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不是药神》,除了感叹生命无常,还想为自己购买一份重疾险。”8月1日,市民胥女士在朋友圈发了一句电影观后感,引来不少朋友点赞认可。
在现代社会,癌症、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一旦身患重症疾病,高昂的治疗费用,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而重疾险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病情严重、花费巨大的疾病治疗提供经济支持。
那么,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重疾险产品,市民应该如何选择呢?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对于重大疾病的范畴,我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列出了25种重大疾病。其中,发病率最高的6种为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手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基本都包括了这25种重大疾病,有的产品甚至包括了上百种,根据保障范围和保额的不同,保费也有高低之分,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购买。”该专业人士建议,选择重疾险,一般来说越早买越好,因为重疾险对于被保险人年龄年制在0-60岁,被保险人年龄越小,每年支付的保费金额越少。
“对于一些体弱者,建议购买一定保额的医疗险,它可以弥补社保保障范围之外的费用,作为社保的补充,它能提升保障范围和治疗品质。”该专业人士表示,曾经有患者出院结算时,社保报销和医疗保险几乎报销了全部的治疗费用,自己只出了几十块钱。此外有的保险公司还推出了VIP就医渠道等,可以帮被保险人联系医院、安排专家就诊。市民在投保医疗险时,需要格外注意费用报销比例、免赔额的规定、观察期设定和续保的规定。
比如,有的医疗险规定,超过一定的治疗金额才给予赔付,或者住院前几天、连续住院超过一定时限不予赔付的细则,市民在购买医疗险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保险细则,不要盲目追求赔付额度高的产品。
政策性惠民保险
发挥大作用
“去年6月,我和爱人分别投保了关爱男、女性保障计划的重疾险,没想到今年就发挥了作用。”芦山县龙门镇王家村群众张某某告诉记者,今年4月,自己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来被确诊为肺癌,把病理检验、血液检验等诊断报告书等资料交给保险公司之后不久,就收到了3万元理赔款。
雨城区对岩镇葫芦村的余某某,也通过关爱女性保障计划购买了两份保险。没想到,保险购买还不到一年,就不幸患上乳腺癌,当初交纳的100元的保费,换来了如今6万元的赔付款,让余某某对后续治疗更加有信心。
据统计,2017年全市共有8万余名适龄妇女参保,赔付金额249万元,充分发挥了商业保险的社会“稳定器”作用。