消费者角度提示了营销误导风险;《关于加强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27号)进一步加强对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的管理。2021年4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人身保险市场乱象治理专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477号),对人身保险销售行为、从业人员管理等开展专项治理。2021年12月31日,为规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聚焦非法金融产品营销、虚假和误导宣传、违背社会公序良俗、适当性管理缺失、不正当竞争等五方面突出问题,金融产品的网络营销监管进一步趋严。因此,互联网保险的营销宣传活动将是外部合规审计的重点核查部分。

1.消费者保护与营销宣传限制

《监管办法》第十五条从保护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对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作出详细规定。在人员管理方面,保险机构应对从业人员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内容进行监测检查,并在显著位置标明所属保险机构全称及个人姓名、执业证编号等信息;在内容管理方面,从业人员发布的内容应由所属保险机构统一制作,不得进行不实陈述或误导性描述,不得片面比较保险产品价格和简单排名,不得与其他非保险产品和服务混淆,不得片面或夸大宣传,不得违规承诺收益或承诺承担损失;在信息发送管理方面,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慎重向消费者发送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不得向其发送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2.销售活动与自营网络平台

根据《监管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保险机构应当通过其自营网络平台或其他保险机构的自营网络平台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或提供保险经纪、保险公估服务,特别是,投保页面须属于保险机构自营网络平台,即保险机构为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依法设立的独立运营、享有完整数据权限的网络平台。

为加强对互联网保险销售的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在《监管办法》发布以前,银保监会已经发布了《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26号)(以下简称“《可回溯管理通知》”),该通知将保险行业的可回溯管理经验应用至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并在第四条中明确规定,保险机构应当在自营网络平台通过设置销售页面实现互联网保险销售,不得在非自营网络平台设置销售页面。对于非自营网络平台,保险机构可以设置投保申请链接,但不得设置保险产品销售页面。前述规定为保险机构与第三方网络平台间的合作提供了路径,但其中如何界定合规合作的边界,仍是实务中探讨较多的问题。

(二)数据处理与个人信息保护合规

1.如何向客户履行告知义务

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保险机构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然而,保险业务中涉及的合作主体繁多,穷尽列举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但如果保险机构将客户的个人信息提供给未列举的主体,则可能存在被监管部门认定为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风险。

2.如何取得客户的单独同意

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保险机构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客户的单独同意。为满足该项合规要求,保险机构在实践中往往需要以弹窗、勾选等形式取得客户的单独同意,该模式可能影响客户的消费体验,因而在履行该项合规义务时应当注意获取单独同意的方式方法,降低因履行合规义务而影响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效率的风险。

3.如何降低因合作机构导致的合规风险

4.如何确保集团内部的数据共享行为合规

(三)互联网人身保险的特别规定

1.业务条件及经营区域

《通知》在《监管办法》的基础上对保险机构开展人身保险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通知》对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责任准备金覆盖率、公司治理评级要求等条件的保险公司方可依规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实践中,因超出经营区域从事业务活动而遭受处罚的保险机构也不在少数。

2.线上线下融合人身保险业务与一般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区分

《通知》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委托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保险中介机构应为全国性机构。涉及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人身保险业务的,不得使用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不得将经营区域扩展至未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区。”那如何区分线上线下融合人身保险业务与一般互联网保险业务呢?根据《通知》答记者问,通过保险公司线下渠道(包括个人代理渠道、银邮代理渠道和专业中介渠道等)应用移动设备和信息技术开展人身保险业务的,即应属于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人身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监管应遵循《监管办法》第五条有关规定。

3.可回溯管理机制

《可回溯管理通知》规定,保险机构在自营网络平台上销售投保人为自然人的商业保险产品时,应当实施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在《监管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销售和服务等主要行为信息全流程可回溯管理制度基础上,《通知》进一步对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进行可回溯管理作出细化规定。

四.结语

《监管办法》《通知》为规范互联网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带来深远影响,不断完善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对保险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在《监管办法》实施后,保险机构即将迎来首个业务经营情况报送日(2022年4月30日)。外部合规审计只是监管手段,保证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运营才是根本,如何在合规的基础上把握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发展机遇、加速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将成为保险机构面临的一项新的考验。

THE END
1.保险数据分析小毛驴基本上与业务数据同构 保留详细交易数据 数据仓库 分析层 分析层模型主题域 分析层模型每个主题域为同类的业务处理,共享相同的维度 承保理赔分析 记录保险所关注的主要承保理赔业务指标。 收付费分析 记录财务收付中应收保费、实收保费、应收率、应付赔款、实付赔款等收付类信息。 https://www.cnblogs.com/wcLT/p/7601903.html
1.保险行业数据分析(案例)保险公司开发保险产品需要数据分析吗保险行业数据分析(案例) 本文探讨了中国保险市场的业务背景、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案例数据介绍了如何利用Python进行保险用户画像分析,以实现精准营销。重点在于健康险产品,通过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和建模,发现高购买倾向的客户群体特征。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https://blog.csdn.net/qq_45536601/article/details/102498616
2.保险创新业务统计系统实时数据分析保险创新业务统计系统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业务统计结果,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业务数据。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图表类型、颜色和展示方式,使得数据更加生动直观,能够更好地展现业务数据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维度六:价值和价格方案 保险创新业务统计系统能够为用户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实现业务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分析,从而提升业务...https://hyc.chanjet.com/hyczg/47e134fab808a.html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险业务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数据挖掘 保险业务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JC200202094.htm
4.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摘要4.与新保险合同准则相关的2023年1-6月投资业务数据已重述列报,与新金融工具准则相关的2023年1-6月投资业务数据未重述列报。相关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3.2 业务分析 3.2.1 总保费数据 1.总保费业务分项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本表趸交业务包含短期险业务保费。 https://finance.sina.cn/2024-08-30/detail-incmkcpx9364427.d.html
5.水滴保险业务运营数据解读:保费规模经纪收入及佣金率分析最近想了解保险股,看了四家公司的财报和招股书:众安在线()、水滴(WDH)、蚂蚁保险和汇泽控股(HUIZ)。本文先来讲解一下水滴。业务运营数据。 一、总体情况 数据来源于水滴财报、光大证券研究所 单位:亿元 FYP代表首年保费 经纪佣金率=经纪收入/FYP 净亏损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https://m.bjhwtx.com/h-nd-298637.html
6.保险业务跨境数据BI多少钱,解析跨境数据BI的成本与价值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BI)在业务决策中的作用。而在保险业务中,跨境数据BI(跨境数据商业智能)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那么,保险业务跨境数据BI到底需要多少钱呢?本文将解析跨境数据BI的成本与价值。 什么是跨境数据BI 跨境数据BI指的是跨国公司在保险业务中所涉及的各种跨境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解决方案...https://www.guandata.com/gy/post/10181.html
7.中国大地保险数据管理应用中心大数据应用平台案例分析与互联网大数据海量、高频、数据复杂度高的特点不同,保险业的数据以保险交易数据为主,例如报价、承保、缴费、理赔等数据,以官网、公众号、App等平台获取的客户行为数据为辅,这些数据的特点是结构化、准确、低频。 保险业的数据来自于业务的各个环节,很容易形成数据孤岛,因此保险企业做大数据分析时对数据分析技术和工...https://bigdata.51cto.com/art/201902/592367.htm
8.保险企业的岗位类别划分4.负责车险业务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负责核保数据统计分析、业务风险分布状况分析。 (二)车险数据分析岗 1.负责车险业务数据规范性、实效性管理; 2.负责数据分析模型、未来预测发展模型的建立,负责监测和评价指标的建立; 3.负责相关业务专项汇总分析。 (三)车险运营管理岗 ...https://www.bxxy.com/html/report/20072851-1.htm
9.2022年车险行业综改回顾及竞争格局分析抢抓家庭自用车业务成为...我们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 55 家财险公司 2011 年至 2021 年年度经营信息 中前五保险产品经营数据,分析车险综改前后财险公司经营情况变化。 样本分组设置。我们将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作为头部“老三家”代表, 2018 年以来车险保费收入排名 4 至 10 位的财险公司太平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 大地保险...https://m.vzkoo.com/read/202207062e2ad045f7bdef3ceae4bf69.html
10.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析(精选十篇)保险监管瞄准偿付能力 篇2 1.承保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超出承保能力承保。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条件对承保风险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历史资料等进行综合预测分析,判断保险标的是否具有可保利益。对超出承受能力的业务通过再保险方式转移风险,以保持公司的财务稳定。如果保险公司不根据自身条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nd9zom.html
11.有志从事证券保险行业的你看准啦!广东金融高新区这些企业虚位以待...2、工作经验:二年以上保险中介业务管理或相关岗位工作经验 3、专业技能:具较强的政策敏感性、数据统计处理和 KPI 指标分析能力,良好的中文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4、个性特征:责任心强,沟通协调能力强,亲和力好。 5、其他:无 培训讲师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322814
12.保险分析Tableau通过面向保险提供商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打造以数字为先的客户体验,充分利用数据驱动型见解并有效管控风险。https://www.tableau.com/zh-cn/solutions/insurance-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